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绒花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路径探索
扬州绒花作为南派绒花的代表,历史底蕴深厚,流传千年。每一个绒花作品都凝结着匠人的智慧和心血,每一步制作都接受了岁月的打磨,最终经历悠悠岁月流传至今。
一、扬州绒花文化
(1)历史追溯
绒花的历史十分悠久,可以说它是伴随着簪花风俗的兴盛而在民间所流行,又由于鲜花的花期十分短暂,不易留存,所以绒花就取代了最早的鲜花成为宫廷贡品而出现。不仅如此,它还深得老百姓中妇孺们的喜爱。看似是一种人造花,实则做工精巧,用料选取天然蚕丝,再用黄铜丝钩条造型,经过十几道工序才能最终成型完工。扬州最早的流行可以追溯到1300年前,唐中宗在春日里将绒花作为官花御赐给喜爱的妃子,为妃子们的美貌增光添彩。此外绒花也有喜迎新春之意。宋人王观《芍药谱》云:“扬人无贵贱,皆戴花。”可见,当时对于绒花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可以说是超越了任何一种工艺品。在民国时期又出现了一代绒花大师王以仁,首创立体绒花,开辟了绒鸟制作的新途径,极大促进了扬州绒花的发展和繁荣。扬州绒花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家家户户都用绒花,制作数量极大,从事该工艺的人也十分多,相较于任何一种其他工艺品,都更具有广泛性。
(2)艺术特征
绒花分为南北两派,北以北京为代表形成北派传统绒花,南以扬州和南京为中心。同样作为南派绒花的扬州和南京,他们之间联系密切但是也有所区别。南京赵树宪先生曾说过:“做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基本功,因为每一道工序都很重要。做绒花就像是盖房子,有一道工序做不好都不行。”南京绒花大多是人红、水红和桃红为主色,辅以粉红、绿色和黄色作为点缀。颜色更加明快,题材上也是以象征吉祥的传统图案为主,还有各式花朵图案,造型也具有中国民族的特色。扬州传统绒花和南京相比而言,颜色更加艳丽多彩,但是艳而不俗,被誉为工艺品当中的“小家碧玉”。颜色多以大红、桃红、水红、墨绿、葱绿、杏黄、鹅黄、酱紫等进行组合设计。题材是根据不同的时节来选择的,例如初一和十五所用的就是不一样的,但是也是多以吉祥事物为主题。艺人们常用一些概括和夸张的手法来对于各种花和禽鸟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刻画,在艺术手法上以少胜多、以简胜繁。虽然简单但是却十分传神。1984年曾任美国总统的布什在参观扬州制花厂设计师韩志萍绒花制作表演时,用华语赞叹道:“这是很迷人的艺术。”形式上,扬州绒花一共经历了四代产品,最早只是作为妇女儿童在节日时的头戴。后来也成为了一种案头装饰,为家家户户增添了一些观赏价值,主要是以王以仁创造的立体绒花为主,将花鸟鱼虫与各种花卉相结合。绒花挂屏,材料运用可刚可柔,采用浮雕和半立体浮雕结合的技法来塑造这些造型,最终制成特定的画面,再装入到屏框之中。后有著名的匠人王继康将扬州的盆景艺术和绒花工艺相结合,在仙人掌等小型盆栽上点缀绒花,再加上其他材料做成“绒花制仙人盆景”,这样的盆景相较于普通的盆景往往更加自然生动,色彩也是恰到好处的浓淡相宜,再加上扬州盆景惯用的紫砂花盆,就具风雅。
二、工艺发展
(1)发展现状
绒花的制作,是以优质蚕丝和黄铜丝铅丝为主要原料,辅助材料包括染料、菜籽、松香油、皱纹色纸、皮纸等。“蚕丝为肉,铜丝为骨。颜色瑰丽多姿却艳而不俗,造型多变。”根据不同的造型来选择不同质地的材料,在制作鸟兽虫鱼的时候往往运用坚挺的生丝,柔软的熟丝制作花朵的造型。制作工序分为9道工序,分别为炼丝、染色、晾晒、勾条、烫绒、打尖、传花、粘花、包装。以“炼丝”为例,首先要将整只蚕丝扒松以后,在冷水里浸泡,再用碱水煮熟,把控时间将煮熟的蚕丝变成了“熟绒”,这样的蚕丝坚挺、不易倒毛。因为复杂的工艺流程,此前绒花的制作一直是依靠传统手工,无法被机械设备制作所取代。目前扬州的绒花生产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经营系统和管理方式,这种方式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首先进行明确市场的定位再进行有针对性的生产。经营方式主要是外销,面向欧美和日本等其他国家,在国外的复活节或者是圣诞节时提供一些绒鸡和绒鸟等动物模型,这些企业在选择蚕丝的时候,往往会选择进口绒线和毛线来代替中国传统的蚕丝,这样外销的销售成本比较低,销售价格也更低。杨家惠女士在1979年进入扬州市制花厂专业从事绒花制品造型设计制作,从老师傅中吸取传统技法,用现代绒花制品语言结合传统手法来体现作品的艺术个性,她在继承传统绒鸡造型的基础上承古创新,加入了卡通形象,产品更加畅销海外地区。
(2)发展劣势
现在扬州的绒花虽然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系统化量产的情况,但是利弊相依,首先是制作水平大幅下降,在追求销量和高效的情况下,不免会出现为了更低的成本和更短的制作时间而放弃昂贵的蚕丝,选择一些替代材料,如使用国外的绒线和毛线进行制作,但这样做本身就失去了匠心和绒花的精神内核。同时,在工厂之中参与制作的工人们,大多是没有经受过艺术熏陶的人,他们的状态往往是进行一个机械的复刻,这就面临着不管是技术还是造型,始终处于原地踏步,很难出现技术革新和造型的新创意。其次是技术传承的断层问题,没有年轻一代接触这门工艺。在此之前,我有幸去过一次仪征园博园,在其中参观了扬州匠人制作的各式各样的绒花,在临走的时候,那人不禁感叹道:“没有年轻人愿意来学呀,都快要失去传承了。”一般工艺都是以代代相传的形式进行传承,但是在快节奏的社会中,面对这样一项工艺繁琐,纯手工精雕细琢,甚至还需要依靠经验和审美的工作时,最不可或缺的是细心和耐心。虽然在国家的高度关注之下,对于传统非遗的保护的重视程度已经越来越高了,但是参与其中的始终都是一小部分,想要焕发出新的活力必须使得更多年轻人融入其中。最后是单一的外销渠道,扬州绒花目前的发展方向是进行外贸交易,这样一个传承千百年的传统工艺,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为了畅销海外,不免要迎合外来文化,在外销的过程中其实并未起到一个很好的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事实上,到目前为止,绒花的销售方式并未涉足到新兴的销售渠道中来,这就进一步远离了当下人们的生活和审美活动。
三、文化价值
曾有人评价用手工制作而成的每一朵绒花都是带有温度的,并非机械可以取代。扬州“90后”绒花非遗传承人征珊珊从十岁开始向母亲学习做绒花,作为扬州绒花的传承人,她的理想就是让绒花这门工艺留存千年。征珊珊说:“从一根根蚕丝到一件件精致的绒花,制作需要经过十余种步骤,制作的过程枯燥孤独,但是我从没后悔这一选择。”绒花是历史的见证者,当然也只有经历过时间的洗礼,绒花才能如此这般逼真,和鲜花媲美。从唐朝开始,绒花就作为皇室贡品一般的存在,历代文人墨客也钟情于它,翻阅古籍,就能
图片名称:90后非遗传承人所制绒花
找到蛛丝马迹。北宋词人张先留下这样的词句:“舞彻梁州,头上宫花颤未休。”在时代的更迭下,绒花没有随之消逝,反而是历经悠悠岁月,文化价值变得更加深厚。
绒花谐音“荣华”,其中所包含的是中国的祥瑞文化,一般出现在民间的重大节日当中,比如婚嫁喜事、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婚嫁中新娘头上所戴的绒花,比如“万年全福”“双喜”“榴开见子”等,寓意着婚姻美满、多子多福。春节的绒花寄托着人们对于新年的期望,包括“全福花”“如意花”。端午节的绒花以辟邪题材的“老虎花”为主。中秋节更多是表达阖家团圆等祝福的“白兔花”“兔子拜月”。 绒花艺术是贯穿于民众的生活之中,代表的是人们对于未来生活的向往和希冀。
绒花的匠人往往是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再进行巧妙的转化,夸张化、抽象化又或者是写实地手法塑造,这样才能展现出生动灵活的艺术品。扬州绒花的传承人在传承古老技艺的同时,也在对于传统绒花进行革新,为了让这门技艺的用途更加多元化,这些大胆的创新将传统与潮流进行碰撞。作品也是一次次尝试、翻阅资料、研究配色,最终钻研出来的结果。正是因为不管是制作工序还是形式表达都凝结了手工艺人独特的情感和心血,所以每一朵绒花都是独一无二的,其所涵盖的审美性也无可替代的。
三、创新发展途径
面对扬州绒花的发展困境,除了有赖于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还要走产业生态的跨界融合,利用数字经济促进产业升级,升级营销模式的路径。
(1)打破局限,跨界融合
首先,扬州绒花作为一种制作精良,耗时久纯手工的工艺品。在现有的流水线的制作流程中,难免会出现艺术价值降低,产品造型千篇一律的情况。所以,必须要在二者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积极探索创新融合,改变传统的制作和销售模式就至关重要。为了提高绒花的产量,我们可以试图引入新的科技,在面对昂贵的蚕丝材料时,我们是否可以运用一些替代材料,综合考虑实用性、美观性和环保性。在面对繁复的制作过程的时候,是否可以运用现代技术代替部分工序,以减轻手工艺人的工作重担,缩短时长。在折中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让更多的人可以负担的起,还要能保留传统工艺的精髓。在创作的过程中考虑与现代审美融合。目前,扬州绒花的形式主要分为头戴的簪花和装饰等。这些形式可能与青年一代相隔较远,不妨将青年人的审美考虑在内。非遗传人征珊珊已经尝试创新,制作一些颜色淡雅的绒花作品,如果将绒花技艺的记忆点进行提取抽象,运用到首饰盒、现代时装领域,不仅仅保留住了绒花作为传统工艺的文化底蕴,还以一种创新的形式开拓了市场。面对这类传统民间艺术,只有与时俱进才是一种升华和进步,产生新的价值和时代效应。
(2)利用新媒体,拓宽渠道
目前绒花的销售渠道比较单一,集中在外销或者是在博物馆里。绒花的知名度始终得不到提高可能与未能融合新媒体时代背景脱不开干系,现在人们接受信息的途径早已不是踏出家门才能收获,往往是通过手机等设备得到。之前不管是闯入人们视野的非遗又或者是传统艺术,都有一个特性,就是他们善于跟上时代的热点,借助一些新兴的传播途径,例如短视频、交互类产品,以全新的形式呈现和让大众参与进来。非遗民间艺术要突破作为一种陈列品放在博物馆当中,可以作为一种数字化的艺术贯穿于人们的生活当中。此前,我曾感受过数字博物馆的交互媒体艺术,让历代名画都活起来,在家也能云游在艺术殿堂,这种方式往往会吸引越爱越多的年轻人驻足,当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愿意了解绒花开始,就代表绒花的传承问题也会间接得以改善,只有让绒花先走进生活才能融入生活。
(3)注重体验,文化认同
老一辈的手工艺人终有一天会老去,他们的老去不能代表一门艺术的完结。但是面对这样一项需要毅力和耐心,又不能获得高额回报的工作,从事传承事业的人越来越少,培养这样一批对此抱有热忱的年轻接班人也是非常紧迫的。建立一个能够进行艺术体验的情景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对绒花缺乏兴趣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它的魅力所在。尝试在院校内开展类似的课程,在年轻一代里埋下小小的种子,这些种子终会开出美丽的花朵。实际上,扬州目前是缺乏平台的,这样的文化氛围并没有走进商店,绒花的美也很少走进大众视野。外销的绒花并没有对外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在国人心中的产生的文化认同感也是微乎其微。企业不妨和学校合作,让学生参观公司的生产和设计过程,拍摄视频公开发布制作成宣传片。甚至可以对外开放征集绒花的创新创意设计,将绒花和日用品进行一个紧密的联合,这样一来,文化的传播和企业的收益都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保障。
四、结语
面对一个智能化信息化的社会,传统绒花工艺不免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此同时,也拥有新的发展机遇。通过革新技术和材料、通过新的传播媒体、创新开发绒花的新形势,让绒花技艺渗透到青年人当中,在了解了它独特的魅力以后,自然有人愿意融入其中,自然也会得到延续和传承,匠人的精神会永远流传。打破传统观念,用长远的目光解决问题,在多方的合作之下,保护的事业也会得到顺利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