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探究
一、 融媒体对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质变影响
(一)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角色重塑
融媒体时代允许广播节目主持人个性化发挥,让主持人成为节目真正的掌控者,而并非是传统机械播读的播报员。从专业角度讲,现代广播节目主持人必须要参与到节目策划、新闻采集、编排、组稿与播音过程中,他们的工作职责更大也更加独立,这需要他们拥有多元化的能力,这也是对主持人角色的一次重塑。
从情理角度讲,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广播节目主持人实现了与节目之间的高度融合,这种角色转型也打造了一批批无可替代的专题广播节目主持人,他们被受众所认可,已经成为节目的标志铭牌,这就是一次人格角色的完全重塑。从受众的角度来看,最初他们接触节目是因为节目本身,而伴随着受众对节目的不断了解,他们会将更多注意力转移到主持人身上,这就是主持人人格化魅力起到了作用,它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与个性化思想吸引了一部分受众群体,并通过节目形成传统广播节目形式中所没有的更便捷、更广泛受众交流,这就是融媒体为广播节目以及节目主持人所带来的质变影响之一。
(二)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人格回归
广播节目主持人注重声音塑造形象,但在融媒体时代,媒体传播渠道不断增多,广播节目主持人就可以利用更多媒介表现形式来传播信息,同时第一时间接收信息反馈,并完成对信息的有效处理。可以说,新融媒体的多种传播渠道供应让主持人的形象更加鲜活,现代技术完全可以支持他们通过网络、微博、微信、在线直播平台等多种媒介方式来实现与听众的多元化互动,这就让广播媒介平台更加多面和生动,更加声情并茂。过去人们常说电视广播就像一堵墙,他让屏幕前双方变得陌生和不安,但融媒体时代解决了这一问题,更多模式的影音交流、“面对面”交流也能让听众了解更加真实的广播节目主持人。诚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所言“人是作为整个社会关系的综合,他们生活于现实生活当中,他们的一切行为不可避免要与周围所有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人的角色定位也在不停转换,因此人的人格并不是平面单一的,而是多面复杂的。在传统广播节目中,主持人仅仅利用声音来与观众沟通,塑造形象,但在融媒体时代,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多媒体与听众声情并茂的交流,活灵活现的展现自我的不同侧面,将更多人格形象及社会角色介入到融媒体之中,赋予了广播主持人之于听众真实的人格形象,这对主持人而言无疑是实现了一次人格上的回归,拉近了传统广播节目中本就与听众遥不可及的距离。
二、 融媒体对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一) 涉猎更多节目运作环节
如上文所述,融媒体广播节目主持人应该涉猎更多节目运作环节。目前有些广播节目主持人也是节目制片人,负责节目的筹划、管理与各项指标任务工作。像广州交通广播电台就在2014年对主持人领衔制度进行了深度改革,要求每一档节目的主持人都要签订一份节目制作协议,参与到节目制作的各项指标任务当中,深度介入到节目的创意策划、内容采编、制作与渠道传播过程中,成为节目灵魂创作的经营主体。随着主持人角色定位的逐渐丰富化,节目的受众范围也逐渐扩大,因为许多广播电台也在互联网上搭建了自身的第三方互动平台,包括微信公众号、微博、论坛等等都成为广播听众的聚集地,许多网络用户也被转化为听众,其核心用户群体正在不断扩大,这也提高了广播节目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二) 增进人际交往方式
广播节目主持人应该在融媒体时代增进自身人际交往方式,与外界形成多层面联通,这也是融媒体所希望实现的目标,那就是无限制交流,它更符合现代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就我国传统广播事业发展现状来看,许多地方广播电台依然采用“窄播”化定位模式,而且受众对于这种模式已经适应,信息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但在融媒体时代,“窄播”形式已经落后,因为主持人所面对并不再是虚拟、模糊的受众群体,而是性格鲜明的受众个体,主持人需要和他们进行一对一交流,适应他们的个性变化,因此主持人有必要掌握更多的人际交往方式,与受众群体形成更多有针对性且强调个性化的交流互动,以适应从多人到个人的融媒体特征。
总结
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节目主持人要求变善变,适应时代发展环境与节奏,基于时代变化来选择角色身份,不仅仅用声音吸引受众,也要用更多技术与思想相融合的方式来吸引受众,与受众形成更多互动机会,掌握受众心理,作出更好的广播节目。这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也是主持人在角色定位过程中所必须把握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