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实践研究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及互联网技术所蕴含的庞大数据资源,成为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载体。在这样一种趋势下,众多行业开始了围绕信息化、数字化所进行的改革、突破和实践,开启了转型之路,教育行业身处时代洪流当中,自然也不例外。推动高校建设过程中的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其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一环,更关系到国家宏观教育战略的实施,教育资源的整合以及人才储备等众多问题,所以理应得到各界的一致关注。
一、高校实施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意义和价值
高校实施财务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有其意义和价值所在,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帮助企业打造完整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
推进财务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可以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高校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平台,财务部可以直接借助平台发布相关工作内容、制度以及通知信息;学生也可以直接在平台上了解有关费用缴纳、助学政策等信息;工作人员也可以直接在平台上了解与工作相关的信息,如科研经费申请情况、薪资绩效情况等,提升了高效财务管理的规范性,保障财务管理质量的同时,也推动财务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实现一体化的信息管理
高校实施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可以对目前校内包括薪资管理、经费发放、一卡通管理、科研经费管理等内容实现一体化,让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加电子化、智能化、一体化。如此高效财务管理系统可以推动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实现,促使高校管理者更为快速地了解校内的各项经费使用情况,对各项经费的用途进行明确的规范和说明,如此在促进高校资金有序流动的同时,也能够显著提升财务管理的质量,让高校的教育事业也得到长远的发展。
(三)让高效的预算管理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
在非数字化的环境中,高效财务管理工作很有可能出现不知道究竟哪个环节需要进行重点控制——这一问题,如此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变得十分盲目、十分被动。而且在缺少系统的、全局的管控体系的情况下,因为没有专门的数据共享平台,严重背离预算对数据的需求,促使高校只能依托已经发生的事实进行对比,及逆行预算描述。后续,高校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不需要格外进行人工干预,大量的财务数据就会涌入系统当中,辅助后续的预算管理和分析工作,不仅针对性更强,也能够让高校更为重视数据资产的作用和价值,辅助高校各项决策的产出。
(四)让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更加重视数据资产的作用和价值
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资源,高校数据信息的价值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日渐膨胀,其价值甚至能够和材料、资源以及其他无形资产陷入同等重要的地步。强调高校财务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可以让数据资产的价值得到进一步释放,且以较为独特的方式,渗透到高校财务管理的各个领域和细节当中。显而易见的是,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资产,大数据已经被编排到高校资产负债表当中,能够逐渐为高校带来效益,而且伴随种种新数据的出现,旧数据的价值会被掩藏、会被替代,其相关性也会发生变化,如何更为精确地评估数据的作用和价值,既是一个难题,也是高校财务管理人员需要认真研究和审视的部分。财务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可以帮助高校更为精准地评估不同数据的价值,而且其具体采用的办法,也更容易被接受。
二、高校实施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优势与多重挑战
对于处在飞速发展阶段的高校等教育机构而言,推进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有其优势所在,但也会面临一定的阻力和挑战。
(一)高校实施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优势所在
高效实施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有其优势所在,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启动和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广泛应用,很多高校开始借助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借助数字化的管理平台,让广大师生突破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以更为灵活的办法和手段,提升高校师生相关业务办理的体验感,最终实现校内财务管理服务的全面升级。
2.高校数字化转型工作的稳步推进,有助于进一步满足管控的多重需要
高效数字化管理的启动,可以通过对各类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基于多充分结构化的数据展开管理。借助现有的信息技术打破传统的财务分析思维,通过全新的视角发现过往有可能被忽略掉的风险细节,做出事前预警。数字化转型工作的稳步推进,对目前高校的各项管理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实现精细化财务管理。
(二)高校实施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和压力
要想真正意义上助推高校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实现,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对于高校本身而言,确实面临一定的压力和阻力。
1.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意味着对传统高校管理流程的突破和重塑
现阶段,很多高校内部会出现多个彼此独立的管理系统,其彼此之间各自为应、互不干扰,间接导致严重的信息孤岛。推进高校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必须打破这种“信息孤岛”的屏障,强调业财融合,如此必然对内部管理的多项流程进行优化和重塑,强调跨部门的数据资源共享与协同,在不断提升高校治理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其现代化管理水平。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校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必然会面临来自业务、数据整理以及信息技术方面的难题和压力。
2.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意味着对传统高校治理理念的颠覆和重塑
近年来,很多高校确实在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方面做了较多的突破和尝试,但无论是高校的管理人员还是内部师生,抑或是实际负责高校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对数字化转型工作依然存在认知不清的情况,影响到所谓转型的效果。事实上,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一项重要内容就在于引导广大财务工作人员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现代化的财务管理软件和工作系统,而不是对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本身进行规划与部署。这意味着所谓的数字化转型必然会带来对传统治理观念的冲击和突破,数字化思维的建立,也注定了将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3.财务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意味着要对高校所有信息和数据的产生过程,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
高校在日常财务管理的过程中,无论是业务端口还是财务端口都必然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不同的数据来源端口不一致、质量参差不齐,注定其本身的价值很难被充分发掘和释放出来。由于高校财务数据来源具有复杂性、多样性以及动态性的特征,必须对数据的产生以及后续的应用过程进行严格管理与规范,强调全生命周期管理。现阶段,一些高校的数字化管理平台相对而言更加关注数据的存储、传输,在如何处理和应用这些数据方面却不够深入,更没有考虑到如何基于这些数据生成可视化的结论,辅助高校进行管理决策,让数据为高校业务和管理决策赋能[1]。
三、高校实施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措施
现阶段,整个社会的各个行业都在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而身处其中的高校也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推动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贯彻落实。但是这样一种目标和诉求,不仅给高校本身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压力,也为其带来较大的挑战。
(一)设置高校“首席数字官”的岗位
高校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不仅在于技术维度,也在于基于信息技术而重塑的价值体系。这意味着高校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相关财务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数字技术能力,更要具备严格的管理能力,实现对主营业务的充分关注和了解。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说明高校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工作,并不是一场单纯基于信息化而产生的变革,其需要设置专属的“首席数字官”岗位,确保利用先进技术、重塑各大业务领域,保障数字化转型的顺利实现[2]。
(二)做好高校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相关培训及宣传工作
对于高校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工作而言,最大的难点和挑战,来自文化层面。一旦师生的数字素养不平衡,就会延长高校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过渡期,尤其是当师生自身并不愿意打破一直以来的教学习惯时,其只有通过接受相应的培训和支持,才有可能提升自身的数字化素养。
当然,高校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工作需要校内管理层和领导层对其有着清晰的理解和认知,在把握数字化及新技术发展机遇的情况下,高校内部需要拥有统一的部署、理念和思想,但是需要引起高度注意的是,数字素养的培育并不是单纯意义上对信息化知识的理解和普及,也不是要将广大师生培育成所谓的计算机专家,而是要不断提升其信息素养,培养其完全契合时代的“计算思维”,最终生成依托数字化而成就的管理习惯、生活方式,让他们最终成长为有责任、有担当,更善于利用数字化去影响和改变生活的存在[3]。
(三)加强对数字化教育场景的应用
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议题,是赋予教育模式的转变以及教育改革的实现,强化对数字化教育场景的赋能和应用,进而打造高质量的教育体系。
高校方面必须加大对数字设施的建设和应用力度,通过对数字化学习工程进行研究,坚持将数字贡献、数字应用等完全纳入高校绩效管理和考评系统,鼓励广大师生创新数字化应用场景,产生一定的标杆效应;高校方面需要统一思想,让广大师生主动接受改变、拥抱改变。校内的网信部门,其工作内容需要重新进行定位,如此才有可能助推数字化转型顺利实现;成功的数字化转型固然需要数字化,但是不能迷失在数字化所构筑的迷障当中,换言之不能为追求数字化而盲目强调形式主义的“数字化”;高校内部的管理者和领导人都需要意识到,所谓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从来都不是从技术角度引发的,永远是为了帮助广大师生处理和解决问题提出的新的办法和手段,坚持以广大师生的实际需要为中心进行数字化转型。
(四)优化高校网信部门的定位
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需要网信部门的高度关注与支持,高校网信部门的工作职责则是需要将信息化应用完全融入到教学、管理、服务以及科研事项当中,重点并不在于如何研发信息技术,而是应用信息技术,这意味着高校的网信部门必须明确自身的定位,理清工作任务、明确转型的目标和方向。但是为人力、财力和资源等方面的因素所影响,很多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基础阶段,或者说很多信息化部门的工作人员因为都是技术开发领域出身,所以更强享誉围绕技术展开工作,如此会影响到学校整体的数字化设计,也缺少对于技术发展管理层面的研究和判断[4]。
网信部门的信息化工作人员有必要以数据治理、一网通等为契机,深入业务部门、了解业务部门,有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积极协作,在助推高效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最终实现自身定位的突破和转型。
(五)改变高校传统信息化业务的建构运营模式
夯实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包括校园网络开发建设、数据中心的打造、高校公用平台的开发建设、业务系统的建立与维护。随着社会技术发展节奏的不断加快,政府集约化建设促使信息化基础的不断巩固和夯实,为了进一步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并且有效节约和控制成本,传统的数据中心从最初的私有云向公有、私有结合的方式转变,校内网络从单纯为软件所定义的网络走向物联,不断提高其应用效果、安全性。这对于如今从事数据中心工作以及进行网络维护的工作人员,很大程度上会带来方向性的挑战。
首先,统一的数字化赋能平台可以对高校信息化建设带来一定的影响与改变,后续高校层面可以是对此类似可以由社会进行统一的中间运营模块;其次,高校需要及时调整和转变思路,在查漏补缺的同时,也需要构建个性化的中间平台,坚持从业务系统建设的角度出发,构建有助于稳定运营的系统模式;最后,高校网信部门虽然有其独特的优势,是衔接高校业务和技术之间的桥梁,更是校园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介于建设方以及承建方之间的协调者和监督管理中心。在积极推进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其作用、其价值更需要引发多方的关注[5]。
四、高校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前景
尽管近年来高校数字化建设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站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其依然面临着很多财务管理转型所需的短板和压力,导致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前景,存在若干不明朗之处。严格意义来说,高校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非常庞杂且宏大的命题,其必须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第一任务,始终围绕学校的教学目标、整体愿景,展开相关工作,最终在校内构建以学生为核心的、可持续经营管理模式。
(一)进一步提升高校管理层和领导者的信息化素养
虽然提升广大师生的信息素养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但是从高校治理的角度来说,提升管理层的信息化素养才是重中之重。比如一味地效仿国外落地CTO,有可能导致本土校园信息系统建设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后续一旦投入到使用,反而有可能导致水土不服、名不副实。因此,对高校管理层以及领导者信息素养的培育必须从校园的实际情况出发,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进一步打通“信息孤岛”
进一步打通高效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信息孤岛”,同样是非常关键的一环。首先,打造高校信息化经费投入机制;其次,因为顶层设计存在缺失,而且各个部门之间的壁垒是否牢固,直接导致人事安排等相关工作的推进可谓举步维艰;最后,因为高校本身没有构建硬件指标及相应的评价管理体系,导致整个学校的预算信息化很难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尤其是学校本身的预算不够时,更容易捉襟见肘[6]。
(三)打造高校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所需的信息化队伍
很多高校内部的信息化建设并不受重视,因为编制少、相关工作人员的职称评定存在难度,职业晋升的难度和压力大等现实问题,直接造就了高校内部的信息建设人才数量少、队伍不成形,优秀人才难以存留等。而且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容易促使高校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当中,再加上因为缺少政策层面的评价体系以及硬性指标,促使很多高校本身也没有构建相应的管理体系和保障支持系统,信息化队伍建设困难、投入少,前行道路上的阻力日渐凸显。
一方面,在高校既有信息技术不断“加速度”的情况下,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会不断涌现,最终让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未来,充满期待;另一方面对于高校内部的校园管理及教育工作而言,具体可以结合学科、课程的进度设置,个人特点,进行匹配性、个性化的教学内容设计,作为教师也可以在与之相连的教学助理帮助下,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状态,及时予以其帮助和工作指导[7]。
五、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任何高校都会结成和聚合成复杂且庞大的数据流,这些数据与信息会加速现代大学模式的调整与解构,进而诞生出全新的大学模式。其萌发于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全新数字化教学生态,相对于传统的高校建设和教育模式,更体现出一定的先进性。有研究证明,高校数字化建设和转型过程中,必然绕不开三个关键词,分别是数字化、智能化以及镜像化,三者之间既是一种并列存在,也体现出一种层层递进的节奏感。高校通过将包括校园管理、校园教学、校园科研服务在内的一切内容全部实现数据化,再借助智能化实现现实和虚拟的有效衔接,实现高校现代化治理的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