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热视角下如何提升师范生的文化传承与传播能力
“国学”热背景下,从教育环境、教育体系及平台搭建等多方面来展开探索师范生文化传承与传播能力的提升策略,有助于提升师范生的国学素养,也是对未来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种保障,意义深远。
一、通过加强文化宣传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整合高校师范生国学素养提升教育环境
师范生文化传承与传播能力的提升,需要结合高校独特的文化氛围,将师范生的培养有机融入到学校的文明建设中去,潜移默化地融入到群众性的文体活动中,增强师范生的文化感染力,拓宽国学素养提升的新渠道。
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应当把提升师范生文化传承与传播能力作为重点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实现师范生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提升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借助于新媒体大力树立和宣传教师先进典型,深入宣传各级教师学习文化、传承文化、传播文化的先进事迹,充分展现当代教师的文化素养及精神风貌,弘扬主旋律,增强正能量,努力营造重视国学教育、传播国学精神的浓厚社会氛围。
高校应当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入手,把国学传承与国学教育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和传统纪念日等契机,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站及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媒体形式,集中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点典籍进行推介,努力营造的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促使师范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激发师范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和践行。
二、通过创新教育模式,构建高校师范生文化传承与传播教育体系
高校师范生文化传承与传播能力的提升是一项系统性、连贯性的工作,要紧密结合社会现实与学生实际,通过完善师范生文化教育制度和构建师范生文化教育体系,从创新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方法、拓宽教育途径、注重教育实效等方面切实把师范生文化传承与传播能力落到实处。
(一)构建提升师范生文化传承与传播能力的内容体系
结合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的特点,其内容体系的构建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师范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的原则。按照工具性、知识性、技能性和实践性四类教育内容的呈现形式,确定师范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内容体系,主要包括以文字为载体的传统经典,作为知识形式存在的传统生活与社会常识、以个人行为为载体的传统道德、以传统国学教育为根基的教师素养等四个方面的教育内容。
(二)优化师范生文化传承与传播能力的教育方法
提升师范生的文化传承与传播要兼顾到教育场地、教育时间、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等特点,有针对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的开展教育提升工作。师范生的文化传承与传播能力提升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不同年级的学生处于不同的水平,有着不同的心理状态,因此,要针对高低年级师范生的特点因势利导的开展文化传承与传播能力教育,如对低年级的师范生要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反复进行经典阅读指导教育,对高年级的师范生要提高其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反复进行国学素养与教师素养的训练提升等。
可以尝试MOOC化教学,即教师设计学习主题,学生先验组织“在线”学习,变教师“坐而论道”为学生互动参与,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思想的引导者,培养学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能力;在此基础上组织课堂启发式、讨论式、感知式、延伸式教学,充分利用网络再现学习资源,又强化了面对面教学课堂互动,实现了“探究、思辨、互动、实践”的全新教育模式,更易于提升师范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和思想价值的挖掘能力。
(三)拓宽师范生文化传承与传播能力的教育途径
高等院校在拓宽师师范生国学素养提升的教育途径上,要注重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国学素养教育,不仅要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增设国学素养课,还要在其他课程中增加国学素养教育内容的比重,尝试构建“国学素养教育专题类通识课引领,国学素养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与教育理论课,国学素养教育针对性融入实践教学与研究”的全方位融入课程模式,使国学素养教育贯穿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切实提高国学素养。
在现有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立传统文化教育类课程,增添现有课程的文化内涵。如在“教育哲学”课程内容中添加“中国传统教育哲学”,在“课程与教学论”中添加“中国传统课程与教学”等等;还可以尝试以专题形式开设独立的国学素养教育课程。通过开设国学素养与教师素养、教育经典研读、中国传统教育原理、中小学新课标与中小学语文教师文化素养、网络教学资源与中小学语文教师国学素养、古代文学传统诗词创作及教学比赛、古代文学经典研读及科研创新、古代文学师生学术沙龙等专题课程,国学素养与教师素养结合为核心,向学生传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为师之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师形象,教师应当具备的传统文化素养等等,在教师教育中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模式创新。
(四)积极探索国学素养教育师资的“双向进入”机制
文化传承与传播能力的获得关键在于个体修养的提升与缄默知识的获得。积极探索基于课堂领导力的灵活的资格准入制度,加强对师资文化传承与传播能力的考评,显得尤为重要。
高等院校要积极探索国学教育师资上的倾斜政策,增加文化教学和研究人才比重,培养和造就一批文化教育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物;如鼓励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文化教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双向进入”机制;如设立特设岗位,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成立传统文化教育与教师素养工作室等等。
(五)注重提升师范生文化传承与传播能力的教育实效
严格师范生文化传承与传播能力考核,促进师范生自觉加强文化传承与传播能力的培养。将文化传承与传播能力作为师范生评优奖先和毕业考核的核心内容之一,摆在首要位置。高校教学部门要制定师范生文化传承与传播能力考核办法,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文化传承与传播能力考核应充分尊重师范生主体地位,符合教师职业性质,促进师范生专业发展;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采取师范生个人自评、班级和学院参与测评、考核工作小组综合评定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结果一般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考核结果公示后建立并存入师范生文化素质考核档案并装入学生人事档案。
三、通过搭建教育活动和实践平台,增强师范生文化传承与传播能力养成意识
(一)搭建活动平台,促进文化传承与传播能力的职业养成
师范生职业情感的养成需长期训练、逐步渗透,需要通过生活去体验、感悟、内化和转移。高校可以通过教师示范、实例感悟、活动交流等方式,组织学生参加阅读名师传记、观看优秀课堂实录、师生座谈、体验走进课堂、与中小学生交流等教育活动,了解教师职业文化传承与传播能力的内在价值,培养师范生对教师职业文化传承与传播能力的心理认同,为未来走上教师岗位积蓄深厚的文化力量源泉与精神动力。
(二)搭建实践平台,深化文化传承与传播能力的职业情感
师范生文化传承与传播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文化传承与传播能力提升的过程实际上是把传统道德规范由认知内化为相应的情感、意志,进而自觉践行的行为。师范生只有通过教育实习、教育实现活动经历多次的“自证”过程,才能最终完成从他律到自律的深化,获得文化传承与传播能力。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向教师角色转化的重要阶段,也是文化传承与传播能力的行为互助过程。在教育实习中,教师要加强对师范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行为指导,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发扬师范生积极开展传统文化传播的行为,积极推动对文化传承与传播能力教育的深入开展和取得实效。
四、结语
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从源头教育开始,从基层教育阶段抓起,师范生作为承担基础教育的接班人,应当义不容辞的承担起传统文化传播的责任。在教师培养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探讨师范生文化传承与传播能力的提升策略,是落实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需要,是落实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的需要,是提升教师培养质量的需要,也是当下中小学校新型课程改革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