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群体智慧的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的构建目标
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大众的精神家园,它通过构建阅读空间,不但有效体现了开放、公平的服务理念,而且充分发挥其自身独特优势,把馆藏资源、阅读价值拓展至更大的空间、更广阔的交流平台,进一步凸显其服务价值。而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为社会大众提供了更为便利快捷广阔的交互平台,社会大众可以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和“虚拟性”有效表达其主张与见解,群体智慧应运而生。群体智慧,简单来说就是群体所拥有的综合智慧或形成的智慧合力,是指由构成群体的个体提供自身的知识文化、技能经验等,采取个体间协作、沟通交互、启迪创新等共享方式,形成的优于个体的综合智慧[1]。伴随科技的发展、图书馆服务理念的创新以及用户需求的改变,公共图书馆只有遵循人本理念,以用户个性化阅读需求为服务导向,把群体智慧理论运用于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建设之中,不断完善阅读空间的构建路径,才能够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阅读服务[2]。
1 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的发展趋势
从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的发展历程来看,其设计理念伴随时代变迁而有所变化,从功能单一的静态阅读空间到功能复杂的动态阅读空间,再到当下流行的泛在化阅读空间,其发展趋势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1.1 阅读资源开放共享
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为阅读资源的网络化与数字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具有超过过去所有阅读形式的开放性和共享性,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字化阅读资源,引导用户有效利用馆藏资源,依据用户个性化需求有针对性地实现高效阅读,使用户在多元化阅读情形下打破阅读物理空间的常规服务思维藩篱,转变阅读场景的情景设定,满足用户个性化阅读需求[3]。同时,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的网络技术,能够更为精准地优化整合阅读资源,能够通过提供对定制阅读资源的有效访问,辅助用户精准传播与共享阅读资源。
1.2 阅读体验多元呈现
用户阅读行为由纸质阅读发展到数字阅读,文献载体的多样化、阅读工具的多元化,为用户提供了不同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感受。在阅读物理空间中,用户能够开展阅读、浏览、交流等不同阅读行为,在阅读网络空间中,除了开展阅读、浏览、交流等阅读行为外,还能够进行下载、复制、评论等活动。伴随网络时代的不断深入,用户的阅读形式也有了较大改变,从传统的深阅读、传统阅读,发展到现在的快餐阅读、碎片化阅读、泛在化阅读,以及数字化终端的数字阅读等,使阅读空间展现出自由性、舒适性等特征,阅读空间的界限日趋模糊化,阅读体验多元呈现正成为目前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的发展趋势之一[4]。
1.3 知识传播智能体现
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的构建,从提供阅读物理空间到阅读网络空间,既有智能阅读系统,也有满足用户个性化阅读的个体阅读空间,让用户阅读行为不受时空局限,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是一个可以容纳不同用户群体、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兴趣爱好的公共阅读区域,真正做到了“面向公共开放”。阅读不再是用户的个体单向行为,而是集环境感知、技术引领、阅读服务于一体的多元交互行为[5]。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主要基于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智能化设备的服务优势,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知识传播平台,把阅读资源、知识数据融入“线上+线下”学习环境之中,帮助用户构建从未知到已知的知识学习链。
2 基于群体智慧的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的构建目标
建设阅读空间是推进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的关键。针对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的发展趋势,基于群体智慧的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构建的目标是:通过构建多元化阅读空间,推动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该目标可具体表述为:构建由文化管理机构主管、公共图书馆业务指导、社会组织和公众广泛参与的多元化阅读空间建设机制,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独特优势与特长,通过群策群力,把群体智慧引入阅读空间构建过程之中,实现基于群体智慧的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用户提供高效、优质的阅读服务。
群体智慧主要有群体认知、群体协作和群体合作三种表现形式(详见图1),为实现上述目标,依据群体智慧的三种表现形式,目前公共图书馆需要在以下方面下功夫:一是形成共识,发挥优势。首先文化管理机构、公共图书馆、社会组织以及公众等不同主体必须统一认识,阅读空间的建设工作并非公共图书馆一馆之力就能够完成。不同主体在阅读空间建设过程中的不同环节有着不同作用,甚至于同一工作环节在不同条件下,不同主体也有着不同的优势与劣势,因此阅读空间的建设工作必须依据实际情况发挥不同主体的优势特长[6]。二是科学协调,协同合作。在阅读空间建设过程中,不同主体的作用发挥并非稳定不变的,而是会在现实条件下依据实际情况发挥其不同的最佳效用,但在现实操作中,由于缺乏协调机制,容易导致不同主体在阅读空间建设过程中无法有效发挥其最佳效用,因此一定要处理好不同主体之间的协调问题,要做到文化管理机构进行宏观控制,公共图书馆负责优化布局和具体落实,同时还要鼓励社会组织和公众广泛参与,真正实现各司其职,各显其能[7]。三是群策群力,致力创新。在不同主体参与阅读空间建设工作时,必须要依据其自身独特优势,在“常规活动”中尝试开展“创新行为”,针对目前不同用户群体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以阅读主题为切入点,创新服务模式,为用户提供创新性强、内容丰富的阅读服务活动。
图1 群体智慧的三种表现形式(作者自绘)
3 基于群体智慧的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的构建路径
3.1 重视“优势整合”,保障阅读空间高效运行
公共图书馆要在发挥自身优势功能的前提下,重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采取不同方式收集整各种类型阅读资源,如与图书馆、数据出版商等开展合作,优化整合、应用创新不同类型的阅读资源,树立阅读空间品牌,共建阅读空间,以此促进阅读空间不断向前发展。在建设过程中,应发挥文化管理机构的统筹规划、公共图书馆的业务指导、社会力量的阅读资源开发作用,同时有效引导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其中,参与阅读空间建设的社会力量,可以是企业、用户、科研院校、出版社、数据库运营商等,其中企业一般以冠名、出资、合作等方式参与,用户一般以个人志愿活动方式参与,科研院校以丰富的阅读资源、强有力的学术研究实力等优势参与[8],出版社、数据库运营商等一般结合自身优势和社会效益需求参与,在经费、技术、设备、资源、服务等方面构建完善的基础保障体系,保障阅读空间高效运行。
3.2 加强“专业合作”,打造独具特色阅读品牌
公共图书馆构建阅读空间要遵循“以人为本”原则,既要重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又要考虑用户的个体化差异,既要满足用户的阅读学习需求,又要兼顾用户的娱乐休闲功能,并且还要考虑特殊群体的阅读需求,科学合理设计空间功能,最大限度构建多元化功能的阅读空间,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加强与专业性的文化机构合作,一道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专业的阅读体验的同时,也能为合作机构做宣传,提供社会大众对合作机构的品牌认知度,强化其市场竞争力。同时,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相关活动的开展,要遵循可持续原则,围绕智能、便捷、高效的阅读主题,结合区域特色、风土人情等打造独具特色的阅读品牌,充分发挥其文化魅力,以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差异化需求,有效增强对用户的影响力[9]。
3.3 强调“跨界融合”,构建新型阅读空间形态
社会力量主体的参与,让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建设模式日趋多元化,现有的合作模式有民办公助、公私合营和公办私营等,同时还在继续探索崭新的合作模式。社会力量凭借自己的独特优势,给予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以不同的服务特色,把全民阅读与休闲娱乐、书店、酒店、社区等业态跨界融合,进一步激发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的活力。公共图书馆与各类社会力量合作,建设的一批集阅读、交流、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阅读区域,有的被成为书咖、书坊,有的被称为特色阅读空间,还有的直接称为图书馆,无论名称有何差异,规模有何不同,它们均属于新型阅读空间形态[10]。这些新型阅读空间还会不定期举办各种主题的读书会、讲座、见面会和签售会等活动。
4 基于群体智慧的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的保障措施
4.1 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
转变公共图书馆在用户中的固有认知,树立智能、高效、优质的新形象,是吸引用户了解和认可阅读空间的关键。图书馆要借助各种各样的宣传推广方式,慢慢转变用户对公共图书馆的固有印象,灵活阐释阅读的现实概念和体验模式,除了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主题报告会、交流会、研讨会等活动之外,还要利用图书馆自身媒体加大对阅读推广工作的报道力度,有效发挥官方渠道的传播力和引导力,进一步增强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的社会知名度,进一步拓展阅读推广的服务区域,并利用图书馆网站、微信微博等不同媒体,有效发布活动资讯,同时还可以邀请社会知名人士、专家学者等担任阅读空间推广大使,借助“名人效应”,利用“名人流量”,通过上述推广大使与用户的交流互动,吸引更多潜在用户参与阅读活动[11]。
4.2 挖掘用户需求,强化服务成效
收集整理与研究分析用户的意见建议和需求变化,不断调整优化乃至创新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的建设模式,让阅读空间对社会大众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产生正向引导与积极影响。一是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分析技术,对用户的阅读资源使用情况、阅读活动参与程度、阅读行为规律等基础数据进行全面收集整理与认真研究,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对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的基本要素、服务内容、项目类型、服务流程等进行合理调整优化[12];二是有效探索以用户参与为基础的阅读空间评价体系,设置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采取多元化考核方式,精准掌握用户对阅读空间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以考核结果作为阅读空间建设的重要参考依据。
4.3 健全管理机制,促进持续发展
在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建设过程中,文化管理机构要履行管理公共文化服务资产的职责,规范和完善阅读空间的管理机制,制定业务培训措施和巡视制度,做好空间监管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社会力量参与的监管和评估,创新业务管理模式。公共图书馆要做好阅读空间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制定相关推优培养计划,采取学历进修、学术研讨、专题讲座等方式,做好工作人员的专业理论辅导和实际操作培训,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能力[13]。社会组织和公众要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到阅读空间的建设工作中去,为阅读空间建设“添砖加瓦”。以上种种措施,有助于促进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的规范化发展,有助于推动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的持续性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群体智慧的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公共图书馆一馆之事,需要运用群体智慧,群策群力,打破过去阅读空间的单一建设模式,形成“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建设盛景,有效促进阅读空间的转型升级,为社会大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阅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