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预防性养护路况标准研究
一、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预防性养护路况指标体系
(一)宏观路况标准
1.路面平整度
路面平整度是评估公路质量的关键指标,直接影响行车安全与舒适性。平整度的国际标准测量方法是使用国际公路平整度指数(IRI),其单位为米每千米(m/km)。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新建公路的IRI值应不超过2.0m/km。除了IRI值外,还需要关注公路路面的纵向不平顺和横向坡度。测量结果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路面不平整问题,提高公路运行效率。路面平整度的标准要求见表1:
表1 路面平整度的标准要求
平整度指标 |
具体要求 (m/km) |
允许偏差 (m/km) |
指标说明 |
IRI |
≤2.00 |
±0.05 |
评估路面整体平顺性 |
纵向不平顺度 |
≤3.00 |
±0.10 |
反映车辆行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
横向坡度 |
≤3.00 |
±0.10 |
保证排水和行驶稳定性 |
平均纵向剖面偏差 |
≤2.50 |
±0.10 |
反映路面的整体垂直对称性 |
2.车道宽度
车道宽度是影响公路通行能力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按照《公路工程技术规范》(JTG B01-2014),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车道标准宽度应为3.75m,这一标准适用于设计速度在60km/h以上的公路。此外,车道的边界清晰度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用于车道边界线标记的材料要具有耐用性和高可见性,以确保在不同天气和光照条件下的可见性。车道宽度标准和边界标记要求有助于保障车辆安全且顺畅地行驶。车道宽度的标准要求见表2:
表2 车道宽度的标准要求
宽度指标 |
规范要求 (m) |
允许偏差 (m) |
指标说明 |
车道标准宽度 |
3.75 |
±0.05 |
保障车辆安全通行的标准宽度 |
边界线宽度 |
≥0.15 |
±0.02 |
确保行车边界的可见性 |
应急车道宽度 |
≥2.50 |
±0.05 |
应急情况下的安全辅助车道 |
人行道宽度 |
≥1.50 |
±0.05 |
保障行人安全的最小宽度 |
3.路面标记
路面标记的清晰度对于提高驾驶员行车安全至关重要。根据《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路面标记的反光度需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此外,路面标记的宽度和间距也要符合规定,如停车线宽度不得小于0.25m,导向箭头的长度应为2.5m。这些规范要求可确保路面标记在各种天气和光照条件下均清晰可见,从而有效指导交通流向,减少交通事故。定期的检查和维护是保持路面标记清晰度的关键,包括清洁、补漆等工作,以确保长期的高可见性和耐用性。路面标记的标准要求见表3:
表3 路面标记的标准要求
标记项目 |
反光度标准 (mcd/m²/lux) |
允许偏差 (mcd/m²/lux) |
指标说明 |
白色标线 |
≥150 |
±10 |
提高夜间行车的可见性 |
黄色标线 |
≥100 |
±10 |
区分车道和行驶方向 |
停车线宽度 |
≥0.25 |
±0.02 |
控制停车位置 |
导向箭头长度 |
≥2.50 |
±0.10 |
指示车辆行驶方向 |
(二)微观路况标准
1.路面抗滑性
路面抗滑性对于保障车辆安全行驶至关重要。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 01-2014),新建或维修后的公路路面的摩擦系数应不低于0.35。摩擦系数的测量通常采用英式摆锤测试仪或相似设备,通过模拟轮胎与路面的接触来测试摩擦系数。路面的微观纹理深度,作为衡量路面抗滑性的另一关键指标,其理想值应在1.0mm至1.5mm之间。这一参数的准确测量对于评估路面的抗滑性能至关重要。因此,对新建或维修后的路面定期进行抗滑性能测试,对于预防交通事故和提高道路安全性能至关重要。路面抗滑性的标准要求见表4:
表4 路面抗滑性的标准要求
抗滑性指标 |
具体要求 |
允许偏差 |
指标说明 |
摩擦系数 |
≥0.35 |
±0.02 |
评估湿滑条件下的行车安全性 |
微观纹理深度 |
1.0—1.5mm |
±0.1mm |
反映路面的抗滑能力 |
2.路面裂缝发展情况
路面裂缝的发展情况是公路养护的重要评估指标之一。《公路养护技术标准》(JTG 5110-2023)指出,当路面裂缝宽度增长速率超过1毫米/年时,应及时进行修复。裂缝的类型、宽度和长度的测量对于评估路面的整体状况至关重要。通常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裂缝测量,这种技术可以精确地测量裂缝的宽度、长度及其分布情况。定期检测和评估裂缝情况对于制定有效的养护计划和预防进一步的路面损坏至关重要。
二、案例分析
甘肃省国道215线二级公路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是连接甘肃和青海两个省份,途经多个主要城镇和经济区的关键通道。道路设计符合《公路工程技术规范》(JTG B01-2014)的标准,体现了对区域交通需求和地理特点的深入考虑。
路面均采用沥青混凝土,可适应甘肃省干旱、降水量少的气候条件。在路基和路面材料选择上,采用了具有高承载能力的材料。使用的碎石材料能够有效支撑重载交通。沥青路面采用AM-20沥青混合料下面层和AC-13沥青混合料上面层。这种材料不仅具有较为稳定的性能,还能抵抗长期交通压力造成的磨损。
(一)路面平整度的改善
路面平整度直接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在甘肃省国道215线某段二级公路中,进行了一系列预防性养护工作,以改善路面平整度。为达到标准要求,在该路段采取了重新铺设、精刨铣后铺设等措施。此外,对路面的纵向不平顺和横向坡度也进行了优化。调整后的纵向不平顺控制在3mm以内,横向坡度保持在2%左右,有效改善了路面的排水能力,降低了积水风险。这些改进措施不仅提升了车辆行驶的舒适性,还降低了因路面不平造成的车辆损耗。
(二)车道宽度和标记的优化
在车道宽度和路面标记方面,甘肃省国道215线某段二级公路的优化工作同样显著。根据《公路工程技术规范》(JTG B01-2014)要求,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车道标准宽度为3.75m,满足标准规定。此外,路面标记的改进也是公路预防性养护的重要一环。在养护工程中,对路面标记的反光度进行了提升,使得路面标记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更加清晰可见,大大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三)路面抗滑性的提升
路面抗滑性的提升是提高行车安全性的关键。在甘肃省国道215线某段二级公路预防性养护案例中,针对湿滑路面条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提升路面的抗滑性能。公路预防性养护中从材料、工艺、施工、维护等方面综合考虑,选用添加防滑性能良好的碎石料。经过改进后,显著提高了雨天行车的安全性。这些改进措施不仅提升了道路的安全性,还增强了驾驶者的舒适度。
(四)公路裂缝的控制
对于公路裂缝的控制,甘肃省国道215线某段二级公路预防性养护案例中采取了有效的维护策略。由于河西地区温差大,温度反复升降导致沥青面层温度应力疲劳,使得沥青混合料的极限拉伸应力变小,加上沥青的老化使沥青强度增高,应力松弛性能降低,最终达到极限抗拉强度使路面产生裂缝。因此,裂缝控制前,首先要根据要求对路面裂缝进行系统评估。在裂缝控制方面,对所有超过3mm宽度的裂缝进行填充和修补,特别是对横向和纵向裂缝的处理,确保裂缝宽度和长度均在安全范围内。这些控制措施大大减缓了路面损坏的速度,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三、结语
本研究深入了解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预防性养护路况标准,并分析了其在甘肃省国道215线某段二级公路的应用。从路面平整度、车道宽度、路面抗滑性和裂缝的综合改善等方面展示了如何有效实施和管理公路养护工作。结果表明,严格遵循预防性养护标准,不仅可以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驾驶舒适性,还可以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