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 86226008
483825188@qq.com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其他论文 > 正文

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与公共图书馆研学实践探究

作者:王海荣 赵青山 黄应飞来源:《魅力中国》日期:2021-09-10人气:1564

孙吴县陈列馆位于黑龙江北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的边陲小县,始建于1983年,同年正式对外展出。自1983年至今,通过建馆和两次改扩建,共收集图片、文稿、文物近6291余件。多年来不断挖掘孙吴“二战”历史遗址遗迹以及历史见证人,搜集历史资料和文物,于1998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爱国主义基地”称号,成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示范基地。博物馆研学是以博物馆为主线,通过博物馆的资源将教育内容以真实、立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在实践或是体验中了解掌握相关知识。而在文旅融合时代的背景下,图书馆在我国当代的文化旅游事业中,有着很大程度的现实导向和目标导向的作用。1978年10月,经黑龙江省文管会批准成立孙吴县图书馆,2011年7月图书馆新馆舍竣工,图书总藏量共计42601余册(件),其中图书40899册,视听文献、缩微制品702件,地方文献83册,2013年经国家文化部评估为国家二级馆。

研学旅游既是一种教育和学习方式,又是一种阅读方式,与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和阅读推广职能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博物馆和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窗口,共同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文旅服务成为必然。本文立足于孙吴县陈列馆本身,以最大化陈列馆社会效益为目的,结合孙吴县文化教育发展背景,将孙吴县图书馆纳入到博物馆体系当中,从当前研学旅游的发展现状入手,探索文化与旅游融合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博物馆”的研学创新发展路径。同时致力于将孙吴县陈列馆打造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构建一个完整的研学旅行体系,为县级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实现及在地方文化经济方面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文旅融合对孙吴县陈列馆及公共图书馆研学实践的影响

(一)孙吴县“二战”文化资源基本情况

近年来,孙吴县政府坚持文物遗址“保护和利用并举”的原则,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二战遗址遗迹旅游体验区,不断扩大其影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同时,十分重视孙吴“二战”史研究,为宣传孙吴“二战”史对外影响力。多次邀请社科院、东北烈士纪念馆等各级文物、历史方面的专家莅临孙吴县开展文史研究、学术交流和讲学指导,研讨交流活动。

(二)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对博物馆发展的影响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在文化旅游的大背景下衍生出博物馆旅游的概念。博物馆旅游本质上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博物馆文化通过旅游开发,突破了传统实体建筑的封闭形式,以博物馆旅游产品与文化衍生品为载体在更大范围内对外辐射,也让更多公众从中受益。一方面给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平台,通过博物馆能够直接地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和文化发展,给参观者提供更加全方位的服务,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地方文化的影响力。

其次,在旅游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市场给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契机,以文化鉴宝为主流的文博类节目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故宫文创产品的推出也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关注,博物馆的参观量也在不断增加,随之而来文化创意产品、古玩淘宝热潮不断涌现,一系列的市场连带反应给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奠定了新的市场基础。有了这些市场需求,博物馆可与其他产业进行有效融合,给县市级博物馆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此外,在文化事业建设过程中,我国政府部门把文化和旅游部门进行了整合,从职责层面入手构建了统一的文化旅游部门负责,推进文化创意设计和旅游文化管理,对各地区的博物馆和纪念馆的管理方式方法进行了文件的颁布,不仅能够进一步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还为进一步提升旅游文化内涵提供了制度支撑和保障。[]

(三)公共图书馆开展研学旅游服务的优势

公共图书馆和研学旅游理念一致

与其他学习教育方式相比,研学旅游的特点在于尊重人的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研学旅游的导师结合参与者的兴趣、爱好施教,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研学旅游“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公共图书馆开展研学旅游服务同样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公共图书馆自身的性质使其在开展研学旅游服务的过程 中不受商业思维影响,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公信力也使参与者免受困扰。

公共图书馆具备开展研学旅游服务的基础

公共图书馆基于自身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为开展研学旅游服务准备了充 足的素材,如国家图书馆藏“四大镇馆之宝”,其研学旅游服务极为重视与文献的结合,倡行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万物皆书卷,天地阅览室”的理念,通过阅读与游览相结合的学习教育方式,引领读者从读懂文字到读懂世界,由此实现研学旅游的最高价值与最佳效果。

其次,公共图书馆具备开展研学旅游服务的专家资源,其通过开展科研服务、讲座、培训、阅读推广等业务积累了大量优秀专家资源,为研学旅游服务的质量提供了智力保障。此外,公共图书馆开展研学旅游服务还得到了政策上的支持。2017年文化部发布的《“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要求2020年实现文化与旅游双向深度融合。2018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成功组建,“从国家顶层设计上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有机融合”,被网民们称为“诗和远方终于走在了一起”。在政策的支持下,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的公共图书馆开展研学旅游服务具有合理性。

公共图书馆研学旅游服务的受众广泛

公共图书馆作为开放的知识与信息中心,致力于国民的社会教育、终身教育,它的服务并不限定在特定人群,而是为全体国民服务。随着文旅融合趋势的加强,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构成也在发生着变化。以国家图书馆为例,2016年共接待到 馆读者 5639886人次,其中培训、讲座、参观、展览等各项阅读推广活动共接待读者1551300人次,占到馆读者总数的27.5%。从中可见,2016年国家图书馆到馆读者中就有大约3个是参加阅读推广活动的。这些“新读者”正是研学旅游 服务的参与者或潜在参与者,他们的需求更多样,流动性与变化性更强,更愿意 在体验与互动中学习。如何了解、适应、满足“新读者”的新需求,做好文旅融合背景下的读者服务,是时代赋予公共图书馆思考的问题。[]

二、探索孙吴县陈列馆及图书馆的研学游模式

(一)立足资源优势打造研学旅游服务品牌

1.图书馆有着丰富的纸质文献及数字资源,在旅游经济发展布局、旅游景点项目设计、景点特定历史人文信息挖掘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文献优势。因此,从文献资源优势入手,可以对馆藏文献中的历史事件、历史遗迹、人物故事、神话传说、诗词歌赋等资料开展深入研究,结合所在地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风土人情,突出自身的地域性、独特性,对研学旅游服务项目进行丰富、塑造与完善,真正实现“让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进而将研学旅游服务与展览、讲座、网络公开课、读书会、图书漂流等其他阅读推广服务项目相结合,向观众传递更加立体丰富的知识信息。

2.博物馆应立足自身特色资源,深入挖掘和规划文旅融合项目,并做到科学规划、合理设计。首先,应注意陈列展览的规划设计。陈列展览是博物馆提供的最基本的旅游产品,陈列和展览中所使用的任何技术都只是手段,博物馆所承载的文化才是其真正的魅力所在;其次,应注重博物馆文旅融合项目的规划,规划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游客的参与性、娱乐性,因为使游客对博物馆旅游感兴趣的核心还是博物馆文化主题,如果舍本逐末地单纯开发一些和博物馆本身没有任何关系的旅游娱乐项目,结果会很快陷入同质化竞争的局面,造成资源浪费;第三,应注意博物馆休闲项目规划,综合餐饮、购物、情境演艺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围绕博物馆历史文化主题,深挖博物馆文化内涵,丰富旅游景点内容,寓教于乐。  

3.在当前公共图书馆尚不具备旅游服务资质的情况下,只有通过与旅行社等机构合作的方式开展研学旅游服务,才能规避政策的束缚。类似问题 也存在于其他公益性文化机构的研学旅游服务之中。以文创产品为切入点,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以自身馆藏资源甚至行业资源为落脚点,通过探索、整理、挖掘,以文化创新为依托,推动更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积极促进“图书馆 +博物馆+ 旅游”业态新融合。

(二)创新文旅服务手段

1.就县级图书馆而言,文旅融合背景下,“空间再造”是图书馆服务转型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数字技术和现代图书馆理念的发展,图书馆逐渐从传统的藏、借、阅为主的藏书功能向以读者为中心的多功能、实用性、个性化的新型学习休闲娱乐空间转变。在无条件建设新馆舍的情况下,县级图书馆可充分利用现有的空间,根据图书馆发展和读者的需求,通过添置现代智能设备、开辟阅览、展览、影视欣赏、数字体验、阅读推广、饮食休闲等功能区域,营造人性化的文化氛围,打造图书馆自身独有的空间文化品牌,提升图书馆的文化品位,使之能融入到当地的旅游服务中。

2.就县级博物馆而言,加强博物馆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形成接待一实施一提升的完整流程。一方面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积极接待研学旅行团队。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和利用博物馆的空间资源,为研学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场所支持。多重空间有利于学生在不同的区域分组活动、交叉进行,确保安全的同时也解决学生多的难题。其次,加强对参与研学课程的博物馆工作人员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培训,提升研学活动质量。无论是博物馆公众教育,还是研学旅行,都是一种校外教育活动,集课程的设计、组织、实施、评价于一体。只有文博工作者掌握了一定的教育理念并积累较为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时,博物馆公众教育和研学活动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 在激烈的旅游消费竞争中,博物馆和图书馆都要改变“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理念,顺应时代潮流,树立营销观念、拓展宣传渠道、创新营销手段。首先,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体,树立“互联网+”的思维模式,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和管理,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巨大潜能进行线上推广;其次,要注意节庆营销、互动营销、公关营销等现代营销手段的采用。同时要注重博物馆和图书馆旅游资源的共性特征,加强与区域内历史文化资源在营销上的联合,实行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市场共建、客源互动、利益共分。

(三)建设专业人才队伍

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需通过“培养+引进+激励”的综合机制,加强研学旅 游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一是策划人员,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需将学科馆员机制与研学旅游服务策划人才缺口相对接,针对不同研学旅游服务项目的主题配置不同学科的专业馆员,从而提升策划水平。二是研学旅游导师,导师不但要很好地掌握研学旅游服务项目主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同时还需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既要懂教育、懂外语、懂文献,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自然与历史文化,还要掌握阅读推广的方法。三是组织实施人员,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要通过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组织实施能力、应变能力和处理紧急状况的能力,并主动向旅行社学习这方面的经验,确保研学旅游服务安全、规范、有序开展。

期刊知识

客服一号: 卜编辑

客服二号: 林编辑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ICP备案号:京ICP备14054149号-4

【免责声明】:第一学术网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第一学术网(北京鼎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扫码联系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码联系客服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