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社科论文 > 正文

沉浸式文化馆的构建、价值和意义

作者:侯晓宏来源:《文化产业》日期:2024-04-07人气:318

在我国文化馆的历史悠久,据考证可以追溯到民国年间。其功能是为百姓提供公益性质的文化资源及文化艺术培训。近年来,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精神层次的需求已  经变成人们的“ 刚需” 。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变迁,社区和街道文化功能的日益丰富,数字网络媒体的发达和科技的进步也极大的丰富了群众文化活动的方式。微信公众号,网络培训小  程序、各种群文活动APP 让人眼花缭乱。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如何吸引更多的群众走进文化馆,使现场沉浸体验与网络慕课、 VR体验等科技方式相互引导相辅相成,是当今每个群   众工作者迫不及待需要思考的问题。在2023年习近平文化思想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那么如何在文化馆建立终身美育学校,增加群众文化自信,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建设一个群众沉浸体验型的数字文化馆,吸引更多的群众走进文化馆,在体验过程中获得审美感受,进行更能引发兴趣的审美教育,享受沉浸艺术体验和展览带来更刺激的感官体验,从而对艺术产生更强烈的兴趣,打造一个数字型沉浸体  验式文化馆势在必行。

一、 沉浸体验的概念界定和特征

2020年底吴晓波频道发表了《人的全景:数字生活的新消费趋势白皮书》,其中多次提到了“体验” 。报告中表示, “体验因参与感而富有温度。 ”也就是说,只有让参与者真正置  身其中,全情投入注意力与时间的体验才富有价值。这便能解释为何时下的沉浸式体验场馆常常门庭若市。这也启发着群众文化的发展可以开辟出一条沉浸体验式新道路。

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说“虚拟现实(VR)将成为5G时代的杀手级应用。 ”何为“沉浸式”体验?沉浸体验一般有以下几个特征:(1)角色化:体验者在沉浸过程中可   以找到自己,会增加自我认同感,自我实现得到满足。(2)交互体验:带有互动装置的设备,不仅可以丰富舞台和课堂背景,还可以提升舞台空间的感受效果。(3)解构体验:沉  浸式体验会通过叠加、复制、夸张方式表达真实的世界,使体验者能够从新定义理解所处的环境。

作为沉浸式体验必备的条件即适当的虚拟现实,也称为虚拟技术、虚拟环境,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  用户关于视觉等感官的模拟,让用户感觉仿佛身历其境,可以即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维空间内的事物。 随着科技的发展, 虚拟现实技术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并逐步成为一个新的科学技术领域。沉浸式文化馆则是借鉴了这一技术,将体验者所处的环境加以技术模拟,从而有身临其境的舞台感,增加自我成就和自我认同。

二、沉浸体验型文化馆的创新思路

2017年3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规定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任务包括“全民阅读、全民艺术普及、全民普法、全民科普、全民健身和全民优秀传统  文化传承”如何为群众呈现一个全新沉浸式体验型文化馆,吸引更多的群众放下手机走进文化馆,文化馆与全民艺术普及相结合在艺术服务上进行了全面升级。通过融入VR科技体验元素在文化馆设立体验互动区和培训教室,使群众在文化馆的体验空间具有沉浸性、多感知性、构想性、自主性。能够激发体验者浓厚的艺术兴趣,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文化资源,沉浸其中,乐在其中,实现全新的文化体验。沉浸体验式文化馆可以打造直录播体验空间、数字化教学体验空间、VR舞台体验、资源共享云平台、互动体验矩阵等沉浸体验区,在提供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馆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

1、沉浸式直录播体验

沉浸式直录播体验空间是集直播、录影、拍摄等于一体的文化直录播体验空间。该直录播系统通过设置虚拟背景,满足馆内录制的虚拟场景需求。实现对视频资源的收放,以微课的形式分享给有艺术需求的群众进行系统化学习。以智能录播为硬件支撑,通过多角度拍摄方式,记录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配套硬件设备包括云台摄像机、多功能调音台、场景搭建、高清直录播主机、监视器、补光灯箱等,同时体验空间还配备多媒体触控教学演示系统。体验空间硬件设  施配有录播系统、视频系统、中控系统、跟踪系统、音频系统等,群众可通过手机APP收看直播的慕课音视频、讲座和演出。

2 、 VR舞台体验

基于人工智能的轻量级沉浸式VR舞台体验通过5G虚拟空间技术,告别一次性实体舞台搭建的成本浪费,带给体验者更强的感官刺激,将剧场演出效果以及观众掌声,呐喊声进  行三维立体模拟,体验者通过戴上3G眼睛,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到自己站在大剧院的舞台上,为成千上万的观众进行现场表演,同时融入虚拟数字人技术模拟台上和台下的互动。

3、数字化教学体验空间

数字化体验教室在原有教学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化升级,可以提供声乐、器乐、艺术鉴赏等各种专业学习模块,是一种既能支持教师统一教学也能实现学员自主练习的智能教学系统。可以满足公共文化服务多样化的培训方式的同时实现了因人施教,寓教于乐。

该空间采用“科技+音乐” 的形式为广大群众提供音乐、学习鉴赏和互动交流的平台,空间的电子钢琴设备可实现音色采样技术,内置多重音色模仿效果器,既能完美呈现钢琴音色,同时具有钢琴触键感。可演奏柔美段落,也能展现雄伟乐章,达到完美演奏体验。

4、资源共享云平台

当今大数据时代,文化馆由过去线下实地向着下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发展。将群众艺术慕课放置在公众号和APP。与此同时设置共享链接与各大文化热门网站共同搭建资源共享  云平台,建立文化新闻、群文培训、课程预约、演出直播、在线教学、云展览、志愿服务等多个板块。文化馆辅导培训、慕课开发等服务形态与工作方式的转型与革新,形成体系化  群众文化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使文化馆由过去单一时间地点提供的文化服务效能跨时间、跨地点、跨平台更广泛的传播,使群文服务不受疫情影响,极大的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享受  公共文化服务的便利性。

5、互动体验矩阵

当前大数据时代,人流量是衡量文化馆服务质量的命脉。通过和附近艺术培训中心、艺术体验馆签约授牌,设立分馆体验,与此同时,整合融入优质的公共文化资源,通过互动  体验矩阵,吸引更多的群众人流。对于文化馆来说,依托环境优雅,体验感较好的场所设立分馆开展服务活动,解决附近居民就近获取公共文化服务的问题。馆舍环境的优势和与其  吻合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叠加能够直观的提升受众群体的体验感和获得感,进而提升文化馆的服务水平,和分体验馆实现社会价值的双赢。

6 、感官多维度体验

依托传统节日走进文化馆参与各项节庆文化活动都可以从学、听、观、感、悟感官多维度体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项目,沉浸式融入节庆活动。

· 线上线下一起打造匠心传承享非遗的课堂,跟随非遗传承人学习传统民间手工艺学做活动,北京剪纸、京剧脸谱绘制、北京面人、北京扎燕风筝制作技艺等,无论青少年儿童  还是老人都非常喜爱的传统手工艺学做项目。

·聆听是使感官愉悦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东城区文化馆专为群众打造一年一度的新年音乐会、北京管乐节等,邀请国内顶级专业的交响乐团演奏经典名曲,让群众通过聆听将紧  绷的神经放松下来,赶走工作的疲惫感;受音乐带给耳朵的愉悦,通过调动听觉感知实现艺术沉浸。

· 东城区文化馆艺术演出季全年不打烊,观看艺术种类、各种艺术流派争辉竞艳,不同风格的艺术新秀、新苗共展风采的艺术盛宴。包含专业艺术团专场演出、名家大师工作坊   专场演出、少儿优秀获奖节目系列、艺术沙龙、主题戏剧展演系列、文化馆品牌艺术团等不同主题的演出活动永不落幕;书画名家艺术交流展等主题展览展示活动以书画等艺术形式  为载体,配以多媒体技术。置身其中,通过立体多维度视觉欣赏书画家们的笔墨丹青。精彩纷呈的展览展示艺术活动使群众实现观赏沉浸。

小手牵大手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千万家庭影响整个社会。以家庭为单元,融入亲子互动环节,带上孩子和家人一起来文化馆感受环保戏剧展演公益演出,用戏剧轻松幽

默、生动有趣的方式向青少年介绍垃圾分类及环保知识;体验匠心传承手工艺学做活动等,更多亲子互动环节等您来,在寓教于乐中,增进亲子关系,增进家庭感情,培养青少年正  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文化馆通过亲子活动给群众更多沉浸式真情感悟。

立足于打造多元化、全方位文化艺术氛围。对于有一定的艺术基础,想进一步感悟艺术氛围,感受艺术大家庭的温暖,有一定艺术水平的群众可以走进文化馆与专业演出团队联  袂合作演出舞蹈、声乐、曲艺、器乐、美术、展览、讲座等专场演出及展示,让群众更深层次参与,在深度体验中领悟群众艺术的魅力。

三、沉浸式文化馆建设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1 、 群众的体验反馈

用户体验是一切服务的命脉,群众文化亦是如此。文化馆参与体验的群众构成有以下几个特征:非专业性的老年人群为主;对艺术的兴趣浓厚,带着一个艺术梦。这些群众来到  文化馆的目的大多是为了陶冶情操,老有所乐。因此他们的反馈意见对于群文工作者而言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如:培训的形式是否能激发成年人对艺术的兴趣;文化馆提供的舞台能否满足群众的自我实现需求。沉浸式文化馆的体验价值在于通过科技空间技术与艺术元素的融合,在虚拟场景中充分调动参与者,视觉、听觉、想象力、情绪以及思维,使体验者置身于艺术创造效果的中心,体验并享受这个过程带来的愉悦的审美效果,对这门艺术产生更加强烈的学习兴趣。这种沉浸体验带来的美育效果更具有吸引力,和生活中获得的美感是有所区别的。

2 、 硬件设备成本较高

沉浸式体验是参与者完全沉浸的体验,使人有一种置身于第二空间的感觉。而这一种具有强参与感的体验形式,正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是数字生活的产物。从科技角度上看,需要多媒体 AR 、VR 、3D等技术的介入,使艺术的表现力翻倍,艺术和科技的完美融合,为参与者的体验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和重大突破性变革。但是建设沉浸式文化馆需要采购5G虚拟系统和虚拟设备,而我国大多文化馆都是全额拨款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政府采买额度限制了沉浸式体验设备的购买以及日常的维护。

四、沉浸式文化馆的价值和意义

在文化馆设计中融入沉浸式体验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推动了社会进步。 在体验者参与沉浸式体验的过程中内心感知层面,会感知到两个世界: 一个是可重构或者还原的真实存在的外部世界;另一个是虚拟存在的内源性世界。这两个世界的差异性带给体验者新奇刺激的全感官体验。这意味着当群众走进文化馆沉浸式舞台、展厅和教室,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传统方式不同的感官审美体验,能够产生一种建立新世界的新鲜感与重生感。这样的独特感受,与观众走进4G电影院去感受一个欢喜或者悲伤的电影情节带来的感官体验相似。因此,沉浸式文化馆设计能够做到在美育层面、智慧层面与情感层面都让观众得到自我满足感。

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深厚,源远流长。优秀历史文化最重要的传承手段则是美育。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在中国美育是可以替代宗教的。 ”由此可见美育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沉浸体验式文化馆以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文化服务,传播先进文化为己任,在互联网席卷而来时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沉浸体验式文化馆以体验为核心,文化为线索,通过艺术氛围的打造,使参与者充分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享受沉浸在群众文化的乐趣,尝试群众文化服务的新的道路,吸引更多群众认识文化馆、走进文化馆。在当前的艺术教育环境中,学校艺术教育可谓“天时”,家庭艺术教育占有“地利”。作为群众文化这种社会艺术教育形式如果想发展,则必须“人和”。如何能实现“人和”则需要文化馆能提供形式丰富多样,群众体验感更好的服务,因此,沉浸式文化馆基础数字化和智慧化建设,为体验者打造了一个超越主流视角诠释艺术教学和艺术展示的空间模式。新时期面对多元化的发展机遇沉浸式文化馆大有作为。祖国的群众文化事业,有着很多需要我们去开拓进取的领域,线下沉浸体验和线上多媒体,最终都可以做到互为补充,互通有无,争取群文事业的繁荣发展,彰显了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价值。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林编辑

客服二号: 卜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