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科研和教学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的心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速,高校图书馆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和变革。新时代高校图书馆事业进入发展的关键期,一方面,“图书馆的服务环境、服务内容、服务对象、服务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师生对图书馆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新型需求甚至无法确证其社会价值”,高校图书馆面临转型与创新,在时代的浪潮下,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能力迫切需提升和强化。
1.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员职业能力内涵
随着图书馆的转型和变革,近几年,国内外很多权威专家和学者都对图书馆员职业能力类型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如表1),通过对这些观点进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一个共同之处,高校图书馆员职业能力发展,是随着业态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图书馆员的能力基本可以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个人能力)以及专业能力,馆员的基本职业能力是指从事其他工作也必须具备的一些能力, 比如交流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而专业能力特指图书馆从业人员的“特殊技能”, 包括情报科学、图书馆学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表1图书馆职业能力类型及其观点(要素)(来源:自制)
图书馆职业能力类型 主要观点(要素)
二分法 专业能力、个人能力
三分法 个人能力、业务能力、知识能力
四分法 知识资源组织能力、技术利用能力、人员与资源管理能为、客户服务能力
五分发 存取能力、核心知识能力、营销能力、合作能力、资源与服务评价能力
六分法 哲学能力、技术能力、教育与个人能力、客户服务能力、管理与领导能力、信息素养技能
七分法 领导与职业素养能力、客户群体知识能力、交流和营销与推广能力、管理能力、馆藏资料知识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服务能力
八分法 职业基础能力、信息资源能力、知识和信息的组织能力、技术知识和技能、咨询和用户服务能力研究、研究能力、继续教育和终生学习能力、管理能力
2.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员职业能力存在的问题
新时代,全球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浪潮,特别是随着ChatGPT的出现,高校图书馆面临着转型和创新,高校图书馆员职业能力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高校图书馆员组成结构不合理
根据相关对全国1011家高校图书馆的权威数据调查,过去5年(2018—2022),1011家高校图书馆所有馆员中,40—49岁、50岁以上馆员的占比相当,各占约35%;30—39岁馆员,占比23.7%;29岁及以下年轻馆员占比约5.7%。馆员学历以本科为主,占比47.15%,硕士研究生学历占比30.97%,大专及以下占比18.25%,博士及以上研究生学历占比3.62%。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存在着馆员队伍年龄偏大、学历层次普遍较低等问题,在其他方面比如在馆员专业背景和男女性别比例上也不合理。
2.2高校图书馆员服务意识淡薄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高校图书馆员还是认为图书馆服务工作就是简简单单地借还书籍的事情,没有意识到新时代对高校图书馆员的服务意识提升的要求,随着智慧图书馆的出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这一图书馆工作宗旨将会在各个方面展现出来。高校图书馆人员流动性相对较大,很多高校图书馆员都是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的配偶或者子女,没有图书馆方面的教育背景,对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没有全面认识,服务意识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2.3高校图书馆员缺乏工作热情
相对来说,高校图书馆员的日常工作是单调和繁杂的,有时候,每天都是重复同样的日常工作,人到底不是机器,面对图书馆的转型和升级,科技带给图书馆的功能和服务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图书馆员面对这种冲击下,一方面,感叹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给图书馆带来了方便,另一方面,由于自身教育专业背景等原因,对新技术的工作要求无法达到,油然产生自卑的心理,认为自己迟早要被新技术所淘汰、埋没,对工作持消极态度,“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另外,由于高校图书馆是教辅部门,图书馆员的工作有时候等不到组织认可,造成了高校图书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减半,高校图书馆的作用未能充分运作起来。
2.4高校图书馆内部工作分配不合理,馆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高校图书馆员很多是“身兼数职”,是“万金油”,这是因为高校图书馆内部人员不够所致,正因为有很多馆员做了不止岗位本身的其他工作,常常出现在同样岗位同样的待遇之下“一人多劳”的情况,加之没有“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奖罚机制,致使馆员内部之间出现埋怨、不满的情绪,在这种同事之间不和谐的工作环境之中,馆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地下,团队凝聚力差,严重影响了高校图书馆的日常运作。
2.5高校图书馆员个人科研能力不足
在新时代,随着高校图书馆的转型和技术升级,作为高校图书馆员,不仅要精通图书馆的日常管理业务,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高校图书馆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常常为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摸索出解决问题可行的途径和方法,如果能把这些提高到理论总结归纳层次,就是很好的学术科研。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大部分馆员因为工作、家庭等原因,根本没有独立时间去思考和挖据这方面的问题和资源,导致自身科研能力上不去,严重影响了馆员的整体素质。
3.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提升策略
3.1全面加强专业馆员的培育和引进
在新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特别需要专业、系统性的人才支撑,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尽量向专业人才、图书情报专业就业毕业生、研究生和相关背景的人才倾斜。对于在职馆员,要抓好馆员继续教育与培训工作,培训方式要坚持线下培训和线上培训相结合,主要针对业务工作实际,侧重于图书情报知识,常规业务技能、基本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读者服务礼仪规范与沟通技巧等。要为开展常态化继续教育提供相应培训经费,馆员参加培训每年不少于60学时。对一些有兴趣和潜能的青年馆员,可以提供一定的经费让他们参加相关的进修,同时,也大力鼓励他们考取有关图情专业的研究生,提高自身学历和专业能力,从而增强馆员的整体专业能力。
3.2完善高校图书馆员的管理机制和评价服务体系
“无规矩,不成方圆”,高校图书馆员职业能力发展保障体系(如图1)既是高校图书馆能够流畅运转和正常发挥日常功能的重要保证,也是高校图书馆员职业能力发展的重要保障。学校领导要重视图书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相关部门也配合图书馆的日常工作需要,图书馆制定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去考核馆员的日常工作,明确本职岗位职责,分工透明合理,奖罚分明。对工作表现好的馆员多表扬、鼓励和奖励,对工作不负责任甚至对图书馆产生负面影响的要提出批评和严肃处理,设立透明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鼓励馆员内部之间形成良好的“你争我赶”的竞争关系。同时,要结合工作实际情况,积极构建图书馆员职业能力评价服务体系(如图2),对馆员工作开展多维评价,避免单方面不合理的评价出现,通过多方面的评价,让馆员明白自身工作存在的不足,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正,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