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视域下慈善组织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创新模式研究
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产业振兴居于“五大振兴”之首,是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不仅是党和政府的职责,也是慈善组织为人民服务、实现现代转型的重要途径。
1.慈善组织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价值意蕴
1.1优化资源配置,夯实产业振兴基础
由于我国长期的二元经济体制,公共资源发展不平衡,资金等生产要素主要集中在城市,乡村产业发展资金不足、人才短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度不够[1]。基于自愿与道德第三次分配的慈善事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前两次分配的不足,使财富和资源在社会各阶层间相互流动和重新分配。一方面,慈善组织在募集资金和物资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协调调动更多社会资源支援乡村振兴过程中所短缺的资金、人才、技术等需求,补齐乡村产业生产要素短板。另一方面,在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同时,慈善组织通过培育产业经济,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带动农民就业,积极发展优势产业,推动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的延伸拓展,推动农村地区产业融合发展。
1.2完善公共服务,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产业振兴的目标任务和内容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就是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领先优势,就必须进行信息革命,实现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往往依赖于资本与知识的积累。由于单个农户经济实力比较弱小,不仅缺乏对信息的甄别意识与筛选能力,无法及时获得信息,也受资本和知识影响,创新能力有限。慈善组织具有公共服务功能,一是慈善组织通过社会调查,能够迅速掌握地区产业发展整体信息,摸清全省各地区农业产业发展优势与需求;二是通过慈善教育培训,培养乡村优秀产业人才,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现代农民;三是搭建现代慈善平台,促进信息共享,推动产业发展与市场销售深度融合对接,拓宽农民销售渠道,不断助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1.3健全治理体系,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效率
有效的慈善组织是重要的社会资源。慈善组织是连接政府、社会与农民的重要纽带,对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效率起着一定积极作用。一是通过慈善组织治理,完善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共建共享治理机制,可以把分散的农户集中整合起来,培养自主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农民产业发展主体性与积极性;二是通过慈善项目建设,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构建与大市场相适应的生产机制,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与规模化;二是通过发展经济合作组织,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可以有效降低农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不一致的市场风险,防范化解自然风险,提高农民收入。
2.慈善组织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创新模式
近年来,慈善组织积极参与乡村产业振兴实践,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出“慈善组织+复合型产业”“电商+农产品品牌”“慈善组织+产业人才培养”等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之路。
2.1“慈善组织+复合型产业”模式
“慈善组织+复合型产业”模式是以慈善组织为枢纽,联结贫困地区政府与村民,打造新业态产业,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
一是因地制宜,发展新业态产业。这也是该模式的核心建设。由于一些村庄贫困落后,产业单一,缺乏主导产业,但拥有比较合理的人口结构与优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条件时,可以打造新业态产业。因此,在慈善组织积极引导下,进行项目实践运营,完善村中配套设施,培育新业态产业。再由产生出新业态产业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二是完善基础产业与发展辅助型产业。在原种植业与养殖业、农户的能力基础上,慈善组织扶助农户种植中草药与花椒,养殖鸡、鱼、蜜蜂以及酿酒等辅助型产业示范,形成以休闲经济、自然教育融合的以新业态产业主导的复合型产业。这种复合型产业模式旨在帮助农户摆脱对生态资源与低收入传统生产的依赖,将各方面扶助资源转化成能够产生新业态产业收入的资产,形成替代性的生计结构[2]32-45。
三是建立村民合作社或经济合作社。这是该模式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村民才是乡村产业振兴的主体。因此,最终的产业运营还需发挥村民的主动性与自我管理的意识,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扶持种植专业合作社,使农户成为合作社员,村小组干部组成合作社理事会,慈善组织为合作社支持方,村庄新业态产业管理职责从慈善组织转移到合作社,从而实现村庄资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村民、合作社和市场主体有效参与,共同推进乡村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业、流通包装业与服务业等“三产”融合发展[2]22。
2.2“电商+农产品品牌”模式
“电商+农产品品牌”模式是通过慈善组织,搭建网络销售平台和高效的物流系统,打通农业生产到终端消费的所有环节,促进消费助农与农业发展智慧化[3]。
一是建立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农业产业,激活农村要素资源、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提升农村经营效率,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成为新时期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电商+农产品发展方面比较有影响力的是中国社会帮扶网的消费扶贫区、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的善品公社项目、招商局慈善基金会的“27°农”电商扶贫品牌项目等。其中,中国社会帮扶网采用“线上+线下”结合,设消费扶贫专柜专区专馆;善品公社主要依托微店,设“善品商城”“消费助农”等区域;“27°农”积极与顺丰、京东、“叮咚买菜”等电商平台合作,助推贫困地区农特产品生产与加工转型升级。
二是创立优质品牌,实现产业规模化与现代化。在搭建好了销售平台、拓展了销售链条后,还要把关农产品的生产与品牌创建。“善品公社”发起人王光远认为,实现电商与乡村产业对接需要解决几个难点:一是生产规模问题,如何保证农产品持续供应;二是产品质量问题,如何把控农产品质量风险与隐忧;三是信任度问题,如何让消费者相信有机生产。对此,就要通过市场化的标准体系,创立优质的农产品品牌,实现产业规模化经营与现代化管理,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4]。
三是发动社会力量,实行消费帮扶。在完成了平台建设与农产品品牌建设后,发动社会力量,实行社会责任性消费也是推动农产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补充。截至2021年底,中国电商乡村振兴联盟共帮助1678家脱贫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产品企业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培训,通过举办农产品品牌推介洽谈活动、引导成员企业开展多种形式产销和集中帮扶等,累计帮助对接和销售超过269亿元[5]。
2.3“慈善组织+产业人才培育”模式
人才振兴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中之重。乡村产业振兴不仅需要各类有效劳动力,还需要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农村实用人才。然而,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农村实用人才约2254万人,不足农村劳动力的4.7%,严重制约了乡村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一是培育乡村产业带头人。通过搭建伙伴网络,发挥团队力量,建立资源链接,发挥杠杆和示范作用,提升产业带头人发展能力。影响力比较大的有林文镜慈善基金会发起实施的“大地之子计划”,中国慈善联合会、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等十余家机构联合发起的“领头雁计划”,永好公益基金会与北大国发院“村长工作坊”举办的“村长班”等项目,根据乡村发展带头人所处的不同阶段与不同处境,对其需求进行多维度分析把握,通过非限定资金给予其发展空间和灵活性,为乡村发展带头人提供多样化支持。
二是促进乡村发展带头人参与乡村发展。村庄作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要发生改变,需要依托一个足够有力、坚实的基点逐步撬动。政府和社会力量对村庄的了解和投入相对有限,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相反,乡村发展带头人具有社会创业家精神、强烈意愿和超强行动力,具备村庄发展行动经验与群众基础,能够抓准村庄发展的关键点,成为外部力量参与乡村发展的承接点与协调者。慈善组织在“引进来”“走出去”方面给予乡村发展带头人直接支持,如技术、培训、外部资源、好的理念方法等,引领村庄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文化、组织等各方面串联,让村庄发展为一个有机整体,并形成多种样板,可供新扎根乡村发展的人更多借鉴[2]49-65。
三是助力农村妇女产业发展。如中国妇女基金会发起的“天才妈妈”项目、陕西嘉义妇女发展中心发起的堦之村妇女公益创投项目,赋能困境女性,组织乡村妇女参加非遗传手工艺发展,既促进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又带动妇女创业就业,拓展产品供应链与销售渠道,加强推广宣传,全面绽放乡村振兴“她”力量,从而实现产业振兴。现有越来越多的慈善组织已经着手相关方面的实践,形成了较好的发展局面。
3.推进慈善组织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路径
慈善组织在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过程中创新出了诸多的发展模式,但并非所有的慈善组织参与乡村产业发展的创新皆能成功,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发挥地方产业资源优势,完善具体发展模式。
3.1构建政府、基层组织、村民与慈善组织相协同的乡村产业振兴机制
清晰定位政府、村委会、村民以及慈善组织的关系是构建相协同的乡村产业振兴机制的前提。政府是组织领导者、政策引导者与法律规范者;农民是实施主体;基层组织(村委会)是组织引导者与实施协调者;慈善组织是资源导入者、模式整体策划者、理念倡导者与操作指导者。只有在这个清晰的定位之下,慈善组织才能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与国家战略对接,更好融入政府行动,对接政府资源;加强与政府、基层组织沟通,争取政府与基层组织支持,建立长效机制,从而缩短项目周期;基金会、社会企业、科技社团等组织与政府、媒体实现跨界合作,对接资本社会资源,形成政府、基层组织、村民与慈善组织协同发展的合力。
3.2激发村民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主体意识
乡村产业振兴根本上要依靠村庄内生力量。因此,在乡村产业发展中,慈善组织要加强项目调研,发掘村民真正的需求,并带动村民积极参与,培养村民的主体意识;以项目形式创立品牌、创新示范与推广典型、公开村民产业经营与获利情况等方式,引领村民产业创新;创新利益联结模式,鼓励各类经济组织、服务组织与小规模经营主体及农户开展长期稳定合作,组建“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土地流转+联合发展+社会保障”“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工”等模式,通过股份联结、劳务联结、服务联结等途径,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责任共同体[1]。如此,实现慈善组织由“建设者”变成“参与者”,村民由“接收者”变为“建设者”,进而提高乡村治理能力,构建和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
3.3防止慈善项目形式主义与组织异化
有学者总结了四种慈善项目在乡村发展中的异化情况:一是以“上帝视角”定位的项目。此类项目有较强实力或良好声誉、明确理念和操作流程。短期内虽会给乡村带来全新的理念、不同的话语,但项目开展时运行正常,项目结束后被打回原形;二是以普惠定位的项目。此类项目资源实力雄厚,秉持理念与操作流程比较单一。短期内给乡村带来明显的改变,但难以深入村民内部发展;三是以试验者定位的项目。此类项目多数为研究型项目,最大的特点是有自己明确的理念或理论诉求,但资源实力相对较弱,操作流程也比较简单,对乡村的改变相对较小,也比较慢。尽管将村民置于发展中心,但村民被推向弱势群体地位,培育现代村民需花费很长时间,效果不显著;四是以资源抽取者定位的项目。此类项目多以支持、支援农村发展之名,行对农村资源抽取之实,以国家政策为基点,搜罗农村资源,由“圈地生财”变“圈地为牢”,给乡村产业发展留下一堆烂摊子,或成为历史遗留问题[2]175-176。因此,慈善组织在乡村产业振兴中,既要厘清自身角色定位,汇集各方资源,让项目产生商业价值,又要坚持公平公正,保证利益合理分配,坚持受益者主导、集体合作与行动、协商共识集体决策、多角度评估等原则,始终保持公益性,将慈善项目落到实处,防止形式主义,实现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