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社科论文 > 正文

媒介融合视域下新闻报道方式的变革与探索

作者:李安琪来源:《视听》日期:2017-08-29人气:1090

一、 媒介融合视域下新的媒介生态环境

 

(一)新媒体异军突起

    新媒体的“新”字体现在技术手段和传播方式上的创新与变化。新媒体也被人们称为继四大传统媒体之后出现的 “第五媒体”。

   在媒介功能上,传统媒体彼此间是互补的关系而非代替的,互联网出现之前,无论是报纸、广播还是电视,媒介功能之间的关系都是部分替代的,每种媒体和特定的新闻生产方式结合,形成不同的传统媒体。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出现后,传统媒体的功能则被完全替代了。因此,互联网也就成为了媒介融合的中心。

 

(二)传者、受者一体化的用户时代

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推动了各类移动终端的产生,同时也拓宽了信息的传播渠道。在传统媒体盛行的时代,受众是媒体单向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现今以微博、微信等为首的社交平台成为了新的信息传播的渠道,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时在上面发表言论。在这种海量的信息中受众具有了评判信息和鉴定信息的能力,使得受众不再是媒体信息传播单一的接受者。在新的传播手段之下,受众可以参与到信息传播和制作过程中。因此,媒体必须重新定义“受众”。如今,“受众”不只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拥有自主选择权的信息生产者和自由表达思想的用户。

   互联网从 “奢侈品”到“生活必需品”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当初人们对它的预想。中国接触互联网开始于1994年,仅用了15年,我国网民规模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一,超越了美国。媒介的“魔弹论”在“互联网思维”下已然不再奏效,如今的媒介环境早已从受众的消费时代转向了用户的驱动时代。在互联网促使的媒介融合之路中,媒体更加关注用户的反馈,从中提炼出用户感兴趣的内容。所以说与被动接受的受众不同,用户的主动权对媒体的存亡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三)数据成为核心资源

互联网成为了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平台之后,带来了海量的数据信息。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对数据的挖掘与应用是此时新闻报道发展的方向。因此,这些数据就成为了各个媒体之间竞争的核心武器。新闻业本身就是信息产业,并且是信息产业的前沿,有着天然的优势。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每天都产生无数的图片、文字、视频影像等内容。而用户的每一次点击与浏览都成为一种数据的形式,将这些产生的所有内容和数据形式建立起一个媒体完整数据库,这也将会成为一个媒体极为丰富的新闻报道资源库。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揭示其中的新关联、新内容。通过得一些数据分析,了解用户所喜爱的内容,然后将纷繁复杂的数据简单化并以用户喜欢的形式呈现出来,实现新闻的定制化。

 

二、 媒介融合视域下新闻报道方式的变革

 

(一)采集形式多元化

在早期的报网互动行为中,两种媒介只是在部分内容上进行合作,报纸和网站依然是两个独立的运行机构。这只能说是报纸这种传统媒体在融合之路上的初级阶段。报纸若想在互联网的世界中走的长远,必须进入到高层次的融合状态,即报纸和网站互相借力、平等共生,使其成为一个整合性的媒介。

在媒介融合时代,全天候、全信息是对新闻采集工作的新要求。由于此时新闻信息的传播没有了严格的时间约束,所以媒体的新闻信息采集工作必须处于全天候的状态。做到即时采集,即时报道,增加新闻的时效性。与此同时,新闻的采集不仅仅局限于文字和图片的单一配合,应该是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于一体的全信息采集方式。这也对新闻采编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媒体更加需要的是融合性媒体人才,媒体工作者不但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技术能力,还要具备网络使用能力和互联网思维。能够为多种媒体提供立体化的新闻报道。

(二)报道方式立体化

随着媒介融合不断向更深层次发展,区别于简单的搬运,报网融合的报纸网站已然成为了大型信息传播平台。与传统的报纸相比,增加了时效性极强的滚动式新闻,同时也出现了与新闻相关的视频、音频资料,并实现了与读者互动的功能。

新闻报道在经历了纯文字时代、图文时代、读图时代。而现在新闻报道正经历着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互动等多种形式于一身的立体化报道时代。而在追求及时快速的同时,报纸也不能忽略它对事件进行深度解读的能力与优势。在网络的平台呈现事件的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和预测性报道。结合互动版块,提高公众对新闻事件的参与性,进而提升自身影响力。例如新京报网,除了滚动播出的快讯之外,还呈现了直播、我们的视频、评论、深度等一系列版块。使新闻报道更加立体化。

(三)反馈行为互动化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新闻信息除了需要传播给用户之外,还多了一个交流的功能。只有加上用户的反馈,新闻报道才能完整。在实现新闻采集的多元化和报道方式的立体化之外,媒介融合视背景下新闻报道提供了更多的传者与受者之间的互动的可能。

在web2.0的技术支持下,用户的互动性不单体现在受与受之间的互动,更体现在传与受的互动之中。有的媒体还建立了用户社区,进一步增强其互动行为,并促使用户产生社区身份认同感,以此加强自身品牌的影响力。媒体通过互动的版块了解用户对信息的兴趣点,及时调整和确定报道的选题方向。通过互动的版块也能增强用户对新闻事件的参与度。使用户发布的信息也可成为新闻信息的采集来源。例如,2008年奥运会期间,很多媒体直接使用网友拍摄的图片作为新闻报道的素材。

 

三、 媒介融合视域下“融合新闻”的探索

 

(一)内容重整与组织重构

    西方新闻传播界将“融合新闻”也称作 “多样化新闻”, 意指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是新闻传播在媒介融合发展进程中已经出现并仍在继续发展的一种新的新闻传播模式。在媒介融合之下,各个媒介载体之间应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状态,将新闻信息资源合理的分配到不同的载体之上,信息传播效果才能达到最佳状态,这就要求媒体打造一个通用内容生产平台。不能将报纸、电视、网站、手机等视为一个个独立的对象,为每个独立对象进行内容的编排。而是要将这些信息终端组合成为一个“一体化信息终端”,针对这样的“一体化信息终端”进行一体化的内容编排与生产。

内容的重整也就意味着新闻媒介组织结构的重构。2006年美国最大的报业集团甘奈特集团设立了“信息中心”,取代了原有的“新闻编辑室”。新闻编辑室的部门设置是以信息类型为划分标准,如经济部、时政部、体育部等。在这个基础上,再分别设立采、编、播等部门。而信息中心则根据新闻信息传播流程设置部门,如信息采集部门、内容编辑部门和互动对话部门等。用强大的内容生产平台完成了新闻采集的“融合”,同时又以多种终端载体实现了内容产品的“分流”,为受众提供更多的选择,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信息与服务的需求,同时也减少了媒介的重复生产与资源浪费。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二)互动与内容共创

    这里的互动指的用户在各个媒介之间的互动。“融合新闻”在于对新闻事件报道整体的策划。针对不同媒介的特点以及用户类型,对同一选题从不同切入点进行内容安排并发布在不同的载体之上。这些内容相互联系、相互依托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例如2006年,《钱江晚报》纸质版刊登了《杭州84岁夫妻同日辞世》的新闻。当天晚间,其网络版开通了就此新闻的讨论版块。随后根据网友的互动与反馈信息,《钱江晚报》又发表了追踪报道。这就形成了新闻信息在报纸和网络这两个媒介之间的互动。

    媒介融合时代更加注重用户的地位。随着用户自主权越来越大,对于新闻事件的参与度也越来越高。各个媒体应积极主动提供互动平台,集纳用户对与事件的观点和看法,与用户达成更多的内容共创,以吸引更多用户的关注,最大限度的提升新闻报道的影响力。

   媒介融合给新闻报道带来了许多变革的同时,也催促着新闻报道方式的不断创新。在这样逐渐融合的媒介环境中,新闻媒体需应势而变,随时都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媒介融合带来的新的变化与挑战。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