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社科论文 > 正文

以群众文化促进非遗的保护

作者:娜尔纳来源:《文化产业》日期:2024-03-12人气:227

引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明确要求,为我们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非遗保护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而要落实到群众生活中去,要让非遗的生命力植根于群众生活。作为群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群众文艺,在非遗保护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以群众文化为支撑,才能更好地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以群众文艺为支撑,才能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以群众文艺为支撑,才能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非遗保护工作涉及内容较多、形式较为复杂,参与方推进保护工作时一定要就地取材、充分尊重当地文化特点,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当地各项事业建设的定位问题,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使其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扬[1]。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历史意义

我国文化内涵底蕴非常丰富,博大精深,在不同的地域中,它所展现的文化含义各有差异。就目前情况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我国宝贵的历史财富,是我们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的集中体现[2]。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璀璨夺目,它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的,能够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优质文化产品。它不仅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还能体现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近些年,随着手工艺人数量的增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项极其宝贵的文化资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对众多现代人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被视为陈旧的说法,但是实际上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56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历史发展的重要证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关系到民族团结统一的一件事,也是关系到国家和谐稳定的一件事。因此,在现阶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保护与传承,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们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3]。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只是一种简单的非物质文明,它还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凝聚在一起,通过非遗的方式,将人类的发展和对世界的探索都记录下来,持续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发展过程,它还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信仰和凝聚着全国人民团结的核心。因此,当前的非遗传承与保护,既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建构精神世界的主要渠道,既可以借鉴其内涵,也可以对非遗进行创新,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群众文化和非遗之间的关系论述

群众文化是民众生产和生活之外自发组织和广泛参与的一种群众性社会活动,它以满足民众精神文化需要为目标。群众文化从群众中来,发挥着联系群众与社会之间的纽带作用,其受众面非常广泛,覆盖着社会各阶层群众,并且,群众文化活动形式与内容十分丰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前辈们留下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丰富的艺术形式和独特的魅力,而它们也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因此才得以传承至今[4]。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群众文化之间存在着互相包容,互相补充,互相影响的联系。以群众舞蹈与群众音乐为例,二者能够提升人们生活情趣的同时还能缓解人们工作压力并丰富其活动内容。无论是大型艺术表演还是一般人民群众生产劳动娱乐都离不开歌舞。若没有音乐以及舞蹈的点缀,就没有群众文化。这表明依托非遗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既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又能延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文娱活动作为保护非遗的重要途径,在文娱活动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基层文化馆为例,每年都有民间文艺汇演和传统手工艺制作活动,群众积极参加,积极性很高,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活动又是对历史的继承,如此,群众文化将因融入历史元素而呈现生机与活力[5]。

在世界文化制度日臻完善和发展的今天,文化已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应该看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群众文化作为两大推动力量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从这一点出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众文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它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了使群众文化蓬勃发展,必须先加强对非遗的保护,继承,再以此为基础向非遗汲取更多养料。通过这一形式使人们建立爱、敬、护的观念,以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非遗作为大众文化发展的主要载体与推动力,应在二者结合的同时积极发掘非遗内涵,丰富大众文化内容,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参与大众文化活动中认识非遗、传承非遗

,为祖国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6]。

三、群众文化视角下非遗文化保护现状

(一)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成果

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大众文化的繁荣,又一次激发了人民对传统文化的追求,热情。政府对此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出台了一系列的保护和传承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在政策扶持上。首先,国家正在不断修改或者颁布非遗文化保护法案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其次,有关部门继续细化非遗文化管理办法和章程,如非遗文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第三,《中国非遗文化大辞典》编辑修订工作涵盖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各个方面。第四,文化馆,图书馆和学校等相关单位开展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活动,如非遗文化走进社区,走进校园,走进农村。

(2)建立长效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利益是推动非遗文化传承发展的最基本动因。因此,文化馆等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非遗文化的研究,遵守经济运行原则,充分运用经济运行规律,计划推出一系列措施,让非遗文化真正地融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例如,将非遗文化与旅游景点相融合,与当地的文化特点相融合,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的旅游文化。

(3)运用高新科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的转型和发展。例如,将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到极致:当前,有些单位经过精心策划和创建了数字藏品平台、数字文化馆等项目,这些项目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网络平台,使非遗文化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使其变成了大众化的文化艺术。以《青瓷》展览为例,在经过数字技术加工之后,公众可以登录这个信息展示平台来欣赏陶艺,领略中国特有的陶艺文化。

(二)群众文化视角下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中问题

在新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大众文化日益繁荣。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非遗文化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从大众文化的角度来看,我国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面临着两大问题。

(1)当前,对非遗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的工作还很少有人去做。尽管在国家层面上,我国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相对于中国的广大人民群众来说,真正参与到这一工作中来的人还很少。其结果是:一是更多隐藏于民间的非遗文化尚未被发掘和保护,正处在持续流失(失传)之中。二是我国有大量的非遗被列入了保护名录,但他们的人才却在不断地流失。就拿平远花灯来说,花灯的舞动,需要用到许多精美的工具,这些工具都是很有技术含量的,现在,上一代的匠人都已经老了,下一代还没有成熟,而且,很多年轻人都不想要这门手艺。三是对年轻人来说,非遗文化已经过时了,已经跟不上时代了,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只有一些非遗界的工作人员还在关注这件事,而一些非遗界的爱好者还在苦苦支撑的原因。

(2)非遗文化的有机融合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非遗文化在社会上的普及,更多行业和非遗进行跨界合作,成为具有地域特点的大众文化,并在人群和人群之间进行频繁的交流和传播。但是,不能否认,大众文化和非遗文化的有机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具体表现为:一是与非遗文化开展跨界合作的行业还很少,到现在为止,仅有少数行业与非遗文化进行了融合和合作,如旅游、文创等。二是非遗文化的跨界性合作,涉及的领域比较狭窄,例如:“非遗+旅游”,基本就是将非遗元素添加到旅游景区。三是跨国合作的项目很少,能够形成群体文化,并得到广泛传播,所涉及的范围也很小。四是大众文化和非遗文化的有形融合还停留在表象上,深度、多维、全方位的融合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四、以群众文化促进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措施研究

(一)拓展宣传渠道

对于艺术特色强烈的非遗文化而言,其发展与渊源在于民间,极大地促进了民间思想文化的发展。保护与传承非遗文化可以促进地方文化繁荣。为了给地方文化以真正意义上的维护,应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并拓宽其范围,使公众明确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增强公众保护意识和更好落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于相关部门来说,应发挥其带头作用,重视特色鲜明文化的传播,引导群众非遗文化保护意识的提高,深化并强化地方文化保护工作。

与此同时,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要强化对新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将其作为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主要途径,并持续丰富传播的渠道和形式,保证宣传的效果持续提升,充分发挥群众在地方文化宣传中的巨大影响力,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地方文化。例如,在一些民间活动中,要想将非遗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密切的融合,就要强化多媒体的功能,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导公众对非遗文化的正确认知和看待,让他们更加重视非遗文化。其次,要密切结合当地的文化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相应的图册,并将当地的群众文化工作和非遗项目融入图册中,并通过电视、学校的乡土教材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方式,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可以跟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保证非遗的长期发展。

(二)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才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行业的开发中,对于人才的培养也至关重要,还关乎着非遗自身的传承和保护,从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来看,对于后备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其中后续人才的培养要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为主,尤其是申报,审批过程中,要紧密配合地方高校,实施合作办学,积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融入教育教学体系。同时,对于各大高等院校来说,应增加开设相关专业,同时增加研发相应专业教材,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纳入高等院校教育体系。另外,整合和优化已有的传统艺术与文化类的课程,以提升教学质量。此外,还必须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获得一定技艺技能和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应用所学。现阶段,需要从多方面培养和促进各个方面优秀人才的培养,从而为我国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创新群众文化发展思路

通过分析群众文化发展历程,发现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群众文化活动质量的提升,也不符合群众的文化需求。并且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其有着鲜明的群众生活特点,所以将群众文化和非遗文化进行紧密结合,能够帮助群众文化的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并且做到将群众文化和群众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致力于稳定提高群众文化质量,推动人们文化需求得到满足与实现,使人们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全面起到推动社会文化建设。

比如在青少年这一文化群体当中,广场舞文化违背了青少年需求,通过对特色文化和竞技文化的塑造等等,有助于趣味化建设、艺术型群众文化同时还可以使青少年群体能够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去,全面释放群众文化魅力。基于此,为保证群体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应结合手工技艺对非遗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等,突破文化场所局限,更好地服务于公众,满足和实现公众的文化需求。

(四)完善管理机制与设施建设

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属于系统性的工作,所以,对于人力,物力等资源有着明确的要求,要通过积极开展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能够为工作质量的提高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广大人民群众对非遗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入。还应改革和创新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机制,积极进行相关文化设施建设,使群众文化和非遗文化密切结合起来,形成和谐统一、提升群众文化品质、推动无语文化传播的有机整体。

同时,相关部门要强化沟通交流平台建设,发挥群众文化特色基础作用,紧密结合传统文化,由此不断强化文化建设成效,以群众文化活动为载体,最大限度地提升各区域非遗文化吸引力。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应不断完善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等相关法律,并在此基础上合理申报非遗文化,根据标准化方法来保证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能够顺利进行,使非遗文化完整性能够得到真正保持。

结论

总之,群众文化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可以不断充实人民精神生活。另外,非遗文化融入群众文化活动,既能不断创新群众文化活动,又能确保非遗文化得到保护传承,符合非遗文化与时俱进的内在需求。为此,仍有必要不断探索非遗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联系,力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林编辑

客服二号: 卜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