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早期丝织文化的历史价值
2 000多年前,中原丝绸作为经贸货品沿着丝绸之路到达西亚、欧洲,很多国家认识与了解中国都是从光滑轻盈、柔软飘逸的丝织物开始。
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曾在《自然史》中对蚕丝有如下记载:“首先遇到的人被叫作赛里斯人,他们以出产羊毛闻名。这种羊毛生于树叶上,取出,浸之于水,梳之成白色绒毛,然后再由我们的妇女完成纺线和织布这双重工序。靠着如此复杂的劳动,靠着如此长距离的谋求,罗马的贵夫人们才能够穿上透明的衣衫,耀眼于公众场合。”这段文字描述了西方人对东方丝绸的错误理解,他们认为白色的丝生长于树叶上,普林尼和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的西方学者,并不清楚丝绸是如何得到的,他们对这种神奇织物充满无限向往与渴求之情。
中国最早的纺织技艺和丝绸文化出现在黄河流域,从历史文献记载及出土的文物实物来看,这是不争的事实,若能将古代的纺织技艺和丝织实物复原,这将是价值无量的文化传播实践活动。
一、研究的局限性与客观难度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家蚕养殖和丝织技艺的国家,是丝绸文明的发源地。随着中国西北地区考古出土的大量汉唐丝织品文物的问世,中国丝绸文化再次引起世人瞩目,古代丝织品的研究越来越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
沈从文先生曾说过:“古代人穿衣服的事情,我们过去所知并不多,文献上虽留下许多记载,只因日子太久,引书证书,辗转赴会,越来越不易清楚了。幸亏考古学家的努力,从地下挖出了大量古文物,可做参考比较,我们才能得到新的知识。”针对丝织物的研究资料,主要依赖两种途径:一类是依靠古代文献进行研究,另一类是依据古人通过各种方式遗留下来的丝织品实物进行研究。然而,古代掌握丝织生产内情的人,往往不是著书立说之人,再加上部分古籍中的描述词语并非古今通用,加大了依赖文献进行研究的难度。再者,由于丝织品文物的脆弱特性,往往在遗迹考古中不易发现原物,即使发现了出土实物,也会由于破损、碳化、污染等原因,使原物的研究和复原更加困难,这一系列客观因素导致人们能看到的古代丝织文物非常少。如此来看,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等都相对较弱。
二、丝织文化溯源
进入现代社会,随着科技发展,相关人员研究古代丝织的能力不断提升,使人们能更为直观地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在纺织科技领域的智慧结晶和奇迹创造。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华夏文明之源,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中,丝绸文化具有深入且广泛的挖掘意义和研究价值,应重视其史学价值、工艺价值和现实复原价值,使其在当代得到有益传播与发展。
纵观历史不难发现,中国古代丝绸文化的起源大多出现在黄河流域,桑蚕丝织文化更是明确且突出。那么,祖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掌握纺织技术?作为拥有大量古代文化遗存的陕西省,又与丝织文化具有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与故事呢?
三、古代纺织技术的出现
根据考古研究发现,纺织技术出现在陕西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约5 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赵丰、金琳编著的《纺织考古》一书中记录中国最早的纺织技术:“我国最早的纺织品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在距今7 000—5 000年前,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均已出现麻纺织业和丝织业,西北地区则出现了毛织业。从出土实物来看,当时已出现了原始的织造工具和编织工具,能生产出绞编织物、斜编织物和平纹织物。织物的颜色也已出现,说明我国的纺织业在这一时期已达到初步的水平。”陕西半坡遗址和临潼姜寨遗址都是以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为核心的人类早期文明遗存,这里曾发现过石制纺轮、骨针、骨锥等简易的纺织工具,也发现了残存的织物痕迹。
这些工具在制作时均需要打磨,成型较慢。在人类起初生产工具不易得到的情况下,纺织生产力十分低下和薄弱。除了简单的工具外,还发现附着于陶片、陶钵上的布纹印痕和画有布纹的彩绘痕迹。根据国家博物馆对西安半坡仰韶遗址的研究表明,这类印附的陶器是因制陶时把未干的陶坯放在麻布上衬垫所致。布纹纹理粗细不均,粗线直径约0.4厘米,细线直径约0.05厘米,反映出当时纺线、织布水平较为低下。
考古挖掘的不断发现,使人们了解到在同一时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甚至东北地区的先民都不同程度地掌握了手工纺织技术,纺织业的多元化发展也印证了《商君书·画策》中所描述的“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女织而衣”的农耕民族原始社会生活形态。1958年,浙江考古工作人员在湖州钱山漾遗址中发现了一个小竹筐,筐内有一些纺织品及丝线之类的实物,“钱山漾遗址的年代距今应有4700多年,这一出土绢片也就是当时所知最早的丝织物,极为珍贵”。
在对比仰韶文化较晚出现的龙山文化遗址考古探秘中,制作更精细的纺织工具大量出土,比如塑型较为简单快捷的陶制纺轮,反映出这一时期纺织业已较为普遍,纺织技术的提升对工具的需求量加大,导致工具的制作工艺从打磨石头发展到陶塑工艺制作。除此之外,还发现了更加先进的纺织工具——骨梭(可以引领纬线穿梭于经线之间的细长形尖头的纺织工具),骨梭的应用在纺织技术上可谓是重大进步,也是当时纺织能力的客观物证参考。
在陕西华县泉护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陶器上面附着的纺织品痕迹,经研究后证实,纺织技术已达到每平方厘米同时使用经纬线各10根的水平,说明当时先民们的纺织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或许大家会认为这样密度的纺织品非常粗糙,但就如《淮南子》中所讲,古代祖先最早用手指经珪丝缕,织成最原始的布帛。《淮南子·氾论训》中记载:“伯余之初作衣也,剡麻索缕手经指挂,其成犹网罗;后世为之机杼胜复,以便其用,而民得以掩形御寒”,从出土的文物和古代典籍所提供的材料来看,这与远古纺织手工技术水平相符,当时用以纺织的原料是麻和葛,都属于韧皮类植物纤维。人们剥取这些植物的皮层纤维,用陶制或石制的纺轮捻成细线,再利用水平式的简易腰织机,编织出很窄、很稀疏的平纹麻布。也正是由于古人先使用麻与葛纤维实践出了纺织技术的基本方法与形态,而后当蚕丝出现时,便快速替代了葛、麻,制作出更美丽、更舒适的丝绸纺织品。
四、蚕丝纺织的应用
中国最早的纺织从纺织麻、葛纤维开始,发展至丝绸纺织阶段,标志着纺织技术的显著提升。丝绸纺织以种桑、养蚕和缫丝为前提条件,种桑、养蚕和缫丝起源于有史以前,准确地说,蚕丝在中国的使用应该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是继麻、葛纺织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纺织发明。
1926年,在由考古学家李济先生主持挖掘的山西省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半个被锐利刀刃切割极其平整的蚕茧。经鉴定,其属于半野生蚕茧,这种半野生蚕茧实际上也算家蚕,只是因为人类刚开始驯化野蚕,导致进化不够,茧形较小,但足以说明在距今6 000—5 500年前,黄河流域的先民已经开始试图驯养野蚕。人们开始对广泛生长于原始森林中的野蚕产生了浓厚兴趣,或许是为了吃蚕蛹才有了撕开蚕茧的动作,从而发现了蚕茧的纤维性能,至此逐步开始了使用蚕丝并对野蚕进行人工驯化家养的过程。
陕西省铜川市地方志《同官县志物产》一书,对铜川历史中的金山柏林、蚕姑庙柏林、纸坊柏林等地古籍均有记载。2006年,考古工作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发现了一直隐没于人们视线之外的蚕姑庙遗址,该遗址与铜川一带民间流传的故事相呼应,轩辕黄帝置印于印台山、其元妃嫘祖被尊称为“蚕姑(蚕神)”,嫘祖养蚕利民,当地人为其修建蚕姑庙侍以供奉。
五、蚕丝起源传世神话
丝绸最早起源于中国,关于“蚕神”,比较普遍的起源说法有黄帝元妃——西陵氏嫘祖、马头娘娘等。
关于先蚕嫘祖的故事,在统治者的礼仪中,祭拜的桑蚕始祖正是黄帝的元妃嫘祖。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唐代诗人李白的老师赵蕤所题《嫘祖圣地》碑文写道:“生前,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民间也将马头娘娘称为“马鸣王菩萨”,作为蚕业始祖进行祭拜。关于马头娘娘的故事,《山海经·海外北经》与《搜神记》卷十四都有详细记载,而以《搜神记》描述最为精彩。
早期丝绸文化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均有发现,正如丝绸史研究专家赵丰先生所说:“由于传说中丝绸的发明人是黄帝元妃嫘祖,理论上,丝绸应该首先出现在黄河流域。”这一推论直至20世纪80年代随着郑州市文物工作队在荥阳青台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大规模发掘后才被加以佐证。在这个距今5 500年的遗址中,出土了两个瓮棺,棺内发现有丝织物残片。经研究,这是使用桑蚕丝制作而成的两种织物,一种是平纹纱;另一种是由两根经丝组成的绞纱织物,这种织物工艺就是一直被沿用至今的丝织工艺“绞罗”。
六、蚕文化与礼制的结合
在中国原始社会发展的漫长历程中,古人除了利用蚕丝纤维制作布帛,完成由衣着“衣皮韦”进化到用五彩丝线织成锦帛衣裳的过程,还引申到蚕可“事鬼神”的文化观念。如此引申是因为古人将蚕的蚕衣皮先变蛹再化为蛾的一系列生命变化与人的生死及死后升天的理念联系在一起。蚕被视为能沟通生与死、天与地的神力,这种精神寄托一直延续了几千年。
在距今5 0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诸多表现蚕或蛹的形象刻画。1960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山西芮城西王村仰韶文化晚期遗址中发现的陶制蚕蛹形装饰物。在古时,无论是生前祭天还是死后下葬,人们一旦想通天地时,就必须穿丝绸、佩戴玉蚕。当然,也并非所有人都有资格通天地,直至商周时期,玉蚕在大型贵族墓葬中才较为多见。日本学者布目顺郎在《养蚕的起源及古代绢》一书中专门讨论了陕西泾阳高家堡,长安沣西村,宝鸡福林堡、茹家庄等出土的大批玉蚕、蚕纹饰物,这种萌发在中国独特文化背景中的桑蚕文化,将小小的蚕奉为可沟通生与死、天与地的引路神,桑树成为羽化升天的工具,是世界其他民族所不曾有的。人们对蚕桑之事崇敬有加,不但进行祭拜还有意识地对蚕加以饲养和保护,该思想推动了中国桑蚕业的发展,为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丝织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七、古代纺织技艺发展价值分析
中国纺织生产技术的发展基本上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一致,在原始手工纺织时期,主要以采集原料和培育原料为主。当时,人们靠采集野生的葛、麻、野蚕丝和鸟兽羽毛,再用手搓、绩、编、织并使用极简单的工具,那时纺织品的生产能力很低,工艺也极为粗糙,只能供生产者及家人使用。随着农牧业发展,人们从采集逐步发展到培育,学会了种麻、育蚕、养羊等。虽然有了更多的纺织工具,但这些工具参与生产时基本还是由人手来赋予动作,例如纺轮需要手捻转。但即便这样,由于运用了较多工具,生产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产品也更加精细,并且开始出现花纹与色彩。
从伏羲氏“化蚕桑为绵帛”,到嫘祖“教民养蚕”,再到帝喾时少女“化而为蚕”,从该轨迹可以看出,中国早期的丝织生产,在黄河流域出现了较为清晰的文化脉络,这也符合中国文明诞生于黄河流域的历史事实。挖掘丝绸纺织历史文化,具有极为深远的理论意义,若将远古时期的丝织品复原出来,将是更具有实践价值的贡献。
八、结语
中国在原始社会就有了纺织技术,从开始利用野生纤维到养蚕取丝,纺织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宝藏。古人留下的大量资料文献、考古学家发掘出的丰富的文物、前辈学者开展了多年的研究工作以及已取得的十分可观的成绩等,这些为当今人们开展丝织文化研究搭建了坚实平坦的桥梁。在此基础上,新一代丝织文化工作者更需要坚持寻找、继续总结,传承与发扬中国丝绸纺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