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的公共领域实践:以“陆港关系”的知乎讨论为例
一、“知乎”——新媒体时代的公共领域?
虽然定义为问答网站,知乎网更像一个公共论坛——由用户围绕着某一话题,在问答过程中进行讨论,邀请不同学科背景的回答者,以拓宽讨论的发散性。“知乎”保留了传统论坛的激励功能,每次记名的赞同相当于微博上的一次转发。知乎还实行严格的审查制度和垃圾内容淘汰机制,鼓励用户举报违法违规内容。不同于百度知道、新浪爱问,知乎网还建立了内部社会网络,用户可关注和自己兴趣一致的人,关系社区形式也增加了讨论的信用度。①总之,表面上是问答,知乎网背后是社交网络,是人、话题和问题的相互联系。
公共领域作为规范概念,为大众媒体应该在民主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树立了一个理想模型,“开放”、“理性”和“独立”则是哈贝马斯评价一个公共领域合格与否的三个最基本的特征。②参考这三个标准,知乎似乎会是一个比较符合新媒体时代公共领域模型的实践形式,至少从产品定位、话题多样性、质量保障机制以及用户反馈看来确是如此。但是,再深究一些,在一个高质量的公共领域,来自不同组织、阶层、性别、年龄、地域、行业等群体的公民都要能够找到表达的机会和空间,公民实际参与公共领域的方式是理性辩论,并且多元话语要能够得到尊重,知乎是否能满足以上条件,需要我们从实证的角度考量。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将公共领域作为框架,“知乎”为研究对象,选择了关于“港陆关系”的话题讨论作为研究个案,探讨新媒体时代公共领域实践存在的问题与可能的方向。围绕公共领域三大特征,本文设置问题如下:第一,话题回答者有何人口统计特征,即哪些人参与了港陆关系的知乎话题讨论?第二,讨论的话语生产效果如何,是否有代表理性话语的公共意见生成?第三,话语被接受度程度如何,即知乎讨论的包容程度如何?
二、研究个案与研究问题
自1997年回归中国以来,香港跟内地的关系日渐紧密。与此同时,香港社会也出现一种排斥和抵制内地的情绪,诸如内地孕妇赴港产子、奶粉限购、内地游客在港期间有不文明行为等社会新闻往往能够迅速发酵,引发全民热议。知乎网子话题集“香港与内地关系”内有124个话题,横跨2011年至2014年。所选两个话题“内地与香港民众有什么矛盾?”和“香港人敌视内地人吗?”,浏览量和回答数均为该话题集之最(共237个回答),持续时间达两年八个月与十一个月。参与回答者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背景,并从各个角度提出见解,既有从地缘关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心理等进行全面论证的理性回答,有从自身经历出发的感性理解,也不乏情绪性的调侃、嘲讽,批评甚至谴责。从参与者的多元背景与呈现出的话语多样性来看,两个知乎问答为研究知乎的公共领域实践提供了较好的考察个案。
(一)知乎回答者的人口构成
参与讨论的用户样本中,男性占比79.3%,女性占20.7%。用户主要来自香港(33)、广东(31)、北京(30)。发达地区用户占59.1%,欠发达地区仅占8.0%,其余32.9%未知。再看讨论者的职业情况,排名前三依次是互联网、通信、电子类(27%),学生(6.8%),传媒、广告、出版类(6.3%)。卡方分析亦显示,讨论者的性别,所在地区经济发达与否,以及所属行业概率分布均有显著差异。
(二)知乎讨论的公共意见生产和话语建构
从讨论生成的话语内向性来看,偏理性回答占52.7%,偏感性占40.5%,无法识别为6.8%。以结论倾向性分布情况看,保持中立的回答占35%,偏向大陆对香港不满的占25.3%,偏向香港对大陆不满的为13.5%,其余26.2%为无法识别。因此,知乎讨论的主流话语为偏理性的中立回答。偏感性回答里,语气为调侃或嘲讽占67.7%,批评或谴责的占32.3%。所有回答样本中,语气强硬的批评或谴责类型回答占样本总量的13.08%。谩骂之类的用语不文明回答数量更少。但按照知乎使用规定,这样的回答理应被删除或被折叠,截至文本采集阶段,这些回答仍可正常显示。
(三)知乎讨论的多元话语接受
赞同数、评论数的均值分别为46.98和11.94,卡方检验表明,赞同票数和评论数均不符合正态分布。从回答理性与否和赞同数、评论数交叉列表显示,偏理性回答获得的赞同票数和评论数,明显高于偏感性和无法识别项回答。对获得的赞同数、评论数与话语生产变量和人口统计变量的关系进行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只有回答理性与否这一变量对赞同票数与评论数多少的影响均是显著的。其他变量对回答获得赞同票数与评论数多少则没有显著影响。并且,相关系数显示,回答语气与赞同票数和评论数呈现一定程度的负相关,语气越趋近理性,获得票数和评论数越高。再具体分析被知乎折叠的回答情况,从结论倾向性与折叠与否的交叉分析则显示,偏向香港的回答中有接近三成(31.3%)被折叠。有10个偏理性回答被折叠,有一半回答立场倾向支持香港,这些观点虽有以偏概全之嫌,但从用语规范、立场表达上并没有明显越界。
三、讨论与结论
作为一个非以市场为导向,所有权相对独立的互联网公共论坛,知乎网在平台的开放程度、话语生产的质量、话语被接受的程度等维度上的表现不同,但总体来说,距离达成一个理想的公共领域仍有一定差距。首先,参与公共讨论的知乎用户绝大多数为男性,多来自发达地区,从事的行业集中在互联网、通信、电子、传媒、金融等。这点与之前研究者的结论基本一致[3],新媒体话语还是垄断于掌握相当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或文化资本的传统强势群体手中。也就是说,知乎上并没有呈现出更多样的社会参与度,甚至话语垄断的程度相比其他新媒介平台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其次,通过观察知乎用户实际参与公共讨论的方式发现,尽管个案话题比较尖锐,但是不同背景、不同立场的用户理性对话的欲望比较强烈。如果说理性话语代表了知乎场域里公共舆论的主流文化,亚文化的代表之一则是犬儒式的冷嘲热讽。不过,这类回答很少能得到高赞同数和评论数,也说明了知乎用户对于诚实、理性的公开话语的尊重。再次,本研究还验证了理性与否与知乎回答获得的赞同数和评论数的高低有一定程度的相关,话语越偏向理性,越有机会获得其他用户的支持。至于持何种立场、用户的背景等变量与赞同数和评论数并没有相关,但有相当数量的偏向支持香港表达对大陆不满的理性言论被折叠。可见,知乎平台对用户普遍表达权的保护是比较充分的,相形之下,成员内部对异质话语未必有足够的包容性。从技术层面上进一步完善知乎的折叠算法,增加人工参与判断的强度,可以有效减少回答被误折叠的几率。但最本质的,还是要建立知乎成员对一个强包容性的话语空间的公共认同。
以上探讨旨在重新思考公共领域在新媒体时代实践的可能性,虽然知乎论坛提供了公共讨论的平台,并不意味着它已自动变成一个尊重、鼓励理性和平等对话的公共领域。我们肯定“知乎”对公共理性的机制保护和成员支持,也要警惕话语代表性的单极化、犬儒主义的扩散与异质声音的被边缘化。这些现象不专属于知乎,其他的新媒体,传统的大众媒体,也能观察到它们的踪迹。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为我们建立一个实践内涵的话语空间提供了参照模型,个案研究的价值则在于,将理论应用到现实,从现阶段的问题着手,寻找未来新媒体时代公共领域可能的形式,并致力于寻求社会共识,以推进这些形式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