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业务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东昌府区的基本概述
聊城市东昌府区地处山东西部,东临黄河,是聊城市中心城区,现辖7个镇、5个街道、两个工业园区,691个村居,总面积82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9.9万,由于东昌府区的区位优势,全区共清查核实资金总额34244.5万元,资产总额329979.18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162490.07万元,非经营性资产125276.35万元,待界定资产42212.76万元;资源86.97万亩,其中承包到户的土地面积75.87万亩,未承包到户的耕地1.87万亩,水面3270亩。
二、推出村级资金非现金支付平台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现状
1、在2018年前,全区只有75%的村居真正实现“村账乡管”,且只管住了部分资金,对村级资金底数掌握不清,家底不明,与上级“村账乡管”要求存在明显差距。
2、部分村居有坐收坐支、账外账的现象。乡镇对大部分村只管住了村级3万元的运转经费,没有把村级其他收入纳入村公户管理,形成一笔糊涂账,一些遗留问题,个别村干部甚至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3、村级财务审批不规范。纳入村账乡管的资金审批不规范,乡镇对村居没有专门的内控制度;个别村干部自律不严,群众认可度低,造成上访,通过审计被移交纪委监委,受到党纪处分,甚至犯罪,给整个家庭和社会造成很大影响。
4、村级账目混乱,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没有充分利用。账簿及会计科目的设置存在不符合《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会计核算不规范、村支付票据管控不严(有打白条现象);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中存在资产、资源未全部纳入平台管理、村级账务录入不及时、原始凭证大部分未上传等问题。
三、做法与实践
(一)借助“互联网+”,搭建监管平台
防止集体资金被贪污、截留,最好的办法就是实现现金不经手、收支“网上走”、处处受监督,让贪腐行为无机可乘。通过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无纸化”审批、“非现金”支付、“大数据”管理、手机APP查询,实现了村级资金支出监管前置化、流程信息化、支付电子化。今年2月,出台了《村级资金非现金支付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纳入平台监管的资金范围,对系统运作方式、村务卡管理等7个方面作出具体规定,推动了由人管钱向制度管钱转变。
(二)坚持试点先行,分步稳妥推进
东昌府区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先期确定了古楼街道、柳园街道、侯营镇等5个现金流较大的镇街进行试点。古楼街道利用监管平台,建立健全了银农直联、村级公务卡、资金审批等制度,资金往来结算均通过“村务卡”或转账进行,全面实现非现金支付。侯营镇按照区《村级资金非现金支付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在全镇设立了1名财务总监、7名监管员,每个管区各设1名报账员,村级资金严格按照系统流程审批、支付、管理,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堵住了滋生腐败的漏洞。
(三)突出问题导向,拓展平台功能
针对小额现金收支难监管的问题,探索建立了村级公务卡制度。村居日常小额支出,由银行点对点直接支付,实现了在线资金划转、批量代付、余额查询、交易明细查询等功能,资金操作全程留痕、往来可查。建立起支付前全流程审批制度,村级报账员负责将原始凭证及影像资料上传平台,监管员先做初审,合法合规的上报财务总监进行复核,复核通过后将支付口令提交给银行,由银行直接转账支付;对材料不全一律退回重新办理;发现有违规行为的,并且及时进行处理,从而实现了资金先审核后支付。
(四)构建新的管理层架,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农村三资管理新机制,将非现金支付系统与山东省新开发的农村三资管理系统、银行资金管理系统有效对接,实现平台信息共享、数据联通、自动推送。一是完善会计科目设置。严格按照财政部《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规范会计科目设置。二是建立村级财务预算制度。指导村级每年年初编制预算方案和决算报告。报区农经部门、镇街办事处备案,实行“无预算不支付、超预算需审批”制度,规范资金收支行为。三是设立超级管理员制度。区纪委监委、区农业农村局分别设立了超级管理员,持有监管密钥,可以凭口令随时随地查询每笔资金往来。
四、机遇与挑战
(一)村级集体资金管理体系不断健全
东昌府区以“制度+科技”为手段,全面推行村级集体资金非现金支付,实现了资金监管信息化、数字化、制度化,促进了资金监管从传统模式向“互联网+”转变。该做法完全规避了现金支付环节,使得腐败萌芽“无土壤”,集体资金往来可留痕、可查询、可追溯,村级财务操作更加规范透明,财务管理的漏洞得到有效弥补。
(二)基层干部依法办事能力全面提升
推行村级集体资金非现金支付,一方面实现了资金申领、审批、支付全程网上办理,审批程序更加规范、“跑腿”次数明显减少,大大提高了基层干部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按照相关制度要求,对未召开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研究,村民不知情、不允许的大额支出申请坚决不予审批,倒逼农村“四议两公开”制度的落实,杜绝了少数人决定集体重大事项问题发生。
(三)基层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推行村级集体资金非现金支付,落实村务公开制度,真正把村集体资产管理放到了阳光下。尤其是借助管理的平台,确保了各项惠农补贴、扶贫资金足额发到群众手中、用在了百姓的身上,使惠民的政策不再迷失于“最后一公里”,“民心工程”真正成为“幸福工程”。
五、总结
总而言之,全区已纳入村级资金非现金支付管理平台管理的资金总额为4.66亿,共受理资金申请5447笔,成功支付5040笔,金额达1.272亿元,审核中的112笔,涉及金额141.43万元;因存在违规单据、金额与原始单据不符、上传影像不清晰等问题驳回295笔,金额688.45万元,有力地促进了村级财务管理,社会效益初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