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到“声”处更动人——评广播新闻专题作品《信访局长的最后24小时》
“你的足迹踏遍了辽中大地,你的心与上访者如影相随;你的一腔热血啊,洒在信访的岗位;你的公仆精神啊,树起一座巍峨的丰碑。”这是辽宁省新诗学会副会长郎恩才为辽中县信访局长潘作良所作长诗《眼泪与丰碑》中的一节。字字情深,句句意浓,一个高尚的人民公仆形象凝结在数百字之中,令人动容。
辽宁广播电台的广播新闻专题作品《信访局长的最后24小时》(荣获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广播新闻专题一等奖),以强烈的现场感和细腻的情感表现,抓住了听众的耳朵。本文将从结构、表达方法、语言、主题四大方面,深入评析此作品,分析广播媒介的优越性并提出建议。
一、结构: 采用纵式结构,时间顺序、线索清晰
作品在谋篇布局方面,巧妙利用一条“时间线”,将整篇报道完整有序地穿插起来。首先,作品的题目指出,报道内容即叙述信访局长潘作良去世前最后24小时的工作,使听众得以纵览报道的整体格局。其次,作品中多次出现的时间节点,如“5月9号凌晨2点左右”、“下午1点”等,不仅起着引导听众聆听的作用,而且使整篇报道时间顺序更强,便于听众理清事件的来龙去脉。“最后24小时”的时间主线,同时是潘作良日常工作的缩影。
在广播新闻报道作品中,由于受众只是通过耳朵来接受信息,所以一条清楚明晰的线索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广播新闻编辑树立一种听众意识,从听众的角度考虑问题,尊重受众的收听习惯,了解受众的收听需求。
二、表达方法: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
(一)叙述方面:灵活运用录音材料,且过渡巧妙成为两大亮点
首先,在作品开头,作者借潘作良老父亲寿诞之日翘首盼望儿子归来为切入,引出潘作良去世的消息。紧接着安排一段潘作良大姐的录音,把听众拉入出殡场景中,使听众迅速进入情景。多次灵活运用录音材料的片段,为整篇报道增色不少。其次,报道中“潘作良用他的真诚换来了百姓的信任,据统计,在县信访局任职一年零八个月,他亲自接待上访群众3848次,其中重大疑难案件107件,息访104件。”一段称得上极具代表性的过渡段。简短的一句话,不仅交代了潘作良上任近两年来的显著功绩,也暗示了其工作量之大,为下文工作中突发病情埋下了伏笔。
(二)描写方面:多用白描来表现场景和细节是一大特色
广播作为一种用声音传递信息的媒介, 是一种“说”的艺术, 因此白描一定要“说”得到位,“说”得精当,“说”得传神, 以增强新闻报道的美感和可听性。在环境的渲染上,“5月13号辽中县上空的雨时下时停,就像人们送别潘作良呜咽的泪水时断时续,哀乐低回,泪花飞溅。人们向潘作良的遗体默哀,做最后的告别。”运用白描,引人入胜,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大有深意。
(三)抒情和议论方面:巧用“藏舌头”,借人之口议论抒情
新闻作品最忌讳的一点即凌驾于事实之上的空发议论。作者采访了大量与主人公有关的人物,如上访对象刘玉兰,女儿潘鹤,县委书记张东阳等,借人之口表达对潘作良的敬仰之情和崇敬之感。
三、语言:多用质朴与素雅的语言,平凡中蕴藏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利用声音艺术化地表现主题,让广播新闻专题在众多的媒体中先声夺人,就是广播语言之美的具体体现。采访对象的话语, 往往包含着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关键细节,通过这些话语来凸显新闻事件, 常常更加真实自然。同时, 好的人物的语言层层揭示新闻的主题,使新闻变得厚重, 有嚼头, 耐人回味。例如潘作良妻子贾丽娟的话:“我后悔呀,以前总抱怨他不管家里的事,是不是给他压力了,可他没有啊,每次抱怨他,他都是憨憨的一笑。”通过采访对象真挚的话语,从侧面表现了潘作良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的公仆精神。
四、主题:立意精准,以小见大
第一,作品反映的是一位积极投身于信访工作的领导干部的日常工作和感人事迹。多少年来,我国信访工作推进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而潘作良却不畏艰难,迎难而上,显示了其铁了心为百姓谋福利的决心。主题立足于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信访工作,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其次,作品以一位信访局长去世前的24小时作为切入,切口小,意义大。潘作良去世前24小时的工作强度即为他上任近两年来每日的工作强度,这短暂的24小时即是他日常生活中为民服务的一个缩影。主题在表现上以小见大,更为震撼人心。
五、结语
用“声音”传达的信息,更富有现场感;用“声音”抒发的情感,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广播媒介为受众提供了更多现场的体验感和动人的画面感,在信息传达和情感表现方面更胜一筹。
在传统媒体竞争激烈,新媒体异军突起的当下,要想满足听众强烈的获取信息需求,广播新闻报道在以鲜明、独特而有见地的论点引导舆论的同时,更需要在整个节目的编排上下功夫。让广播新闻在节奏上更符合听众的听觉习惯和审美需求,这才是广播新闻报道能够冲出重围、抓住受众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