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包的古称——蹴儿辨析
甘肃省陇东地区民俗,五月端午节前后,小孩要佩带荷包,内贮香草,故又称香包,俗名“蹴儿”。蹴:辞书上一般注作读cù,意为踢或踏。古汉语有“蹴鞠”一词,辞书上都解作踢球。陇东方言中,“蹴”读chu31(严格来讲,韵母为[ч]),义同“蹙”,收缩或皱缩意,物名化后作“蹴儿”,表示荷包。
陇东民间荷包分为两类:一类中空,内可盛物,根据用途又可称为钱包、香囊、烟包等;另一类做饰物,内部以棉花及香料等填充,做成粽子形、人形或动物形。这种具立体形状的荷包,缝制时需要将好几块面料缩合缝到一起,荷包主体近似球形,可以想象,篮球、排球制做时均非用一块平展的皮子缝成,荷包亦然,故民间将这种缝纫手法称为“蹴chu31”,物名化后,将“蹴”成的荷包叫“蹴儿”。陇东民间把缝荷包就叫“蹴蹴儿”,前一个“蹴”是动词,这种说法意味着“蹴儿”就是“蹴”出来的。
古代游戏有“蹴鞠”之谓,辞书上一般都把“鞠”解作球,“蹴”解作踢。“鞠”表示球不错,“蹴”未必表示踢,“蹴”解作“制鞠的工艺”较为准确,即“蹴”作定语,“蹴鞠”就是“蹴成的鞠”,一如“蹴蹴儿”的用法。
旧时陇东地区宁县民间体育活动有打“毛弹”的习俗,毛弹是将毛线、布条等团紧成球状,外部用数块皮革缩合缝成圆球,即《水浒》中高俅之流所踢的“毬”,也就是文言所称的“鞠”。既然“鞠”、“毬”、“毛弹”同为一物,“蹴”指其制作工艺也就是一致的,因此,“蹴鞠”就应该读作chu31ju31,解作“蹴成的毬”。
汉语方言中有一个普通话缺如的单韵母[Ч],中原地区的人从来不说,因而感到特别突兀,甚至想刻意模仿都极其困难,而西北地区却普遍存在,如甘肃、陕西、山西等省的广大区域内,都可听到该韵母。
[Ч]韵母的发音方法与国际音标的[r]与[z]相似,属于舌尖中音,其发音效果介于普通话“如(ru)”与英语单词“zoo”之间,在汉语方言中,可单独作韵母,也可作介音构成复韵母,本文为了拼写方便,采用普通话的u韵母代替方言的[Ч]韵母,因为陇东方言中zh、ch、sh、r诸声母的合口呼字的韵母或介音全是[Ч]而不是u,因而不会引起混淆。如陇东方言的代表话宁县方言有zhu、chu、shu、ru、zhua、chua、shua、rua、zhuai、chuai、shuai、zhuan、chuan、shuan、ruan、zhuanɡ、chuanɡ、shuanɡ、zhui、chui、shui、rui、zhun、chun、shun等三十多个音节,辖有常用字四百多个。
陇东方言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方言,代表着上古汉语的读音,因此可以认为[Ч]韵母古已有之,并且在汉语演变中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甚至连《新华字典》这样的常用工具书,在注音时都说明:“趋”,“趣”,古又同“促”;而“促”,“蹙”,“蹴”三字同音,推论是:上述五字古代属同音字,后来分化出了不同读音。那么,古音会是怎样的读音效果呢?
《说文解字》注:“蹴,蹑也,七宿切”;“蹙,迫也,通‘蹴’字,子六切”;“促,迫也,七玉切”;“趣,疾也,七逾切”;“趋,走也,七句切”。 读音效果大致为cü。
今陇东方言读音:“促qū31”;“趋qū31”;“趣qù55”;“蹙[ts‘Ч]31”;“蹴[ts‘Ч]31”。
上古时代,确定无有j、q、x声母,因此,上述五字读音若相同,拟音用国际音标表示应该是[ts‘Ч42](古尖音、入声)。到了中古时代,上述五字的读音在中原广大地区演变成了cü42(古尖音、入声)。近古时代,上述五字的读音仍然是尖音,有明代的《洪武正韵》的反切音为证,至少在读书人圈子里是这样。但是,元代周德清按照当时汉语白话音的实际读音(以大都官话读音为代表)记录编纂的《中原音韵》刊行以后,加剧了尖团音的分化,上述五字在北京官话中,“促”、“蹙”、“蹴”成了典型的团音cù,“趣”、“趋”读成尖音(cü);而陇东方言把“促”、“趋”、“趣”读成了尖音cü42,“蹙”、“蹴”依旧读成[ts‘Ч] 42(古尖音、入声)。
以“朱、出、书、入”为例,普通话读作:zhū,chū,shū,rù,今陇东方言读作:[tsЧ]31,[ts‘Ч] 31,[sЧ] 31,[zЧ] 31,而中原地区中古拟音为:zhǖ、chǖ、shǖ、rǜ,可以将中古音称为“准尖音”。
上古时代,“足、竹、举”同音,现代普通话分别读作:足zú、竹zhú、举jǔ,读音差异很大,全是团音,已看不出尖音的痕迹,但现代陇东方言分别读作:足ju31、竹[tsЧ]31、举ju53,读音非常接近,有尖有团,通过[Ч]韵母就把它们统一起来了。
以上推论的演变过程,解释了由古尖音声母分化出j、q、x声母的一种来源,是关于ü韵母字的一种演变模式,而在此演变过程中,陇东方言的[Ч]韵母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