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译著审读需具备的编辑素养
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加紧密的科学素质国际交流,共筑对话平台,增进开放互信,深化创新合作,推动经验互鉴和资源共享,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科普译著是对国外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介绍,有助于促进科学素质国际交流,助力我国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因此,编辑应在科普译著审读中不断提升编辑素养,为中文读者提供优秀的科普图书资源,进而为拓展科学素质建设交流渠道,增进文明互鉴,共同推动我国科普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一份力。
1 检索力
科普译著相较于其他译著,涉及的科学知识范畴更专业、更广泛,编辑不仅应具备基本的双语能力,还应要具备与科普图书所涉领域相应的科学知识。但事实上,编辑个人知识结构的局限性对科普译著审读构成一定的阻碍,以检索力来弥补知识缺陷,可助力科普译著审读工作顺利进行。
1.1 利用检索力赋能增效
科学技术在发展,科学知识在普及,信息获取不再是难事,对各个领域来说,检索工具的合理运用都是一种提升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手段。[1]科普译著所涉及的知识不一定在编辑已掌握的知识范围内,但是编辑要知道查找这些知识的工具和途径,才能有效审读,提升审稿质量和效率。
检索力包含:知悉有效的检索工具,熟稔工具的检索策略,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常用的检索工具包括词典、在线数据库、搜索引擎等。学科通用的检索工具有各类通用词典(例如人名词典、地名词典)、术语在线(例如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办的规范术语知识服务平台,涵盖面广,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文献库、搜索引擎,对于特定学科,则需知悉并善用权威的检索工具(例如生物学领域的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中国植物主题数据库)。熟稔检索工具的检索策略,有助于提升效率。不同电子文档有不同的检索策略,除简单的文字检索,例如利用标注和提取处理同类问题、 利用模糊匹配检查一致性,还可进一步利用通配符、宏等进行更加细微、全面的检索。网页检索则需熟悉搜索逻辑(与、或、非)和搜索符,例如“filetype:”“intext:”“intitle:”等常用搜索符限,可限定检索范围,极大地提高检索效率。各大数据库也有特定的检索规则,检索前可仔细阅读相关帮助或说明。检索工具的选择也很重要,对于科普译著这种经过语言转换的图书来说,双语检索必不可少。例如,一本生物科普译著涉及近600个物种,其英文原著提及这些物种时多用其英文名而非拉丁学名,对于常见物种,英中转换不难,但是对于不常见物种,则需英文名—拉丁学名—中文名这样一个过程完成转换,此时检索工具的选择很重要,像物种2000、维基物种这样的多语种检索工具就是优选。
1.2 科普译著的检索重点
对于译著来说,人名、地名、机构名、法律法规、国际文件、网址域名、论证数据、历史事件等,都是需要在审读中通过检索结果来核查、验证的。人名、地名、历史事件都有相对固定或约定俗成的表述,可通过检索,对结果进行辨析,采纳合适的译名。法律法规、国际文件、网址域名、论证数据的检索,除看重检索工具的权威性、检索过程的全面性、检索结果的准确性,还应注重实效性,因为译著相对原著来说出版时间滞后,而世界是在变化的,实时检索可有效规避这种时间差导致的错误。对于科普译著来说,术语是较为重要的构成成分,而且由于科普译著兼具科学性和普及性,在出版规范不十分严格的环境下,原著术语表达可能变化较多,形态灵活,编辑需要在掌握对应学科概念系统、知识结构的前提下,通过检索,识别术语,适时统一术语表述。
2 判断力
科普译著的基本要求之一是真实,译著既应毫无保留地传达原著的信息,不能有语义错误,又应符合事实,不能有真实性方面的错误。[2]即使原著中有类似错误,在译著中也应给予校正。因此,科普译著审读中应具备判断力,在既有知识基础的基础上,善用检索,带着思辨意识去识别原著错误与翻译错误。[3]
2.1 原著错误的识别
第一类原著错误,是较为简单的是拼写错误,例如译文“随着人类越来越多地使用塑料产品,如塑料袋和塑料瓶,其中许多最终成为海滩上的垃圾,然后进入海洋——每年在480万吨至1270万吨之间,并且在迅速增加。”原文是4.8 to 12.7 metric tons,即4.8~12.7吨。审读过程中,编辑检索发现,美国佐治亚大学的詹娜·R.詹贝克(Jenna R.Jambeck)博士与同事对被排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数量做了全球性的评估,研究结果于2015年发表在Nature上,其结论是:2010年,192个沿海国家和地区可能向海洋中排入了480万~1270万吨塑料垃圾。因此,原文中metric tons应为million tons之误,对此予以更正,并附加必要的注释,向读者解释清楚。
第二类原著错误,是知识性错误,或者时效性错误。知识性错误有时是因为作者自身的知识体系受限,有时也会因表述含糊而形成。例如原文If they encounter a pathogen, a virus, or bacteria that can harm them, they have no natural defense and may die.直译则为“如果他们遇到有害的病原体、病毒或细菌,由于没有自然防御能力,他们可能会死亡。”但是病原体是包含病毒和细菌的,译文应做处理,可译为“如果他们遇到有害的病原体(如病毒或细菌),由于没有自然防御能力,他们可能会死亡。”时效性错误则如前文所述,是世界发展变化、出版时间差导致的。[4]例如,一本2021年出版的天文学科普图书中提到:“In 2022 and 2023, ESA will launch the Jupiter Icy Moons Explorer and NASA will launch the Europa Clipper,which will explore in detail the surfaces of Ganymede,Europa and Callisto and investigate what are inferred from surface features to be their sub-surface liquid oceans.”待到2022年底中文版出版时,相应的表述就应与时俱进,可据实译为“2023年,欧洲太空总署将发射木星冰卫星探测器,2024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将发射欧罗巴快船,它将详细探索木卫三、木卫二和木卫四的表面,并研究从其表面特征推断存在的地下液体海洋。”
第三类原著错误,是隐含在图表中的错误。例如,在一本关于基因组学的科普原著中,胸腺嘧啶(T)的分子式配图为图1,缺失化学键,那么编辑在审读过程中应根据自身基础知识积累和检索核查,识别出这处错误,并在译著中则应予以更正,修改为图2所示的正确分子式。
图1 胸腺嘧啶分子式错例
(图1来源:Michael Snyder.Genomics and Personalized Medicin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