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社科论文 > 正文

基于景观特征的江南农田水网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路径研究

作者:弓成,刘浚鹏来源:《文化产业》日期:2024-07-24人气:109

20世纪80年代,江南地区对六大水乡古镇(周庄、同里、甪直、西塘、乌镇、南浔)进行旅游开发,以水乡聚落文化景观为核心向游客展示江南古镇独特的乡村风貌和历史文化,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形成了鲜明的区域品牌,实现了乡村经济的变革。但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城市扩张,也出现了过度开发带来的商业化、空心化、景观复制化等情况。学界对此问题早有研究,多以江南传统建筑或古镇、名镇聚落为研究对象,少有对农业景观的关注,其特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缺乏路径梳理。

一、江南农田水网文化景观的历史与现状

江南地区在水、热、土等自然地理的优越条件下,适宜水田、果树的种植和淡水养殖。自南宋起就有十分繁盛的农耕活动和文化发展,以发玗田为典型传统水田开发模式,克服近湖低地生产困难,向湖争地造就良田,有丰年而无水患[275]。充足的农产品供应既提高了当地人的基础生活水平,影响了江南地区生活方式,也形成了基于平原水网的和大量水田为主、种养结合的农业景观,具有江南水乡独特的田园诗画意境。因此,对江南水乡的农业景观也应给与重视,且不仅限于单一的生态系统或物质空间形态研究,农业景观作为以自然为依托、江南文化和农业生态系统融合发展的复杂系统,可以被视为农业文化景观进行研究。

古人依托自然山水格局开发坑塘沟渠以满足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求,农业和渔业景观逐渐取代了原有的自然植被覆盖;在自然山水和人工水网中择选聚落营建,城镇和乡村点缀其中,形成以平原水网为基底的江南农业文化景观。如今,江南地区的杭州、嘉兴、余杭等古城已发展为现代化都市,而乡村景观已被高密度的城镇所包围。近年来,江南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前沿区域,制造业高度发达,农田和林地等自然资源被工业开发和城市扩张占用,农业景观也受到水土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威胁。快速的城市化和高度依赖机械、农药、化肥等外部投入的现代农业不仅给水质净化、土壤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等景观功能带来巨大压力,也造成景观特征丧失,出现千村一面等问题。但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在全球范围都是必然的,经济发展也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下,人们常认为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景观功能的提升是矛盾的。因此,探索在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现代化地区如何营建农业景观、避免千村一面形成的发展壁垒是研究的重点。

二、江南农田水网文化景观的典型案例研究

临湖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西南(北纬30°56′~31°21′、东经119°55′~120°54′),地形平坦,属于太湖水网湖积平原,地处伸向太湖内的半岛地形内。其东西两侧均与太湖相连,湖岸线23 km。受气候因素影响,加之濒临太湖、水网密集的地理条件,当地水热条件良好,有水稻种植、枇杷和碧螺春茶树种植的农业历史。此外,临湖镇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基础设施完善、交通条件便捷,距离苏州市区车程26 km

根据现场调查和对遥感影像的目视解译可以发现,临湖镇拥有典型的平原水网农业景观。其景观组成包括:城镇及工业和商业区域(24%)、乡村聚落(11%)、公共绿地等其它植被(9%)、其它废弃或边角地(9%)、坑塘或湖泊水域(2%)、河流(3%)、沟渠(<1%)、道路(6%)、农田(35%)。具体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第一,景观基质-斑块-廊道格局清晰,具有明显分异且均匀性较高。从镇域尺度看,农田作为景观基质占比最高成为主导,多为水田,也包括少量果园和蔬菜地,因此镇域总体属于农业景观;道路、河流和沟渠为主要廊道,具有明显的线性特征,呈网状分布;坑塘水域零星分布,乡村聚落呈不规则形状的较大斑块镶嵌于农田景观基质中,其均匀分布的特征十分突出,使景观总体具有高度均匀性。

第二,斑块类型相对单一,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景观格局划分清晰,但斑块类型相对单一。斑块和廊道类型各4种,但总体划分斑块达到1917个。许多景观斑块和廊道要素呈现出破碎化特征。例如,乡村聚落作为主要斑块,在景观组成中仅次农田和城镇占比第3, 但斑块被河流、沟渠、道路分割。但需指出,沟渠一般与河流、湖泊等其它水域连接,虽然显示出较高的破碎化程度,但实际纳入整体连接度很高的水网体系中。

第三,城镇化扩张显著,城镇区域均质化连片发展。城镇要素在景观组成中占比高达24%,仅次于作为基质的农田要素,。城镇斑块不仅面积大,且斑块密度最低,破碎化程度最低,显示出大片、连续的特征。由于临湖镇是2006年由原渡村镇和浦庄镇合并而来的,现有城镇斑块也呈现出东北和西南2个连片发展的区域。城镇斑块形状相对更加规则,相比乡村聚落其中河流、沟渠穿插更少,斑块单个面积更大,连续性强。

第四,以水网为核心,构成农业景观地方性特征和文化属性。地处太湖驳岸,河渠交织成为当地景观的显著特征之一。在四类线性景观要素中,道路几乎完全硬化,因此真正行使生态廊道功能的是河流和沟渠。河流是动态的,收集和运输水和沉积物,通过侵蚀和沉积的过程构建自身形态,对自然生态系统以及高度依赖用水的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都具有极高的生态功能。同时,江南地区水网也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在水网发达的自然肌理中农田被割裂,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经典文化景观意像和与之相关的生产、生活习惯和艺术文化。

在文化景观方面,江南平原水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水平较高,因而乡村建筑已基本建设为现代化建筑,极少保留有传统民居或古建筑。但受土地世代相承模式的约束以及地方生活习惯和择居哲学的文化影响,当前乡村聚落基本仍保留传统景观留下的分布格局。由于河湖丰富,渔猎采集是江南地区早期最主要的农业活动。此后,为满足人口增长,人们开始利用良好的水热条件发展稻作种植,稻作农业在距今5200年前的崧泽文化时期开始发展,在此后长期主导了江南农业发展并形成社会经济的基础。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当地先民不断克服水患、低洼等自然限制,同时利用地形变化、河流丰富等自然优势,创造出饱含劳动智慧的农田营建和管理方式,形成早期传统农业文化景观。临湖镇景观调查显示,传统乡村聚落一般倚河而生,便于灌溉、洗衣等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在古代交通不便时期,家门口的河道也提供了便捷的水路通行条件。

此外,临湖镇的农业景观的形成源自当地先民长期以农业活动对自然景观进行改造,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生产和生活,与自然共处。太湖地区虽水热条件总体良好,但邻近湖泊地势地平极易发生洪涝灾害。农田以水田为主,用水量大且需持续灌溉,在降雨减少时,也易受旱情影响。在地势地平、水网密布的自然条件下,农田水文化景观依靠农业灌溉技术和农田管理不断改造农业景观是实现生产、生存乃至持续发展的关键。江南平原水网地区由于河网密布,因此土地被河道、沟渠分割,可用于耕作的地块相对较小。景观管理调查显示,受这一自然条件限制,当地先民在长期与自然相处过程中发展出小规模精耕细作方式为主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历史上以圩田为代表的农业景观营造和管理方式创造了当地以水田为主的农业景观。由于地处苏州市,属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近年来收益更高的经济作物如茶叶以及大闸蟹、小龙虾等水产养殖不断扩展,提高了农业景观多样性。因此,各类示范园、苗圃基底等现代农业建设增加,传统的以农户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规模农田被现代化、机械化农场取代,农业景观产生了很大变化。但以作物种植为主的农场仍然与水网密切联系,农田中以直线型沟渠为主,引水与排水沟渠均与自然河道相连接,串联交织;农田周边沟渠一般还构成农田边界,形成线性半自然生境,具有生态廊道功能。

三、以景观特征保护为基础的特色化发展策略

景观现状和管理调查显示农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长期高强度管理导致的水土环境污染问题。在实地景观调查中,常见以种植水稻和芡实为主的集约化水田。咨询种质资源专家可知,当地历史种植水稻有上百个品种,至今仍有包括南粳46号在内的二十余种适种。研究人员在景观调查中常见以枯黄草带为主要表现的除草剂使用痕迹。部分农场管理者表示杂草生长对于农田的入侵影响较小,但易造成沟渠堵塞且阻挡道路,影响工作人员步行进入农田,因此对于杂草管理强度大、频率高。这一过程基本完全依靠除草剂,没有手工拔草或割草管理。因为类似的过度投入,集约化农田中的水渠和周边河流存在水体气味臭、颜色黑、浮萍厚等富营养化污染现象。在随机采访调查中,一些当地居民认为土壤存在污染,提出曾经目睹农业生产中农药和化肥的过度投入。第二,农业景观中生物多样性保护欠缺。在江南地区良好的水热条件下,当地有丰富的动物和植物资源。但景观调查发现景观管理者和当地居民对生物多样性的知识缺乏了解,对景观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缺乏保护意识。例如,当前使用除草剂含秋毫、氰氟草酯,在使用过程中会同时杀伤大量非靶标生物,致使非恶性杂草的植物和天敌昆虫等其它动物死亡。此外,当地常用吡呀酮、甲维茚虫威、氨虫苯甲酰胺3种农药。除草剂和农药过量使用会破坏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长期可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此外,研究人员在调查中至少观察到9种入侵植物,集约化农田附近的硬化道路也常见被汽车碾压致死的青蛙尸体。第三,单一发展第一产业收入低、当地居民普遍不愿参与。其中,作物种植带来的经济收入低导致农民不愿种地是我国乡村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当地居民和管理者都向研究人员反映种植水稻的收益较低。在受访的当地居民中,几乎所有人都表达了不愿以种植水稻为生计职业,认为种田难以养家糊口;但有约1/3的受访者表示愿意用庭院或边角空地种植蔬菜和豆类,以便自己家庭食用,满足其对传统饮食文化的延续和食品安全的需求。研究人员发现,农业文化景观具有以人力或畜力为主的低强度管理方式特征,但在当前农业生产劳动力外流、农民不愿种地的情况下仍以传统方式种植作物、管理农场是不现实的。

针对以上问题,根据景观自然基础和特征清晰的景观基质-斑块-廊道格局,以农业文化景观特征的保护和恢复为基础方法,可通过完善集约化水稻田生态化管理方式、设计不同类型的沟渠和道路廊道及相关植物缓冲带、改造边角地等斑块生境、增加冬季种植和管理四个方面的具体策略优化局地景观功能,同时避免千村一面等特征不足带来的可持续发展壁垒。

首先,保护基本农田,控制过度外部投入引发的污染风险。通过测土定肥等方式实现科学种植,鼓励建设生态农场、有机农场。在保护水田为主体的景观基质的同时,改善水土健康、稳定农田生态系统,生产高附加值农产品,促进景观中的供给服务和农民收入的提升。

其次,规划廊道建设,提高水网、路网连通性和功能性。定期梳理、疏浚河道沟渠,设计不完全硬化的乡村道路和驳岸缓冲带。将以本土植物为主的种植设计纳入到道路边界、农田边界和河岸缓冲的规划,促进线性景观形成生态网络。沿水生态以吸附性植物为主,可控制水体污染;沿路以观赏性植物为主,可提高景观文化价值;沿田则根据作物需要选择具有吸引传粉或天敌的植物,促进自然害虫控制和传粉服务功能的实现。

第三,恢复小型斑块特征,提升景观识别度和资源丰富度。鼓励以社区为单位恢复小型田块采用传统种植方式建设社区菜园。以低强度、低投入的管理方式进行多样化的种植。在丰富半自然生境的同时,满足当地居民对传统饮食和生活习惯的需要,尊重农民的土地情节。同时,可自然形成更具本地特征的景观,作为丰富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景观资源,促进农业文化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福祉的增加。

以临湖镇为例,本文探索了在经济发达的江南水网文化景观中通过保护和恢复农业文化景观解决发展问题的策略。以历史溯源和现状分析观察到清晰的廊道-斑块-基质景观格局和以水网为核心的景观特征。通过水田为主的基质保护、水网为主的廊道建设和非集约化小型农田为主的斑块改造等方法,基于景观特征对当地农业文化景观进行发展。在稳定生态系统、提高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可增加农田景观审美和游憩体验,促进农业文化景观作为资源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同时,该策略将景观对人与自然关系变化和传统技术、文化的承载纳入考虑,通过改造小型斑块保留传统精耕细作的种植管理,从源头改善农业污染、提高景观视觉特征的同时尊重了当地居民珍惜土地资源、喜食自产本地食材的乡土情结。最终通过提高大米产品附加值和发展科普教育、农事体验、旅游观光等第三产业实现经济收入增长,解决农户不愿种地又亟需提高经济收入的社会挑战。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林编辑

客服二号: 卜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