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在影视作品中的叙事影响
信息时代推动了影视艺术的发展步伐,尤其是数字与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影视艺术的叙事特征与表达方式更加多元化。我国电影跨媒介叙事整体上的发展仍处于摸索性前进阶段,主要内容体验不够深入,还需从影像语言、叙述与故事三个层面加强电影数字技术的影响分析,以带动传媒产业实现现代化发展。
一、叙事策略维度与新技术影响下的新时期电影艺术叙事特征论
1.叙事策略论
(1)叙事策略含义。从电影制作角度分析,叙事策略是指在发挥叙事功用的同时,为人物与故事情节增强可观赏度,以提升影视作品的艺术性与表现力。叙事策略的组成要素多样,包括设计悬念情境、安排叙事结构、塑造人物形象等,但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增强叙事的故事性与可看性。
(2)叙事策略类型。第一类是叙事悬念。影视作品在虚构故事情节时,需要在特定的情境中设计叙事悬念。影响影视作品叙事悬念效果的因素较多,包括人物内心活动、镜头转换拼接与假定情节等。在设计叙事悬念时,应当注意以上要素的合理搭配与设置。第二类是叙事节奏。无论是外部节奏,还是内部叙事节奏,起伏变化的设置都是为了营造身临其境的观看效果,以此减少观看疲劳感,引导观众持续关注,因此,充分掌控观众心理的内在节奏意义重大。第三类是叙事结构。制作者的创作意图不同,通过对素材的灵活剪辑,呈现的主题风格与影像效果也存在差异。但影片素材的合理搭配,得益于对叙事结构的全方位了解与掌控。作为影视作品的骨架,叙事结构直接关乎作品内容的精彩性与趣味性,最终实现内容、形式的有机结合。
2.新技术影响下的新时期电影艺术叙事特征
构成电影作品叙事的要素多样,涉及叙事结构、叙事视角与叙事主体。在传统的影视作品制作中,导演与编剧占据主导地位,作品叙事效果受编剧的主观思想影响较大,观众只能被动观看电影作品。新时期的电影制作,更注重与观众的互动性,尤其是媒体融合背景下,多种媒介的高效应用使得电影作品的叙事多元化特征随之呈现。
(1)合作性。多媒体合作打破了传统单一媒介制作影视模式的格局,由受众、多媒体合作完成跨媒介叙事。媒介融合实现了移动智能终端、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跨媒介叙事不仅具备媒介融合的基本特征,在不同媒介载体上,其体现的特征也存在诸多异同。
(2)整体性。基于不同媒介形式制作的电影作品,能够实现对故事叙事的灵活掌控。利用各种媒介形式深入加工影视作品,故事的整体性也随之增强,观众对故事的理解也会更加透彻。将电影某一片面作为叙事创作的载体,更能突显作品的艺术主题,引发观众情感共鸣,从而多角度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基于媒介融合技术创作的跨媒介叙事,实现了对信息的汇总,叙事的明确性、完整性特征更加突显,更能够满足观众的多样化需求,跨媒介叙事的价值意义也随之彰显。
(3)参与性。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跨媒介叙事的参与性特征更加明显,这不仅体现在媒介合作参与上,也体现在受众的高度参与上。在电影叙事创作过程中,参与主体的主动性提升,通过赏析电影,进一步加深对电影叙事的理解,扭转了观众被动接受创作意图的传统电影创作局面。从电影创作入手分析,以作品上映为界,媒介的参与体现为对前期制作的理解,受众参与属于对作品后期的理解行为。受众通过观看上映后的影视作品,对媒介形成的作品进行深入了解,作品的参与度随之增强。
二、新技术对电影叙事的具体观照
从叙事学理论入手分析,叙事作品分为叙事话语、故事、文本三个相关联的层面。对影视艺术叙事技术的研究,通常更关注对电影叙事构成的研究。叙事符号层面,注重对叙述事件功能、深层结构与发展逻辑等方面的考察。叙事话语层面,强调对故事叙述行为与话语的考察研究,包括叙事时间与叙述视角等内容。电影叙事研究的文本,主要为叙事电影,研究理论以叙事学理论为主,研究问题涉及电影叙事话语与行为、故事、性质等。
1.新技术对基本构成要素层面的影响
新技术的整合运用,实现了影视作品语言叙事能力的延伸。从表意功能理解电影语言,主要涉及含蓄与直接意指两类。直接意指涉及画面内的声音与人物景象等,含蓄意指涉及摄影机运动、画面构图等。现代化的数字技术,极大地拓展了电影语言与画面的叙事表现力,影像语言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美学风格更加独特,传统影像语言无法与之比拟。
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作品,利用传统拍摄制作方法,很难实现事实高效还原。借助新技术,电影可将真实场景与事件进行有效还原。如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血战钢锯岭》,其恢宏的战争场面、古老的建筑群画面等借助数字技术得到了较好展现。一些高难度的镜头,尤其是探险或战争等题材的电影,为还原惊险的场景,依靠传统拍摄方式,难以达到位置摄影,还需借助数字技术创作出现实事件的视觉效果。数字化技术能够将创作者的奇思妙想充分展现,营造出现实不存在的影像画面,或是通过虚构想象、真实影像的结合,创作出有别于现实的影像画面,如一人分饰两角后,在同一画面中出现。
数字化技术丰富了影像语言的叙事表现力,美学风格更加多元化,尤其是奇观化美学风格的电影作品,其视觉冲击力更强。如利用新技术拍摄的京剧电影《霸王别姬》《萧何月下追韩信》《曹操与杨修》以及昆剧电影《景阳钟》、越剧电影《西厢记》等,不仅在国内赢得戏迷和影迷的喝彩,而且也成功走向世界,新技术在戏曲电影中的应用与表达让国内外更多年轻人爱上了中国戏曲。
影像语言叙事表现力的延伸,不仅体现在美学风格方面,也体现在视听效果方面。数字技术带动了电影制作方法与叙事手段的创新,且与以往各阶段电影技术改革的目的相统一,即营造出逼真与高级感的影像视听效果。例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整部影片就是李安带领他的团队在一个大水缸制作的池子里完成的。这些奇幻漂流场景均依靠后期电脑合成和数字特效技术系统得以完成。
传统电影制作技术,乘着信息时代与现代科技的东风,实现了逻辑与技术等方面的升级,尤其是在制作手段方面,图像生成方式的便利性、虚拟性显著增强。但无论制作技术如何飞跃,真实性原则从未改变。尤其是在科幻题材的电影作品中,科幻角色与场景都围绕叙事结构这一骨架展开,由创作者根据人类生活习惯与经验,以及真实情感,对数字角色与景物等进行处理。同时,在逼真视听效果的打造中,通过虚构对象仿真处理,以真实的对象为设计蓝本,加强对创作细节的处理,更能实现电影制作目的与创作意图的充分表达。如《魔兽》《变形金刚》《猩球崛起》《头号玩家》等优秀的科幻影片,均是当前电影数字摄影、3D技术、AI技术等充分结合真人模拟表演完成的。
2.新技术对故事层面的影响
电影叙事变化受数字技术的影响较大。一是体现在故事特性上。应用数字技术后,电影故事的动态性特征更加明显,且视觉冲击力更强,与制作传播方式、视听媒介的特性带动不无关系。虽然电影故事本身具备一定的超常强度性、视觉呈现性等特征,但数字化电影制作也进一步放大了电影特征。用于增强影视叙事表现力的数字技术丰富多样,图像生成方式灵活多变,视觉冲击力更加强烈,相比传统运动摄影效果,数字摄影的运动自由度也随之增强,更能表现具备动态与视觉呈现特征的影视作品。电影时长通常在1—2小时左右,90分钟的电影长度居多,在最短时间内吸引观众视线,成为衡量作品好坏与故事强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满足作品故事强度要求,需要借助数字技术,打破传统电影制作技术的瓶颈,进一步增强视觉效果。如美国大片,多以人类灾难或超时空科幻题材为主,且善于利用最先进的数字技术创作出奇观性画面内容,以此增强故事强度,这也是电影叙事策略的重要体现。电影内容的奇观化倾向,与电影数字化程度成正比,如2019年中国科幻电影《上海堡垒》,借助原型情节,展现了宏大奇观的场景,也将叙事电影向奇观电影的过渡态势充分体现。消费文化水平提升与视觉文化转型背景下的国内电影奇观化现象,更多地体现在审美取向与电影创作上的变化,这多受美国好莱坞奇观化法则电影的影响与启发,使得影片能够进一步满足大众观看的欲望,迎合观众的审美接受心理。二是体现在故事题材上。数字技术与电影产业的结合,进一步丰富了叙事题材内容。创作者可根据创作需要,灵活运用数字技术,创作出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艺术表现力与想象力的电影影像。其创作灵感与想象空间,不再受传统电影制作技术的限制,电影题材也随之拓展与丰富,在外来电影文本的启发下,会向从未触及的题材领域过渡。除此之外,即使是经典电影题材,或是同样故事的题材,在数字电影技术的影响下,艺术表现维度亦得以延伸,电影情境氛围也因而更加逼真与浓厚。如近两年国外电影《小飞象》《侏罗纪世界2》《登月第一人》等,以及我国优秀电影《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寻龙诀》《捉妖记》,动画电影《大护法》《风语咒》《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均实现了新技术与新艺术的高度结合,体现出数字电影技术的真正应用价值。数字技术对电影叙事故事层面的影响,应当是全方位的,以此丰富影像表意性,即灵活呈现事件外部发展延伸的同时,也应当对人物内在心理与情感,甚至是思想观念加以充分体现。在传统电影制作技术背景下,电影制作更依赖于对物质现实的拍摄,而在数字电影制作背景下,故事情节与画面,在表现主观现实方面,展现得更加自由与灵活。对此,利用影像语言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思想、丰富电影叙事内容显得格外重要,而这同时也是数字电影叙事值得期待的题材领域。
3.新技术对叙述层面的影响
叙述话语是指故事讲述的方式,主要处理叙述视角与叙述时间。数字电影制作模式下,电影讲述故事的方法、形式更加灵活,如数字控制摄影机的运用,通过自由运动,实现了视点的快速流动,以此形成多样性的叙述角度,以及不断变化的叙述节奏。又比如,利用数字合成技术,在连续的画面中,对时空自由组合,可以打破传统线性叙事结构,进一步丰富叙述空间与时间,增强作品叙事的表现力。例如,2019年的电影《复仇者联盟:终局之战》,利用数字合成技术后,电影叙事空间随之拓展,时间层次得到多重表现,过去时空与当下时空的事件在同一镜头中出现,从而营造出一种毫无破绽的画面,带领观众在过去与现在的时空中穿行,时空叙事更加丰富,时空自由组合成为可能。
三、对新技术融入电影叙事的思考
1.新技术必然是促成中国电影叙事全新模式形成的重要推手
信息时代推动了影视艺术的发展步伐,尤其是数字与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影视艺术的叙事特征与表达方式更加多元化。但我国电影跨媒介叙事整体上的发展仍处于摸索性前进阶段,主要内容体验不够深入,还需从影像语言、叙述与故事三个层面加强电影数字技术的影响分析,以带动传媒产业实现现代化发展。
2.新技术必须与全新的艺术观念融合才能形成全新的电影叙事生产力
新技术不是电影艺术的最终目的,而仅是一种表现手段,它是为电影艺术发展服务的,能够拓展电影手段与思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在丰富视觉叙事、真实性叙事、情感叙事的同时,不能放弃对社会价值判断以及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编导对事实的尊重性、对人性认识的深入性以及对情感传递的共鸣程度,也将直接影响观众对影片的认可度。进一步推动数字技术与艺术创作的完美结合,将新技术与全新的艺术观念充分融合,才能形成全新的电影叙事生产力,创作出更多的电影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