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社科论文 > 正文

甘肃省红色文化形象建设探索研究

作者:徐子超,崔滢珠,张帆来源:《文化产业》日期:2022-11-26人气:908

一带一路建设是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的重要实践平台,是文化产业“走出去”的重要选择和路径。文化“走出去”,指的是为了让他者了解、知悉、信任和接受地方性知识而进行的文化活动[1],具体方式表现为地方性文化对外宣传、对外交流和对外贸易[2]。文化“走出去”战略具体包括两个层面的深刻内涵:一方面,需要加强与周边省市的文化产业关联,将静态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动态的经济优势,发挥文化产业的联动效应和带动效应,获得经济收入的同时为社会创造第三就业空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主动抢抓“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机遇,依托所处区位优势和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推动文化产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带当中,成为参与全球文化产业分工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视察甘肃时指出,甘肃这片红色土地,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加强甘肃省红色文化形象建设的对外传播,对丰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涵及提升省区形象美誉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是中华民族智慧、气度、理念、神韵的结合,为中国人民增加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豪感和自信感。红色文化为作为中华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涵盖了我党在长期领导和建设中国革命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丰富历史经验,包括了红色革命纪念地、革命标志物、纪念碑、革命精神和革命历史等。加强甘肃红色文化形象的建设,充分挖掘甘肃红色文化资源,能更好地促进红色文化对广大党员和群众的党性教育,对于坚定党的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具有重要意义。截至2022年上半年,全国红色旅游接待游客累计达34.78亿人次,综合收入达9295亿元。红色旅游市场活跃,红色旅游重点城市及景区接待游客4.84亿人次,占国内旅游总人数的17.13%,实现旅游收入2524.98亿元,同比增长5.73%。红色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近年来,甘肃省也积极推动红色文化形象建设进程,在甘肃党建平台、红色文化博物馆数字平台等建设上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这些数字化红色文化平台持续推广,积极运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不断将甘肃红色资源转化为甘肃文化软实力和经济增长点,大力传承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以实际行动助力富民兴陇。甘肃省文化形象建设与产业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笔者尝试指出在后续产业升级与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并提出建议和意见。

一、推进甘肃红色文化形象建设

甘肃省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军成功会师的省份,北伐战争时期的最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拥有丰富红色文化底蕴,这是最突出的优势。甘肃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陕甘宁根据地,是中国革命和工农红军转危为安、走向胜利的重要转折地,是红军西路军转危为安、走向胜利的重要转折地,是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后方基地,解放战争时期影响大西北解放进程的最后战略决战地。甘肃重要的红色文化基地有:会宁红军会师旧址、南梁革命纪念馆、高台烈士陵园、岷州会议纪念馆、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纪念馆、腊子口战役纪念地、红军西路军古浪县战役纪念馆、陕甘红军纪念馆、甘谷红军长征纪念馆等,甘肃拥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我国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富独特的红色文化,留下了数量众多的红色文化资源宝库,占据全国优势地位。在此基础上,对这些红色文化资源的继承与挖掘,是推动甘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不容小觑的文化软实力力量,是向世界展示一个立体、和谐的甘肃新形象,是铺设甘肃文化产业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的新“丝路”。

二、甘肃红色文化形象建设进程及改进空间

甘肃红色文化形象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多方参与的综合的互动传播过程。自甘肃省按照国家要求加大红色文化建设以来,在建设过程中如何实施持之有效的内容建设则成为重中之重。根据马莱兹克提出的社会传播结构理论,甘肃省红色文化形象建设重点可以通过梳理文化形象传播媒介的塑造的四个基本要素展开论述。

(一)传播者

传播者作为传播活动的主体,是传播链条的始端,也是传播内容的第一发起者。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不仅仅起着关键性作用,还直接决定了传播内容的质量、数量和走向。在本文中,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也发挥着主导作用。甘肃省目前有红色文化博物馆31个,其中有微信公众号、VR线上体验馆等相关数字化信息建设的场馆15个。在学习强国APP中,甘肃学习平台开设红色文化系列专题平台近100个,总浏览量超21.7亿人次,省市平台订阅数达7445万。在CCTV、优酷、腾讯新闻、抖音平台、知名视频网站搜索甘肃红色文化视频约有43100个。红色文化推广微信公众号约50个。

综合梳理信息,政府层面,甘肃省党委宣传部、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各地地方党政机构和部门为信息的主要传播者;媒体层面包括“学习强国”中各级地方平台、甘肃党建、新甘肃客户端、中国甘肃网、每日甘肃网、凤凰网甘肃频道、腾讯新闻、搜狐网、优酷网等;民众层面主要包括网络博主、网络博客、发布参观红色文化相关内容影像民众为主。

由此可见,甘肃省红色文化传播者主要以政府、企业、媒体(网络媒体和自媒体)和群众构成。政府对信息的推广和发布占主导地位;红色文化相关的企业则是根据自身所属业务开展有针对性的信息推广和服务;主要媒体多以红色文化的新闻报道和评论为主;民众多以发布参观红色文化展馆感想和体验居多;间接传播以一些电影电视拍摄时在甘肃取景,向外界展示甘肃红色文化。总体来讲,甘肃红色文化传播者结构呈多元化态势,对甘肃红色文化的推广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传播讯息

     在甘肃红色文化形象建设进程中,传播讯息即传播内容,传播内容的建设是重中之重。传播讯息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部分。一是红色文化形象宣传讯息。这部分包括红色文化的相关学习新闻报道,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宣传视频和短视频,各旅游平台红色文化旅游推广的讯息,以及各级政府发布的红色文化基地的各种宣传活动。二是甘肃红色文化内涵中某一特质的讯息推广。如南梁红色革命纪念馆、会宁红军会师旧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以红色文化为主题,具有当地地域性特色的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的网络宣传咨询等。三是红色文化形象数字化专题性推广信息。如甘肃移动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云展馆,人们通过5G、全息影像、VR、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新媒体技术,突破时空限制,沉浸式的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和光辉历史,在云端畅游甘肃多家红色文化纪念馆,感受甘肃红色文化的魅力。四是甘肃红色文化推广形象符号化、形象化的宣传讯息。在“如意甘肃.甘肃如意”大型联合直播活动中,甘肃省文联副主席汪小平提出“红动陇原”的甘肃红色文化的宣传口号。五是企业以此为主题的宣传业务讯息。总的来说,甘肃省红色文化形象建设的宣传推广传播面较大,内容覆盖面半径较广,能给广大信息受众一种全新的、具有冲击力的讯息体验。

(三)传播媒介

传播媒介,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和主要工具,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传播媒介的技术手段发达程度决定了其传播速度、范围和效率。通过上文资料所述,甘肃省红色文化形象推广媒介而言,其类型覆盖了书籍、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移动网络平台等。具体形式以新闻报道、图文介绍、影视展播为主的传播媒介。数字媒体作为近几年甘肃省红色文化形象传播的新型传播媒介,依托手机终端、电脑终端、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将传统的语言、文字、图片、声像等讯息整合重组,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传播和推广,打造出更具个性化更具吸引力的传播模式。具体形式以公众号推广、虚拟现实体验、短视频展示和增强现实网络体验等多元化方式的传播媒介。

信息受众是指信息内容的接受者。就甘肃红色文化信息的受众而言,包括红色文化书籍和报刊的读者、红色文化电视电影的观众、红色文化广播的听众、参观学习红色文化展馆的受众、红色文化互联网端的受众等。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络用户规模达到10.51亿,互联网普及覆盖了率达到总人口的74.4%,较2021年相比提升1.4%,农村互联网普及覆盖率达58.8%;互联网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长约29.5小时;互联网用户使用手机上网比例最高为99.6%,使用电脑、电视、平板电脑的比例分别是32.6%、26.7%和27.6%;我国短视频用户增长幅度较大,约占网络用户的91.5%。可见,我国传统媒体的信息受众总体变化不明显,而互联网用户规模持续上升,此外互联网应用也在持续发展,其中以短视频和直播应用增幅最大。我国网民规模持续提升,网络接入环境更加多元。随着甘肃省红色文化数字化建设的网络推广,信息受众覆盖面将更为全面。具体来讲,信息受众不但包含了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介,更主要的构成更是广大移动端口的互联网网民,且在移动互联网应用中,短视频和网络直播将是未来甘肃红色文化形象推广的最主要对象。

三、甘肃红色文化形象建设之效应分析

通过对上文中甘肃红色文化数字化建设及推广进程的具体分析,可以发现,其所产生的比较明显的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新的甘肃红色文化形象推广模式

在甘肃红色文化推广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红色文化背景资料扩大信息传播范围,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红色文化形象推广模式,一方面加大互联网、手机用户端受众的红色文化的持续学习,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上大范围地开展信息传播,采用视频、短视频、图文推介等新形势,向全社会推广甘肃红色文化形象;另一方面加大企事业单位团体走进红色革命纪念馆现场学习,加强大、中、小学生红色文化研学项目,在社会层面组织红色文化专题活动,吸引更多的百姓参与到红色文化学习中。通过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红色文化形象推广模式,让更多的人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惊天动地的建设史,将革命烈士不怕苦不怕牺牲的红色文化精神,刻入骨髓,融入自己的工作学习实践中。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合作,着力提升甘肃红色文化的传承力

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无论是时间跨度还是空间维度,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独特优势,在全国红色资源宝库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红色文化要和社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时代的要求,城市的建设以及人们对红色文化追求的关注点紧密结合起来。不仅仅应当加大政府对红色文化产业的支持,也应当吸引社会资金的注入,结合一些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让“资料文物”活起来,通过借助这一过程,进而寻找商业模式,围绕甘肃红色文化打造红色教育、红色旅游产业、红色周边文创产品等方式,更符合青少年的学习欣赏习惯,才能使红色文化传承更具持久力。

(三)继续推动红色文化数字化建设,迎接发展新机遇

在走出去和文化交流方面,加大甘肃红色文化数字化形象建设,有助于更好地宣传甘肃红色文化形象;在甘肃红色文化自身发展方面,则起到让红色文化传承更加“立体化”“持久化”。比如甘肃省博物馆于 2021 年推出全国首个红色文旅融合创新服务小程序 “心中的旗帜——红色文化在陇原 ”,是甘肃省博物馆依托 VR 视频技术实现对红色文化内容的全景讲解,直观传播红色教育基地优质文化内容,使游客全方位自由探索红色展览馆。游客通过这一小程序,不仅仅可以“云游览”甘肃省博物馆“红色甘肃”展厅,连同省内其他13个地市州的革命纪念馆也都可以通过 " 红色云游 " 的板块进行身临其境的游览,可谓是 " 身处一地,游遍甘肃 。自这款小程序上线以来,已经有几十万次的浏览互动,特别受到青少年的喜爱,许多外地的民众也被革命精神深深地震撼,萌生了想来甘肃学一学、走一走、看一看的想法。由此可见甘肃红色文化数字化形象建设,对甘肃省文化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四 甘肃红色文化形象建设进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传播主体偏少,传播成效不足

近年来,在甘肃省党史系统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甘肃省红色资源挖掘利用成果丰硕,党史宣传工作取得长足进步,甘肃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政府机构作为文化形象的主要传播者,引导和明确了相关概念,在相关文化形象推出初期,政府机构作用显著,在此之后,虽然有企业介入传播主体进行相关的信息发布,但由于品牌效应尚未形成,例如甘肃的“丝路花雨”、“交响丝路 如意甘肃”等有高度知名度的品牌形象的形成,导致在数字媒体高度发达,大众自媒体、短视频博主,博客博主、微博大V、微信用户等层面的传播主体偏少、没有充分调动社群传播,信息推送成效有限。

(二)内容建设缺乏深度挖掘

红色文化内容十分丰富,结合目前的时代发展、时代要求,应对其进行具象化、通俗化、时代化的内容建设。比如哪些红色文化是具有深刻纪念意义的,哪些红色文化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哪些红色文化故事是可以深度进行文学、艺术创作的。但就目前的相关主题的信息量而言,甘肃省内红色文化“产品”仍具有极大的挖掘与开发潜力,省内红色文化产业、红色文化传播相关高端人才匮乏,红色文化相关衍生产品缺乏创意,红色文化产品开发技术手段较为单一。将红色文化资源直接转换成可用于市场化开发的文创产品内容不足,内容建设缺乏深度挖掘是红色文化建设的最大短板。

(三)传播媒介的选择与传播路径有待进一步优化

甘肃红色文化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传播媒介几乎覆盖了传统媒介和新型媒介,但用户受众接受信息的渠道单一,传播路径并未根据受众群体进行细分化区分,致使信息再传播属性不高,部分信息数字化程度不足,传播媒介与传播路径有待进一步优化。

(四)甘肃红色文化开发程度不足

一是甘肃省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不充分,甘肃作为北伐战争时期北方最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陕甘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创建地,是中国革命和工农红军转危为安、走向胜利的重要转折地,是红西路军英勇西征、血染祁连的主要征战地,是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后方基地,是解放战争时期影响大西北解放进程的最后战略决战地。这些红色资源是甘肃人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是推动甘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可小觑的重要文化软实力。步入新时代,广大党史研究者与众多学者应当做好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的编撰、研究、收集、整理等基础工作,并结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研究好史料、整理好史料,为后续红色文化资源宝库的开发保驾护航。

二是红色文化资源流失,红色文化资源结合旅游协同发展思想观念滞后。由于党史研究与规划、文物、建设等部门联动不够,大量红色文化资源没有被列入法定保护体系,导致很多红色文化资源只有故事而没有承载故事的实物载体如故居、纪念馆等,部分红色文化符号淡化,这是非常严重的红色文化资源流失现象。红色文化数字化建设不足,数字化建设可以加速甘肃红色文化的跨地域传播,加强红色文化的数字化建档与长期保存,在这些方面缺乏战略性全局发展眼光,同时红色文化旅游商品化程度较低,开发种类较少,立体的有规模的红色旅游路线有待开发。

三是甘肃红色文化数字化跨界度不足。红色文化产业发展应提档升级,催生数字化红色创意产业。甘肃目前红色文化数字化产品众多,发展呈上升态势,但各自为战,缺乏横向联合,协作发展意识。红色文化产业发展提档不足,数字化的红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缓,资源的开发偏重于传统的观光型的旅游资源开发,目前尚未形成如与游戏、动漫、电影、艺术活动等联合跨界开发的整体态势,利用新的开发技术、新的表现手法以及新视野、新的消费观让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二次升华。

五 进一步推进甘肃红色文化形象建设的思考

(一)构建多元化传播主体,提高信息发布质量和密度

一是相关政府机构加大、加强红色文化数字化采集力度,以优秀的甘肃省红色文化为挖掘对象,强化文化形象的同时,联合各有关部门,联动打造甘肃红色文化建设,可以将甘肃红色旅游建设和甘肃红色文化建设相结合,同步推进,相互促进。新时代背景下要想推动甘肃红色文化形象走得更远、传得更广,需要充分利用好全国红色文化的整体发展契机,加强邻近省份的交流与合作,甘肃省政府要加强整合甘肃红色文化形象对外传播的机遇,在跨省红色文化形象建设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加强本省红色文化形象地推介。

二是加强多元化传播主体的参与,利用传播主体多元化、全民化、差异化的发展趋势,大力调动全民参与甘肃红色文化形象建设中,打造人人参与的社会氛围。充分利用好“学习强国”等学习工具,构建内容丰富的红色文化学习平台,引导人们开展社交传播,通过自媒体裂变式分享学习,主动学习,成为甘肃红色文化形象建设的主要建造者。

三是以红色文化形象建设与本省文化产业的进一步融合为落脚点,要注重红色文化形象建设与红色文化产业发展同步进行,要创新一批有竞争力的红色文化旅游产品。加快红色文化产业升级,围绕红色革命基地的重大历史题材、重要历史人物,创作一批红色革命文学作品、动漫产品、舞台剧目等彰显地域特色的红色革命作品,积极推进如“如意甘肃·红色之旅”甘肃红色旅游文化品牌建设,加强精品红色文艺作品创作,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鼓励和引导更多的民营企业、旅游企业、专家学者、文艺团体、爱国主义者、社会团体等自发成为红色文化形象的传播主体。

(二)内容建设要契合甘肃区域性发展定位,多渠道凸显区域文化底蕴

一是结合成熟的文化形象品牌,推进红色文化形象建设进程。2018年,甘肃首次推出了全新的旅游形象品牌——“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在近年来甘肃省不断加强这一品牌的建设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好评,带动了甘肃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甘肃红色文化形象建设进程中,应契合甘肃省自身的发展定位,结合已经走出去的文化品牌,才能不断增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力。首先,应结合目前已有的“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旅游品牌发展路线,在已有的品牌发展路线上,加入数字红色文化旅游推广信息,展现甘肃红色旅游新形象。其次,应与其他周边省份开展合作,联合进行红色文化文艺作品创作。再次,推进切实把红色文化成果转换落到实处,如“两弹一星”的育人故事数字化成果转化,把红色文化资源利用好,把红色文化传统发扬好。

二是要运用多种传播方式来增强甘肃红色文化的影响力。要进一步加快甘肃红色文化形象对外传播数字化进程,拓展多渠道的传播方式。甘肃红色文化形象要“走出去”,要进一步加大微信公众号、抖音平台、微博等网络平台的建设,要定期进行内容更新与推送,增加受众接受信息的频次,要注重内容的年龄划分,提升红色文化传播内容的精准度。要开展红色文化“跨界”合作模式,如江西省与得物APP合作,网络和线下一同开发红色文创产品,让无数喜欢文创产品的游客把“红色故事”带回家,最大的发挥互联网与甘肃红色文化串联优势和信息传播优势。

三是利用数字化手段建设和保护红色文化形象。红色文化数据库建设是保护红色文化资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也是促进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在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的采集过程中,能有效地解决红色文化资源在时间长河中,文化符号减弱、碎片化等问题,采集资源的过程也是对红色文化资源宝库进一步挖掘和整理的过程。要充分利用当今先进的科技手段,高质量地对一些已经损坏的文献、遗址、影像资料等信息进行修复。甘肃省各级地方政府则需要推进深挖本地地方红色文化特色,由点到面的展开红色文化数字化再整理工作,并与甘肃省文化产业整体形象建设同步推进,协同发展。

(三)大力开发红色旅游业,多策并举助力甘肃红色文化形象进程

一是抢抓政策机遇,多次并举发展甘肃红色旅游产业。202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三个部门联合印发《推动革命老区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有关方案》,方案中提出了健全红色旅游基础设施、推进红色旅游资源整合、提升红色旅游服务质量、加强红色旅游人才建设4项任务。甘肃目前已培育  “红色沃土”“长征丰碑”“浴血河西”三大红色旅游区,已建成A级红色旅游景区14处,有10个系列16个景区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开发20条精品旅游路线。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紧抓政策机遇,全面提升甘肃省红色文化旅游的品牌形象建设,发挥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二是注重新技术在红色旅游中的应用。发挥新兴技术在红色旅游的作用,将科技与红色文化相关的演艺、作品融合,增强红色旅游产品服务的情景体验,加强人工智能、互联网,交互式体验、VR技术等在红色旅游中的应用,推动“互联网+红色旅游”的发展理念,加强红色旅游数字博物馆、数字展览馆、数字纪念馆的建设。加强智慧景区建设,将红色旅游革命老区与当地历史文化、乡土乡情、民俗文化、自然资源等充分融合,打造红色旅游智慧景区发展示范区。立足本省红色资源优势,加强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利用,挖掘推介红色经典故事,推进现场科技体验教学基地建设,积极融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通过做大做强甘肃省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助力于甘肃红色文化形象的建设和推广。

三是积极推动“走出去”战略,提升综合效能效应。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分布既有广泛性又有区域性,因此要通过区域文化旅游联动发展,结合陕甘宁红色资源地域性优势,提升区域整体力量,共同开发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线路,联合举办红色旅游系列活动,促进资源共享、流量互助。在与周边省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共享共建的过程中,既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应,也拓宽了推广渠道,更好的实现了红色旅游发展的互促共进。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林编辑

客服二号: 卜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