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中国营销的平庸化
营销的铁律是:不能更好,必然平庸。
中国企业营销平庸最直接的市场表现是,历史的、一贯的结构性缺陷在今天尖锐起来了。供给侧问题凸显,许多过往貌似优秀的企业正在走向平庸。实体商业如此,电商亦如此。有人说,在中国做营销太累了,“累趴下”一代又一代营销人,永远也做不到“让销售成为多余”。那是因为,深度分销是平庸产品的销售模式。
实际上,在互联网喧嚣里,中国大多数企业都在丧失对企业营销常识、营销底层逻辑的认知。尤其在营销升级和转型上,可以说毫无章法、乱抓一通。
从2013年小米现象炒热“互联网思维”这个词,到2015年的“互联网+”,乃至今天占据主流舆论焦点的“新营销”“新零售”等关键词,都有价值,却不是当下中国企业营销升级最迫切的。
那么,中国营销需要回答什么问题?决定营销卓越或者平庸的到底是什么?
让普通人过得更好,这曾经是乌托邦,但中国企业的营销实践,让它正在变成现实。
整体上,美国营销平庸了。于是,美国的制造业相对衰落了,以至从奥巴马到特朗普都呼吁并采取措施重振美国制造业。日本的家用电器行业营销平庸了,于是,中国成为新的电器王国。
当营销探索被新概念和新销售(所谓的新零售和新营销本质上是新销售)左右,面对电商冲击(为什么不是表现为机遇而是冲击呢?)中国实体经济张皇失措时;当各种“风口”层出不穷,加之各行各业必须向营销的“深水区”(打造领先产品和追求技术创新)挺进,使得专注主业并力求创新的企业变得稀缺时,我认为,中国营销平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