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中原地区五色黄河文化元素
中原,本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后指黄河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被视为“天下中心”。现如今,中原狭义上指河南省。河南简称“豫”,“豫”确切记载于安阳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文中。从字形上看,“豫”由“予”和“象”组成,意思是人和象在一起,人牵着象,河南省就是黄河流域的“牵象之地”。在中国八大古都中,洛阳、开封、安阳、郑州都位于河南省,可谓“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因黄河而得名,与黄河命运相连,中原沃土上承载着无数辉煌的文明文化。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泉和精华所在,更是一座潜力巨大的资源宝库。中原地区所蕴含的中原文化,是中华之根、华夏之魂,宛如黄河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在中原大地上创造的每一项奇迹、绽放的每一束光彩,都浸透着黄河文化的滋养。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指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如今,中原奏响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讲好“黄河故事”“河南故事”,深入挖掘中原黄河文化所蕴含的元素及时代价值,使中原黄河文化的根魂血脉永久延续,对于河南高质量发展、中原更加出彩、谋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弘扬中原黄河文化,文章深入挖掘、提炼河南的五色黄河文化元素,着重梳理以黄、绿、红、白、黑五色为代表的文化元素所蕴含的中原黄河文化,探索弘扬中原文化、让中原更加出彩的路径。
一、探寻中原地区五色黄河文化元素
(一)黄河黄土黄种人
源源不断的黄河、绵绵不尽的黄土、人文始祖黄帝、生生不息的炎黄子孙都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要素,黄河、黄土、黄种人等成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意义的文化符号。黄河之黄仿佛天经地义,在周秦时,黄土高原曾满目绿色,原始森林里绿树青山,遍布着山峦丘阜、低地平川,夹杂着若干草原。黄土被称为“黄壤”,以区别土壤名称,黄河水也较为清澈,黄河称为“大河”。直至唐朝,大河已俨然变成黄色,自此取名为“黄河”。黄河水黄色的成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过度开发黄土高原,人类砍伐山林树木造成大量植被破坏,雨水常常裹带着泥土从山上流向小河,再汇入大河,使黄河水的含沙量日益增加,最终导致黄河水浑浊变黄;另一方面,黄土高原以土壤色黄而得名,因长时间风化导致土质疏松,黄色土壤水土流失,而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支流甚多,水中夹杂着大量黄色泥沙流入黄河,随着河水流动向中下游漂去。长久以来,在河道内沉积了无数泥沙,导致黄河水变黄。
黄河源远流长,浩瀚博大,开启了中华文明之源,培植了炎黄子孙之根,铸就了中华民族之魂。以河南为代表的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也是华夏文明最重要的发源地。人们常说,中原河洛地区是炎黄二帝为中华民族奠基的主要区域,这个被黄河冲积沉淀而成的中原地区,黄帝曾带领中华先民,披荆斩棘,筚路蓝缕,最终一统天下,协和万邦,可称为“中华文明古国的开国国父”,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开枝散叶,生生不息,培育出中华民族的文明之花。历史上,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都非常认同中原文化,追认黄帝为始祖,逐渐形成以汉族为主体包括多民族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黄帝故里在新郑,每一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从飞越万水千山寻根谒祖的人群中,从自称“河洛郎”的台湾同胞和海外华侨中,人们感受最深的是浓厚的家国情怀、流淌在血液里的同根同源以及强烈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这也正是中华文明绵延千年而不衰的精神密码所在。
(二)绿水青山
1.黄河河南段出发点——三门峡
万里黄河进入河南的第一站是河南最西边的城市——三门峡,这里是黄河进入平原之前最后一段峡谷中最为险要的一座山峡,相传这里是大禹治水时“斧劈三门”凿通两侧河道所留,几千年来历经风雨、浪涛而岿然不动。如今的三门峡有“黄河明珠”“天鹅之城”的美称。三门峡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厚重,有“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黄河大坝。曾经浑浊不清的黄河水在库区变成“绿色的黄河”,“一泓清水一眼见绿”,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使黄河水变得清澈,满眼的黄河水碧波荡漾。在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每年都有成百上千的白天鹅在此处栖息越冬。而被誉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样板”的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昔日满目疮痍,如今也风景如画、绿意盎然。
2.黄河河南段核心区——“郑汴洛”
黄河河南段核心城市“郑汴洛”,即郑州、开封、洛阳三座城市,曾是黄河沿岸的重要古都,是古老华夏文明、黄河文化的精华缩影,占据中华文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置长达3 000年之久。“郑汴洛”三地地域文脉相通相融,既是河南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板块,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先行区、示范区。三座城市自东向西连成一片,文旅资源密集丰富,形成青山绿水环绕、景色宜人的沿黄生态廊道。河南省省会郑州,地处黄河流域的中心腹地,曾是黄帝、夏、商王朝立都建国之地,如今在推动沿黄地区黄河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方面发挥着中心、引领、辐射作用。郑州拥有黄河国家湿地公园、黄河博物馆、黄河文化公园等众多知名的绿色文旅资源,且城市绿化覆盖率高,围绕城市轮廓的沿黄河湿地保护区、防护林带也将郑州打造成一个环形的绿色保护带,构建郑州“黄河文化之魂,华夏文明之源”的形象。“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几座城”,在地理位置上,开封位于黄河“豆腐腰”最脆弱的位置,自古以来,黄河曾多次造就它,也曾多次毁灭它。开封兰考县东坝头,曾是当年焦裕禄带领当地百姓奋斗过的不毛之地,如今已风景如画、游人如织。昔时城郭巍峨、宫阙壮丽、风景优美的古都洛阳,既有龙门石窟的“龙门山色”,又有洛河岸边洛浦公园的水清岸绿;既有栾川重渡沟的百瀑千泉、万亩竹海,又有宛如仙境般的老君山,以及白云山的秀美、龙潭大峡谷的险峻、长寿山的竹景观等。
(三)红色基因
1.红色资源重燃革命薪火
黄河文化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撑起红色革命文化的民族脊梁,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勇拼搏的民族品格。近代以来,黄河流域河南段赓续了光荣的革命传统,遗存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百年党史,红色传承。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黄河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继承者和弘扬者,中国革命在党的创立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都曾在黄河两岸留下红色的足迹:郑州二七纪念馆、“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何家冲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杨靖宇将军纪念馆、鲁山豫西革命纪念馆、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兰考焦裕禄纪念园、林州市红旗渠风景区红色教育基地等,这些以红色景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为基础的红色文化资源重燃了革命薪火,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2.红色精神染遍中原大地
黄河文化蕴含着深厚的红色精神,红色基因使黄河文化的根魂血脉永久延续,生生不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9月在河南调研时指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河南信阳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是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党领导大别山区军民创造的,是用鲜血和生命锻造的“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20世纪60年代,在河南安阳林县(今林州市),为结束十年九旱的历史,勤劳勇敢的30万林县人民苦战10个春秋,在万仞壁立的太行山上凿出全长1500千米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彻底改变了世世代代贫穷缺水的命运,是党领导人民不畏艰险、敢于斗争的生动写照。“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形成的红旗渠精神。在河南开封,焦裕禄同志为治理“三害”观风口、探流沙、察水势、栽泡桐,以干事业抓工作的拼劲韧劲,以对老百姓的亲劲儿,树立了优秀县委书记“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高贵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将焦裕禄精神总结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大别山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已列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当中。
(四)天人合一思想
黄河流域的先人逐水草而居、与黄河相依相伴。他们在长期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逐步认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懂得敬畏自然、热爱自然,孕育出阴阳和谐、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产生于古代河洛地区的河洛文化,是华夏文化的源头,也是黄河文化的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其是以河南洛阳为中心的古代黄河与洛水交汇地区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从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再到二里头文化,无不表明河洛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古人由“河图”“洛书”推演出八卦,又将河洛二图结合起来衍生出太极图,太极图中黑色代表“阴”,白色代表“阳”,在阴阳学说中,万事万物都包含阴阳二性,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化。基于阴阳五行学说,河洛文化也在不断地与道家、儒家学说等哲学理论及各种文化交融交汇,逐步形成独有的文化特色,在武术中尤为突出。阴阳学说是中华武术理论思想的基础,在武术中称其为“一阴一阳之谓拳”。河洛地区是少林拳、苌家拳、陈式太极拳等拳种的发源地,太极拳理论基础即建立在河图洛书“阴阳学说”“天人合一观”与道家学说、儒家学说的哲学理论基础上。此外,在河洛文化与佛学思想的融合下,推动了少林武术的形成,由此,河洛文化在中国武术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五色黄河文化元素,让中原更加出彩
(一)运用五色黄河文化元素,打造中原新名片
中原黄河文化的传播与弘扬需要打造代表中原黄河文化的名片,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国文化具有深远影响。五行、五味、五色、五音、五谷等,中国古代先民由五行推及人之五官、食之五味、乐之五音等,一一对应,逐渐形成“五行配五”的系统观念。在探寻中原五色黄河文化过程中,黄色使我们得知作为炎黄子孙、黄河儿女的我们是怎么来的;绿色让我们看到新时代中原绿水青山的颜值不断提升,金山银山的价值不断彰显,黄河两岸正在美起来、靓起来;红色鼓舞着我们要发扬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焦裕禄精神,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黑白二色所蕴含的“阴阳和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让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每一个颜色背后都演绎着独具中原特色的故事,这些五彩的黄河故事成为极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中原名片。
(二)运用新媒体,呈现中原五色黄河文化元素
大力弘扬黄河文化,讲好河南故事,让中原更加出彩,必须做好黄河故事的宣传和传承工作。在内容方面,要讲好黄河故事不仅要在文化定位上提升、在文旅融合中挖掘,还要提炼黄河故事中的核心价值。在形式方面,随着媒介技术迅速发展,要想讲好黄河故事必须充分利用各类新媒体,例如,自2021年以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火遍全国,节目以全新的艺术形式为观众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充分利用移动优先、融合传播、互联互通和高新视频技术,立足中原文化、黄河文化,节目中呈现出中原五色黄河文化元素,进一步带动文化寻根热潮,弘扬中原文化,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同时,新媒体的运用,极大地提升了中原地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以一种更加真实、更接地气的维度展现黄河文化,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