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社科论文 > 正文

苏州数字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作者:郎竹筠来源:《文化产业》日期:2024-04-26人气:234

一、苏州数字文化产业概况

产业发展情况

随着国家数字化发展战略的推进,数字科技不断赋能文化产业,数字文化产品丰富多样,动漫游戏、网络视频、数字艺术等行业用户人数激增,文化新业态逐渐形成。在《2022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情况报告》中指出数字文化新业态的行业营收占我国文化产业总营收30.3%,可见数字文化产业俨然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数字文化实际上是“数字技术+文化产业”融合体,[1]因此为了进一步寻求高质量发展,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强调以文化为内核,数字为手段,早在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就明确要求在加强发展基础,培育产业新业态,构建产业生态的同时加强传统文化的运用,讲好中国故事。

近年,为落实苏州数字赋能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苏州整合区域优势,聚集数字力量,多元化数字场景层出不穷,例如周庄数字梦工厂启动运营、苏州湾数字艺术馆的建设等,都在逐步推动苏州“江南文化”品牌的形成。根据苏州市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数字文化产业在苏发展前景良好,成效显著,2022年苏州新业态的文化企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51.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4%。其中,互联网信息服务、互联网游戏服务、互联网生活服务,其他数字内容服务,四个板块的营业收入更是实现翻倍增长,特别是游戏和智能消费设备两个行业的营业利润分别达到了11.05亿元和26.77亿元,由此可见数字文化产业在苏发展潜力巨大。

人才供给情况

人才是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数字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数字化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但在《产业数字人才研究与发展报告(2023)》中明确指出,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面临大量专业人才缺失的问题,特别强调数字化专业人才的缺口在2500万至3000万左右。同样,在苏州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中也面临人才紧缺的问题,人才质量参差不齐。早在2021年,苏州市统计局就发布了《苏州市数字文化产业企业调查报告》,报告中显示,人才紧缺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涉及:一、专业对口人才稀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与新兴数字产业的发展存在脱节现象;二、人才队伍构成不平衡,企业缺少复合型人才、高端科技人才。基于苏州数字文化产业人才供给与岗位需求不平衡的问题,聚焦地方人才的培养成为重中之重,以专业技能强、综合能力高为培育标准,只有人才的精准化输出,才能保障苏州数字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苏州数字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优势

政府支持

面对数字文化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苏州政府积极推动数字文化产业相关人才的培养方案,提出“人到苏州必有为”的口号,并陆续提出相关举措,例如园区实施“数字文化菁英共生计划”,以及成立首个苏州数字文化产业协会,其目标是积极推进企业交流,搭建职业技能人才培育平台;吴中区发布《关于支持精英文化人才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详细说明相关人才的培养激励措施,以此调动人才队伍的活力;吴江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印发《苏州市吴江区围绕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打造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队伍实施办法》的通知,明确紧缺人才的申报流程,并予以奖励,从而推进人才强区战略;此外还有相城区的“三加”举措,要求强化数字产业人的人才培养与转型,力求打造数字人才高地。可以发现,苏州各区对相关人才扶持力度大,各项政策相对完善,能够为苏州数字产业文化人才的培育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

地方资源丰富

苏州自古就是一座文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造就苏州丰富的地方资源,苏州数字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也能够得益于此。首先苏州区位优势明显,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是全国经济发达城市之一,因此苏州具有较强的产业聚集能力,阿里巴巴、百度、网易等互联网企业纷纷入驻苏州,逐渐形成互联网产业集群,同时在企业集群带动下,领军型、专业型等人才流入苏州,为苏州数字文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创造有利条件。其次苏州教育基础强,不仅拥有高层次的综合性学府,而且苏州还拥有多所中、高职院校,能够分类分层进行数字文化人才的培养,为完善数字文化产业的人才结构创造良好教育环境。除此之外,苏州人文环境丰富多样,非遗技艺、吴侬软语、江南园林无一不为从业人士提供创意和创作的灵感,例如7月举行的苏州文博会上出现的数字化昆曲、AI苏州方言,都是基于苏州传统文化的创意作品。“数字+文化”不仅为苏州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也为苏州数字文化产业人才提供优质的创作内容。

三、苏州数字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人才培养体系滞后

苏州数字文化产业人才培育虽然优势明显,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同样也面临较大的困难。目前,数字文化产业升级更需要具备先进数字技术、管理能力与创意理念的人才与团队,为满足人才质量与文化产业数字化的转型相匹配,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需变革,这也给苏州的职业院校人才培育带来了巨大挑战,具体可以两方面出发。从课程体系出发,专业课程设置结构单一,缺少与其他专业的交叉性课程,教学内容更新缓慢,教学方法相对固化,无法对接前沿信息,长久以往会造成专业技能单一,岗位选择局限等问题。另外,有些紧缺型专业开设不及时,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这类综合性专业,就并未在苏州的职业院校中普及。在2023年3月,教育部网站公布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的备案和审批中,成功设置该专业的有苏州职业大学、硅湖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从教学队伍看,教师数字意识不足与数字技能的缺乏也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教育部研究制定的《教师数字素养》中,明确要求教师利用数字化手段变革教学活动,关于数字文化类专业更是需要大量的数字化教学手段,以此实现前沿性的专业学习,但目前苏州院校关于教师数字素养标准、发展计划、评价体系还不健全。此外,还要求专业教师实时更新专业能力,主动接收相关行业新信息,例如目NFT(数字藏品)设计与制作等,要求从业者既具备设计能力又拥有数字技术,这就倒逼教师的专业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校企协”一体化程度低

校企协一体化是培养高质量数字文化产业人才的重要举措。职业院校的合作动机主要是人才培养与学校发展,企业的合作动机主要是社会责任与利益驱动。在合作动机的驱使下,“校企协”一体化不仅能够弥补职业教学中对专业实践训练的缺失,也能为企业培训提供系统性的教学指导,同时还能通过利用协会的协作机制和组织能力,有效开展各项专业研究和培育工作。当前,苏州校企协的合作紧密度还不够,一方面企业“走进来”的深度不够,校企合作多集中于派遣实习生、建设实习基地或者教育基地,但企业在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等基础环节却并未有过多参与,应让企业知识案例进教材,企业专家进课堂。另一方面教师“走出去”的机会不多,教师大部分脱离行业岗位,特别是职业院校教师,很难在教学与行业实践中实现平衡,教师获得技能拓展的形式主要依靠教师下企业培训,培训的周期较短,无法系统更新与完善行业知识,“教岗一体”化水平较薄弱,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实践,例如成立大师工作室,拜师行业专家等。另外,数字化相关协会成立范围和规模较小,同时协会之间交流与融通不够,较为代表性的协会主要有苏州市数字动漫游戏协会、工业园区数字文化产业联合会、数字创意产业专委会等协会,但这些协会资源未有整合,在项目引领和行业研究的过程中缺乏合作,应积极开展协会交流,群策群力,可以通过竞赛等方式选拔出一批行业领军人才。

人才保障机制不完善

苏州数字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保障机制,有了良好的保障措施,才能融合各方资源。苏州数字文化产业的人才保障主要以政府机构引领展开的“一站式”服务,主要涉及数字人才职称评定、人才引入奖励、人才奖金补助等措施,但是除了政府提出的保障性服务政策外,其他部门参与程度不高,例如地方龙头企业、职业院校、科研机构等,应发挥各方优势招才引智,以此共同创建数字文化产业人才的协同保障体系。此外,数字文化产业人才培训保障机制完善程度也不足,具体包含相关职业技能培训规范缺失,数字文化产业实训平台建设缓慢,中小型企业无法享受长期稳定的培训资源等情况,都不利于数字文化人才专业技能的高效提升。同时数字人才评价与选拔体系不完善,未从人才需求特征和层次出发,应根据技能掌握情况、综合能力、创新能力来构建评价与选拔体系,以此保障人才的精准输送。

四、苏州数字化产业人才培养策略

保障应用型人才供给

随着苏州数字文化产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提高,加快构建强有力的人才梯队成为关键。在苏州数字化产业人才培养中,首先要保障应用型人才的供给,特别是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类人才主要具备系统的知识体系与专业数字技术能力,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基础力量。为培育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需要发挥重要作用。应加快专业类别的整合与建设,根据学习目的、能力以及个性进行的阶梯式人才培养,强调“数字+艺术+人文”的培育方向,将苏州地方文化融入专业教育,以此形成以苏州数字文化发展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特色。此外,职业院校加强与行业组织交流,共同举行各项职业赛事,强化职业教育成果,通过多项实践操作加强从业者核心竞争力,从而有助于培育出符合苏州特色的“数字工匠”。

完善复合型人才能力提升

数字文化产业是综合性产业,例如短视频、数字IP等,不仅需要数字技术去呈现视觉内容,也需要项目团队进行后期维护。因此数字复合型人才主要需要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又具备产品和项目的策划、宣传、运营等能力,甚至具备领导团队的管理能力,但多数时候这些能力需要从业者在上岗后“边做边学”而形成的,最后造成时间成本增加,复合型人才成长缓慢。因此整合相关专业教学改革、整合教育与产业资源、优化校企培训等尤为重要,首先培养复合型人才急需转变普适性的教育手法,特别是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更应形成综合性高、交叉性强的跨学科的课程体系,同时引入项目化教学、学徒制等方式,从而进行专业能力的拓展。其次突出企业和院校并重,让龙头企业可以形成数字实训中心甚至建立数字产业学院,让优质重点企业可以在数字文化产业相关培训中占主导地位,搭建社会性的终身学习平台,形成“互联网+企业定制”培训模式,[4],也可以让中小型企业组成相关行业联合协会等组织机构,从而增加数字文化产业复合型人才的“练兵场”。

促进创新型人才培育

2023年《苏州市在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建设2025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既要求培育高水平创新企业,形成以“数字创意产业”为核心的数字文化产业布局,因此苏州数字文化产业在培养培养高层次人才时,重点要培养数字化创新型人才,以此适应企业与产业发展。所谓数字文化创新型人才,在拥有高水平专业技术和跨学科的知识架构的同时,也拥有创新思维,具备快速发现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数字文化创新型人才在培养的过程中更需要外部环境和内驱力双向作用。从外在环境看,需要构建人才培育的顶层设计,通过数字文化领域相关的重大课题与研究,联合重点企业、机构以及院校,形成强有力的高层次人才培育机制,同时肯定数字文化创新实践的价值,建立完善的考评与奖励机制,以此创建出良好的数字文化创新环境。从内驱力出发,应充分发挥名师、专家在专业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的引导作用,调动从业者的积极性,保持自身创新个性,以此助力从业者主动将实践结果转化为创新成果。苏州数字文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能解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也为苏州数字文化产业的不断创新做出保障。

结语:

本文根据苏州数字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探析苏州地方人才培养的优势与劣势,针对数字文化产业的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以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此强调政府机构、本地院校、企业等多方资源在人才培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苏州数字文化产业人才的精准化输出,定会进一步提升苏州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林编辑

客服二号: 卜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