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国文化要走出去,中国古典诗词的外译应受到高度的重视。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文化负载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中国特色文化,是世界各国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译者在翻译文化负载词的过程中要探索外国读者能够接受的方式,使用他们易于理解的语言,推动中国故事“讲出去”和中华文化“走出去”。
一、文化负载词的定义和分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种外显形式。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ded terms)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廖七一,2000:232)。文化负载词承载着语言中的文化信息,反映特定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传播民族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汉语文化负载词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信息,是世界各国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要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必须受到高度的关注。
基于尤金·奈达对文化的分类,很多学者将文化负载词分为五类:生态文化负载词、物质文化负载词、宗教文化负载词、社会文化负载词和语言文化负载词。文化因素给翻译带来巨大的挑战。一方面,由于中西历史、地理环境、民俗传统等多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在语言上形成了很多空缺项,翻译时在目标语中找不到对等词;另一方面,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必定也存在着共性,这些共性反映到语言中就形成了另一种现象:某些语词在两种文化中都存在,但其联想意义却完全不同。因此,从汉译英的角度来说,可将汉语文化负载词分为两类:一类是源语中有,但目标语中没有对等词的词、词组和习语,例如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望夫台”、“抱柱信”、“黄鹤楼”、“蓬莱”、“建安骨”等在英语中没有直接的对等词;另一类是源语和目标语中都有的词,但这些词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如“龙”、“东风”、“西风”、“红豆”等词中英两种语言中均有,但却有不同的文化意义。
综上,由于中西语言文化、历史因素、地理环境、民俗传统等多方面的巨大差异,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面临很多困难,特别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文化负载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恰当地对其进行处理,使翻译肩负起推动中国故事“讲出去”和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责任。
二、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文化负载词
中国古典诗词根植于中国古代文化,凝聚着我国先民的伟大智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都涌现出很多杰出的诗人词人和优秀的作品。他们善于通过借景抒情、虚实相生、引经据典等手段营造出让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传达诗人的思想情感。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文化负载词,它们承载着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如人名、地名、典故、习语等。文化负载词的使用有助于创造意象、构建诗词的意境、丰富内涵、寄托诗人的情感。
在英译过程中,若对文化负载词处理不当,会影响原诗意境的重构与再现,造成文化意义的流失,降低译文的可接受性,从而影响中国文化在国外的传播。因此,通过哪些途径可以有效地处理汉语文化负载词,既能保留文化意义,又能保证译文的可接受性?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至关重要。
三、中国古典诗词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本文将对中国古典诗词中专有名词和典故的英译进行分析,这些文化负载词包含了上文中提到的两种类型,即:汉语文化中有,但英语文化中没有的词;两种文化中都有,但文化意义不同的词。
1.专有名词
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大量的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这些专有名词根植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在英语文化中是空白的,对大部分译语读者来说,他们往往不具备相关的背景知识,因此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李清照《乌江》中的末联“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诗人通过歌颂项羽,表现出诗人不以成败论英雄、推崇气节、不苟且偷安的价值取向。朱曼华将其译为“Still I miss of brave Xiang Yu, / Not crossing the East-Riverside” (2016:176),诗中提到的“项羽”是一个专有名词,对于全诗主旨来说,是一个关键性人物,如果对项羽的事迹不了解的话,目标语读者就很难感受到全诗的激昂豪放和诗人的心声。译者将“项羽”这个专有名词译为“brave Xiang Yu”,在人名前加了“brave”这一修饰词,对人物进行了信息补偿,便于译语读者体会人物特征以及诗人对项羽的赞赏。此外,译者还添加了副文本“As a well-known ancient brave general, Xiang Yu (232BC-202BC) killed himself when he was finally defeated near the Wujiang River”(2016:176),对“项羽”这一人物进行了相关背景介绍,有益于增加译文的可读性、传递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背景、彰显出原诗主旨。可见,通过厚译、增译对关键人物信息进行文化背景补偿,是处理这一类文化负载词的一种不错的选择。又如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其二》,诗人通过讲浅薄无知的评论者对“初唐四杰”诗文的讥讽,批判当时贵古贱今的文学批评现象,并肯定了“初唐四杰”的文学贡献和不容抹杀的历史地位。诗中有“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此句,朱曼华将此句译为“Wang, Yang, Lu, and Luo created timely style of poetry, / The superficial critics are mockery of the four endlessly”(2016:82),译者将四人的姓直接译出,并通过添加副文本的方式对四人的相关文化背景信息进行补充说明--“Wang, Yang, Lu, and Luo are all the family name of the four famous poets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618-907)”(2016:82)。此外,“当时体”译者也做了相关注解,便于读者更好理解此句以及全诗主旨。
就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地名而言,上述处理方法也是可行的。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爱情诗,抒发了恋人离别的忧伤。 Innes Herden将末联“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译为“Yet from here to Paradise/ the way is not so far; / Helpful bluebird, /bring me news of her”(许渊冲,2010:262), “蓬莱”指蓬莱山,古代传说中的一座海上仙山,常泛指仙境。Innes Herden将其译为“Paradise”,采用了归化策略,向译语接受者靠拢,用译语文化中非常常见的词来处理这个汉语文化负载词。这样做的优点是译文通俗地道、容易被译文读者接受,但缺点是“蓬莱”所承载的中国古代文化要素的流失,译文读者无法欣赏到中国文化,不利于文化传播和交流。而朱曼华将其译为“Penglai fairyland”(2016:131),将其直接译出,并增补了“fairyland”一词对其文化背景进行补充,这样既保留了原文文化信息,也提高了译文的可读性。元稹的《离思》中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此句, 字面意思是说经历过“沧海”、“巫山”,别的地方的水和云就难以入眼了,这里诗人用来比喻他对妻子独一无二的爱,除了妻子之外,再没有其他女子能使自己动情了。朱曼华将其译作“Not any water could attract me, / While experiencing the deep sea. / It’s worth seeing no cloud again, / But the pretty fairy Wu Mountain”(2016:117)。 “巫山”是一个专有名词,根据宋玉的《高唐赋》,巫山之云为神女所化,美若娇姬,使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译者在 “Wu Mountain”前添加了修饰语“pretty fairy”,其中“fairy”一词可以用作名词表示仙女、精灵,也可以用作形容词,表示美丽的、像仙女般漂亮的,是译入语读者非常熟知的一个词,如此处理既能保证可读性,又能帮助译文读者理解神女所化巫山之云这一文化背景。
2.典故
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中国古代诗人善用典故来抒情言志,使诗词更加简练并韵味深长。由于典故字词凝练,蕴含着中国特有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词句等文化要素,译者在翻译时要考虑文化意义的保留、译文的可读性以及诗行的长度等问题,避免误读,可谓难上加难。
李益的《边思》中有这样两句:“腰垂锦带佩吴钩,走马曾防玉塞秋”,分别描述了诗人的装束和他的边塞战斗经历。朱曼华将其译为“The brocade belt with a sword round my waist, / Riding my horse I guard the autumn Yumen Pass”(2016:91)。译者将首句中的“吴钩”译作“a sword”,“吴钩”是一个典故,典出《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写的是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命令工匠制作利钩,并称若能制出好钩,赏黄金百两。有一工匠为了赏金,将自己的两个儿子杀掉,用他们的血涂在金属上,制成无比锋利的两钩,终得以百金重赏。后用此典指宝贵锋利的刀剑。朱曼华将其译为“a sword”,从典意来看,该译文基本达意,但为了更好地让译文读者了解“吴钩”为何指“刀剑”这一相关文化背景,可以考虑增加副文本对该典故进行补充说明。此外,该诗首句描写装束,体现英勇华贵的人物形象,因此,可以在“sword”一词前增补修饰语,体现宝贵、锋利之点,一方面更达典故之意,另一方面更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王维《相思》中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红豆”一词虽然中西方都有,但却有不同的文化意义。在中国文化中,“红豆”也叫“相思豆”,代表爱情、相思。在西方文化中,“red bean”可能会使人联想起“一碗红豆汤”这个典故,此典来源于一个圣经故事:以扫为了一碗红豆汤,将自己长子的名分卖给了雅各。此典表示“因小失大”。译者在处理此类汉语文化负载词时需特别注意,以免使译文读者产生错误的联想,造成文化误读。朱曼华将“红豆”译为“red lovesick beans”(2016:70),王玉书将其译为“love peas”(2004:533)。两个译文都体现了“红豆”象征“爱情”、“相思”之意,避免了译文读者产生错误的联想。但两者相比,笔者认为朱曼华的译文更胜一筹,他不仅译出了“红豆”这一意象,还通过增补一个关键性修饰语“lovesick”,体现出了该词的象征意义,很好地保留了文化意义,使该词更好地服务于全诗主旨。
四、结语
本文以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版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文化意义的保留和译文的可接受性两个方面探析人名、地名以及典故的英译。针对这些文化负载词,考虑到文化意义的保留、译文的可接受性,对于诗中关键性的信息,译者可以采用文中增补关键性修饰语或文外添加副文本的方式对文化背景信息进行补充。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文化负载词的英译都要添加注解或其他补充信息,恰如其分的补偿才能更好地彰显原诗的主旨、保留文化意义、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对全诗主旨影响较小、译文读者往往知晓、不会造成误读的文化负载词,可以采用直译、音译或解释性翻译进行处理,但进行解释性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到诗词本身的诗学特征,诗行不易太过冗长,以免造成“诗不像诗”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