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舞蹈专业融入“课程思政”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以青岛恒星科技学院舞蹈表演专业为例
1.高校舞蹈专业融入课程思政的现状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备受瞩目,作为新时代为国家与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优质人才之摇篮,高校自然成为了当代我国筑造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前沿阵地。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有关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强调,中共中央、国务院特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并提出了将“思政教育”引入高校专业教学领域的相关要求。随后,教育部又于2020年5月28日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可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加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这不仅是对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回答,更是对“立德树人”这项根本任务的落实。
不少专家学者在针对高校课程思政的融入情况逐一展开了关注和研究,但是对教学途径和方法的深入研究是相对欠缺的。针对高校舞蹈教育中对于肢体规训的层面多于思想与文化理解层面,肢体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依旧是当今高等舞蹈教育中面临的现状,如何从基础肢体训练阶段过渡到高校的内在韵味与思想文化层面的感悟与传达是新时代高等舞蹈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2.高校舞蹈专业融入课程思政的意义
众所周知,舞蹈艺术具有独树一帜的载体——人体,也正因这载体的特殊性,导致诸多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故而必须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教学过程。除此之外,舞蹈专业的学生个性较为张扬,并且思维相对活跃,更愿意去关注或追求新鲜的事物,因此拥有较强的创造力。然而越来越多新鲜事物与外来思想的涌入,必然会对学生的认知及观念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和改变,心中的理想信念也会有所动摇。在舞蹈专业的课程教学中,专业实践类课程的占比高达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如何将专业实践类教学与思政内容相结合,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舞蹈技能,还要借助实践渗透思政内容,是创新并完善舞蹈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点。以上这些因素均在无形之中增加了舞蹈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难度。
所以,将课程思政元素与舞蹈专业课程有机结合,使思政教育理念渗透至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不仅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还要不断提升舞蹈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由于目前国内诸多舞蹈表演专业对于本地域传统文化及舞蹈认识不够,了解不多,掌握不深、缺乏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机会等。如何将思政内容及思政元素渗透至舞蹈表演专业学生的学习、实践与生活,是当前高校舞蹈表演专业最重要的教育任务之一。课程思政的融入为舞蹈表演专业创造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突破原本思政课程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性,使思政内容或思政元素和舞蹈表演专业课程紧密融合,不仅能够营造校园内浓厚的思政氛围,更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高效开展学习。
3.高校舞蹈专业融入“课程思政”的途径与方法
我校艺术与传媒学院舞蹈表演专业以《胶州秧歌编创艺术》《中外舞蹈史》《舞蹈艺术概论》《舞蹈评论与写作》《舞蹈剧目赏析》《中国民族民间舞》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实践改革为切入点,结合山东省高等院校的舞蹈教学发展的基本现状,在教学实践成果中进行科学系统地研究和反思,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策略方案,有效地结合我院教学改革进程,在个案研究中提出教学变革的思路,为“课程思政”舞蹈走进高校提供更为科学和完善的教学途径和方法。
3.1提升审美水平,强调政治观念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舞蹈表演专业所开设的《中外舞蹈史》《舞蹈剧目赏析》《编舞基础理论与技法》等多门专业课程,将“课程思政”元素加以融合,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和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为高校舞蹈专业的思政教学开辟了广阔空间,不仅借助舞蹈专业课程独特的优势和艺术强大的影响力,更积极承担起了思政引导与传播的责任和使命。
《中外舞蹈史》是我国高校舞蹈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我校舞蹈表演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的讲解则不同于其他学校理论课程的“照本宣科”,而是采用“动静结合”的形式进行讲授,通过让学生模仿以及案例的实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魅力。中国古代舞蹈史中原始社会的“联袂踏歌”;流传于至今的“祭孔乐舞”;魏晋南北朝的“魏晋风度”;明清时期的“戏曲舞蹈”,多种多样的艺术审美需求呈现出纷繁精彩的中国古代乐舞艺术思想。直至中国的近现代、当代舞蹈,自黎锦晖先生的“学堂乐歌”开始,我国的音乐与舞蹈教育体系便形成了明确的目标,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音乐舞蹈教育的中心位置。从苏区红色歌舞到延安新秧歌运动,中国舞蹈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孕育、转型、发展,为顺应时代和人民的需要,舞蹈作品、舞剧、舞蹈史诗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以实践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引导方式,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并且能够使教师与当代青年学子建立更为紧密且良好的沟通环境,为原本枯燥单一的舞蹈史学习,在深度上又增添一份温度。
《舞蹈剧目赏析》则结合《中外舞蹈史》的课程内容,择取了诸多优秀作品给学生进行讲解,例如:具有原始先民对于图腾的崇拜,以“骑马蹲裆式”和壮族青蛙图腾创作的舞蹈作品《蟆拐》,带有汉代长袖细腰特点的《踏歌》《采薇》辉煌唐代的《霓裳羽衣》《绿腰》等等作品,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在学生欣赏并讨论时,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能够充分发挥对于学生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功能。除此之外,1949年创作的《人民胜利万岁》;1964年的《红色娘子军》;1979年的《丝路花雨》;2001年的《大红灯笼高高挂》;2010年的《红梅赞》;2014年的《沙湾往事》;2018年的《醒·狮》;2019年的《永不消逝的电波》;2021年的《只此青绿》;2022年的《咏春》等等,均是用舞蹈的艺术形式,来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文化,传承中国精神。
无独有偶,《编舞基础理论与技法》课程同样打破了舞蹈编导课程只学习单一编舞理论和技法的传统,融入了更易让学生感知的舞蹈题材和舞蹈主题的讲解。例如,让学生进行红色题材的舞蹈片段编创,学生在分析舞蹈题材的同时,能够更加深入挖掘到红色舞蹈题材中的思政元素,并且体悟到其蕴含在深层次的内涵与价值,从而当来更多主动的思考。由此也不难发现,当学生进入舞蹈编创的过程时,单纯的思政内容讲授则转换为学生自主地吸收、思考、运用,无形间加强了学生对于思政内容的认知,丰富了学生们的情感体验,潜移默化地提升了个人的道德修养。
让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不再是停留在训练肢体、模仿动作的基础表达层面,而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舞蹈历史以独特的方式渗透至精神文化的层面,激发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文化自信,以美育人,向美而生。
3.2促进教学发展,改革教学模式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地处山东省青岛市,临近胶州秧歌发源地——胶州市,故而,对于山东“非遗”舞蹈——胶州秧歌的保护及传承上,既有地域、文化认同上的优势,也有传承上的使命及责任。本专业于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针对2018级舞蹈表演专业的教学实践改革中,在建设本院特色课程的同时,充分发挥本院地理优势,并结合我院招生来源的特点,开设了《胶州秧歌编创艺术》全新课程,并拟申请了2024年度的“国家艺术基金”立项。以特色非遗舞蹈非文化遗产为特色的教学方向,建立学科领域内各专业协同发展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教学模式,形成链条式的舞蹈文化产出方式,使高校舞蹈理论教学摆脱“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发展困境,逐渐形成以传统文化为根基,重塑本专业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除此之外,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上,我院舞蹈表演专业不只拘泥于课程方面的改革,还有在实训实践及毕业设计方面的尝试与突破。江西省德安县车桥镇义门村陈姓一族创立了“至公无私”的管理体制,出现了“八百头牛耕日月,三千灯火读文章”之盛况,并且开办了中国最早的民办高等学校——“东佳书院”,所藏书帖,号称天下第一,其“家法三十三条”更是被宋朝奉为“齐家”的典范。艺术与传媒学院2023届舞蹈表演专业根据“义门陈”三百多年来的大家族文化编排了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舞蹈毕业演出,他们勇于创新、敢于挑战,在毕业之际利用所学舞蹈专业知识,创编了一批与“义门陈”文化相关的舞蹈剧目。学生通过创编与演出深切体会到了“义门陈”忠孝仁义的儒家理念,接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
在实训实践方面,我院舞蹈表演专业关注社区,服务基层,不拘泥于单纯停留在课堂教学的封闭环境之中,而是采用课堂教学和社会公益服务、社区义演相结合的形式,开阔学生的视野,尝试新的实践方式。例如,我院舞蹈表演专业原创舞蹈作品《山茶花》,常受邀参与社区及市级重大活动的展演。《山茶花》以青岛崂山太清宫“绛雪”的形象为创作原型,绛雪花于瑞雪飞舞的冬季开花,花开时花瓣鲜红欲滴,花心嫩黄骄人,花型秀美多样,花姿优雅多态,气味芬芳袭人它藐视风寒,傲霜斗雪,顶凌怒放。舞蹈作品通过对绛雪的赞美看到青岛人刚正坚强的高洁气质,熏陶激励人们秉持正能量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学生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个人的舞台表演能力,提供实训实践的宝贵机会,更帮助社区丰富其文艺活动,提升青岛居民文化素养和幸福指数,搭建心桥,传递温暖,让全市乃至全省看到我院舞蹈表演专业师生的风采,展现出当代青年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3.3巩固“根性”意识,提升民族自信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其民族民间舞可谓百花齐放、绚烂夺目并且历史悠久,中国民族民间舞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文化演变,在时代变革和劳动人民的积淀之中,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并且学习的独特艺术形态。在如此丰厚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资源中,必然能够提炼出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其中所蕴藏的民族气质、意识品质、人文精神等等,均是课程思政融入舞蹈表演专业教学的出发点与立足点。
我院舞蹈表演专业开设的《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列课程,每学期学习两个舞种,例如: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云南花灯等。为满足纵深推进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需要,在正式开始舞蹈技能教学之前,通常会设置2个学时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导入学习,另外,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也采用“理实一体”的方式进行课程的推进。例如,藏族舞蹈的基本体态为膝盖微曲,重心前倾,这样高原地区的地理地势息息相关,而其膝盖有规律的颤动以及“一顺边”的体态,则与人民的生活劳作方式有关。再如,蒙古族舞蹈的基本体态为立腰拔背,重心后倾,上肢运动丰富,下肢动作相对稳健,这也与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关系密切。这些舞蹈语言与表现形式的形成,不仅来源于该地域的劳动生产方式,还是其地域文化、风俗习惯的体现,更代表着中国民族民间舞由内而外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教授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历史文化背景,是树立学生民族自信,强化文化信念感的重要基石,更是高等教育中舞蹈专业教育教学的根基所在。
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需要在开发学生肢体,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挖掘中国民族民间舞内含的多元民族符号及深层文化意蕴。随后,将其转化为更适应学生所需的思想元素,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将这些思政元素春风化雨般融入到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体系之中,从而启发、教育、滋养学生的身心发展。而舞蹈技能与思政元素融合的教学方式所要达成的终极目标,必定是指引学生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习者身份,在理解舞蹈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的基础上,增强自身文化修养,传承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巩固“根性”意识,提升民族自信。
综上所述,从“师夷长技以自强”到“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作为一种必然趋势,高校教育的思政课程融入已形成高校教育的常态化,高校舞蹈专业教师也须主动学习并且研究思政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寻找舞蹈专业教育教学和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有效切入点,实现舞蹈与思政两种教育的同步开展,并且需要进一步提升舞蹈专业教学的附加值。让当代青年学生在学习舞蹈技能与理论的同时,也能够接受到正向的、积极的思政教育引导,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舞蹈表演专业将教学计划中的基础课程、实训实践和毕业设计与课程思政的理念有机结合,强化思想政治观念,巩固传统优秀文化中的“根”性意识,在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从而促进我院舞蹈表演学科的教学建设,为“课程思政”在高校舞蹈专业中的教学模式改革发展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