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自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重大构想以及2015年《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发布以来,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中国与相关国家双边或多边机制的发展,并构建了一个高效的共商、共享、共建区域合作平台,推动了多边贸易发展,同时提供了贸易便利化的条件,具有推动国内过剩商品出口,缓解国内过剩产能的作用。
而2016年到2020年间是我国“十三五”时期,规划提出要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在以每年7%左右的增长速度中高速增长,同时要全面推进中国经济的转型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我国的钢铁行业,就必须积极的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去掉严重积压的库存,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因此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的背景下,钢铁产业需要寻求新的出口机会,找到新的需求端,从而实现我国钢铁新的贸易增长点。本文通过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钢铁行业的影响,找到钢铁行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对解决我国钢铁行业目前面临的种种问题,促进我国钢铁行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我国钢铁行业现状
1.1 我国钢铁产量持续增加
我国钢铁产业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关键性基础产业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房地产建筑行业的发展对钢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些因素促使着我国钢铁产业的技术不断改进提高,产能不断增大。在1996年我国钢铁产量超过了1亿吨,成为了世界上钢铁产量最高的国家,此后一直保持着钢铁产量世界第一。我国钢铁总产量的增长量在2008年以前是逐年递增的,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各国经济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影响,经济增速开始放缓,也纷纷放缓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各国的钢铁贸易量也出现了一定的萎缩,这对中国钢铁贸易出口造成影响,导致2008年到2009年钢铁库存大量积压,钢铁产量的增长速度比往年放缓。之后我国钢铁总产量呈上升趋势,到2015年底,我国的钢铁总产量为11.24万吨,约占世界钢材总产量的49%。
1.2 钢铁贸易出口量波动较大
我国近几年钢材进口量一直较小,并保持平稳;出口贸易有较大的波动。
由图1看出,我国钢铁出口量在2008年以前是稳步上升的。但钢铁贸易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2008年我国的钢铁贸易也遭到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2008年钢材出口量为5,923万吨,比07年减小了342万吨。2009年这一情形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进一步扩大和影响加深,钢铁出口贸易受到了更严重的打击,2009年我国钢材出口量仅为2,460万吨,仅是2008年的41.53%。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主要经济体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制造业萧条,订单量减少。另一方面受到经济下行的影响,主要经济体也放缓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以及对基础投资力度的减小,使我国钢材出口量出现大幅降低。从2010到2015年,我国钢铁出口量逐步扩大,并且增长幅度不断加大。一方面是由于各国逐渐从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同时新兴经济体逐渐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导致了在世界范围内的钢铁贸易的增长。另一方面,我国主要出口钢铁里面的低级产品,如粗钢等;同时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我国钢材的生产成本降低。因此我国的钢材出口价格与其他国家相比是较为便宜的,导致钢铁出口量逐渐回升,在2015年达到高峰11,239.56万吨。
而在钢铁进口方面,近些年来我国的钢材进口保持平稳,基本维持在1,500万吨左右,没有太大的波动。但从进口种类来看,绝大部分是需要高新技术的具有高附加值的钢材,如特种钢,高强度中厚钢板,车用热镀板等。反映了我国钢铁行业还停留在生产阶段,对高质量,高附加值的钢材研发力度不足,这也是我国钢铁在国际上与发达国家相比竞争力明显不足的原因。
1.3 钢铁价格降低和行业利润减小
世界范围内钢铁行业不景气,对钢铁需求疲软,从而导致供过于求的现象。由供求原理来看,当某一产品供给大于需求必然会导致这个产品的价格下降,利润空间降低。我国的钢铁行业也是如此: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钢材出口量大幅下降,各国对钢铁的需求疲软。我国的钢铁技术发展使产能得到提高,钢铁的产量逐渐上升,但对钢铁的需求并没有上升,使得我国的钢铁产业产能过剩,库存增多,也导致了钢铁产品供过于求,钢铁价格不断下降,使得行业利润减小。
图2显示从2014到2016年第一季度,我国的钢材价格指数就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从95.8一直下跌到86.8,在这两年时间内下跌了9个点,下降的幅度比较大。我国的钢材价格在2014到2015年中是不断下降的。这也直接导致了我国钢铁行业总体利润下降,部分钢铁企业资产负债率上升,使钢铁企业的经营更加困难。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2015年我国钢铁协会会员企业的亏损金额总计为645亿元,亏损面达到了50.5%,我国上市的重点钢铁龙头企业近几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也从盈利转变为了亏损,在2014年总销售利润率只有0.55%,同比下降了0.09%。2016年以后我国的钢材价格指数开始上升,这刺激了我国钢铁的出口积极性,并使我国钢铁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所好转。
2 我国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
2.1 产能利用率低和产能过剩
近些年来一方面是世界范围内的钢铁需求疲软、供大于求,钢铁价格不断下跌。另一方面我国的钢铁产能提高,还没来得及淘汰落后产能,新的钢铁产能又快速增加。种种因素都加剧了我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2012到2015年我国粗钢产能利用率呈现下降趋势,国际普遍认为产能利用率78%—83%是比较合理的区间。产能利用率长期低于这一区间时,可能会使投资者减小投资的热情和积极性,企业的经营正常运行压力增大,并且经济上产生通货紧缩风险的可能性会增大。而产能利用率长期高于这一区间时,企业也会遇到生产瓶颈的问题,产量供不应求,通胀风险的可能性也会增大。我国除2013年产能利用率78.2%属于合理区间,其他的年间均低于合理的区间,最低比合理区间低了11%。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比较严重,并且是长期受到困扰。其中结构性产能过剩尤为明显。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化率不断上升,这些发展离不开钢铁等基础原料的供应,使得大量民间资本进入钢铁行业。但因为这些炼钢工厂是以盈利为主要目标,主要生产初级低端钢铁产品,造成了我国钢铁产业的生产结构不合理的局面。
2.2 产能分散和产业集中度低
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存在大量民间资本涌入,投资建立炼钢工厂,产生了我国钢铁产能分散,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根据我国钢铁统计年鉴的数据调查,我国钢铁企业数量飞速增长,但中小钢铁企业数量不断增多的同时,大型钢铁企业的占比不断下降,仅有6%左右。目前,国际上将一国某行业中体量最大的前几个企业的产量在整个行业总产量中的占比称为产业集中度(CR),表1是2005年至2015年我国钢铁的产业集中度与钢铁强国美日对比的数据。
表1 2005年—2015年中国、美国、日本钢铁业的产业集中度(CR4)
时间 中国(%) 美国(%) 日本(%) 时间 中国(%) 美国(%) 日本(%)
2005 18.0 49.1 74.5 2011 28.1 57.0 76.6
2006 18.8 52.2 75.8 2012 21.1 53.6 74.7
2007 20.0 52.8 76.3 2013 21.1 / 83.7
2008 24.0 56.9 76.4 2014 19.5 60.6 83.5
2009 22.2 54.2 75.7 2015 18.5 / 83.4
2010 20.1 55.3 74.1 平均值 21.1 54.6 77.6
资料来源: 世界钢铁协会。
我国的钢铁产业在这十年的发展中行业前四的产量占比一直不高,平均只占我国钢铁总产量的五分之一左右,而世界上的钢铁强国美国的占比能占到一半以上,日本的占比更是高达四分之三以上。这也说明了我国钢铁行业与世界上的钢铁强国相比有所不足和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正因为这一原因,我国的大型钢铁集团不多,大部分是中小型钢铁企业,使得政府制定一系列对钢铁行业“去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深化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措施,在大型的钢铁集团得到了积极的响应,并制定了许多措施来配合政府的宏观调控,也取得了许多好的成效。但绝大多数钢铁小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和自身的短期发展,并不是积极,有效的履行政府对钢铁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使得政策在这些小的钢铁企业收到的成效甚微。
2.3 技术落后和竞争力不足
我国钢铁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大量民间资本进入钢铁行业,多年来采取了粗放式的发展模式,绝大多数小的钢铁企业只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主要生产市场需求量大的低附加值的钢铁初级产品,如粗钢等。同时,没有花费资金去引进外国的生产高端钢铁产品的设备和技术,也没有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进行高端钢铁产品的自主研发工作。因此造成了我国钢铁产业的生产技术落后,生产结构不合理,在初级低端钢铁产品市场的竞争激烈,低端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的局面。并因为产品的附加值低,这也导致了我国钢铁高端,高附加值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等现象。
3 对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 加大钢铁出口力度
针对我国钢铁产能利用率低和产能过剩的问题,应加大钢铁出口力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产能利用率低和过剩的问题。而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国内钢铁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带来了许多重要的机遇,能为我国钢铁出口和钢铁企业带来新的市场。同时“一带一路”沿线有许多国家的基础设施落后,许多国家也正在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经济发展倡议:如哈萨克斯坦在2014年制定“光明大道”新经济计划,计划投资约28亿美元来重点发展国内的道路,港口等。国钢铁行业可借助“一带一路”这一平台,加大对沿线国家的钢铁出口力度,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促进和增强钢铁出口的速度和数量。
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了一个共商、共享、共建的区域合作平台,并逐步同沿线上的许多国家达成了长远战略贸易合作化共识或战略贸易合作共识,这也为我国钢铁出口贸易提供了许多便利化的条件,如降低了双、多边的贸易壁垒,取消关税,建立自由贸易区,加强贸易合作等。
3.2 促进钢铁产业升级
针对我国钢铁产业产能分散和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我国传统钢铁企业也应该大力响应国家对钢铁产业改革的号召,逐步淘汰掉一批产能严重过剩以及生产低端钢铁初级产品为主的工厂。同时由大型钢铁集团对中小型的钢铁民营企业采取收购、合并等方式,使之能集中生产和协同发展。同时,我国钢铁企业借助“一带一路”平台走了出去,承建了许多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承包了矿产等原材料开发项目,并在这些国家建立了许多分厂,通过对这些分厂的合理管理和发展,为我国传统钢铁企业的产业升级提供了模板和借鉴。
3.3 加快钢铁技术发展
针对技术落后和竞争力不足问题,钢铁行业应加快技术发展的速度。而目前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也延伸到了欧洲,欧盟钢铁产业建立了欧洲钢铁技术平台使欧洲各国能共同进行技术的研究开发。我国钢铁企业应把握住“一带一路”机遇,通过这个平台加强与西方国家和欧盟在钢铁领域的合作,共同探讨钢铁技术的发展,在高端钢铁产品的生产技术上多加创新,学习新的钢铁技术并加以改进,自主创新研发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钢铁生产技术,提升我国高端钢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一带一路”也积极鼓励我国钢铁企业大胆的走出去,并提供了相应的政策服务。我国钢铁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建厂、承接别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方法走出国门的同时,沿线国家也对我国的钢铁企业提出了技术、环保、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此外,钢铁企业走出国门与他国进行竞争,也对提高产品竞争力提出了要求。
3.4 加强对各类风险的防范意识和措施
我国钢铁企业在发展和借助“一带一路”平台走出去的过程中也面临着经济和政治风险等。对于政治风险,钢铁企业应响应我国“一带一路”倡议规划,我国已与沿线的许多国家签订了双边或多边的贸易协定,并建立了许多自由贸易区,企业在这些国家的发展能更好的得到我国政府的帮助,政治风险也更低。同时企业应当建立一个应对政治风险的防范措施,以便在发生政治风险时能够更好的保障钢铁企业在国外的生存以及企业员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对于经济风险,钢铁企业一方面应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合理规划发展布局。在承接他国的基础建设项目时和在海外建厂时要事先进行项目可行性评估和项目风险评估,并制定好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类风险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以及对项目有合理的预期收益率。另一方面也可合理的利用补贴和鼓励政策,降低经济风险的发生率。
4 结语
“一带一路”倡议能显著的影响钢铁行业的发展,为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机遇,如给钢铁行业带来了新的市场、原料资源开发带来机遇;能够促进我国的钢铁行业技术发展、结构优化、产业升级。为我国钢铁行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如产能利用率低,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低,技术落后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当然也带来了挑战,如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