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社科论文 > 正文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

作者:赵阳 许磊来源:《视听》日期:2017-08-31人气:1217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整个人类社会进入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海量的信息通过媒介传递给受众,其中大学生群体是媒介的主要使用群体之一,受到媒介的影响较大,媒介素养水平各不相同。

为深入了解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笔者以徐州工程学院为样本,进行了调查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徐州工程学院250名同学进行了调查,共收到有效样本204个,有效率为81.6%。在信度和效度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我们对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现大力推行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一、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

本文从媒介接触的种类、目的、时间和结果四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

    (一)媒介接触种类

调查表明,大学生对网络媒体的使用频率最高。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的迅速平民化,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最流行的媒介,接触比率高达92.1%。但是,他们和传统媒体也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例如报刊和电视的接触比例分别为23.04%和52.9%。由此可见,大学生接触媒介的范围十分广阔。

    (二)媒介接触目的

进入信息时代,对学习的辅助成为大学生在接触媒介动机中的首位,达到70.1%,有38.1%的同学是为了娱乐,仅仅消磨时间的占13.1%。这表明,大学生对媒体的认识和理解更加多样化。

    (三)媒介接触时间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的媒介接触时间都比较长。每天使用媒介2-4小时的大学生占32.8%,2小时以内的占12.25%,4-6小时的占31.8%。可见,大学生对媒介有着较长的使用时间,这也从侧面说明大学生对媒介有着较强的依赖性。

    (四)媒介接触结果

与媒体接触后,在信息处理过程中,39.7%人选择有一个理性的判断,也有24.5%的人将媒体报道作为权重较大的判断依据。7.4%的人选择将媒体报道作为作出判断的完全依据,19.5%的人表示基本上不受媒体报道的影响,选择不受媒体报道影响主要依靠自身判断的人则有3%,更有极端的例子,完全排斥媒介所传达的内容。

与媒介接触的结果是双向的,媒介传达的信息会给受众自身带来影响。调查表明,有32.4%的人认为媒介在影响自身知识结构方面发挥了作用;27.2%的人认为媒介在观点思维方面影响了自己;另外还有8%的人认为其仅仅是文化商品。近年来新闻造假事件更是催生了受众对媒介的不信任感,使得受众对信息的判断过于主观。

二、大学生媒介使用存在问题分析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在媒介使用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媒介素养基本概念不清晰

调查表明,26.4%的同学从未听说过“媒介素养”这个词,64.7%的同学听说过但不了解,这说明媒介素养基本教育在我校并没有广泛普及。很多同学在使用媒介的时候并没有注意自身媒介素养的意识,潜意识中并没有明确的媒介素养概念。[1]

(二)人际交流受到阻隔

对媒介素养现状的分析,我们得知大学生在媒介上花费的时间较多,并且31.8%的同学仅仅是为了娱乐,这就会导致大学生疏忽现实生活中的互动。调查数据显示,75.4%的学生认为媒介对自身的人际交流方面产生了影响,78.4%的学生认为媒介的发展利大于弊,但不能放松个人素质的培养。这反映了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媒介发展带来人际交流的障碍。

由于媒介的便利性,传达内容的多样性、趣味性,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沉迷于媒介所营造的虚拟环境,渐渐的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沟通。[2]大学是锻炼交际能力的重要时段,缺乏人际交流的锻炼,对大学生日后走上社会是极其不利的。

    (三)缺乏对媒介信息的深入思考

42.6%的大学生在媒体报道信息出现错误时选择听之任之的态度,主动与媒介取得联系,要求更正的仅占6.37%,这说明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大学生并没有对待媒介应有的主体意识,导致使用媒介仅仅是做到了浅层次的接收信息,并没有做到深层次的思考与判断。

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被教育者能够充分吸收媒介的正面影响,又能够有效地避免其负面影响。大学生思维活跃,但由于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缺乏对于世间百态的分辨能力与深层次判断能力,迅速识别各类信息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尚不成熟,必然使他们受到负面影响的迷惑。

    (四)媒介使用偏向娱乐性内容

调查表明,有31.8%的同学使用媒介是为了娱乐,13.1%的同学仅仅是为了消磨时间。相比于新闻等其他类应用,大学生对手机的娱乐应用极为青睐。75.9%的大学生使用媒介刷微博、逛贴吧,其次是打游戏追剧等娱乐活动的占57.3%,63.2%和73%的大学生使用媒介获得娱乐信息和生活信息,学科类信息仅占48%。

大学生善于使用媒介收集娱乐信息和新闻资讯,但这只是单方面的接收信息,并没有做到灵活的利用媒介,将媒介所提供的便利与快捷运用到学习中去,在人与媒介之间达成双向或多向的交流与探讨。

三、应用型高校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通过以上问题本组探索了几条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一)进行媒介素养基本概念普及教育

据调查,仅有8.82%的同学对媒介素养较为熟悉,大部分同学并没有媒介素养相关的概念,这说明开展媒介素养基本概念教育非常有必要。

媒介素养教育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正规的课堂教育作为支撑[3]。只有成立正规的、具备一定规模的教学课堂,就可以形成系统的、全面的媒介素养教育。从我校目前的课程设置来看,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可以设置成三种形式:一是作为独立的一门必修课程;二是作为正式课程的一部分;三是作为一门选修课。当前,第三种“作为一门选修课”的做法得到了大多数高校的赞同并赋予实施,但这样只能顾及到大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

    (二)加强信息互动教育

在新媒介不断发展的今天,大学生与媒介的互动性不断增强。贴吧、微博、微信等软件不断开发更加方便的娱乐性互动功能。据调查,75.9%的同学经常参与媒介互动,但在互动的过程中出现了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不良现象,这就需要在互动的过程中增强教育。

加强信息互动教育需要媒介机构与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媒介机构在与用户进行互动时要做好预案,对互动结果做全面的评估,同时要将互动的限制范围明确的告诉用户,增强监管力度。用户在媒介平台进行互动时要保持理智,不盲目跟风,合理利用网络。

    (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媒介传播

除了传媒专业的学生外,大部分人并没有机会接触到媒介的开发、管理与维护,所以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媒介活动中,增强对媒介的理解,提升对信息思考的主动性与深入性。

高校内各类媒体机构都应负担起促进大学生媒介素养和媒介创造能力的重要任务。首先,要利用校园网、电视台、报纸、广播电台等校园媒体,向大学生提供更多媒介知识,提高媒介对教育的影响效果。其次,社会媒介机构与学校合作,由媒介机构的专业媒体人为大学生介绍媒介,定期带领大学生参与到大众媒介运行当中,能够使媒介素养教育更加有效的进行。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