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社科论文 > 正文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阜阳 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作者:陈京华来源:《村委主任》日期:2024-07-20人气:12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是新时代走好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必然要求。阜阳市作为中原农业大市,拥有广袤的淮北平原,养育着近千万的农业人口,推进乡村振兴责任重大。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如何走出一条既符合新时代要求,又符合阜阳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尤为重要。笔者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经过认真思考研究,形成调研总结如下:

一、乡村振兴发展现状

一是脱贫成果不断巩固拓展。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移后,阜阳市继续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四个不摘”要求,有效投入财政衔接资金精准惠民,不断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阜阳市大力支持出列村集体经济发展,出列村集体经济持续增长2022年度全市516个出列村村均集体经济收入61.2万元,同比增长35%。“四带一自”产业帮扶持续发力,农村居民就近就业“132”工程有效实施,42.3万脱贫劳动力全部就业,脱贫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二是粮食安全不断扛稳扛牢。2022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阜阳市种粮大户徐淙祥回信,勉励种粮大户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阜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种粮大户徐淙祥的重要回信指示,连续出台系列政策支持多种粮、种好粮,实现粮食生产“十九连丰”。阜阳市大力实施一产“两强一增”行动,建设高标准农田达到800万亩,“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247.8万亩,全程大托管436万亩。组建生物育种、小麦抗赤霉病研究院,选派农业科技特派员1805名,建成省级综合农事服务中心67家,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机械化率、农业科技贡献率分别达到98%、93.1%和65.5%,为扛稳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乡村产业快速蓬勃发展。阜阳市把“产业兴旺”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乡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乡村产业链条更加完善。近年来大力引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天邦食品、牧原食品、瓦大番茄谷等项目,2022年度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过2200亿元。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90个,总数达1175个,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比逐年加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发展迅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有序实施大力发展优质粮油、畜禽、果蔬、水产、中药材、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推进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和全产业链标准化,全面加强品牌和信用建设,当好长三角地区阜阳优质绿色农产品的重要生产者、加工者和供应者。积极开展产销对接,用好上海、苏州展销中心平台,不断拓展沪苏浙销售市场。

四是乡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阜阳市不断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强化乡村治理,提升乡风文明,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排查整治行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乡村清洁能源全面铺开,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103个,其中颍泉、界首、阜南获评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阜阳市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成功创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市,阜南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阜阳市大力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深度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以阜南县生物天然气开发利用项目为切入点,以循环农业和5G智慧农业为特色,品牌粮食和食用菌为主导产业,探索农业有机废弃物全利用、县域利用全覆盖、复合利用全循环的工作机制,走出一条“农业—环境—能源—农业”的低碳循环发展之路。

、乡村振兴发展存在问题

一是改革推进较慢。主要集中在“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面临的障碍和问题。阜阳市虽已下发《“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但政策引导和政府指导不够精细,政策公开和宣传力度不够大,以至于社会和农民对改革缺乏了解和信任,因此产生误解和抵触心理一些内容没有充分考虑到一些镇村的实际情况,政策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导致部分乡镇对改革处于观望状态,存在畏难情绪。政府的改革思路更多依赖行政手段和补贴政策,主体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村集体经营能力和资金不足,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效率不高,导致土地流转市场不够活跃、种粮主体缺乏市场动力。

二是人力资源外溢。阜阳作为中部传统农业生产区, 享受产业集聚和基础实施投资带来的土地增值红利有限创造就业岗位与就业需求差距较大,导致大批劳动力外溢。近年来阜阳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阜合产业园及各县(市、区)开发区蓬勃发展,虽然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与阜阳市的人口基数相比,就业岗位仍然存在较大缺口。尤其在高铁全覆盖之后,阜阳作为皖北铁路枢纽,沪苏浙大城市对阜阳地区的虹吸效应明显,每年有近260万人外出务工,其中绝大部分流入长三角区域

三是经济密度不高。阜阳农村面积, 但是城镇化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城镇化率低于安徽省平均水平各县(市区)乡(镇)农村经济发展不均衡以阜阳市太和县为例,根据发展状态可分为“积极”型、“消极”型和“空白”型,其中积极”型以马集镇发艺产业、李兴镇桔梗产业、三堂镇小青菜产业、双浮镇乡村旅游产业为代表,经过发展,产业规模持续增长产业链条逐渐完善,已具备一定的独特或核心竞争力,发展态势良好。消极以皮条孙镇绳网产业为代表,目前发展态势平稳,但技术提升滞缓,市场竞争力逐年下降,长远看有消亡风险,亟待研究解决。空白以大部分乡镇为代表,仍以传统种植业为主,辅以中药材种植,未形成明显优势产业。

是发展要素不均。首先交通道路分布不均衡。铁路方面,随着郑阜高铁、商合杭高铁的通车,对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极大推动作用。全市除阜南县,各县市均建有高铁站。公路方面,虽然实现了高速公路“县县通”,县与县之间二级及以上公路连接全覆盖、县级行政中心全部15分钟上国道,但国道沿途乡镇经济和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好,缺乏交通主干道乡镇,经济和产业发展水平普遍偏低。其次土地、人才和资金等要素流通不畅,建设用地指标、优秀人才和资金主要聚集在市区、县城及其周边一带,并呈现出距离城市城和国道越远,要素越贫瘠的特征。

五是产业水平不高。目前阜阳市通过小田变大田、土地流转等方式,大力推进农村土地集约化种植经营,小麦、大豆、水稻、玉米、中药材、西瓜等产业,实现规模化种植,但产业化加工不足。农业企业仍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缺乏深加工,产业链短,缺乏核心竞争力。农机装备制造业水平不高,农机制造业存在着高端产品不足,单一低端产品过剩的问题,除此之外,科研人员短缺,科技创新研发能力不强,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性不强。

三、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乡村振兴的几点建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按规律办事。”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的阜阳市,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特征,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发力

一、以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必须加强党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必须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实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要压实主体责任,构建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逐级压实责任,逐项分解任务,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确保各级书记把乡村振兴作为“一把手工程”,切实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要紧紧围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主线,以抓党建促振兴为着力点,以强化队伍建设、创新基层治理、推动产业发展为抓手,探索建立“党建+”发展模式,促进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切实将党建“引领力”转化为乡村振兴“源动力”。要夯实一线力量,锻造乡村振兴过硬队伍。市县两级加大选派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工作一线培养锻炼的力度,选优派强用好“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加强管理考核和激励保障。锻造出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好热爱农村工作、尊重农民群众的基层干部队伍,加大从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和储备年轻后备干部。要完善督考机制,探索建立工作实绩考核制度。细化考核细则,明确奖惩措施,采取面上检查与重点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研,全面掌握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任务开展情况,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工作落实、责任落地。

二、以粮食安全促乡村振兴。保障粮食安全是确保乡村振兴高质量有序推进确保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前提。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阜阳市种粮大户徐淙祥的重要回信指示精神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面落实市县乡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守住粮食安全底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力度,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让“百亿江淮粮仓”更充盈、“千亿江淮厨房”更丰盛。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深入实施科技强农战略增强以品种选育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切实加大农业种质资源库和研发中心建设力度,推进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强化产业引领。统筹外地龙头企业引进和本地企业支持培育,一手抓生产储备、一手抓加工转化,下大气力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大文章。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做好粮食储备管理工作。加强粮食收储、流通能力建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阜阳贡献。

三、以产业升级促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是留住人才的基础。推动乡村产业升级,要加强统筹谋划,进一步深挖和统筹乡村产业发展资源,明确产业发展定位,提升乡村产业发展质效。要加强品牌建设。大力实施品牌强农、平台助农、商会带农,推动农产品认证“三品一标”,大力培育“皖美农品”品牌,确保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增加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水平,不断提升产业整体市场竞争力。要加强扶植力度。大力扶植本土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流通业,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着力推进食品项目建设,加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发展支持力度,不断拓展沪苏浙市场份额通过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要发展休闲农业。就近消化人口红利,根据各县(市、区)乡村特色,大力实施乡村旅游,精准开拓城市周边游、乡村一日游。要结合现有人文历景观和自然景观资源,按游客需求科学规划乡村旅游线路,有效激发乡村旅游市场。

四、以农村改革试点促乡村振兴。“小田变大田”改革为重点,切实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农田集约化生产效率,全方位推动农村改革。要坚持党委政府牵头。“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农业农村部门牵头负责,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对改革的指导和督促。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利用现有党建平台,因地制宜开展宣传,一定让群众听得懂好政策,让群众认可好政策。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群众主动参与改革。要探索建立机制模式。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实施“股份合作”“土地入股”“分红分利”等方式,将集体资产、土地、资金等与农民利益紧密相连,让农民成为村级集体经济的主人和受益者,如“农业经营企业+合作社+农户”“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等模式。

五、以保障要素促乡村振兴

重点做好土地、人才、资金、基础设施、服务五个方面的要素保障。土地要素方面,加大土地复垦力度、盘活闲置建设用地开源,严格审查项目用地、推进集约用地节流。合理安排用地指标,保障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用地。人才要素方面,制定并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和激励制度,大力培养乡村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做好科技特派员工作。资金要素方面,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乡村产业,让更多社会资本有序进入乡村产业。充分利用关于乡村振兴的金融服务优惠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要素方面,在做足前期谋划、预留发展空间的前提下,按轻重缓急,量力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要素方面,强化党建引领,高效统筹发展与安全,为乡村产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环境。坚持只帮不扰原则,在及时主动帮助企业、产业解决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前提下,非必要不打扰企业、产业正常经营运转,为企业、产业发展营造宽松舒适健康环境。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林编辑

客服二号: 卜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