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西安特色民俗文化英语外宣翻译研究
一直以来,针对民俗文化的翻译研究大多从文本信息的对应性、译者主体性、文化多元性及民俗文化翻译对目的语文化的影响等角度进行,没有将传播介质、民俗文化及文本特点、读者认知背景、翻译目的及译者主体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因此,本文从西安民俗文化文本特点、读者认知背景、新媒体环境特点以及传播方式与效果入手,从多角度审视西安特色民俗文化外宣翻译问题,拓宽西安特色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研究路径。
1 西安特色民俗文化英语外宣翻译现状
西安,作为中国古文明发源地、十三朝古都、古丝绸之路起点,“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重点城市,一直以来备受瞩目,其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承载着中国千年的历史与文化,也体现着劳动人民的信仰、审美与智慧。近两年,民俗文化翻译研究呈上升趋势,主要表现在研究论文发表数量的增加与研究深度的加深,很多专家学者将民俗翻译置于特定翻译视阈下进行语汇或文本翻译研究。另一方面,民俗文化翻译实践量日益增大,极大地推动了特色民俗文化的对外输出,并促进民俗文化翻译研究呈系统化发展,为特色民俗文化走向世界创造了良好的推介环境。
民俗外宣要求译者完成文本诠释、民俗研究、文化协调和话语重构等多元构建(p.39[1]),而随着科学技术与媒体环境的发展,更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民俗文化翻译与传播路径也有待拓宽。鉴于此,本文在关注新媒体环境的前提下,从认知翻译学理论出发,研究西安特色民俗文化的英语外宣翻译路径,在以欧美文化为主流的国际舞台上构建西安特色民俗文化形象,以期为西安特色民俗文化走向世界提供可靠的语言解决方案,讲好西安故事。
2 新媒体环境对西安特色民俗文化英语外宣翻译带来的冲击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信息环境对文化外宣的影响越来越有力。当今网络媒体将文字阅读、视频、音频与行为体验相结合,为人们更有效地利用先进信息技术进行传播手段的创新、增强信息传播的实施能力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新媒体的应用和普及改变了传统的媒体环境,有助于塑造更广泛、更宽阔的传播空间,形成了更复杂、更自由的传播环境。
随着科学技术与媒体环境的发展,目前西安特色民俗文化研究也有待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西安特色民俗文化翻译研究与新媒体传播环境结合较少,翻译策略研究针对性不够鲜明,没有适应新媒体特性,如信息交流的双向性及读者主体性等;(2)西安特色民俗文化的内涵与形象有待提升,国外媒体平台上关于西安特色民俗文化的核心内涵不够准确;(3)西安特色民俗文化翻译研究对象有待扩大,国内媒体平台中,介绍西安特色民俗文化的英语文献数量较多,但文献内容与研究内容较为单一、浅显,研究主要集中在西安特色民俗文化核心概念词汇的语义表达与文学作品中西安特色文化词汇翻译研究,西安特色民俗文化传输不够完整,不利于西安特色民俗文化走向世界。此外,研究力度不够,也没有建设较为完整的语料库。
西安特色民俗文化与历史的英语外宣翻译应突破以往以文本对应为主的翻译策略,不断顺应新媒体时代的潮流,用声音、文字、图像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多视角、国际化的传播(p.157)[2],在信息采集、传播形式、翻译策略等方面不断完善,以更好地推动西安特色民俗文化与历史走向世界。
3 新媒体环境下西安特色民俗文化英语外宣翻译路径研究
在关注新媒体环境特点的前提下,考虑到西安民俗文化特殊性及其文本特点、目的语读者文化背景以及传播方式与效果,笔者探索以新媒体技术为手段的西安民俗文化输出渠道,从以下四方面展开西安特色民俗文化英语外宣翻译路径研究,努力提高西安民俗文化与新媒体文化传播契合度,提升西安特色民俗文化培育与传播的效度及力度。
3.1借助新媒体技术进行多媒体信息构建,引起海外用户兴趣
新媒体环境是一个更为开放的信息传播环境,以文字等静态方式呈现信息难以满足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用户的阅读偏好(p.58)[3]。民俗文化英语外宣要求除了在语言层面做到精准翻译外,更应借助新媒体优势,运用图片、音视频和超链接等手段,将源语文化融入译语,使具有鲜明特色的西安民俗文化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在用户面前,保证文化适应性与审美有效性。同时,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考虑到目标用户的接受环境,努力做到在译语中建构西安独有的民俗文化身份,提高译语的传播效果(p.71)[4]。
例1:皮影戏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它的成功给现代电影以很大启发。皮影人物的制作非常考究。先将准备好的皮革,做成人的头、四肢、躯干等模样,再用绳索将其串起,用连杠连成一体,成为颜色鲜艳的人物形象。在演出时,用灯光照射在皮革做成的人物上,形成活灵活现的剪影(p.254-255)[5]。
译文:The shadow play is in fact the world’s earliest “movie art” with the accompaniment of human voice, and its historical success has given enlightenme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movie. The making of shadow-play puppets requires choice materials and skills. First, donkey hide has to be found to make the heads, limbs and torsos of the human figures, which are then painted and connected into full puppets using thread and links. During the performance, light shines on the human figures, whose silhouettes are reflected on a screen (p.166-167)[6]. (有删改)
首先语言层面上,翻译时应充分考虑用户文化背景,且译文要连贯、地道。皮影戏的皮一般由牛羊皮或驴皮制成,因此翻译源语中的“皮革”时进行明晰化处理。其次,利用皮影戏和现代电影的联系增强源语的可译性,使得译文不仅突出文化特色,更面向人类共同关注的文化。最后,在新媒体环境下,以图片、视频的方式进行皮影戏这一西安特色民俗文化传播,关照用户的期待与愉悦感,使用户进一步识别西安民俗文化身份,保持西安民俗文化身份的清晰度,强化西安民俗文化特点和特性。
3.2 基于用户阅读习惯和期待搭建信息,消除海外用户陌生感
西安民俗文化会给地理距离遥远的目标用户造成认知困难,首先源语选材从用户熟悉的内容切入,用西方受众熟悉的表述方式积极主动地“呈现”和宣传自己的文化,不露痕迹地“施压”(p.100)[7]。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考虑用户阅读习惯,尽可能保持隐身,做到既能准确地传递源语语义信息,又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其民族色彩,达到最自然最切近的对等(p.111)[8],从而保留源语的风采和面貌,使译语用户与源语用户获得同样的体验。
例2:熟练的剪纸艺人剪纸的过程如同变魔术,他将一张红纸在手上左叠右叠,然后用剪刀轻轻地剪几下,摊开一看,就是一幅漂亮的图画。有的艺人根本不需要眼睛看,能在袖子里剪出漂亮的图案来(p.251)[5]。
译文:A skilled paper-cutting craftsperson cuts paper into designs like doing magic tricks. A piece of red paper is folded and then cut several times, before being unfolded into an attractive picture. Some craftspeople do not even set their eyes on what they are doing; they can even place a piece of paper inside a baggy sleeve and cut it into a beautiful pattern (p.163) [6].
本案例中源语选材从用户熟悉的魔术切入,通过突出话语与受众的相关性引发其兴趣,在保留原作文化特色和满足译语受众文化期待间寻求平衡(p.68)[4],努力在内容和形式上与西方受众的话语环境和接受环境建立认同(p.99)[7]。在翻译时进行意群切分,并根据用户阅读习惯在文本中进行主被动调整,使译本视域尽量与目标用户视域相融合,形成一个“扩大受众视域的‘双赢’互动过程”(p.99)[7]。
3.3 按照目标用户文化期待引入民俗文化传说,关照用户愉悦感
西安民俗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对外宣传时引入相应文化传说可使译者保持对源语文化的好奇心。由于民俗文化的特殊性与独特性,为了照顾到目标用户的阅读期待与愉悦感,可在信息甄选时从海外用户感兴趣的方向切入,引入民俗文化传说,满足用户文化需求。陈小慰表示,文化对外宣传翻译中,为了有效影响受众,产生预期效果,就要在选材、内容、形式与诉求手段上贴近受众,贴近国外读者的需求和接受习惯,使译文话语具备喜闻乐见的特性(p.98[7])。
例3:每逢春节,西安家家户户都有张贴年画、对联的习俗。年画起源于“门神”。相传唐朝皇帝李世民有一天生病,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至夜不成眠。他便命令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全身披挂,站立宫门两侧,以求保护。果然一连几天宫中平安无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守门太辛苦了,遂命画工将他二人画成画贴于宫门两侧,称之“门神”(p.231-232)[9]。(有删改)
译文:It is the custom for natives of Xi’an to decorate their homes with pictures and couplets to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 New Year Picture originated from the Door God. Legend says that Li Shimin (AD 599-AD649), the Emperor of Tang Dynasty, often heard demons weeping and spirits crying in his dream when he was sick one day, making him fail to get to sleep overnight. For this reason he ordered two senior generals to protect him by standing outside the palace on both sides of the gate, then he slept soundly as expected. Not to make his men overworked, the Emperor ordered painters to draw the pictures of them two on the gate and named them Door God.
在本案例中,为了进一步增强目标用户对西安民俗文化的兴趣,笔者引入有关年画的神话故事,娓娓道来,以更生动的方式为用户熟知。在新媒体环境下,民俗文化传说的引入以视频方式呈现可使西安特色民俗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文化身份更加明晰。笔者省译了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大将的名字,以译语文化自觉的意识为本,减少译文中非必要的异质成分(p.68[4]),降低用户的认知负担和推理努力,关照其文化期待,保证民俗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和趣味性。此外,将“门神”译为“Door God”,这种“存异”的处理方式可保留文化特色,促进民族文化间的融合,使得用户体验到具有陌生感、新奇感的异域文化,感受到别样的风情(p.69[4])。
3.4文化补偿,明晰语境,凸显西安民俗文化特色
西安民俗文化的鲜明特色要求译者在文化背景差异与认识结构差异的复杂情况下充分尊重用户文化认知背景,重塑源语语义信息,补偿文化信息的缺省,弥补文化意向的亏损,注重用户阅读体验,以准确构建西安特色民俗文化形象,进一步推动西安民俗文化产业发展。考虑到目标用户的文化背景和认知语境,为使其在理解译文时付出有效的努力后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需进行文化补偿,使得语境明晰,以便用户在众多认知语境中去寻求“最佳关联”(p.62 [10])。
例3:踩高跷是一种群众性游艺表演,多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p.253)[9]。(有删改)
译文:Stilt Dance, a popular folk activity, is usually performed on festivals by a dancer walking on wooden stilts. In stilt dance, the performers, with long sticks fixed on both feet, are much higher than the audience who thus must raise their heads or stand in a higher place when watching the performance (p.130[9]).(有删改)
踩高跷是西安特色民俗文化,多在过年举行。本案例中,直译“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会使这一具体文化意向模糊,对用户造成认知困难,因此以增译这一有效文化补偿手段进一步解释高跷的表现形式,利用人的通感,特别是形象通感传达文化信息(p.110)[8],同时用图片、音视频手段进行语境扩充,凸显西安民俗文化特色与民族文化身份。
4 总结
为促进西安特色民俗文化与历史英语外宣,更好地为西安民俗文化“走出去”提供语言解决方案,本文以认知翻译学理论为指导,从不同维度研究西安特色民俗文化英语外宣翻译, 将认知与民俗文化紧密相连,从认知的角度探求认知的产物(即:民俗文化),拓宽民俗文化翻译研究视域,优化西安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策略,为民俗文化翻译研究提供多层次、可操作的研究范式,有助于推动该领域向纵深发展,建立有效合理的文化产业推广路径。
在本文的基础上,笔者希望未来促进民俗文化翻译建设与发展,更好地为西安民俗文化产业走出去提供语言解决方案,从而树立西安良好的“文化古都”的城市形象与西安特色民俗文化形象,让西方世界触碰西安特有的历史记忆与文化根脉,更好地服务于西安民俗文化传播与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