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社科论文 > 正文

档案文化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作用

作者:房丽丽来源:《文化产业》日期:2024-05-24人气:201

      引言:档案文化是公共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内涵,更是为我国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了重要支撑。档案真实地记录了民族的历史,反映了民族的精神,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传播和传承的重要工具,对于提升公民文化素养、增强人民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一、档案文化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是指政府部门提供的、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生活为主要目的的制度和系统,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竭力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不断推进公共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档案是人类文明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内涵,档案的文化价值没有所有权和产权限制,保存在公共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的档案都属于社会公共财产。因此,档案文化是一种公共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

二、档案文化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作用

(一)展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

       档案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和历史的宝贵记录,不仅包含了丰厚的文化历史内涵,更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根基,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记录了民族历史的真实面貌,是在历史长河中厚重的国家与民族文化的积累,也是给公众传递文化内容重要途径,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的精神来源。同时,档案也不仅仅是文化的载体,更承载着千年民族文化所蕴含的崇高的文化精神,彰显了社会主义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如今互联网高速发展、信息爆炸、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软实力成为一个国家的核心凝聚力,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档案文化正凸显了我国民族文化的价值,有利于塑造我国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增强中国文化对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二)公众文化权益的基本保障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于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文化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支撑,一个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物质基础,还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我国实现文化复兴、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手段。公共档案馆肩负着收集、管理、提供档案的重要责任,为社会公众提供了公益性的、规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保护了我国公民自由享受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权益,有利于人们自由、平等地创造新的社会文化。公众不仅可以自由地阅读我国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成果,还可以利用丰富的档案资源进行研究著述、从中汲取灵感进行创作,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得以焕发新的生机。

(三)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加强社会主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是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在滚滚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经历了千年的兴衰荣辱,历朝历代都有着丰厚的文化成果,这些文化成果经过长期积累就形成了如今的档案文化。因此,档案文化记录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历程,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包含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文化,以及新中国建成后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如今世界文化思想开放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更需要通过档案文化深入挖掘民族传统的自信、坚定、果敢、担当等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和道德精神,展示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精神和革命文化精神,彰显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文化的优越性,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民族文化活动、了解我国的历史和文化,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激发民族凝聚力。

(四)提升公民文化素养,激发现代文化活力

       档案馆不仅拥有收集、保存、利用档案资料的基本职能,同时在公共文化服务系统中还承担着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维护历史真实面貌、弘扬民族文化、提升国民素质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

       档案馆保存着丰富的知识信息,能够为社会各界提供可靠的知识来源,起到了重要的文化传播和文化教育的功能。档案馆的中华民族深厚历史的记录、党和政府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真实活动记录和相关材料等,为社会公众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来源,成为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可靠载体;档案馆保存的档案经过精心挑选,凝聚了我国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特色,利用档案还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参考档案编写省志、市志、县志、地方志、专业志等,宣传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改革成果,举办专题展览、历史展览等展览,进行革命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这使得档案文化也成为弘扬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保障,极大地提升了社会公众的思想水平、道德水平和知识水平。此外,社会各界还可以利用档案挖掘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对档案进行整理、分类和研究,著书立说,展开历史文化研究或者文学创作,在传承文化的基础上实现文化创新,进一步提升现代文化的活力,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添砖加瓦。档案资料的可靠性、严肃性、真实性及其特殊的公众文化服务功能,在文化的传播、教育和创作过程中起到了其他文学艺术作品无法替代的作用。档案文化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这一途径,直接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并间接地促进了社会与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五)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的需求是一个重要目标,档案文化所承载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档案馆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让档案文化得以普及给社会公众,因此,发展档案文化成为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必要手段。档案馆在与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的协同作用下,共同构建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能够直接满足大多数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此外,档案中所包含的知识承载了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和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精华,不仅是为公众提供高效率、高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通过展示丰富多彩的文化历史知识,档案文化中的多元文化知识得以普及,提升了人们的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进而提高了公共文化的服务水平。

二、如何发挥档案文化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的作用

(一)深入挖掘档案文化资源

       文化是民族之根,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档案文化的建设是树立民族自信、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深入挖掘档案文化,才能实现档案文化的繁荣发展,促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

       首先,丰富档案资源的储备,深入挖掘我国可以存入档案的文化资源。随着社会公众对档案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单一的档案资源已经难以满足公众的阅读需求,因此,档案馆需要积极拓展档案资源的获取途径,通过互联网宣传、线下社区宣传等多种渠道征集有价值的文化档案,建立更为广泛的档案收集类目,广泛收集历史、民俗、文化、自然、物产、人物、建筑、社会重大事件等文化资源,积极引入大数据、AI等新兴技术提升档案信息的服务水平,不断推进档案资源的多元化。只有通过资源的多元化才可以实现公共服务的多元化,才能彰显档案文化独有的文化品位,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为优质的公众文化服务。

       其次,找准档案文化的新定位。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档案文化中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和丰富的精神内核,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重要的精神源泉。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中,档案馆应当成为国家记忆的保存者和守护者,档案文化的建设应当密切联系国家的战略需求,发挥其在传承文化精神、弘扬革命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方面的作用,应当充分利用我国政治、社会和经济的推动力,推动档案文化的宣传和发展,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塑造人民的文化自信,让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走的更有底气、更有骨气。

       最后,制定新的档案管理规划,优化馆藏结构。在新时期,档案管理也应当买入现代化管理的新时代,结合时代的需求和现代社会公众的需求,重新规划档案管理计划。一方面,要结合此前对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进一步推进和加强与党的艰苦奋斗历史、新中国的伟大成就相关档案资料挖掘,并着重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整理和宣传;随着档案资源不断丰富和扩展,也需要思考如何规划进行档案分类和档案管理,并分析如何在丰富的档案资源中突出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突出党的建设的亮点。另一方面,深入挖掘社会需求和社会文化特点,以此为基础调整和优化馆藏内容,使档案文化更加贴合社会公众的需求;并结合现代化技术手段高效管理档案资源,实现快速检索、共享等功能,对于传承和发扬档案文化、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三)创新档案文化建设

       首先,发扬档案文化要进行思维创新。创新是档案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动力来源,因此,档案文化建设工作中应当充分发挥创新思维的引领作用,坚持“由人化文,以文化人”的目标,充分发挥文化对于公民精神塑造的作用,更要意识到文化对经济繁荣与发展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寻找“以文化人”的路径,倡导以人为本的档案发展理念,坚持深入挖掘“中国梦”相关的档案文化资源,使档案文化建设更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求,更加具有活力和前瞻性。

      其次,推动档案文化建设的体制创新,创新档案管理体制、深化档案文化体制改革是档案文化发展的活力所在。档案管理要紧密结合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积极引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建立健全的档案文化管理机制,促进档案文化生产力的释放。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的管理体制创新,发挥历史文化资源在新时代的价值,让历史文化档案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再次,创新档案文化的内容。档案文化记录了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丰富内涵,包括物质遗产、历史事件、文化精神、文化形式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档案为我国构建现代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不过,现代化的档案文化不仅要有传统文化的内容,更要注重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新内容、挖掘现代文化中的新内容,实现内容创新。一方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将档案文化中的传统内容融入现代、融入社会、融入大众,进一步增强公众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深入挖掘现代社会中有价值的档案文化,例如先进人物、重大事件、新时代文化人物等,为档案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容。

       最后,注重创新档案文化的传播方法,把握新媒体时代的机遇,开辟多元化的文化传播渠道。档案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传播方式的制约,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和人民,需要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支持下,创新档案文化的传播方法。考虑到当前我国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多样性,需要着力发展新型档案文化业态,提升其内容的感染力,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拓宽其传播渠道,档案文化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迁,更有效地与大众互动,实现更为广泛的传播,拓展公共服务的范围。

(四)加强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需要培养一批专业实力过硬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还需要懂文化、懂历史,如此才能充分发挥档案文化的价值。首先,应完善档案人才培养机制,借助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资源为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让档案管理人员及时补充最新的档案文化知识,关注档案文化研究领域的前沿;同时,在档案管理培训的基础上增加文化历史知识的培训,尤其需要注重加强党的历史发展发面的专业知识培训,培养一批既了解档案、又善于管理的专业档案管理人才。其次,领导层需要健全档案人才的管理机制,积极引入档案文化管理的专家型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同时,为激发档案管理人才的工作热情和创新动力,需要设立明确的晋升通道和职业发展规划,让档案管理人员有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并通过绩效奖励来激发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总结: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我国服务社会、惠及民生、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政策,档案文化是构建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柱。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档案文化资源,注重创新档案文化建设和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国家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林编辑

客服二号: 卜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免费下载超级文献?

免费指导甄选期刊?

免费预审文章?

扫码联系客服

专业指导无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作核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