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资质(格)单位涉密人员管理探究与实践
随着保密资质(格)单位数量的不断增加,加强保密资质(格)单位的涉密人员管理是重要工作之一,也是保密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相关保密资质(格)单位涉密人员入口、中间过程、出口的管理极为关键。本文从现如今保密资质单位涉密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究加强档案管理的具体策略,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1 保密资质(格)单位涉密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涉密人员的岗前审查及确定存在疏漏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任用、聘用涉密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核。而目前,有部分保密资质(格)单位未有效落实此项工作,审查内容仅涉及工作岗位的适用条件,而忽视了涉密岗位的任职条件和作为涉密人员应审查的内容。这种疏漏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是一项亟需解决和加强管理的工作。此外,部分保密资质(格)单位涉密人员的确定不规范,有的存在密级过高、范围过宽的情况,有的存在涉密而未定密的情况,未依据岗位涉密程度、知悉情况确定涉密人员,造成了保密隐患。
1.2 涉密人员流动性增强
社会发展水平的加快促使了涉密人员对于工作满意度以及待遇要求的提升,而市场竞争的激烈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各单位间的经济效益差距,在此形势下,涉密人员的流动性极大增强。涉密人员结构在经济新常态下也愈发复杂,价值观以及职业观更加多元,涉密人员的流转成为了社会普遍接受的现象。尤其随着保密资质(格)单位中非公有制企业数量逐渐增多,涉密人员离岗离职的现象也很普遍,涉密人员是承载最多的涉密载体,如何将流动性强的涉密人员监管到位、不出现涉密信息在知悉范围外流转的情况,保密资质(格)单位涉密人员管理的重点问题。
1.3 相应法规制度仍不健全
现今具备的法律法规与社会发展并不相适,健全法规制度的缺乏使得用人单位在面临涉密人员流动时不知如何处理管理问题。大多数单位限制涉密人员流动主要依托两个方面策略:一是签订保密协议,二是适用相关补偿方式。但是事实表明,用人单位的策略并未发挥出应用功效,这主要有两个主要原因:①其他用人单位会通过重金投资等措施挖墙脚,以此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②用人单位法律法规并未有效执行,对于涉密人员的出入境管理、在岗管理以及离岗要求、上岗申报等都并未加以明确规定,相关的保密资格、保密津贴、岗位定密以及脱密期等也比较模糊,故而并不能清晰了解涉密人员的权力和职责,易造成管理漏洞的产生,为涉密人员有效管理增加了难度。
1.4 单位内部涉密人员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交流使得保密资质单位涉密人员的价值管理产生极大变化,但是,用人单位却并没有创新管理制度,依然沿用旧有管理体制完成新时期的涉密人员管理,人员工作环境也并未得到有效改善。从工作人员个人角度说,所在保密资质单位缺乏合理竞争机制以及人文关怀,另外,传统涉密人员管理制度多具有严格规章,且并未将人员的心理及物质需求纳入重点考量范畴,对于其思想动态也并不了解,这就致使所开展的思想教育不具备针对性,大多涉密人员归属感缺乏。
1.5 人员系统保密教育缺失
涉密人员系统保密教育缺失直接致使了人员对于自身工作性质和职责没有清晰认识,人员可能在未知情况下就参与了泄密。教育不到位极为容易致使人员思想麻痹,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不注意保密职责的履行,进而引发各类问题。时代发展背景下,涉密人员因为教育和培训的缺失无法准确把握保密工作规律,相关认识也滞后于时代,无法做到与时俱进,导致人员面对新时代下保密工作新问题时不知所措,进而造成保密工作难以准确落实。
2 加强涉密人员管理的措施
2.1 加强涉密人员岗前审查和确定管理
审查涉密人员的内容除了应满足的岗位任职条件外,还应通过政治审查,应由户籍所在地的公安部门出具无犯罪证明。确定涉密人员的前提是确定涉密岗位,遵循“定人先定岗”原则,最小化、精准化、规范化确定涉密岗位后,再将进入该岗位的人员确定为相应等级的涉密人员。
2.2 加强稳定涉密人员队伍建设
稳定涉密人员队伍的最主要一点就是单位爱才、育才、惜才理念的形成,高度重视优秀人才,加强对其的培养,使之成为优秀涉密人员,另外,单位可通过给予涉密人员人文关怀和减轻工作压力的方式提升人员稳定性,加强人员对于单位的归属感。此外,保密补偿的进行极为重要,在稳定人员队伍中占据关键地位,就具体补偿而言主要分为三类形式:①计量补偿。所谓计量补偿就是为了防止科研单位因技术原因或者研究成果原因致使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相关部门一定要重视依据实际情况下放赔偿,避免打击涉密人员工作积极性;②及时补偿,若涉密人员遵照要求参与重要谈判或者部分涉密活动,则单位要对此部分涉密人员采用不同方式予以补偿;③特殊补偿。与其他员工相比,涉密人员工作具有特殊性,为鼓励人员在工作中履行职责,相关单位要依照具体情况对人员进行额外特殊补偿。
2.3 健全相关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的建立可以通过强制行政机制的实行加强对于涉密人员的管理,也可以为单位针对性科学操作细节的制定提供法律依据,促进管理措施的落实,推动单位管理体制向强有力方向发展。与其他形式相比,法律具有更强的约束性,一方面可以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对涉密人员应履行的职责和义务加以明确;另一方面,涉密人员违反相关法规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也在其中加以明确,用人单位可以量化人员因泄密给单位带来的具体损失,进而实施法律判决。
2.4 完善涉密人员管理制度
涉密人员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以从四个方面具体实施:
2.4.1 完善考核管理制度
考核制度的科学建立是完善神秘人员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将保密责任进一步落实的保障,因此,单位必须重视从多途径加强考核制度的完善,将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实施责任到人,以科学合理的手段加强人员责任意识,创造协同合作、各司其职、相互理解、相互监督的和谐工作局面。
2.4.2 建立科学奖惩激励机制
首先单位要从各种途径加大对于保密工作的资金投入,保证涉密人员保密津贴的及时发放,建立起明确的奖罚标准,并重视标准的遵守和落实,实现奖惩激励制度的客观公正、奖惩分明。
2.4.3 保证规章制度准确落实
单位部门管理者需要立足基层及重点岗位,监督相关人员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对保密人员配置进行定期核查,加强对保密设施安全的检查力度,确保保密工作每一个环节的有效推进,提升保密工作质量,加强人员管理。
2.4.4 建立涉密人员权益保障制度
涉密人员工作性质具有特殊性,其所承担的风险和职责较其他人员而言更多,因此单位一定要从多方入手对涉密人员权益进行保障,此权益可细分为三点:①对于涉密人员的应达到的物质权益予以充分保障;②尊重涉密人员对保密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的权利;③保障涉密人员申诉以及控告的权利。
2.5 加强对于涉密人员的系统教育
加强对于涉密人员的系统教育是提升相关人员责任意识的有效手段,加强对于人员的教育要从两方面进行:
(1)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涉密人员对于保密法制的了解,单位要从自身发展情况以及人员质量入手,根据行业和岗位的不同需求进行切实可行的科学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的制定,坚强教育方法的不断更新,使之适应时代发展趋势,进而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完善持证上岗制度、加强对于涉密人员的岗前培训和保密教育是保证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秉承保密法规的重要条件。
3 结语
我国现如今保密资质单位涉密人员管理仍存在较多问题,相关单位及部门一定要认识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策略,通过加强稳定涉密人员队伍、完善涉密人员管理制度、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加强对于涉密人员的系统教育等措施实现涉密人员的全方位有效管理,最大程度降低泄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