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赋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前言:数字经济是依托于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经济体系,在各行各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数字经济能有效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促进旅游元素与文化元素都得到全面挖掘。但由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数字化实践水平、文旅资源利用程度等都需要进一步提升,以此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后续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相关从业人员仍需不断探索更多高质量发展策略,以促进数字经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各领域进一步融合,为文旅经济发展提供理想环境。
一、数字经济赋能文旅融合发展的趋势分析
(一)数字经济能推进文旅资源进一步挖掘
数字经济依托于新时代各类高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云计算等各类智能算法,在运行过程中借助数字孪生、数字增强、AI/VR等新技术,使区域内各类文化旅游资源得以转化,成为可溯源、可交易且可量化的资产。同时在数字经济运行过程中,内容推荐、流行度、关联规则、模拟推荐等各类算法不断落实,游客在享受文化旅游的同时能相应接受各类文旅资源产品的个性化推送,从而体验更为完善的文化旅游服务,为后续文旅融合提供了有利发展环境。
(二)数字经济能推进文旅行业进一步发展
数字经济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也为游客与从业人员双方提供了更多交流机会。由国际博物馆协会2022年度调查可知,全世界范围内有83.4%的博物馆积极开展数字经济业务,借助人工智、深度学习、量子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型数字科技手段,为游客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旅行体验模式,游客可相应享受线上数字旅行、3D沉没式旅行等新型旅行方式,参观博物馆的方式也相应更为多样化。与此同时,除博物馆外的其他文化旅游模式也同步实现了数字化,数字经济与文旅行业融合程度得到了全面提升。
(三)数字经济能推进文旅消费进一步提升
消费是游客在外出旅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数字经济不断发展的新时代,文旅消费也随之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各类交互性消费场景随之增多,游客能享受更为全面的跨时空数字科技消费,同时利用更多智能平台提升文旅消费的便捷性。其中表现较为突出的是各大旅游景点均已开通微信公众平台、抖音官方账号等,游客可通过各大平台提前了解景点情况,依照自身旅行需求进行线上购票。景点全业态营销渠道不断丰富,游客的消费活动也更为便捷。
二、数字经济赋能文旅融合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科技成果应用水平仍待提升
由现阶段全国范围内数字经济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来看,科技成果在其中的应用水平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文旅融合发展中的智慧场景布局仍存在一定缺失。规模较大的技术手段在文旅融合发展中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广,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文旅融合发展现状,吸引了更多游客步入景区收获更为丰富的旅行体验。但由细节布设情况来看,科技成果在旅游景点中的应用水平仍待提升,景区数字人、景区交互式对话设备、景区3D形象与虚拟交流空间等应用的设备仍分布不足,且同质化现象相对严重。在此情况下,数字经济与文旅融合发展难以实现紧密结合,为游客提供的个性化体验也相对不足,无形中对后续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
(二)数字化实践水平仍待提升
在数字经济赋能文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创新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唯有不断创新实践才能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确保各大旅游景点中的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全国范围内整体存在数字化实践水平不一的情况,各地数字化实践水平差距较大,调查各地文旅融合数字化情况可知,大部分地区都已存在申请文创产业关键技术专利的情况,已申请专利的景点分布在上海的数量最多,深圳次之,北京第三,其他地区的旅游景点文化产业关键技术专利则存在一定缺口。且由创新实践成果来看,2022年举办的全国文化旅游数字化创新实践中,北京地区有两项成果入选十佳案例,上海、广州、杭州、西安地区各有一项入选十佳案例,但全国其他地区仍存在旅游资源未得到全面开发的问题,数字化实践整体水平并不高,文旅融合成果也相对缺失。
(三)文博资源活化程度仍待提升
文博资源活化是促进文旅融合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促进数字经济与文旅融合共同发展的重要依托。数字文博转型能有效提升博物馆等景点的趣味性,缩短游客与景点之间的差距。但从实际落实情况来看,全国范围内文博资源活化程度仍相对不高,数字文博转型仍有盲区。例如文博单位在创设超级IP、打造数字博物馆、构建虚拟数字人、陈设数字藏品、开发数字场景等环节都存在一定不足,整体数字化创新存在滞后情况,原有的馆藏文物资源无法全面发挥自身价值,应有的历史、艺术、科学等各方面价值都未得到全面开发。在此情况下,文旅融合环节难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文旅服务平台建设水平仍待提升
数字经济在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其中最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工作能为游客提供更为完善的旅游体验,即文旅服务平台建设工作能提升游客所在区域内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但由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全国各地文旅服务平台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建设水平不高的问题,尤其基础设施层面存在较大差距。例如四川省成都市至今尚未全面建设文旅资源数据库,文化和旅游数据服务并不完善。而在北上广深等发达城市,文旅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已较为完善,游客在旅行过程中能充分享受搜索查询、匹配交易、结算支付等一条龙服务,所收获的旅行体验也更为丰富,与先进地区相比,滞后区域文旅融合发展的劣势较为明显,仍需在后续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策略。
三、数字经济赋能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策略
(一)提升科技成果应用水平
为确保数字经济在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提升科技成果应用水平是最为重要的策略之一。在此过程中,文化旅游产业相关从业人员需要积极分析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两方面发展趋势,引领区域内文化场馆、娱乐场馆、景区等各方面数字化产品不断创新,同时兼顾各方面服务环节,以达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效果。在此基础上,相关从业人员也需要关注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项内容,以此类内容促进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做好对应的文创工作,为游客提供更多消费形式,推进数字文化社交、电商、网播、短视频等不同互联网产品有机结合,开发旅游直播、旅游商品在线销售等新型服务,引导游客完成线上线下互动交流,激发外地游客来旅游的兴趣。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文化旅游产业相关从业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更多新知识,了解新型互联网内容制作模式,使游客线上线下互动环节进一步完善。例如景点可聘用周边高校广告学专业、旅游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等各个相关专业优秀毕业生,鼓励优秀毕业生进入景区担任新媒体运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在校所学知识,打造线上用户与线下游客全面互动的良好沟通模式。同时也可关注计算机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等各个相关专业优秀毕业生,鼓励学生进入景区开展相关工作,在各项科技成果不断应用于景区后,线上沟通用户能有效转化为实地游客,潜在客户的各项旅行需求都能得到精准化推送。种种行动得到全面落实后,区域内文旅融合发展水平也将得到相应提升。
(二)提升数字化实践水平
数字化实践水平对文旅融合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相关从业人员也需要将工作重点放在提升数字化实践水平方面,利用数字技术打造更多应用场景。在此过程中,相关从业人员可由开展虚拟现实场景出发,在景区中探索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场景,以提升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趣味性与交互性,使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得到全面融合。例如在旅游景点开发与布置过程中,工作人员可开发沉浸式旅游互动产品,提升游客对旅游景点的好评量。以VR绘画等方式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提供更多文化娱乐体验产品。在此基础上,也可积极与文化艺术演出团体合作,探讨更多文艺表演与景点有机结合的策略,为游客打造沉浸式旅游表演活动,带给游客更为丰富的旅游体验。在相关数字化实践工作不断落实的前提下,景区旅游活动也将日渐丰富,对游客的吸引力将同步提升,后续文旅融合整体情况也将不断优化。在此基础上,区域内相关执法人员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推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力度不断提升,使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全过程都能遵守市场规范。执法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充分关注新主体与新业态从业人员,提升引导力度、管理力度与服务力度,依托于信用系统构建文旅融合市场监管机制,扩大智慧文旅平台应用范围,全面落实文旅融合“互联网+监管”模式。为游客提供安心消费、放心旅游的良好市场环境。
(三)提升文博资源活化度
文博资源是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推进环节,提升文博资源活化度也是利用数字经济促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相关从业人员一方面可由区域内博物馆运营工作入手,积极利用博物馆文化资源打造更多科学文化娱乐体验产品。例如搭建博物馆微信公众平台、抖音官方账号、微博官方账号等,聘请专业的新媒体运营人员负责线上与潜在客户沟通,以激发外地游客来博物馆参观的兴趣,使相关宣传工作不断完善。另一方面也需要聘请更多数字技术运营人员,负责制作博物馆中各类文物对应的数字化宣传产品,如将古画中的人物绘制成为动态形式或3D形式,将其展现在线上博物馆中。在此类数字重建工作不断落实的前提下,文博资源将相应得到全面活化,游客对文博资源的兴趣将大幅提升,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情况也将进一步优化。在此基础上,相关从业人员需要积极利用数字技术成果,针对文旅市场建立大数据分析与舆情监控体系,对游客消费水平与兴趣点做出精准研判,从而提升广告投放的精确度,使文化旅游宣传营销环节更具效果。例如在江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可依托于江苏自身特点,设计“水韵江苏”的文化旅游主题,以苏州评弹、旗袍等江南特色文化为载体,构建江苏特色文化旅游线路与旅游活动,并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官方账号、抖音短视频平台等不同渠道开展宣传活动,提升区域内旅游产品的知名度,以此吸引更多外地游客来江苏旅游,全方位感知江苏风土人情,品味江苏特色美食,为文化旅游进一步融合与后续高质量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四)提升文旅服务平台建设力度
文旅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涉及范围相对较广,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可由培育新型消费形态与完善文旅载体两方面入手。在培育新型消费形态的过程中,相关从业人应需要积极分析现阶段业务转型与游客消费升级等趋势,由此开发云旅游、云表演、云娱乐、云直播等各类新型服务,同时可开发电子机票与云排队等旅游新策略,为外地游客提供更为便捷的旅游消费服务。在新型消费形态不断落实后,游客的需求能得到进一步满足,供需之间的平衡度也将进一步提升。在完善文旅载体的过程中,文旅融合产业相关从业人员则需要积极与各大电商平台沟通合作,邀请电商平台协助完成文旅产品服务开发工作,提升文旅活动的多样性。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景区、博物馆、文物单位、度假村等各个资源方都需要积极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共同商讨流量转化策略,为游客提供更多体验支付与服务运营模式。例如可依托于节假日举办节庆汇演等活动,以此促进游客消费。也可在景区内搭建小剧场、文创空间、城市书房、农家乐等文旅休闲场所,以此提升游客消费力度,激发区域内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在此基础上,景区工作人员也需要策划文旅服务活动,旨在促进游客消费,推进消费集聚区不断完善。
结语:综上所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在当今时代已成为提升区域经济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文旅融合发展也相应成为新时代相关从业人员需要深入研习的课题。在此过程中,数字经济所发挥的作用尤为明显,能在较大程度上优化文旅融合环节,使文化产业与旅游资源实现高质量融合发展。但由现阶段文旅融合发展整体情况来看,其中仍存在一定不足,如科技成果应用水平、数字化实践水平、文博资源活化度、文旅服务平台建设力度等各方面都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为解决此类问题,各地文化与旅游产业相关从业人员都需要积极投入文旅融合工作,同时关注数字经济手段在其中的应用策略,以使数字经济促进文旅融合,最终形成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