ChatGPT时代下的编辑实务:应用实践、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
ChatGPT是2022年底由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推出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能实现实时学习并与人类进行互动,因其在语言理解能力、内容生成速度以及拟人化的对话能力表现卓越而备受关注。ChatGPT以及谷歌的BERT、百度的文心一言、阿里云的通义千问等类似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下文简称ChatGPT)的出现,给内容产出行业如新闻出版业带来了新机遇。在编辑实务中如组稿、编辑加工、校对等环节,这些生成式人工智能语言模型都展现出了显著的应用价值,极大地提升了编辑的工作效率,也给编辑工作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享受ChatGPT带来的便利与高效的同时谨慎规避潜在风险,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未来已来的契机:ChatGPT给编辑工作带来极佳助力
ChatGPT不仅带来了生产内容、传播方式的变革,还为编辑工作引入了新方法、新流程。图书在发行之前,原本需要经历漫长而繁复的写作与编审流程,但ChatGPT能在多方面替代人力,实现降本增效,意味着编辑加工环节的“劳动密集型”情况有了改善的可能。
(一)提升文本处理效率:整理、归纳与评价
在ChatGPT问世之前,编辑的组稿与审稿大多依赖于编辑自身的经验积累和精准的判断能力。在组稿方面,有时候编辑收到的稿件可能是由几个作者合写的,成稿的行文方式与写作风格迥异,且写作内容也可能与当初的提纲有所出入。编辑可以在不改变作者原意的前提下使用ChatGPT生成指定数量的优化方案,再从这些方案中综合得出最适合的方案,能够最大程度地减轻编辑组稿的负担。另外,编辑有时会收到作者的自投书稿,需要在认真审阅书稿之后经过思考、总结再归纳,以此撰写初审意见,这也是相当耗时费力的环节。ChatGPT能够识别书稿的文本,输出稿件摘要,为编辑的审稿意见撰写提供依据与参考。
(二)优化文本质量:改写与润色
“三审三校”是出版的基本要求,目的是为了确保出版物的质量,往往会额外增加审次和校次。目前常用的黑马等校对软件以识别文字、语法与知识差错为主,对逻辑与结构上的差错识别帮助不大,编辑还需要结合识别结果来判断是否存在误报,如此一来,编辑的工作量不减反增。而现在,编辑可以在ChatGPT窗口中输入自己的要求:“请帮我检查下面的文本,找出其中的错误/评价这段文章的质量”,再将需要处理的文本复制到指令后提交,接下来ChatGPT就会开始分析这一段文字,并迅速回复。回复一般分为两段,一段是对文本的逐条分析,一段是修改后的文本。对文本的分析内容包括对行文逻辑的评价、上下文信息是否完整、是否有冗余词汇等。修改后的文本一般会比原始文本更加凝练与流畅,如果编辑对修改方案不满意,还能补充要求让ChatGPT重新生成若干次,直到获得满意的结果为止。虽然ChatGPT对拼写、语法、标点符号等的检查不如黑马等软件专业,但其独特优势已足够亮眼。
(三)打破语言壁垒:文本转换与翻译
随着世界范围内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书稿的引进来与走出去越来越常见,市面上的翻译软件也逐渐加载了类ChatGPT模块,为外语水平有限的编辑润色译文时提供了帮助。ChatGPT能够理解原文语言与译文语言的语法与词汇,在此基础上快速产生较为流畅的翻译结果。有时会遇见翻译得较为生硬的语句,编辑可以在ChatGPT中输入原文,获得多个表述方式作为参考,得出合理的修改方案。有时编辑会觉得译文中有词不达意的问题,也可以向ChatGPT提出查找同义词或近义词的要求,编辑再从结果中选用合适的词语。而且ChatGPT比此前的翻译软件可选语种更多,翻译的结果更流畅,而且在某些翻译软件的类ChatGPT模块中还有管理专业名词的功能,能够进一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四)创意助力:插图绘制与参考
ChatGPT不止可以进行文本处理,还能够根据文本描述来生成图像,对编辑而言,这个功能用得最多的场景是两个:封面与插图。一般图书的封面会另外请设计师来完成作品,但最了解文稿的依然是编辑,所以编辑需要能够将自己对书稿的理解、对封面的想法用图像表达出来,这个时候就可以让ChatGPT按编辑的要求生成初步的封面设计方案,包括颜色搭配、可能需要用到的图像或图形元素等,并且可以有成百上千个版本可供选择,方便与设计师交流想法。另外是插图,在当下这个读图时代,图像在书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在编辑加工整理的过程中,这段文字想表达的是什么?配什么图合适?有时候只是瞬间的想法,编辑可以依据这一瞬间的灵感用ChatGPT生成一幅参考图像,插在文本相应的位置留住灵感,待书稿全部加工完毕之后再一起约请插画师进行插图的绘制。
总之,ChatGPT作为一种表现优秀的工具,为编辑在实务环节中的审稿、编辑加工等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持。然而,正如所有先进技术所面临的那样,ChatGPT的广泛应用背后亦存在隐忧。
二、并不美好的考验:ChatGPT与生俱来的风险
在任何时候,科学技术都具有正反两面,它既能为人类社会带来进步,也会带来不容忽视的风险。ChatGPT的实际应用对出版行业而言,同样也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局面,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审慎地应对这些潜在的风险。
(一)版权与数据安全的双重考验
在每一种科技的诞生、发展过程中,伦理问题都如影随形,ChatGPT也不例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ChatGPT已经可以协助编辑完成大部分与写作有关的工作,甚至在有些协作中ChatGPT成为了主要的生产力。目前ChatGPT的根本机制还是对已有数据的理解、学习与归纳,仍然是建立在既有成果上的转述,并不会形成具有创新的观点,ChatGPT间接引用或原文改写的文本,使得“抄袭”与“借鉴”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另一方面,编辑在使用ChatGPT的流程中输入和输出了大量的信息文本,这些文本最终通过应用程序流向了运营平台,然后成为下一次运算的数据材料。从数据获取到平台后端管理,整个运营过程都是处于不可见的状态,尤其是在处理重要内容或特殊领域的稿件时,处理的文本中可能包含个人无意共享或组织不允许外泄的敏感信息,存在财产安全与国家安全的风险。
(二)信息真实性与意识形态的隐患
ChatGPT会从各种公开可获取的网络资源中抓取大量的文本数据,这些数据来源包括新闻报道、论坛讨论、社交媒体等,为ChatGPT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由于这种语言模型的核心在于对词、句组合的概率分布进行精准建模和高效运算,它能够基于用户输入的提示,预测不同词、句出现的频率,然后通过算法筛选并输出最有可能符合用户预期的文本。由于这种基于概率的技术逻辑和虚假的对“真实”的理解,当用户提出的问题处于ChatGPT的“知识盲区”时,它往往会给出一段看似合理但实则错误的答案,会对用户造成误导。同理,在翻译方面,ChatGPT虽能帮助编辑快速翻译文本,但并非完全准确,尤其是在专业领域中会存在较大的误差。
此外,ChatGPT的运作严重依赖于算法,算法决定了ChatGPT输出内容的知识范围、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并根据反馈不断强化,这可能会形成带有意识形态问题的“信息茧房”,使用户看待问题的视野变窄,形成更深层次也更隐蔽的误导,以及对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底线的侵蚀。随着ChatGPT的广泛应用,编辑的工作流程与出版的生产周期将大大缩短,如未及时匹配相应的监管措施,这可能会导致某些存在意识形态问题的图书在短时间内被大量推向市场,引发的负面影响将不可估量。
(三)技术依赖与职业转型的挑战
ChatGPT高度智能化的文本生成能力,对具有一定知识积累和熟练职业技能的老编辑而言,是一种非常便利实用的工具,能够把自己从冗杂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减轻自己的工作压力。但对于新生代的编辑而言,这种便利的人工智能却是一种“慢性毒药”,会在使用过程中对ChatGPT产生路径依赖,而忽视知识的积累与职业技能的磨炼。另外,ChatGPT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信息检索方式,对“提问题”“处理问题”的技巧提出了更高要求,编辑的岗位职责也会发生变化,这是否会成为数字时代编辑行业难以逾越的新鸿沟?
三、基于现实的策略:拥抱ChatGPT,做站在巨人肩上的人
ChatGPT不断更新迭代的技术对出版行业的重构的趋势已无法逆转,在我们认识到ChatGPT的技术特性及其局限性之后,我们应更为务实地着眼于如何规范使用、明确哪些边界。
(一)宏观策略:完善法规与监管体系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成果,如果ChatGPT能够依法合规并正确地使用,将是实现出版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在这样的技术发展大势面前,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出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这些规章的颁布和实施,都为人工智能设定了明确的责任和义务,并为数据库的建设和使用、行业人工智能平台的搭建和人工智能工具的开发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规范。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与发展,相应的法律法规也需要及时跟上,继续健全对数据收集、数据使用等方面的监管,方能保证ChatGPT等人工智能对推进出版行业的发展起到正面作用。
(二)中观发展:技术约束与人才培养
出版行业在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必须对数据的收集与使用进行合理的监管与约束,结合对ChatGPT的应用范围、操作方法以及生成内容的实践,合理划定禁止使用ChatGPT的领域、流程与内容。我们可以在签订出版合同时,要求作者必须说明是否在作品中使用了ChatGPT等工具,以及具体的使用范围,并对此承担法律和学术责任;出版社也需要采用内容审核工具来辅助编辑识别作品是否使用了ChatGPT等,并依据实践不断改进、加强监控。此外,出版行业也需要注重人工编辑的培养、积极提升编辑的相关认知,比如ChatGPT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何合理使用、潜在的伦理风险等,帮助他们适应新的职业需求,确保他们在行业中保持竞争力,规避被人工智能替代的风险。
(三)人的价值:在智能时代重塑编辑角色
在现阶段的多数应用场景中,ChatGPT在出版环节特别是编辑加工中依然做不到完全替代人类,尽管其在客观上已经具有了“编辑”的能力,但这种技能的呈现方式与结果评价仍然需要通过人来实现。一方面,如前文所陈述的,ChatGPT确实可以成为编辑的“小帮手”,辅助甚至代替完成大量校对、组稿等耗费时间与体力的重复劳动,让编辑将更多的精力花在对稿件的思想性、政治性、创新性等方面的把握上。另一方面,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能对社会发展造成怎样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使用者。在目前数据管理、审查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ChatGPT确实有造成负面影响的可能,比如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伪知识”就需要编辑有足够的责任心与知识储备去判断和修正,一些隐藏的涉及意识形态的内容也需要编辑引起重视。此外,对人工智能的过度依赖也是需要保持警惕的问题,毕竟编辑加工经验、知识体系、价值观念和规范化处理等能力,都是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和积累而来的。
在未来可能会出现针对出版行业而单独开发的专业型ChatGPT,但这并不会改变编辑工作的意义,反而对编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积极了解、学习更新的技术,培养对人工智能产生的文本的快速理解与判断处理能力、加强学科知识的储备与观念体系的深度认知的同时,保持对思维底线的坚守。
四、结语
ChatGPT作为一种能够提升出版的效率与质量的新工具,目前仍然无法完全替代人类,它在催生对编辑能力的新需求的同时,还需要编辑具有独立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思考能力。工具终究是由人类引导的,编辑需要深化科学思维与职业素养,关注新趋势,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通过主动融入数字化变革,充分利用智能化赋能,出版行业将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确保人工智能的创造者与使用者——人类,能够持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