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二十大精神 打造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为例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打造坚不可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深入领会新征程我党的使命任务,聚焦民族工作主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使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有形”“有感”“有效”,扎实打造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一、聚焦主线,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有形”共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必须坚定不移,这要求必须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它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基石。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于强调一个有机联系的共同体,而不是一个联合体,同时,它更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实体性共同体,形塑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必然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中华民族共同体集体叙述了56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共同体,它并非一个虚无的联合体,不能盲目地领会为土豆与土豆口袋的关系,从而理解为中华民族把各民族放在口袋里就可以了。换言之,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共同地域、共同遭遇的历史命运、长期的共同劳动实践等构成要素,形塑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必然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这要求各民族群众必须增进“五个认同”,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和宗教观,要具备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制意识。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近年来,阿拉善右旗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贯穿于民族工作的始终。这里有走村串户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学习宣传贯彻《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的基层宣讲团;用情用心为农牧民群众献上精彩演出的乌兰牧骑;也有现身田间牧场,为农牧民朋友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的农科干部;博物馆里一幅幅真实的图片展现了阿拉善右旗各族人民共建家园、共谋家乡发展的生动故事;还有各单位的LED屏、学校宣传栏上随处可见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标语。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汇聚了阿拉善右旗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力量,凝聚起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有形”共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体现“包容性”的共同体。对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建筑风格、饮食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我们要给予尊重,既不能漠视这些差异的存在,又不能用强制的方式使其灭亡,这需要在增进共同性的基础上保护和传承这些差异性,但这种包容性并不是良莠不分,无差别地保护其落后成分,而是最终要达到保障各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新征程上,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引导全旗各族群众深入领会铸牢中华民族意识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牢固树立共同体理念以教育引导全旗各族干部群众让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有感”阵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效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强大力量。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意识具有统一性,但二者并不平行,前者位于首要位置。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必须“挺在前面”。中华民族作为国家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通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共同缔造了统一多民族现代化国家。各族人民面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共同抵御外辱,保家卫国,逐渐意识到只有从自发联合走向自觉联合,中华民族团结起来才能自强,才能捍卫民族尊严和祖国利益。56个民族虽然都要各自的利益诉求,但只有中华民族利益得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的客观要求才会有切实保障。
铸魂育人,凝聚民心。近年来,阿拉善右旗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在学校里,以语文课、道德与法治课为着力点,有针对性地融入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地浸润到学生们的心灵深处;在边境线上,由各族民兵组成的大漠驼兵排昼夜坚守在祖国边防线上,保卫着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在戈壁山川,各族退役军人组建的保护野生队伍救援队,践行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半个世纪巡边护边的“北疆楷模”尼玛老人、带领村民致富的全国劳模宝花及扎根沙漠腹地为蒙汉农牧民送医送药的全国最美乡村医生安福久。阿拉善右旗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公园15个,全旗7个苏木镇40个嘎查全部建立了高标准的综合文化站、文化室,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1个、草原书屋35个。组织开展了“五好文明家庭”等评比活动,涌现出一批先进人物。被命名为“中国诗歌之乡”“全区民俗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农牧区文明创建水平不断提高,民族团结进步深入人心,阿拉善右旗荣获“第六次全国民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第四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等称号。这些为阿拉善右旗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有感”阵地。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中华民族利益与各民族利益不是对立的,是石榴与石榴籽的关系。本民族利益必须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为前提和基础,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相背离,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想问题、做决策必须自觉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高度出发,这要求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中国广阔地域和多样性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文化,这些独特的文化在各民族不断地交往交流交融中,相互影响和渗透,创造出了主轴贯穿,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体现“条件性”的文化共同体,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是主干与枝叶的关系,只有根深干状,才能枝繁叶茂枝。必须在对中华文化深刻地认同基础上来创作,禁止将本民族文化独立于中华文化之外进行创作。我们要从整体性上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从而实现美美与共。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各民族优秀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要不断地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保持大自然生态平衡一样,文化多样性对文化交流和创作是必不可少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创造的,满族曹雪芹的《红楼梦》、纳兰性德的词集;藏族的《格萨尔》;维吾尔族的《阿凡提的故事》等都是灿烂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
精神共筑和文化共融双向发力。近年来,阿右旗成立“党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先锋岗,设立蒙汉兼通“双语”岗位,为全旗民众搭起“连心桥”。同时,充分发挥文体馆、消夏广场等公共文化阵地作用,打造独具民族特色的《腾格里传奇》实景剧和《神游通湖》篝火晚会等文艺作品,增进各族群众之间交流融合。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举办“陶布秀尔弹唱培训班”“蒙古长调培训班”“马头琴培训班”。
新征程上,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入心入脑。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扎实做好政策宣传解读、群众思想教育、舆论宣传引导等方面工作,做到思想认识、组织领导、政策举措、群众工作到位,切实把全旗各族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上来。
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有效”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体现“协调性”的发展共同体。各民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并不是一个静止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仅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还需要丰富各族群众的精神生活,创造更多的精神生产。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协调推动物质生产(管好肚子)和精神生产(管好脑子)基础上,促进各民族群众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发展共同体。
管好“肚子”是基础和前提。马克思认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史前提是:人民要想创造历史,就必须先生存。为了生存,第一位要做的就是满足衣、食、住、行。所以生产物质资料来满足人类生存需要就成为第一个历史活动。同理,满足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必须首先进行物质生产,这是各民族群众实现生活富裕的基础和前提,而且必须是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个民族都不能掉队。这要求我们的切入点聚焦共同富裕,利用民族地区的独特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等实际,打通横亘在民族地区和内地的经济“堵点”,以增强各族群众生活幸福感,这是打造坚不可摧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应有之义。
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近年来,阿拉善右旗以“典型引路,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全面推进”的工作方法,扎实有效地开展“兴边富民行动”阿拉善右旗着力在民族团结、产业培育与发展上谋思路、出实招。一是创新骆驼产业经营机制。阿拉善右旗充分发挥“科技+企业+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作用,使骆驼产业走在了全国前列。驼奶粉、驼奶片、益生菌等4类20余种产品相继投放市场并取得可观收益,一批专业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建立,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全国首家骆驼研究院落户阿拉善右旗,全区首家骆驼产业科技园一期工程投产运营,骆驼产业风生水起。截至目前,全旗共建成驼奶规模养殖基地30个、标准化驼圈203座、驼奶中转站7个,使驼奶产业真正成为全旗的富民产业、朝阳产业、绿色产业,驼产业从业农牧民达3000余人,养驼户户均增2万元以上,带动了农牧民增收致富,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有效”发展。二是强化科研投入和抢先产品标准制定。强化对肉苁蓉等名贵中药材的科研投入,启动制定《内蒙古自治区荒漠肉苁蓉标准》,培育沙产业合作社49家,这些创新举措使沙产业渐入佳境,并荣获“中国肉苁蓉之乡”的美誉。三是阿拉善右旗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创新以“典型引路,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全面推进”的工作方法,扎实开展“兴边富民行动”,通过产业振兴激发农牧民致富的内在动力。建成了以“大漠人家”为代表的旅游驿站、游客服务中心、田园旅游综合体等项目,培育形成“大漠人家”旅游驿站110个,直接带动从业农牧民210户560余人。
在管好“肚子”的同时,也要注意管好“脑子”。高度物质文明只是打造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个维度,精神生产不能代替高度发达的精神生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以高度发达的精神生产为前提。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并驾齐驱是体现一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指标。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各族群众的精神文明教育,带领各族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近年来,阿右旗丰富载体平台,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阿右旗充分利用“报、网、微、屏”等媒体平台打造宣传矩阵,开设我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专栏30余期,“制作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图解、微视频20余条。结合“礼赞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共放映关于民族团结为主题电影6部,惠及群众1400人;为增进警民团结,营造民族团结氛围,举行“听民族故事、学民族乐器、传播民族团结好声音”走进边境管理大队的主题节目;组织乌兰牧骑演出4场次,受众331人次;举办“喜迎党的二十大 学习展风采”知识竞赛,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
新征程上,始终把全旗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作为奋斗目标,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推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紧扣“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战略定位,立足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扎实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