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社科论文 > 正文

媒介融合背景下视听变革及其发展趋势探析

作者:胡洁来源:《视听》日期:2017-09-04人气:2428

“媒介融合”一次最早由美国学者提出,而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纳奇森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①。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也就是报刊、广电影视、互联网在技术手段支持下,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将信息整合到一个平台之上,实现了媒介彼此之间的连通性和互换性,媒介越来越趋于一体化的特征。

 

一、视听变革的体现

(一)视听概念化

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上升的过程,事物抽象的特点具体化,概念就形成了。概念本身就有内涵和外部延展性,说明概念是可以随着人类发展和认知的改变而改变的。广电是广播电视行业的简称,包括广播、电视、有线电视及电影多种业态和传媒机构。在新媒体的时代,IP电视、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网络广播诞生,这些视听新媒体是“网络融合”背景下,传统广电在新媒体技术变革下的延伸。网络、手机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融合,表现在视听平台多元化,内容多元化,碎片化,收看方式多样化,视听终端化,更能体现视听的及时性、互动性,而传统媒体代表广播电视不能涵盖所有的渠道和播放的平台。发端于广播电视,依托于数字、网络、信息技术视听概念更有概括性,且更能体现时代的清晰特征。

(二)视听融合化

1.视听终端的融合

三网融合作为跨网的基础,云计算作为跨屏的技术支撑。互联网有自由自在的特性,能够将不同类型的视听与移动终端内化一体,无缝结合。同一个用户能够通过不同终端收看相同内容,终端都可以保证提供内容的高质量,可以确保受众观看的流畅与完整体验。收看视听内容的终端,正从单一功能的电视机、收音机,扩展到可上网和具备其他功能的电视机、电脑、手持终端等多种电子器件。

2.传者受众角色趋于融合

媒介融合的信息传播模式沿袭了信息网络的传播模式,受众是信息的接受者,是被动信息接受行为的代名词。但在当前新型传播模式下,受众概念模糊,逐渐演变成信息的参与者、制作者、提供者与体验者,融合的背景下,受众的角色向产消者融合。以Web2.0时代为起始,UGC体现出人际传播到双向互动的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用户正在完成角色转变,受众和生产者的角色轮番体验。

(三)视听泛在化

视听泛在化,泛在是无处不在。2002年国际电信联盟电信分部在2009年发布的Y.2002标准提案中规划了泛在网的蓝图,指出泛在网的关键特征是“5c”和“5A”。5A强调了泛在网的无所不在的覆盖特性,分别是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任意服务、任意网络和任意对象。②普适计算概念的提出,强调与环境融为一体,计算机本身作用在淡化。泛在的电视提供的服务与时间、位置、网络、媒体终端无关,旨在提供社交互动、内容海量、资讯融合、个性感知的视频服务。

 

二、视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一)视听微内容碎片化,情节趋于简单化

微内容是Web2.0服务提供的常见形式,微内容相对于传统媒介中的大制作的宏大内容而言的,是互联网用户生产的最小的、独立的内容数据。一个简单的链接,一篇日志,一幅图片,一个音频、视频,一个关于作者、标题的元数据,E-mail的主题,RSS的内容列表等都是微内容。③微内容的个性化需求更加强烈,伴随着社会阶层多元化发展,个体利益诉求加剧,媒介环境也趋于细分化、碎片化。社会人面临着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安排,时间被挤压,在有限的碎片化时间阶段,人们乐意投入娱乐轻松的浅层次阅读,感官享受、思维跳跃性越来越成为流行,缜密性、逻辑性的深层次思考被碎片化的时间挤压,无需动用大量的脑力活动的微内容,与时间碎化的受众一拍即合。

“微电影”一般是时长30秒到300秒之间,在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一种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短片,适合在移动状态、休闲状态下观看的一种节目形式。网络可以更好地帮助受众发现个人喜好的同时满足其日益增长的更多需求,并以较低的成本提供更多的推荐和选择,非主流或者小众化的作品可能有比主流商品更大的市场。国内一些视频网站也相继推出了一些“微电影”品牌,爱奇艺的“城市印象”“微电影”频道,腾讯“美丽的梦”系列,网易的“明星微电影”系列,新浪的“四夜奇谭”系列等。媒介融合环境下,视听新媒体节目内容的安排上应避免宏大、连贯性以及深层次的推理,尽量地颗粒化、碎片化、情节简单化才能符合受众阅读与收视习惯。

(二)多种媒体综合呈现,趋于移动化社交化

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广播电视的优势风光不在,视听新媒体分散了受众对广播电视的注意力。新老媒介的联姻是视听传播的显著特征,其功能界限越来越模糊,是统一内容,多种媒体综合呈现的结果。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早已上线,与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相互融合。三网联合的背景下,IP技术为基础的全方位网络开放,媒体的界限逐渐消失,通信、资讯、影视剧、媒体娱乐以及其他视听业务不断融会贯通,以电子文本为介质的内容产品在不同功能媒体间流通,多媒体综合呈现特征越加明显。

另外视听社交化不容小觑。首先,视听传播的社交化基于社交平台的功能。社交平台是视听内容的传播介质,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软件,受众观看了视听内容的行为结束,社交行为却伴之产生,将感兴趣的、有意思、有启发的内容分享至自己的社交圈之中,点赞与分享功能是视听社交化的方式。除此之外,弹幕功能也是社交化的体现,弹幕在传播领域中指的是用户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在视频画面上以字幕的形式发布的评论。受众可以边看边交流,发送自己内心所感所想,弹幕的互动性满足了受众新的社交需求,交流和观看视频结合一体。

(三)融入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注重体验感

科技与媒介的关系甚是密切,高科技的发展推动媒介形式的变革与更新,注重受众观看的体验,虚拟现实VR利用计算机生成模拟环境,信息多元融合,借助设备,体现出交互式的三维动态的视景、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让用户进入虚拟的空间之中,可以操作虚拟世界中的各种对象,带给用户实时感受,在视觉、触觉和听觉方面都会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虚拟现实技术是仿真技术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向,是富有挑战性的交叉性的技术。④

在视听传播当中,文字、图形、图像、声音都是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视听享受,虚拟现实技术在新闻上已经得到初步的应用,加利福尼亚州Emblematic Group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以全新视角,让用户如临其境体验现实社会问题。“沉浸式新闻”是视听与虚拟现实融合的证据,用户可现场般感受——叙利亚战争、关塔那摩监狱人权侵犯问题以及当代美国最底层无家可归者的现状。2016年初推出的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器Oculus Rift,刮起一阵科技旋风。我国的虚拟软件还处于起步的阶段,但不难看出,科技新技术的发展,驱使着技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进一步结合,已给用户打造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四)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融合,UGC按需生产

UGC内容的生产者与消费者融合是显著特征,在融合机制上,云计算、硬件设备普及并大规模应用、软件简单易用导致全球一体化,融合的技术并不欠缺, 互联网如何发挥其开放、平等、共享的精神,让融合更自然。现实生活中,UGC以提倡个性化的Web2.0为发端,指用户原创内容。它是用户使用互联网的新方式,并不是一种业务形式,由下载和长传并重的双向互动。随着互联网运用的发展,体现着网络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扮演双重角色。

UGC的诞生,生产者与消费者融合的特征意味着生产逐步返回到新型小生产阶段,这是由于消费决定生产的。UGC也不乏专业的制作团队,其水平并不逊色,视频网站节目基于网民的反馈、评价,决定节目的取舍。美国的亚马逊工作室和视频网站Netflix,已经实行了这种按需生产的模式。基于受众的喜好程度对节目加以处理,这种对受众需求进行分析,UGC网站按需生产的模式,对用户的收视行为进行检测和分析,了如指掌其关注热点和实际收视排行情况。所以UGC网站的流程不大、标准不高非大生产制作的内容生产方式,更有利于对制作视听节目的把控。

(五)商业模式盈利逐步创新,重粉丝效应

被誉为现在管理学之父的彼得·德鲁克认为: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并非产品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间的竞争。网络融合过程中,网络的经济性、网络外部性特征,广电的市场特征也越发明显。传统的商业模式无偿的向受众提供音频和视频内容,经济来源主要来自于广告主。但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广电其他收费模式的起兴,如有线电视收视费用,数字付费频道的订阅费的收取。移动互联网的在线支付与在线广告。在线支付包括:游戏、版权、虚拟商品、电子商务、生活化服务,在线广告包括直接销售、广告联盟、流量导入等。广电媒介同时面对广告主与受众这种的二元产品市场,通过好节目博受众之眼,节目受众资源丰富时,引来广告主投放广告,广电借此收取广告经费,是惯用的盈利模式。另一方面,广电媒体打造优质节目的同时,也需受众自掏腰包,这要求视听媒体激起受众的收视欲望。

在多元盈利模式的背景下,粉丝文化在视听传播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基于对明星崇拜的心理,大批粉丝前赴后继投入到追星的队伍中,甚至不能自拔。约翰·费斯克指出:粉丝是一批流行文化资本积极的生产者和使用者,视听媒体传播机构抓住了粉丝——大众文化的使用者,利用生产明星、消费明星的方式牟取利益。在各种视听节目中明星的身影极易辨别,尤其在一些真人秀节目中,从《极速前进》《奔跑吧,兄弟》《全员加速中》《二十四小时》这几档节目中,不乏各种大牌明星。大众媒介也在顺势打造文化产业流水线,以粉丝由于对明星的情感投射,不惜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迎合取悦粉丝。

 

三、结语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传统广电媒体与视听媒体联姻,视听传播的发展的视听概念化、融合化和泛在化的变革。变革给视听传播在内容、呈现渠道、技术、受众、商业盈利上带来了新的特征,分别体现在内容碎片化、呈现渠道多元化、高科技融合应用,受众消费者趋于一体,商业盈利模式逐步创新等,在这些特征浮现了视听传播内容情节趋于简单化,注重移动化社交化,受众体验感,UGC按需生产内容,重粉丝效应等发展趋向。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林编辑

客服二号: 卜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