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接收大规模海外名人捐赠图书的流程及经验浅谈 ——以中国科学院大学图书馆为例
引言
近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日趋紧密,高校图书馆越来越有机会接触到大批量的来自海外的捐赠图书。这些海外出版的原版图书,不仅本身具有较高的价值,捐赠者也通常是与受赠学校有密切联系的海外名师名家,更具有特藏收藏价值。而随着特藏建设正逐步成为国内各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核心,接收名人捐赠则是图书馆特藏建设的一条高效而便捷的途径,因而高质量的接收及利用这些海外捐赠对图书馆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价值。但是,由于路途远、过境难、专业性强、部分海外出版物可能涉及内容问题等,接收并整理成规模的海外捐赠对于大部分高校图书馆来说都绝非易事,部分图书馆也可能会因耽搁时间过长而错失了获得相关高价值捐赠的机会。因此,本文以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图书馆接收佐佐木力教授从日本捐赠的三千余册图书为例,分析接收海外捐赠图书会遇到的问题、处理流程、预期成本等,供兄弟院校图书馆参考。图书馆应做到“藏用并举”,在图书馆专业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应联合校内相关院系共同整理上架专业性书籍,使捐赠图书的潜在使用者亲自参与图书整理入藏工作,从而更利于相关图书的后期利用,实现双赢。
1 本次捐赠背景及捐赠者简介
佐佐木力教授,日本籍,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国际著名科学史家及科学哲学家,曾在东京大学任教30年,研究领域囊括数学史,数学哲学,欧洲、日本和中国科学史,跨文化科学哲学,马克思主义等。佐佐木力教授不仅将日本科学史,尤其是数学史研究“一举推上了国际性水准高度”,亦是当代日本著名的经典马克思主义科学史家。著有《科学革命的历史结构》、《近代学问理念的诞生》、《笛卡尔的数学思想》、《二十世纪的数学思想》、《21世纪的马克斯主义》、《数学史》等重要著作。2012-2016年受聘成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教授,并与学校结下了深厚情谊。
2020年,佐佐木力教授因病遽然辞世,遵照遗属意愿,将其所藏图书捐赠给国科大。2021年三月起,在三位在日华人华侨教授陈力卫、李梁和陈继东的帮助下,遗赠书籍的整理工作正式开始,该批藏书围绕数学史、科学史和科学哲学三个核心领域。国科大图书馆为此专门建设一个“佐佐木力文库”,这既是对佐佐木力教授的纪念,也是对我校及国内学术界开展跨文化科技哲学研究的支撑。这些图书不仅专业性强,且涉及语种繁多,德语、法语、日语、俄语、意大利语、拉丁语、阿拉伯语等十几种小语种图书占近半数。
2 图书馆接收海外捐赠时的问题分析
海外捐赠的图书,问题首先是物理距离遥远。以此批图书为例,从捐赠者位于日本千叶县的家中要几经辗转转运到国科大位于北京的校园内,而图书的整理、打包、暂存也往往都需要一定的空间,因而需要海内外双方保持密切沟通和通力合作,共同解决整个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其次,因为国家对图书的内容审查具有严格的要求,必定需要进出口公司进行报关和审查,有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内容问题的图书不能运往国内,因而所有的图书必须先进行登记和筛选。而图书的登记与筛选,通常是图书馆的业务,在以往国内的图书捐赠中也通常是图书馆接收到捐赠图书后才进行登记筛选等工作,因而在面对海外捐赠时,如何跨越地域与语言的阻隔,指导协调捐赠方协助完成登记筛选工作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海外发达国家通常人力成本高、捐赠物涉及多语种,这又进一步加剧工作难度。很多海外捐赠或许都是在这一阶段无法形成有效方案,而最终没能实现捐赠。
最后,海外捐赠的原版图书往往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即便是图书馆也往往因为自身人员的专业及能力限制,无法很好地评估图书的整体价值以及发现并判断具有极高珍藏价值的海外孤本善本等,甚至对于多种类的小语种图书也往往缺乏辨识登记或者进行编目的能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图书馆闭门造车,完全凭自身的力量上架整理,不仅容易出现专业性的错误,也往往会导致“重藏轻用”的现象,且如不能很好的进行资源挖掘与揭示,也不利于高价值图书的利用。因此,与校内潜在的图书使用者等专业人员合作,请他们直接参与图书的上架整理、评估评估与挖掘工作,不仅克服了图书馆的专业限制,也能使图书的潜在使用者接触到第一手的文献资源,从而达到双赢的结果。
3 我馆接收此批海外捐赠的流程及办法
当接收到捐赠意向时,图书馆即成立捐赠工作组,成员包括捐赠方、受赠方(校领导牵头,图书馆与人文学院领导及相关老师具体负责)和图书进出口公司(北京中科图书进出口公司)三方,以便遇到问题随时沟通。先请图书进出口公司联系日本货运方代理、形成一个可靠的货运方案,必要的文件材料再由捐赠方、受赠方分别提供,如本次捐赠中需要捐赠方向日本货运代理公司提供委托合同、受赠方需要向海关提供学校盖章的图书接收函等。
3.1 图书登记与报关、清关
这批捐赠图书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海关报关。报关是指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出入境运输工具负责人、出入境物品的所有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向海关办理货物、物品或运输工具进出境手续及相关海关事务的过程。包括向海关申报、交验单据证件,并接受海关的监管和检查等。报关图书需要有一份完整清单供海关检查核验,且须排除掉涉及敏感政治内容问题的图书。登记图书不仅耗时耗力,而又必须在日本这边于图书装运前完成。正如前文所提的种种困难,捐赠方通常都难以完成该项工作,通常都需要受赠方来协助处理。
经捐赠工作组内讨论、协调,决定请我校人文学院老师远程协助登记。该老师是我校人文学院博士后,主攻科学史、科学思想史等专业,此前佐佐木力教授来华授课时,该老师即作为学生并与佐佐木力教授有着较多的交流。通过登记,该老师也成为了对这批图书整体情况最为了解的人。
整个工作的具体流程是:日本方面找学生利用高拍仪将每本书的封面和版权页逐个拍照后装箱,每箱图书按顺序编号,将每箱图书所拍照片单独打包,邮件发送给人文学院老师;该老师与人文学院相关专业研究生共同根据图片对图书进行登记,整理出一份装箱清单并发送给图书进出口公司,请公司进行内容审查;公司经审查共发现有百余册图书涉及敏感政治内容不适合引进国内,并将问题书单再反馈给日本方面,请学生再将问题图书从对应的箱子中挑出,并进行最终封箱;最终一共装箱94箱。图书进出口公司将最终书单及相关材料报海关审批并获得许可后,通过国际货运将图书运抵我国海关,海关再对所有货物进行核查并完成清关,最终运送至图书馆。
3.2 图书到馆后整理、上架
图书馆图书编目上架整体采用中图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但使用中图法对西文图书进行编目存在种种局限。通常在进行西文编目时,编目员通过图书的主题及摘要介绍,在中图法系统中查找到与本图书主题最接近的分类号,但由于语言障碍、编目员本身的知识水平有限等,经常难以准确给出一本书的分类。尤其对于本批图书而言,图书涉及多种小语种且很多书出版年代久远、在CALIS联合目录上也难以查到其他高校可供参考的编目记录。因此,图书到馆后如何整理并编目上架也是一个难题,如有专业人士协助则大有裨益。
此批图书因捐赠方希望图书馆能专架收藏、且为了便于后期利用,遂决定不整体编目后分散入藏到各库室,而是请专业人员分类后进行简编,专架集中入藏。随后图书馆与人文学院协调后,再次请人文学院老师协助进行分类整理工作,经老师充分研判后,将整批图书分为:“科技史-数学史”“科技史-物理学史”“科技史-天文学史”等若干科技史专题;“科技哲学-数学哲学”“科技哲学-物理学哲学”等若干科技哲学专题;“人文社科-历史”“人文社科-社会学”“人文社科-文学”等若干人文社科专题;“专题图书-阿基米德专题”“专题图书-毕达哥拉斯专题”“专题图书-笛卡尔专题”等一系列根据佐佐木力教授研究兴趣设立的专题类图书;以及“工具书-词典”“工具书-辞书”“期刊”等其他类;共56个小类。最终在这一分类的基础上,由图书馆老师和勤工助学学生再依次完成编目加工及上架入藏工作,最终完成“佐佐木力文库”专题书架建设。
3.3 整个流程耗时及总结
本次接收海外捐赠的整体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因本次捐赠接收流程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自2021年3月初步达成捐赠意向后,国际货运业务一直受到中国、日本两地疫情爆发的影响而不得不一再拖延,直至2022年底此批图书才排除万难运抵中国海关,并于一月初运抵国科大图书馆。其中图书登记与报关、装箱工作,前后约需耗费三个月,包括日本方面拍照装箱、人文学院老师在工作之余登记图书、进出口公司审查、日本方面筛查问题书后进行最终封箱编号、进出口公司再提交报关书单等流程。整批图书到达图书馆后,自2023年二月底春季学期开始后,从拟定上架整理及入藏方案,到六月中下旬所有图书上架入藏完毕、供读者开放阅览,共耗时约三个半月。
总体来看,如无疫情等不可抗力影响,且所有流程进展顺利,这样一批三千余册体量、来自亚洲的邻近国家、内容涉及多语种较为复杂的图书,从接到捐赠意向到最终整理入藏完毕,所需花费的时间应该在1年左右,其中自捐赠地完成各项货运及海关手续,并运抵国内所需花费的时间最长。
4 成本分析及效果评价
所有书籍全部完成登记整理、上架入藏后,经统计整批捐赠共计3291册。其中实际上架供阅览的图书资料3165册,包括图书2798册、影印本图书173册、期刊报告等印本资料194册,封存126册。
成本方面,支付进出口公司成本(包括海关进口增值税、国外服务费、国际运费及代理服务费4项)共计11万余元人民币;请勤工助学学生进行图书整理、登记、贴标加工的劳务支出方面,我校目前政策是学生补助25元/小时,期间共请学生协助工作188.5小时,合计工资4712.5元。不考虑教职员工的时间成本及物料成本,平均每本书经费支出约35.7元人民币。
综合来看,以每本不到40元的价格,将这样一批多语种、高价值的图书从日本引进国内并完成上架入藏,是非常划算的。未来这批图书随着相关老师的不断深入挖掘,也必将为学校科学史、数学史相关学科的研究,以及对佐佐木力教授生平的相关研究带来巨大的助益,能够发挥巨大的潜在价值。
5 结语
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国高校参与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范围日益扩大、合作内容不断深入,各兄弟院校也越来越有机会接收到来自海外图书、善款等各类捐赠。亦有高校早已在积极探讨如何拓展各类海外捐赠渠道。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图书馆于2013年投入使用,本次接收佐佐木力教授的遗赠也是我馆第一次接收大规模的海外捐赠书籍,但是在接受捐赠初期查阅文献时发现网上鲜有其他高校处理此类海外捐赠的经验可供参考,仅有部分高校接受“亚洲之桥基金会”“亚洲基金会”等途径赠书的经验分享,而这些赠书实际已运抵国内,图书馆只需挑选即可。因此,我馆在“佐佐木力文库”全部建设工作完成后将相关经历及工作流程整理成文,供兄弟院校参考,以便各兄弟馆在遇到相关需求时,能更好更快地研判整个工作流程的具体安排及时间、经费等成本,从而更好地完成海外捐赠的接收入藏工作。同时,通过本次捐赠工作实践,我们也发现图书馆的专业能力往往较为有限,在处理相关领域专业图书业务时,如能与校内专业人士或图书资源的潜在使用者“优势互补”,请未来的使用者直接参与相关工作,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双赢效果。而本次工作的不足之处在于,通过进出口公司目前只能接收正式出版物的捐赠,而对于名人名家遗留下的极有价值的一些文件、手稿、非正式出版的论文、样书等无法报关通关,继而无法随捐赠书籍一起被接收,这是非常遗憾的。这些资料如何能成批量地自海外接收,则需要继续研究和探索,也希望兄弟院校积极分享相关经验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