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社科论文 > 正文

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中的形容词运用

作者:乔新茹来源:《视听》日期:2017-09-06人气:9131

继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出现之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在传媒领域不断的涌现出一大批新兴媒体。媒体和新闻报道之间就像是内容与形式,形式的变化必然影响内容的具体呈现。新媒体是一个高度自由、开放的环境,它改变了以往新闻采编的线性模式,不断朝着图文并茂的超文本结构方向发展,新闻语言不仅仅是过去单一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成为新的新闻语言表达形式。在这样一种大的融合发展的环境下,新闻语言的风格变化也受到直接影响和冲击,作为组成新闻文本语言的形容词,在现如今的媒体环境下大行其道,甚至影响新闻的客观性表达。那么,怎样在新的新闻报道中恰到好处的使用形容词,达到既不影响新闻专业主义又能为新闻文本表达增色的效果呢?

一、新闻报道大量使用形容词的原因

(一)文本表达生动性更强

    形容词作为用来描写或修饰名词或代词的词,与动词不同的是,它们与事物之间更多的是一种评价或判断性关系,而不是指示或象征性关系。①因此,形容词的运用可以为语言表达、文本作品增色。尽管新闻语言与文学作品和口头交流语言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它归根到底是一种语言形式,句子成分都由单个词组成,形容词的使用依然可以为新闻文本的表达构建可读性。例如,2012年7月23日新浪网一则对当时的暴雨报道中写道:“21日晚,北京城区电闪雷鸣、瞬间暴雨倾盆……”这样的形容词表达方式对于暴雨的严重程度做了最真实的介绍,不仅使报道读起来生动,更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具有一定可读性。

(二)可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媒体立场

    新闻专业主义要求新闻报道必须进行客观表达,运用准确简洁的描述传达事实。但是,新闻事业的性质决定它受到社会其他系统的控制和干扰,作为社会的“晴雨表”和“瞭望哨”,任何媒体都有主观立场。新闻语言作为一种无声的发声利器,在客观性表达中适当发挥主观色彩的形容词,能够准确鲜明的表达媒体的态度。在伊拉克战争期间,记者罗伯特·费斯克和乔·魏尔丁在《战争给伊拉克带来了什么?》报道中写道:“巴格达市郊的舒亚尔区有块金属片,高度仅一英尺,上面的数字却提供了巴格达最近这场残暴罪行的线索……不远处一张肮脏的病床上,躺着三岁大的穆罕默德……‘这是犯罪’一名妇女咬牙切齿地对我说。”“残暴”、“肮脏”、“咬牙切齿”等形容词的使用让人第一时间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并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记者对于伊拉克战争的痛恨,仅仅是几个词语的使用便将自己隐匿的情感寓于报道之中。

(三)迎合媒体竞争需求

    新媒体时代,在信息泛滥和注意力分散的碎片化环境下,媒体战争中为了博取新闻事件关注度,往往拼个你死我活,没有“卖点”的新闻早已被受众雪藏,刺激性、独特性新闻更能迎合娱乐时代的需要。于是,为了满足受众求新、求变的特殊心理,新闻语言表达不断朝着煽情化、刺激性方向发展,这种具有情绪化的形容词表达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受众在阅读相应新闻时的主观情感色彩,相应地更能让媒体在一时的竞争中找到立足快感。例如,2014年一则《湖南伤医案1名打人者自称公务员 打人时高声叫嚷》中写道:“凌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生一起恶性的伤医事件……逼迫医生当场为死者下跪,并轮流扇耳光,气焰十分嚣张。”首先,该则新闻报道的标题就有记者明显的主观意图,“高声叫嚷”一词明显可以在标题中删去,此外,“恶性的”、“十分”等形容词在报道中的呈现容易激起群体负面情绪,从而吸引关注度。

二、新闻报道中过度使用形容词的影响

(一)新闻语言刻板

    我国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注重“硬新闻”的报道,其写作文体上严密琐细,各种选材方式、结构、语言、风格都明确界定,要求记者写作必须合乎问题规范,否则就不伦不类。②因此,我国的新闻报道,尤其是政治新闻出现大批老套的形容词表达。例如,“鼓舞”必是“很大的”甚至“极大的”,“赞扬”必是“高度的”,“召开”会议必是“隆重地”。③记者按照一成不变的表达呈现文本,导致新闻文本在一段时间内刻板、固化,缺乏可读性,久而久之,受众看得多了必然看得腻了。

(二)影响新闻客观性

    适当的形容词运用能够增添文本可读性,表达媒体态度,但是过度使用必然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使用大量形容词,并加上记者的主观情感,那么它必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闻客观性。如目前我国的反腐报道以及涉及公务人员的报道,经常出现类似“奢侈的”、“豪华的”等极具引导性和偏见性形容词,加上新媒体时代,传播的快速性,经常造成媒体对新闻事件的提前审判以及舆论的混乱状态。

三、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中形容词的正确使用

(一)使用限制性修饰语

    客观事实的表述少不了对事实状态的时间、处所、范围、程度、因果关系等的阐述。这些要素可以用限制性的定语和状语来表示,尽可能的减少描写性的形容词。限制性的修饰语能够使新闻文本表达更加真实、准确、客观,因为这些限制性的修饰语不但有质的限制还有量的限制,不像一些起渲染作用的形容词,只是追求词藻的华丽,而忽视了新闻的真实性。例如,我们可以用“入冬以来”来代替“寒风刺骨、北风萧瑟的日子里”,总之,要用最原始的笔尖记录真实的场面。

(二)多用动词代替形容词

    动词是表示主题行为动作的词,在语法成分中不可或缺。动词与形容词在表现力上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动词表现更加具体。例如,“他气得把桌子掀了”就比“他十分地生气”表现力及现场感更强。所以在新闻写作时候,尽可能地运用一系列连贯的动词来表现新闻现场发生的画面,不但能够准确的描述出事实,而且能够更加生动有力的向读者传达一定信息。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客观主义起源的西方媒体找到依据,如“《纽约时报》新闻刊登守则”其中一条是“把抽象事物具体化、准确化,不写无用之词”。“只有懒惰而又整脚的记者才会在报道中堆砌形容词好记者则代之以具体的生动的事,他宁肯在选用确切生动的动词上下功夫。”④

(三)提倡素描,切忌夸大

    新闻报道提倡准确、简洁的素描手法,要求尽可能的描述事实本身与事实细节,而非添油加醋。能用“开心的笑”,就不用“十分开心的笑”或者“非常开心的笑”,能用“意义深远”就不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类似“十分地”、“非常地”这类缺乏新意且极端的形容词在竞争激烈需要创新的新媒体环境下能不用则不用,以免画蛇添足。此外,过度的夸大和粉饰有时候会适得其反,在新闻报道中应该坚决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尤其在新媒体环境中,更应该保持冷静,不为一时“争宠”多度夸张。

    新媒体催生了新的新闻报道方式,同时也不断改变着新闻语言的表达方式。形容词在新闻报道中的使用问题一直是业界不断探讨也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在新的媒体环境和新的新闻报道模式中,形容词的使用应该要像挑选珠宝和情人一样慎重的选择,不过度滥用,更不能为了哗众取宠而使用,恰到好处的形容词运用是新闻报道具有可读性的重要因素。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