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智能科技的临场化新闻的情境重塑与视角转换
在2019年的两会报道中,5G、4K、AI主播、vlog等传播新形式亮相,AI、VR/AR等智能科技在报道中运用得更为成熟,直播、短视频、数据新闻、H5等新闻报道形式互相融合成为常态。这些融入了智能科技的报道,都指向了同一种新闻样态——临场化新闻。临场化新闻致力于全面真实地还原新闻现场情境,提升受众在观看新闻报道时的临场感和沉浸感。
一、临场化新闻概念的提出与范围界定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彭兰教授在“2016腾讯网媒体高峰论坛”发布的《未来媒体浪潮——新媒体发展趋势报告(2016)》中,提出了明确的临场化新闻概念。彭兰教授在报告中指出,智能科技进入新闻生产领域,催生了五种新闻模式,即个性化新闻、机器新闻写作、传感器新闻、临场化新闻、分布式新闻。其中,临场化新闻代表了新技术将创造媒体受众与现场的新关系:“临场”,即进入现场。这使得临场化新闻的概念迅速在新媒体学术研究领域受到认可。
随着移动网络的全面覆盖,以及网络视频直播、VR/AR等新技术的强势入场,临场化新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再塑新闻现场,成为让受众通过自主的观察角度与新颖的体验形式认知新闻现场的一种新型新闻生产形式。对于受众而言,临场化新闻实现了二维视觉观感向集视觉、听觉、触觉于一体的三维实时感知的过渡。受众不再被动地等待导播视角的引导,而是以主观兴趣与认知需求为出发点,自主探寻与感知新闻现场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临场化新闻的概念界定与沉浸式新闻有较多重合之处。2010年,美国的学者诺妮·德拉佩纳在《沉浸式新闻:为第一人称新闻体验设计的沉浸式虚拟现实》一文中,将沉浸式新闻定义为一种能让受众获得新闻事件中第一人称体验的新闻生产形式。这种体验通常要在一个虚拟重现的新闻场景中获得,这也是沉浸式新闻在报道方式与视角选择上与临场化新闻的重合之处。但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两者对新闻形态的呈现各有侧重,临场化新闻更强调新闻场景的塑造方式,沉浸式新闻更倾向于描述受众的感受。基于此,本文将以彭兰教授的临场化新闻概念为基础,对临场化新闻的分类与发展进行剖析。
二、临场化新闻的主要分类
目前学界将临场化新闻分为三类,即网络视频直播、VR/AR新闻、VR/AR直播。这三类临场化新闻分别融入不同领域的智能科技,在传播样态上各有侧重,从而令受众形成不同的“临场进入感”。对国内的临场化新闻技术来说,2016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这一年被视为“移动直播元年”,同时也是“虚拟现实(VR)技术元年”,一方面,移动直播营造出跨时空的共时语境,搭建了精准个性的社交场景;另一方面,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对人体感官的延伸,360°全方位还原新闻现场,令人类对场景的感知迈向了全新的阶段。
1.网络视频直播——流媒体传播下的共情应用
网络视频直播是指在现有网络条件与流媒体采集编码模块的支持下,通过音视频信号的实时传输,实现远端的流畅收看。与传统的电视直播相比,网络视频直播的传输更加便捷,接收端更加独立多元,最重要的是,它更为注重信息的反馈流程。受众在PC端、移动端观看网络视频直播的同时,可以利用弹幕、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与主播和其他网友实时互动,实现跨时空环境下的同语境对话。在4G移动网络全面覆盖、PC端向移动端整体迁移的当代,移动直播作为网络视频直播的最新阶段,不但具备了网络视频直播的实时互动功能与现场感,更在社群交互与场景搭建方面表现出色,其直播内容整体呈现从泛娱乐化向垂直化领域拓宽的趋势。
网络视频直播特别是移动直播的方式融入新闻报道后,PGC+UGC共建的新闻内容成为“去中心化”的信息传播原点。这种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塑造真实多元的动态新闻场景,与受众共享新闻情境并实时反馈受众信息,其在重大主题报道、突发性事件报道、现场调查报道等各类直播报道中表现突出。比如2019年两会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大河网等多家媒体均利用5G通道开展多端口现场直播,传输高清新闻素材。同时,各媒体平台将两会内容与短视频、vlog等移动直播方式结合,让记者手持移动直播设备,以第一人称视角呈现会场实况、记录日常采访历程,多角度地呈现两会场景。
移动直播再塑新闻场景,与传统新闻报道利用图文、视频、音效等元素刺激受众的视听感官,从而在受众脑海中还原新闻现场的方式是一脉相承的。这种间接的建模方式实质上更倾向于满足受众心理上的“在场”感。受众将移动直播视为视觉感官的延伸,新闻记者以第一人称视角介入直播现场,引导受众进入同一新闻情境,带动受众的情感与思维,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共情”效应。因此,移动直播可以看作是目前新闻传播领域吸引受众注意力,让受众共享实时新闻情境的最佳表达方式。总的来说,移动直播以“共情”为基础,信息内容涉及医疗、体育、教育、时尚、美食等领域,同时以社交媒介为主要传播渠道,营造出真实的新闻临场感并提供共享体验。
移动直播的魅力远不止于此。2019年1月21日春运首日,凌晨12:14分,以广州南站为首个场景坐标,新华网对哈尔滨、广州、南昌、西安等多个城市的机场、车站人流场景进行24小时的不间断直播,展现各地的“春运热点”。记者走上春运站台,利用智能手机等便携设备进行现场直播,将以往需要延时编辑才能传递给受众的静态场景改造为实时流动的动态场景,满足了受众的实时感知需求。记者在进行视频直播的同时,还会时刻关注与回应受众的提问,与他们互动。例如有网友通过手机对记者说“回头,我看到你了”,记者立刻回头与网友互动,这样就实现了将线上交流延伸至线下互动,将以往单向、线性的报道拓展为多元立体的交互场景分享的目的,体现了网络视频直播特别是移动直播零时差对话、点对点互动的优势,充分调动了受众的交互积极性,进而满足受众在社交生活中的陪伴需求。总的来说,移动直播所展示的“想象的同一新闻现场”连接起了屏幕两端不同的时空情境,使传播者与受众在思维与观感上形成了统一的认知。
2.VR/AR新闻——基于场景全真模拟与主观视点的同理心
如果说网络视频直播是通过对新闻情境的间接塑造来满足受众心理上的“在场感”,VR/AR新闻就是利用虚拟现实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在三维空间内对新闻现场情境进行360°的全方位信息模拟,形成一个“接近于真实的拟态环境”;同时通过刺激受众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官,实现受众生理上的“在场感”。从传播目的来看,VR/AR技术在临场化新闻中的应用是为了给受众呈现更为直观的新闻情境。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在其著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提出了许多前沿的看法。他将媒介视为人的感官的延伸与替代,也说是说,人类接受媒介的感官由二维的线状视、听感官向三维的立体全能感官进化是必然趋势。以VR技术为依托,通过计算机画面模拟缝合技术构建的三维模拟新闻现场,代表了目前媒介对感官延伸的最大化程度。VR技术所提供的影像不断刺激受众的多种感官,并试图消去媒介的转述感与中介感,打造一个与真实现场无缝衔接的新闻模拟环境,让受众真实体会临场感与沉浸感。VR新闻由此被视为沉浸式新闻的最终呈现形成。
VR新闻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其提供“视点”观看方式,“视点”又称“第一人称视点”或“主观视点”。VR新闻通过第一人称视点可呈现出不受镜头约束、可360°环顾的主观视野,这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主观视角是趋于一致的。比如在2016年的两会报道中,有一档《人民大会堂全景巡游》VR节目。受众可以通过“总理”“省长”“群众”“记者”等不同角色的换位来体验会场内不同位置的视角感受,甚至可以“站”上主席台,体验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的最佳视野。2019年新华网推出VR产品《春运首日,回家的路》,受众戴上VR眼镜就可以与旅客一起体验排队买票、安检、等候上车的过程,甚至可以坐在车厢里欣赏窗外的风景。如果说网络视频直播是以情动人,那么VR新闻就是以理服人,受众通过“主观视点”的带入,可以切实感受新闻现场情境,比起需要受众通过想象力转换场景的视频直播,VR新闻显然可以提供完整度和清晰度更高的新闻场景。然而,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理论告诉我们,虽然身为热媒介的VR新闻要比身为冷媒介的网络视频直播传递的信息更丰富,但受众有可能因为信息过度直观而被剥夺深度思考的机会,难以对新闻信息留下深刻印象。
由此,VR新闻的弊端逐渐显露。一方面,受到技术条件的制约,目前的VR新闻互动性较弱,全景视角的展现与自由观看容易让受众忽略新闻细节;另一方面,“主观视点”体验带来的强感知性会让受众过分信赖“眼中所见”,而倾向于以直觉为标尺,丧失了对新闻事实的判断力。
3.VR/AR直播——虚拟现实与网络视频直播的最佳组合
如果说网络视频直播与VR/AR新闻为临场化新闻分别搭建了“互动”与“虚拟”的两条通道,那么VR/AR直播则是将这两条通道结合、实现优势互补之后的呈现方式。VR直播采用360°全景拍摄设备捕捉清晰、多角度的画面,令观看者可从任意角度自由体验逼真的新闻现场情境,并加强了直播方与受众以及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感,让VR新闻由个体体验拓展为一种群体性的体验。这种模式在大型活动及体育赛事报道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实践经验。比如2015年10月,NextVR将VR技术应用于金州勇士和新奥尔良鹈鹕队的直播比赛,营造出了具有现场感的观赛氛围,大大拓展了收视群体。2019年的北京世园会上,5G+VR直播鸟瞰世园会成为一大亮点。馆内的观众可通过佩戴VR眼镜,实时观看由5G信号传输的、无人机VR直播的世园全貌,馆内的每一处楼阁和每一片花海都可以尽收眼底。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技术的成熟,营造群体互动氛围的VR/AR直播将进一步颠覆人们对新闻情境的体验方式,以及人们参与重大活动的方式,具有无限的市场空间。
三、临场化新闻的传播生态影响与制约发展因素
就临场化新闻的实践来看,网络视频直播以“在场情感”维系受众与新闻报道的关系,以碎片化的多点情境勾画出完整的新闻场景;VR/AR影像采用全景式场景镜头构成主要拍摄单元,并在不同位置设置触发点,展开多线索的非线性叙事,方便受众360°观看新闻。目前,将新闻报道的“叙述感”向“体验感”转换是临场化新闻的主要发展方向。比如在美国VR短片《视角:一件小事》中,导演通过几个参与者各自的“主观视点”还原了新闻事件的全部经过。在这样的模式下,受众可以通过自我体验把握事件的全貌。
需要注意的是,临场化新闻的发展受到几大因素的制约。第一,临场化新闻的内容价值缺失。首先,移动直播。网络视频直播发展到移动直播阶段,新闻视频直播泛娱乐化倾向严重。对受众碎片化阅读习惯的迎合以及对其互动传播体验的强调,令新闻视频直播的内容价值呈现浅层化特征。其次,VR/AR新闻。由于受众的文化、理解水平参差不齐,全景式无引导的场景展示会让受众沉浸于情绪化的感官体验,难以对新闻本身的内容价值进行深度思考。第二,临场化新闻让受众错失关键的新闻内容。一方面,受众的碎片化直播视角与虚拟主观视角会瓦解传统的视听语言结构与连续的叙事生态;另一方面,受众视角的自由选择给新闻叙事的展开带来了强烈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全景别的“主观视点”让受众沉浸于没有景别、景深的画面信息中,进而有可能错失关键的新闻内容。
虽然目前临场化新闻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但已展现了颠覆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革新了传播生态。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临场化新闻将在更高端的智能科技的支持下,为受众带来更具现场感与参与感的完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