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人才振兴的实现路径
引 言: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而人才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如何吸引和培养更多优秀的乡村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乡村振兴视域下人才振兴的实现路径,以期为相关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乡村人才类型划分
(一)农业生产经营人才
农业生产经营型人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负责农业生产的规划、组织和实施。这类人才通常具备丰富的农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熟练掌握并能够有效应用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业生产经营人才通过对农业生产过程的规划和控制,确保农业生产按照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他们还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需求,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模式,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农业生产经营人才还能够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推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进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效率。
(二)农村二、三产业人才
农村二、三产业人才涵盖了乡村地区的电商、创新创业带头人、手工业者、工匠人才等,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类人才在盘活乡村资源、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村实现现代化已经成为农村地区的必然发展趋势,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大量人才提供动力,以保证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例如,农村电商人才通过网络资源,可以提升农村各种产品的知名度,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他们还通过不断扩大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人才力量。总之,这些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将先进方式运用到农业农村领域,可以为乡村经济发展找到新的发展路径。
(三)乡村公共服务人才
乡村公共服务人才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涵盖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多个领域,他们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农村发展中,乡村公共服务人才负责提供基础教育和卫生服务,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权益,这些人才通常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为农村居民提供文化、体育等优质的公共服务。另外,乡村公共服务人才通过提高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和卫生条件,能够增强农村居民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此外,还可以不断丰富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农村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促进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四)乡村治理型人才
乡村治理型人才主要包括乡镇党政工作人员、大学生村官以及农村社会工作人员等,这些人才大致可以划分为综合型人才和专业型人才两种。乡村治理型人才具备优秀的领导能力,能够激发农村居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乡村社会的团结和合作,在乡村振兴中,乡村治理型人才负责组织和协调各方资源,领导农村居民共同推进乡村发展。具体来说,综合型人才和专业型人才在乡村振兴中从事的工作内容有所区别,一些具有管理能力的基层人员需要对各项事务进行组织领导,进而保证乡村地区的健康发展,而这就需要综合型治理人才的参与,而专业型人才则主要是指专业的农村社会工作人才,他们能够利用专业知识为农村提供服务。
(五)农业农村科技人才
农业农村科技人才主要是科技类人才队伍,这方面的人才主要从事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等方面的工作,掌握着先进的技术手段,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在乡村振兴中,农业农村科技人才负责研究和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他们通过参与科研和技术推广等活动,推动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他们还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帮助农村居民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效率。[1]总之,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农业农村科技人才的参与加速推进了数字乡村的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充分的发展动力。
二、乡村振兴与人才振兴的关系
乡村振兴是一个全面的振兴过程,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多个方面。而人才振兴不仅是乡村振兴中的一个环节,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能够在乡村治理、公共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
1.人才支撑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需要依靠人才实现产业兴旺。在农村地区,人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才,才能推动农村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效益。[2]当前,虽然越来越多的乡村地区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但是仍然存在短板,这与人才缺乏有密切关系。因为,一个地区只有实现人才聚集,才能为地区发展提供支撑,促进当地产业的升级转型。
2.人才引领组织振兴
只有通过有效的乡村治理,才能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人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需要具备领导和管理能力的人才来组织和协调各方资源,推动基层组织的建设和治理水平的提高;在乡村社会治理方面,需要具备公共管理和法律知识的人才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由此可见,人才振兴在组织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3.人才助力文化振兴
文化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力量源泉,在发展过程中,文化能够转变为重要的推动力,进而实现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而文化在影响人的同时,人也在不断创造和发展文化,两者之间关系密切。人才与乡村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人才是乡村文化的继承者;第二,人才是乡村文化的传播者;第三,人才可以对乡村文化进行挖掘和利用;第四,人才可以将文化与产业进行融合,进而助推文化振兴。[3]总之,乡村在实现文化振兴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立足于自身,还需要人才的参与,这样才能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4.人才促进生态振兴
人才是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的关键力量,只有具备绿色发展理念、熟悉绿色生产技能、具有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人才,才能助力乡村生态振兴。这样的人才队伍,可以快速适应乡村工作环境,创新工作方式,并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生态振兴的全过程。同时,这类人才能够带领乡村居民共同参与生态建设,提高乡村地区的整体环境质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此,实现乡村生态振兴需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进而让具备绿色发展理念的人才能为乡村生态振兴贡献力量。
(二)乡村振兴促进人才振兴
1.乡村振兴为人才振兴指明正确方向
乡村振兴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不仅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发展,还包括人的全面发展。[4]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人才,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部分,其发展方向首先便要遵循乡村振兴的整体方向,由此可以断定,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了正确方向,也正因如此,人才才能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2.乡村振兴为人才振兴提供发展平台
乡村振兴需要依靠各类人才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而各类人才也需要通过乡村振兴这一平台来实现自身价值。例如通过参与乡村振兴的各项事业,如农业现代化、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不仅可以使人才充分发挥其价值,还可以培养和锻炼各类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乡村振兴为人才提供了发展平台和机会。
三、乡村振兴视域下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流失严重
农村地区人才流失是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相对较差,同时缺乏良高的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所以很多有能力的人才选择离开,导致农村人才流失严重,人才流失的表现包括两方面,一是农村当地人才向外流失,二是外地人才不愿留下。这些问题使得农村地区的发展缺乏动力和支撑,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
(二)人才素质不高
农村人才的整体素质不高也是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之一。在农村地区,因为高学历人才不愿留下,所以农村人员仍然以农民为主,高素质人才比例较低。农村地区的人才素质普遍较低,虽然有一部分农民在积极进行学习,但是自己对于专业技能和知识的掌握程度仍然有限,难以胜任高技能、高效率的工作,这使得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缺乏后劲,乡村振兴的难度加大。
(三)人才结构不合理
此外,目前农村的人才队伍还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当前阶段,农村人才主要是以传统农业为主,例如农业病虫害治理等。而现代农业发展、推动乡村旅游建设等工作的开展,却没有足够的专业人才,导致农村地区的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因此受限,农村地区缺乏多元化的发展项目,产业结构单一的局面无法在短时间内进行改变,乡村振兴的难度仍然教大。
(四)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
针对高素质人才,农村地区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无法满足乡村振兴对人才的需求,这使得农村地区的人才缺乏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机会。此外,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质量有待提高,而且缺乏针对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导致人才培养的效果不佳。针对农民群体,因为农村地区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体系不完善,农民缺乏持续学习和提升自身能力的机会。这些因素都进一步限制了乡村振兴的潜力。[5]
四、乡村振兴视域下人才振兴的实现路径
(一)加强党对乡村人才的全面领导
加强党对乡村人才的全面领导,是实现人才振兴的重要保障。党的领导能够为乡村人才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组织保障,可以为乡村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提供坚实的组织基础和制度保障。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坚持贯彻党管人才的原则,将乡村人才振兴纳入党委人才工作总体部署,引导各类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打造一支能够担当乡村振兴使命的人才队伍,同时还要坚持多元主体、分工配合,促进政府、培训机构、企业等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参与乡村人才培养,形成工作合力,解决制约乡村人才振兴的问题。
(二)建立完善的乡村人才引进机制
建立完善的乡村人才引进机制是实现人才振兴的关键途径。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到乡村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为乡村创业者提供资金、技术、场地等方面的支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提高乡村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水平;推进人才交流和合作,促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乡村人才流动和共享,拓宽乡村人才的来源渠道等。[6]此外,还可以将“三支一扶”与乡村振兴进行结合,孤立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地区支教、支农、支医,服务乡村振兴,让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参与到乡村建设的行列中。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拓宽乡村人才的来源,吸引更多的人才到乡村发展,进而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支持。
(三)建立完善的乡村人才培育机制
建立完善的乡村人才培育机制是实现人才振兴的有效手段。为了提高乡村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水平,满足乡村振兴的需求,乡村地区可以积极进行人才培育,不断提升人才质量,如开展专业技能培训、职业进修、实践锻炼等活动,提高乡村人才的技能水平;实施农民学历提升计划、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等项目,培养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推动产学研用相结合,提高乡村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实用性。通过以上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乡村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支持。同时,还需要建立科学、系统、全面的乡村人才培育机制,包括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完善培训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内容,以便为乡村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支持。
(四)创新乡村人才评定与激励制度
为了激发乡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乡村人才的竞争力和吸引力,需要建立科学、公正、有效的乡村人才评定与激励制度。首先可以通过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乡村人才评价机制,完善评价标准和评价程序,确保评价结果公正、客观、透明;其次,可以通过设立人才奖励基金和优秀人才奖励制度等措施,对有突出贡献的乡村人才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励更多的人才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此外还要建立农民职称制度与农民技能等级制度,对农村人才进行深化分类评价,遵循人才的发展规律,突出不同职业、专业和岗位的区别,注重品德、业绩、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使其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亮。[7]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到乡村振兴中,对于农村才农业基数应用型人才,还可以放宽其学历等限制性条件,避免人才想来农村来不了的尴尬局面。最后,还要通过评价信息促进乡村让你猜交流,建立常用的人才评定渠道,让乡村内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参与其中对人才进行评价。
结语:
乡村振兴视域下人才振兴的实现路径研究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党对乡村人才的全面领导、建立完善的乡村人才引进机制、建立完善的乡村人才培育机制、创新乡村人才评定与激励制度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实现人才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支持。但同时,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以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