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持传播角度浅析人工智能背景下主持人被替代的可能性 ——以新华社“AI合成主播”为例
“AI合成主播”在具体的主持传播活动中有其特殊的优势。首先,打破了人类身体结构限制的虚拟主播不仅能够全天候无间歇工作,而且不会因为情绪波动和身体状况而影响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其次,在全球化的传播背景下,文化互动的节奏愈发激烈。国际间文化传播交流的态势要求我国要加强对外传播力。以“连接中国、沟通世界”为使命的合成主播可以通过大量数据二十四小时不停歇地进行深度学习,今后会掌握更多的语种进行主持。
第三,主持人读错、漏读既定稿件中的文字或者是出现思维断层导致语流停滞都是禁忌。现代科技塑造出了兼备准确与稳定两大优势的“AI合成主播”。只要输入“AI合成主播”的文本没有错误,TA的播报就可以达到零纰漏且无停滞的标准。
第四,“AI合成主播”具有较高的效率。这一点优势首先体现在只需提供文本给TA,几分钟即可合成一则视频。其次,还有一些特定的场景,真人主持人无法到达现场,“AI合成主播”可以结合新华社“现场新闻”报道,实现“AI合成主播”与短视频一体化的生产制作,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闻短视频,增加报道的感染力,让观众有更为深切的体验和感受。合成主播一方面提高了报道的时效性,另一方面还降低了视频制作的成本。
一、探寻“AI合成主播”在主持传播活动中的短板
主持人作为主持传播活动的主体在传播活动中所起的具体作用既是主持人得以存在的基础,又是衡量主持人是否称职的标准。主持传播主体的六大作用分别是现场应变、人际互动、驾驭控制、提问采访、组织串联和把关整合,这里将选择其中三项进行详例分析,衡量“AI合成主播”是否具备足够能力替代主任主持人。
(一)现场应变
现场应变是指主持人能够在现场对突如其来的情况作出机智、敏锐的应变。这种应变既可能是一次对意外事故的及时应对,也可能是一次尴尬局面的巧妙化解,更可能是一次即兴发挥。
歌手张信哲做客《开讲啦》栏目时,一位学生代表提出了张信哲是过气歌手的质疑,导致现场气氛无比尴尬。主持人撒贝宁为了救场说道:“你非要让乔丹回到篮球场上去跟现在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去拼NBA的冠军,不科学,但这不影响乔丹依然是NBA的神!”这段话巧妙地利用其它人物事例影射张信哲,接着引出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得到了观众的情感共鸣,随后以一句玩笑结束了问题的回答。主持人撒贝宁这系列现场应变既符合当时的场景又充分化解了尴尬的场面,这都说明了真人主持人能够充分调动自身能力进行现场应变。
“AI合成主播”合背后的技术支撑中有“建模”这一关键词,所谓建模就是要先建立模型,合成主播才能够进行模拟应对。但是,再精细的编程也无法应对瞬息万变的现场情况。加之思维和情感上无法与真人比拟,这导致TA面临主持传播活动中各类突发情况时,一方面无法利用思维能动地将现场突发情况中的相关因素或将其与其他外界因素有机联系在一起,比如说撒贝宁联想到以篮球界的名人影射张信哲来回答问题,既做出了回应,又规避了说话太直接的风险。
另一方面,应对突发情况需要考虑到社会环境、媒介环境以及栏目环境,其中包含了嘉宾受众、语境等因素。目前,“AI合成主播”很难对这些因素做出准确的预判协助TA去做出恰适的应变。突发情况难以预测,无法给“AI合成主播”提前设置文本,人工临时协助进行应急处理,也很难确保“万无一失”。
(二)人际互动
主持传播实现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优势互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主持传播是使用语言、姿势以及表情等传播符号的高语境个人化传播。这种人际性在具体的主持传播活动中是通过主持人的人际互动作用所体现的,而人际互动则是指主持人与现场内外的观众、嘉宾之间的互动。
董卿在《中华骄傲》这档栏目中为了照顾在轮椅上96岁高龄的许渊冲老先生,选择了跪地采访。她在和老先生谈话时,靠近老先生耳边缓慢地说话,也会在老先生对视时,跪的更低,以保持和先生的平视或仰视。真人主持人会通过现场的细致观察和判断做出适宜的人际互动。
从主持传播运用的传播符号来看,语言、表情、姿势动作等手段协助主持人进行信息情感的传递和接收。在这方面,合成主播的语音和外形虽已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大突破,但目前TA的表现还不能给受众带来审美享受。最为致命的是虚拟主播并不是真实的人,没有生命、思维和情感的虚拟主播导致合成TA无法细致观察现场从而做出预判进行适宜的人际互动行为,比如说TA很难像董卿一样去跪地采访表达出对老先生的照顾和尊重。真人主持人的缺失意味着主持传播活动中人际传播本源的缺失。当观众长期观看虚拟主播的节目后会产生虚拟主播既然不是真人,就没有必要做出反馈的想法。观众的这一想法会使主持传播活动的人际互动失败,只剩下单向的信息灌输。
(三)驾驭控制
主持人作为主持传播的主体,其角色相当于主持传播活动的主人或总管。因此,主持人就要发挥出主人应有的驾驭和控制传播局面的作用。
在主持传播活动中主持人应当掌握主动权去控制局面,以避免节目局面失控。传播局面失控的状况颇也为常见,比如嘉宾说话欲过强导致节目进程拖延或是多位嘉宾观众出现了争执等。一档固定的栏目必定有其时间限制,加之广播电视传播活动具有线性传播的特点,主持人的驾驭控制能力就体现在根据时间来调整节目的内容和进程。经典案例就是在2007年欢乐中国行元旦特别节目中虽然后台多次出现时间误判,但是董卿控制住了节奏加上流畅的语言表达,铸就了“金色三分钟”。
上述案例证明真人主持人具备驾驭控制能力。如若“AI合成主播”的预设与节目实际时间和内容完全重合,那么“AI合成主播”或许能够按照文本完成对节目的把控。但不论录播还是直播,节目的计划时间可能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偏差。实际上,节目中的嘉宾或观众,甚至主持人自己说多久话都不可能准确到分秒,同时主持传播主体对节目局面的控制方面夹杂着人际传播的因素,这些都难以预料又难以控制,“AI合成主播”的表现可能就会让诸位失望了。
其余三个分论点不一一列举了,通过以上的详细例证,得出以下列表格:
作用 真人主持人 AI合成主播
组织串联 具备 具备简单的组织串联能力
现场应变 具备 不具备
人际互动 具备 不具备
驾驭控制 具备 不具备
提问采访 具备 提问能力不够精湛 可进行简单提问
把关整合 具备 把关能力:具备 整合能力:不具备
目前,“AI合成主播”在主持传播活动中还不具备足够的能力去完全替代真人主持人。
二、展望“AI合成主播”与真人主持人的发展之道
科技的突飞猛进为人类社会带来了人工智能的产物,是一种进步发展,也是一种对人类的警醒。目前从主持传播主体的角度来看虚拟主播暂时无法替代真人主持人,但真人主持人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专业的核心竞争力,避免被淘汰的命运。
“AI合成主播”的出现是对于广播电视行业是一种新鲜元素的注入,我们要承认合成主播的优势,发挥其在部分主持传播活动中的巨大优势。“AI合成主播”与真人主持人应当取长补短、相互配合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二者在未来的日子里形成将“优势互补,携手共进”的工作状态以此来优化优化工作模式、行业业结构以及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