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社科论文 > 正文

基于民营企业生存环境的政策支持及管理机制研究

作者:李锐来源:《企业科技与发展》日期:2020-01-03人气:995

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十分复杂,对我国经济冲击加大的背景下,民营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维持民营企业生存发展,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其意义十分重大,已成为当前民营经济发展和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1民营经济地位论述

民营企业自改革开放诞生之日起就发展非常迅速,民营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进程紧密相连,展现出了澎湃的蓬勃生机与活力,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能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提供强有力的推动力量。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市场经济的主体,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民营经济的稳定发展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亦起到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维持民营企业生存发展,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其意义十分重大。

2民营企业生存现状简述

民营经济自诞生之日起发展就较为迅速,但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和世界经济形势不稳定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潜藏着诸多危机,很多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生存状况形势十分严峻,生存周期很短,经常面临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危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等因素造成的。另外,行业产业链上下游风险的应引起警惕。一旦上游产业发展受到经济危机等因素影响出现问题,或上游资源和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其行业的紧密关联敏感性会导致下游产业受到牵连和影响。除行业外,风险的区域性也是较为明显的。行业风险的集中度高、影响面大,应引起足够重视。

尽管民营企业都非常重视人才的吸收和人力资源管理,但由于用工环境和自身体制的原因,民营企业中大多仍十分缺乏优秀的管理人员和中高级技术人员,员工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实践经验欠缺,综合协调管理能力较差,人力资源考核机制还不够健全,相关人员培训力度不足,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特别是处于创业期的一些成长型民营企业,其盈利模式及市场开拓还都处在初级阶段,往往缺乏明确的经营目标及发展战略,管理中存在许多漏洞,经营的稳定性整体都低于大型企业或主板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失败往往会导致公司的经营出现大起大落,甚至产生经营失败。

3民营企业生产环境分析

3.1政策环境

民营企业所在政策环境势必会对民企的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政策环境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也是民营企业家安全感缺失的重要原因。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在行业政策上待遇并不平衡,民营企业享受到的宏观政策扶持作用较为有限,很多领域的监管管制、行政审批制度给一些行业的民营企业发展带来了困难,审批程序繁复,费用、门槛较高。我国民营企业承担的税费负担普遍较重。除了税收之外,其他非税负担,如各种收费项目也给民营企业增加了很大的压力。

3.2金融环境

在我国现行的金融制度下,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着融资难、成本高的问题。据调查显示,目前特别是在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民营企业、中小民营企业,及房地产业、住宿、餐饮、制造业中的钢铁、造纸等行业民营企业的资金紧张状况更为严重。随着2013年7月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金融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利率市场化为民营企业获得有效融资形成长期利好,为民营企业获得贷款创造了更大的空间。

3.3行业环境

受一些基础能源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众多处在产业链下游的民营企业公司受到波及,能源、原材料购进价格涨幅过高,主营业务成本提高,毛利率下降,很多行业的盈利能力受到较大的影响。民营企业迫切需要转变生产方式,从以往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和投资驱动,转变成为向主要依靠资源节约和创新驱动;从传统产业低端,低附加值的生产方式,转变成为现代的高端高附加值的生产方式。

另外,民营企业还普遍面临着十分困难的用人环境。“用工荒”和人工成本上升给民营企业造成了很大的运行压力。2012年,中国劳动人口出现了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首次减少,且骤减350万人,人口老龄化也出现了加速趋势,人口结构变化和城镇化加剧导致了劳动力供给不足,近几年东南沿海地区尤其出现了民工荒的情况,特别是有技能的劳动力供给越来越不足,目前民营企业招工难的问题逐渐凸显。另外,居民收入的普遍性增长导致了用工成本的上升,近年来我国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普通劳动力工资就持续出现上涨态势。除工资外,四险一金等用工附加费用也在抬高人工成本。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招工上,特别是一些具有较强能力、实践经验丰富的中级人才的招聘中存在着更大的劣势,中高层次人才的择业期望较高,求职者生活成本增加,民营企业与国企相比品牌、规模等没有吸引力,薪酬待遇低,缺乏竞争力,员工流失严重。人力资源的问题已成为大多数民营企业家最焦虑的问题之一。

3.4发展瓶颈

企业需要不断做大做强并有所创新,当前民营企业大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问题。民营企业多数属于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较大,附加值低,转型升级的问题尤其迫切。民营企业为应对环境变化,还应进行内部组织和管理上的变革,从简单模仿、成本竞争,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转变。总的来说,民营经济的体制机制灵活,发展活力及应变能力是比较强的,但在二次创业的过程中,有很多民营企业遇到发展瓶颈,面临被淘汰的命运。一些处于创业阶段的高科技民营企业具有较高的成长性,但企业成立的时间较短,整体规模较小,面临的风险较大,业绩不突出,在竞争中很容易陷入困境;而传统行业的中小民营企业则创新能力不强,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缺乏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以受托加工为主,由于人才、技术、资金所限,创新能力比较弱。

民营企业一般都存在实力不足、缺乏抵押资产、信用评分较低,流动性紧张的问题,难以从银行和其他正规金融机构贷到款项,即使获得贷款其利率也会大幅上浮,也很少具备股权及债券融资资质,融资渠道狭窄,只有少数大型民营企业能够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到资金。很多民营企业长期依赖自身积累的内部融资方式,发展较为缓慢;而一旦出现资金困难,由于融资渠道不畅通,只能通过非正规融资的形式,其贷款利率高达17%甚至20%以上。正因为民营企业融资的困难和极高的融资成本,其偿债能力风险也更为巨大,如果企业决策失误,经营不善,就可能到期无力还本付息,陷入财务困境,甚至破产倒闭。

4改善民营企业生产环境的政策体系及管理措施建议

4.1政策建议

4.1.1通过一系列政策继续大力扶植民营企业发展

要解决民营企业的发展问题,政府应继续采取一系列扶植政策。上海新沪商联合会2014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指数调研显示,2013年中国民营企业家最为担心的问题是“政策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感。近年来,中央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简政放权的改革,让众多民营企业家对未来的信心提升。要继续创造民企能够盈利的环境,放水养鱼,帮助民营企业实现盈利。实行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及外资企业相同待遇,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一视同仁。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民营企业实施特定的引导、培育和帮扶政策,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进一步减轻民营企业负担,提高竞争力。加大监管帮扶力度,减负增效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税收政策也应定位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为民营企业创造较好的税收环境,实现税负公平,并适当给予民营企业更多税收优惠,减轻民营企业的税收负担,扩大民营企业税收优惠范围,完善地方税制,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改进税收管理体系,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服务,优化税收征管环境。

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和行政制度,加强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广大民营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合同纠纷、不公平待遇、权利受侵犯等情况进行维权帮扶,提供法律支持。加快扶持民营企业上市步伐,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依托各类园区、产业集群,支持各类创业载体建设,培育民营企业创业基地,开展知名品牌示范区的建设,引导扶持民营企业实现聚集发展,推动民营企业争创名牌产品。鼓励并奖励民营企业吸纳创业群体,为创业期民营企业提供低租金经营场地。带动民营企业与重点企业协作配套,促进民营企业与高科技成果对接,提高民营企业技术水平。继续以创新支撑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知识产权,支持民营企业加快专利实施转化,提高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制度的运用水平,增强民营企业知识产权自我保护能力。

4.1.2加快金融改革力度

2013年,国家开始在引导投资进入流通环节、引导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尝试破解融资难题,如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等。设立专门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窗口和金融机制,使金融机构尽量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是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体系的有益尝试。而发展社区中小银行,将地下钱庄逐步转变为社区小银行,不仅有助于为民营企业提供直接的金融服务,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还能够强化银行业的竞争,降低银行贷款实际利率。

应积极发展地方资本市场,有利于扩大民营企业生存空间,促使民营企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还能够充分发挥其对当地经济情况比较熟悉的优势,更好地为民营企业服务,帮助民营企业发展。

4.1.3加强行业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风险管理

针对日趋激烈的行业现状,政府相关部门应对辖区内民营企业采取实地查看、核查账目等方式进行风险分析,详细了解当前行业风险情况问题,进一步加强行业日常风险管理,完善行业风险预警机制,为应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漏洞打下基础。税收部门可通过加强行业风险管理和纳税评估工作,从行业税负分析入手对相关行业产业链及关联企业的税负采取分析和比对,建立行业纳税评估模型和行业管理模型,从而了解行业运行状况,做出风险预警。

4.1.4建立良好的政企沟通渠道

政企关系并不是企业依赖于政府,而是一种双向的沟通。良好的政企沟通渠道可以使政府部门与企业交流、互动的渠道更加畅通,服务企业的载体更加丰富、规范。而从政府角度来看,则需要建立涉企政策信息公开机制,企情动态检测机制,政企互动交流机制,涉企事项综合处置机制等沟通机制并使之常态化。政府应通过多种方式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更为直观的了解,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服务企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进一步加强,服务效能和质量进一步提升,通过实际调研可以对市场和经济预期进行预判,为经济工作的思路和方向提供支撑。

政府要进一步转变发展思路和政策,研究建立沟通机制,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加强与企业的交流沟通,使企业及时了解到政府思路和政策的调整。为企业提供信息对称的有效服务,出台更为优惠的政策做好引导扶持。同时使政府快速了解企业的困难及诉求,增强为企业服务的意识,转变干部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形成服务企业的良好氛围,建立政企对接服务长效机制,为民营企业主要面临的招工难和人才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政企关系更加和谐、融洽;政府部门效能建设和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经济发展软环境进一步优化。通过政府牵头,组织企业家进行培训,打造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组织企业家到先进企业和地区进行学习,搭建民营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平台,通过研讨会、论坛形式促进民营企业相互交流,提高企业家的素质、管理意识、开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政府和企业双方加深了解,通力合作,提升民营企业对企业乃至整个地区未来发展的信心,共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4.1.5建立重大事项决策机制

建立重大事项决策机制,从而使企业的行为更趋理性。现代企业在重大事项方面决策机制的完善、有效与否,对企业的兴衰成败至关重要,在民营企业中建立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可以尽量减少决策的失误,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并能保证企业重大事项决策上的科学化、民主化。在企业内加强融资管理,建立科学的融资决策机制,能够提高民营企业融资的成功几率,并且防范和降低财务风险。处理好企业收益能力和负债比率的关系,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关系,企业补偿固定成本的现金流量能力,资本结构与资产结构的关系,以及发挥企业财务的灵活性,最终确定企业的最佳负债比率。

应建立科学的投资机制。项目投资的特点是金额大、变现能力差及投资风险高。所以小微企业一次投资决策失误,达不到预期的投资效益,就会严重影响小微企业的运营,使企业濒临倒闭.项目的上马应经历前期策划、可行性研究等前期调查研究、配套工作的管理和协调、投资设计的优化、设计方案的审查备案、工程设计、施工质量进度管理、安全控制、竣工验收和移交试运行投入使用,以及投资效益的后续评价等。小微企业应对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费用、预期收益等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企业在作出投资决策前,应进行科学的调查和决策分析。民营企业应加强投资管理,完善投资决策机制,谨慎投资,努力降低投资风险。一方面要面向市场进行适度投资,另一方面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正确采用投资策略。加强人力资源投资,使企业建成一条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人才资源——人才资本的企业人才生产线,只有建设高素质的管理及技术型人才梯队,才是企业致胜的法宝。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