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游客的乡愁与村民的幸福:悖论与出路 ——基于访谈资料的质性分析
一、研究设计与方法
本研究选取广州市从化区A村作为研究案例地,通过与当地游客与村民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收集相关资料。此次访谈的有效对象共20人,其中游客10人(皆为目前在城市定居,曾在乡村生活过),当地村民10人。本文分别对游客与村民进行编码为A~J与A1~J1。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游客对乡愁内涵的理解”“影响游客乡愁的因素”“村民对幸福的感知因素”和“游客的乡村旅游行为对村民生活的影响”。全部访谈音频整理为文本后共计50047字。
本研究主要运用扎根理论的自下而上的质性研究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概括出新的命题和范畴,从而构建新的理论框架。本文采用了“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选择编码”的步骤分别对游客和村民的访谈文字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和编码分析。整理访谈资料,本文建立了“游客的乡愁表现的三个维度”“村民对幸福感知的四个维度”两个维度构成的编码系统。以编码系统中的各个概念作为研究的根本依据,对访谈资料进行不断归纳总结,从大范围不断缩小到小范围,直至建立起实质的理论。根据访谈资料的文本分析,最终形成如表1和表2所示的编码结果。
表1 游客的乡愁表现的三个维度编码结果
主范畴 对应范畴 初始概念及编码节点举例
对乡村景观的记忆 自然景观 田野、家禽、一花一木
人文景观 古屋、乡村小道、特色美食
对乡村生活的怀念 日常劳作 摘果子、背箩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生活场景 巷子漫步、树下乘凉、烧菜做饭、童年游戏
对乡土文化的情结 村规民约 约定俗成、无规矩不成方圆
家谱族谱 落叶归根、大家族、一大家子人
民风习俗 舞狮、重阳节、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