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择中”文化及其影响
择中,择,选择。何为“中”?《说文解字》说:中,内也。但“中”作为文字符号,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甲骨文,甲骨文的“中”,其形状像一面竖立的旗帜,上下各有两条旗帜向左飘动,方口为立中之处,表示中间。“中”之古义为“日午”,即中正之意。择中建都、建城于中的观念早在先秦就已形成。《逸周书·作雒解》记载:“作大邑成周于土中。”由中间引申为中央之意,并由此引申出“中和”的观念。“中央”的概念在商代得到彰显,表达的意义也更为深厚,十分强烈。“中国”的称谓就来源于地理方位中央的意思。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中央”这个方位是至尊至贵的,象征着权威。一直到今天,依然用中央来表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机构。“择中”思想不仅仅在“择天下之中立国”,也体现在“择国家之中建宫”,体现了古代中国在建筑规划上都把维护礼制秩序作为基本遵循,“择中”理念不仅体现于大的城市功能布局中,更渗透到中国古代建筑的每个角落。同时,“中”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概念,早在上古时期,人们便把“中”奉为为人处世的最高行为准则,强调以“中”作为行事的标准。
一、中国古代都城中的“择中”观念
城市是文明标志之一,蕴含着文明的重要因素,其营建需兼顾多种需求,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中国古代统治者和城市的设计者综合多方面考虑后,在城市尤其都城的选址及建造过程中体现出“择中”思想,这一观念为历代所传承,成为中国城市规划的基本形制,也深刻影响了当今中国城市规划。
这种“择中”观念,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论述。首先是地理区域意义上的“中”。对于一个区域的边界来说,中央容易得到四面八方的拱卫。并且作为“中”,在政令发布、朝贡等方面也有着距离优势,能够更为迅速地将命令通告传到四周,同时也能更加便捷地收到消息。《史记·周本纪》记载,成王时,周公在洛邑重新建造之后,特别指出“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就是“中”在地理区域意义上重要性的最好佐证。纵观历代疆域以及国都变迁,大多数帝都的选择,都是其实力所辖范围较为居中的位置,很少有处于势力范围边界的都城选址。特别是历次朝代政区沿革中势力范围越广的朝代、政区,这种地理区域层面上“中”的观念越显著。
地理区域意义上“择中”观念的具体体现也常常以中轴线布局为代表。《说文解字》言:“轴,持轮也。”意为绕转之凭借。《汉书》亦有“当轴处中”。根据《周礼·考工记》中所描绘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周密严格而全面地规定了都城的整体形制与构造,能够大体看出整座都城的布局、城门方向、道路方向、道路分布、道路宽度以及某些标志性建筑群的总体布局。从以上记载中能够看到,在当时工匠营筑都城时就已经形成了有意识的以王宫为轴心,使其他建筑群和街道呈对称分布的中轴对称式都城格局。《吕氏春秋·慎势》中有云:“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其中“择”“中”二字反复出现,不论是“择天下之中”又或者“择国之中”,“中”一字都成为整个城市规划的核心,其余建筑也是根据“中”而相继分列建成。
偃师二里头遗址
事实上,中国很早便出现“择中”观念。仰韶文化时期,陕西省临潼市姜寨遗址的住房围绕中间空地呈环形分布;在对大地湾仰韶文化晚期遗址进行发掘时就已经发现距今约5000年前出现典型的中轴线建筑布局。到了夏商周时期,这种中轴对称制度已基本形成,并在现有考古资料中充分体现。偃师二里头遗址九宫格式格局,从北至南以祭祀区、宫殿区和官营作坊区为轴线的布局,完全符合择中立国、择中立宫、择中立庙的都城规划特点。偃师商城的中轴线布局由于发掘资料较完善,表现较为清晰,其宫殿区位于小城的纵向轴线上,且连接大城南、北城门,大城的东西城门则以纵轴线为轴呈左右对称分布。从已发掘的材料看,单体建筑和一些局部的宫殿建筑群呈现较明显的中轴线布局的特点。例如,偃师二里头遗址的一号基址以主殿中部为轴线,东、西廊庑分布在轴线的两侧;位于台基中部偏北的二号宫殿基址殿堂,廊庑也呈左右对称分布。洹北商城宫城分布在大城南北走向中轴线的南部;周原的凤雏甲组建筑基址,是以门道、前堂、后室为轴线,为前后两进、东西对称的封闭式院落,有“最早的四合院”之称。赵都邯郸,一号夯土台“龙台”为最重要建筑基址,与二号、三号夯土台形成南北向中轴线。根据相关考古资料显示,夏商周时期都城,有的表现在整体,有的表现在局部,也有部分表现在单体建筑,“择中”观念在这些都城建造中一脉相承,在都城规划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表现。夏商周时期都城的中轴线布局在形制、营建、理念等方面还处于初始阶段,并不完善,与后世将此观念贯彻至寺庙、陵寝、市肆等方方面面,和以隋唐棋盘式严格对称为典型的规范化中轴线布局有一定差异,但仍能充分体现“择中”观念的传承与发展。
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布局将中轴线的设计推向顶峰,其全面地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建筑中的中轴线设计目标和传统文化。新中国成立后,在天安门的两侧新建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等就是既保留民族传统特色,又兼具崭新风貌的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建筑。时至今日,依旧能看到“择中”观念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体现,既是一种家国观念的传承形式,也被赋予新时代的意义。
其次,这种“择中”选择的是“中心”,这种“中心”,区别于地理区域方面的“中”,更多的是一种综合性,集政治、经济、文化都较为发达的中心。比如,由于北宋王朝的颓败以及北方辽金势力的强势,南宋都城偏居中国南部,但是统治者并没有选择在偏居一隅的情况下选择地理意义上的中,而是在“择中”上有更多的考虑,从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环境等多角度进行综合考虑,最终形成一个新的繁华中心。
最后,也是最为深层的方面,“择中”的“中”往往源于人民群众的心理共识或社会意识,是人们共同认同的,并且这种共识感,往往也包含了前两个方面,这里的“择中”正是朝代更迭、政权交替中几乎不变的“居正”以及“大一统”思想,是对政权正统性的一种辅证。《雍录》曰:“天子之居,当为正宫。”回顾历史,除各民族政权林立、各部混战的情况下,大多的后来者选择进驻原有都城,这不仅仅是一种震慑、巩固政权的手段,更是继承这种“择中”观念、实现统治合法性、正统性的一种体现,是封建统治者一种不谋而合的默契。当然,这种默契离不开前面两点也就是地理以及各方面因素的考虑,但更多的是政权正统性的考虑。正是这种继承,形成了千百年来的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择中”观念
春秋晚期,经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人物的研究,将“执中”思想发展为中庸思想。一直到今天,“执中”思想仍对中国社会有着重要影响。但是需要注意,“择中”所体现的不是一种等级上的差别,也就是俗话所说的低中高的中,而是一种追求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和谐观念。在研究尚中思想起源的同时需铭记这一点。
根据先秦时期的文献资料,五帝时期,“执中”思想就已经处于萌芽阶段。在中国古代,无论是皇帝所处的地理位置还是政治地位都为中央,是全国的中心,是人民的中心。“执中”这一说法大约在喾帝时期就已经出现,这里的“执中”有两层含义:一是“中”作为中国古代行为标准的掌握,二是最高政治权力的掌控。第二层含义是由第一层含义不断发展引申过来的,国家最高权力掌控者要以“中”的标准要求自己,实际上此时的“中”更作为要求最高统治者的行为标准。《论语·尧曰》记载:“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根据这一则史料,可以推断在尧帝时期,便已经形成了“允执其中”的思想。“允执其中”与“执中”是一脉相承的,都强调了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做事要奉行“中”的标准。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依然崇尚“中”,孔子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尚中思想更为突出,对“执中”更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提出了中庸思想。中庸意为中的使用,更强调在社会活动中,人们要把“中”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与做事追求的最高目标。孔子认为,“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意思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便是君子无论何时都能够做到适中,不偏不倚,处于一个较为合适的阶段,而小人做事肆意妄为,行事较为极端。孔子还认为,中庸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并长期以之为准则来要求自己。由此可见,孔子非常推崇“中”的行为准则,并将“执中”思想进一步发展成中庸思想。战国时期,曾子等人在继承孔子中庸思想的基础上,又做了不同的理解。秦汉之后,出现大量研究《中庸》的著作,促进了人们对中庸之道的思考与理解,推动了尚中思想的发展。经过后世的不断探讨与研究,中庸之道的内涵更加丰富,其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择中”观念在思想上与儒家的中庸之道有所关联,儒家将“择中”观念应用到待人接物上,在生活中对待人和事要保持平和中正,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择中”观念的传承也对今天人们的思想品德起着启发性的作用。在新时代,我们要传承璀璨光辉的中华传统文化,并加以运用,更要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三、中国古代国家认同中的“择中”观念
说到国家认同中的“择中”观念就不得不提到“中原”了。中原,其本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原涵盖面积广阔,不仅涵盖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甚至包含整个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也是华夏民族的摇篮;根据相关文献古籍记载,狭义上的中原主要包括陕、豫、冀、鲁、晋南等黄河中下游地区,还与东西南北四夷共同构成所谓的“天下”,以中原为“中”,四个方向分别拱卫形成“东西南北中”的格局。
中原之“中”,将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地理概念,为方便管理周边少数民族,中原王朝大多采用择中建都的原则,即建都于国家控制区域相对居中的位置,以便在突发情况之下迅速进行应对。因此,中国古代王朝大多入主中原,且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毛传》有言:“中国,京师也。四方,诸夏也。”《集解》中也曾说:“刘熙曰:‘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由此可知,在中国古代,中原地理位置就尤为重要,不仅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同样作为历代的军事要地而存在,如“得中原者得天下”。
二是可以看作是抽象的文化概念,即“中”相对于周边的少数民族而言的。中原的独特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特点决定了中原地区的文化成为新石器时代至中国古代历代王朝所提倡的官方文化和中华文化的文化基底。历史上多次出现少数民族王朝入主中原,但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入主定居中原后,其原有文化在时间的推移中不断被中原地区文化影响、吸纳,最终被同化,成为璀璨华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特色分支,即使未被同化,也会受到很大影响。事实上,我们所说的“中原文化”是中原地区的区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结合体,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原文化”或者中华文化。中国古代都城、陵墓文化、文字、礼仪、器物就成为中华文化的物化载体,在文化上则表现为中国的嫡庶、正统、大一统思想。
《宋史·李纲传》:“自古中兴之主,起于西北则足以据中原而有东南。”此句中的“中原”即指黄河中下游地区。诸葛亮《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之“中原”即指黄河流域。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更是华夏部落集中居住的地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技术的进步,中原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也逐步融合和扩展,华夏部族的居住范围也随之扩大。生产力较为发达、文化较为先进的华夏民族自称中国,以区别于其他少数民族。夏商时期,一些较为落后的周边少数民族,在成康之世的分封后,在中原文化的不断拓展下,逐步受到较强的中原文化影响,并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而中原地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宜居之地,同时地理条件优越、气候条件较适宜,适合农业生产,在农业技术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平稳时期是王朝赋税征收的主要来源地,社会动荡时期自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关于少数民族对中原的认同,与其说是对“中原”这一地区的认同,不如说是对中原这一地区文化对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不断包容、不断吸纳所形成的独特的中华文化即“中原”文化的认同。
四、结语
对于今天来说,“择中”观念不仅对现代城市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借鉴性,还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体现了一脉相承的魅力与传承的震撼。以史为鉴,以史明理,以史立志。通过对“择中”观念的延续与家国传承,可以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