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移动新闻客户端个性化推荐背后的“数字鸿沟”
基于新媒体和移动通讯技术的移动新闻客户端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增加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虽然互联网营造的是开放共享的空间,但由于信息量过大、用户注意力有限、用户选择性接触等原因,人们更倾向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因个人职业、教育、环境等差异,个性化推荐背后的信息流向往往取决于受众的认知选择,从个人掌握的信息量来看,造成了“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扩散,尤其是个性化推荐功能的大量应用,数字鸿沟内涵已经发生变化,从“物”的差异,转移到“人”的差异。
一、移动新闻客户端基本情况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9次调查显示,截至 2016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手机网民占比95.1%,达6.95亿。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普及,新闻类客户端逐步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新方式,据艾媒资讯发布《2016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新闻客户端发展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下半年,中国手机新闻客户端用户规模为5.94亿,移动新闻客户端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增加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通过对《2017 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分析报告》与《2017中国移动资讯市场分析报告》研究发现,在新闻客户端中引用个性化推荐技术的媒体市场覆盖率最大。例如,就《今日头条》来说,早在2016年时,其激活用户已突破6亿。
个性化推荐在新闻客户端上的主要形态则是以向每个用户推送不同的信息流为主,即每个用户的信息流主页里的信息是不相同的,可能是社会新闻居多,
可能是娱乐新闻居多,也可能是体育新闻居多,新闻客户端产品会根据用户的点击喜好以及浏览喜好等进行分析。正因如此,坐拥庞大用户群的移动新闻客户端,在其方便使用者获取信息的同时,其平台上的信息流向却不是均衡的,使用者职业、教育、环境存在的差异导致其使用互联网技术获取信息的目的不一样,正如喜欢娱乐新闻的总能看到最多的明星八卦,兴趣广泛的人总比兴趣单一的人获得更多领域的美文推荐,个性化推荐的功能助长了这样的差异,并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差异也会加剧。
二、“知沟现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发展
“知沟假设”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蒂奇纳等三位学者于1970 年提出。该假设认为:“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长,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将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根据“知沟理论”,大众传媒的出现及其迅速发展,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着更快的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人们一方面沉浸于数字化传播带来的便捷中,另一方面个人在使用这些新技术的时候因个体差异造成信息流向不平等,互联网时代,“知沟”现象已衍变成“数字鸿沟”。如今,新媒体技术迭代,人们使用使用这些工具的差异性让数字鸿沟内涵又发生了变化,从“物”的差异转移到了“人”的差异。基于大数据和算法的个性化推荐看似利用技术的力量帮助使用者方便获取信息,然而它依托的是使用者自身的兴趣和原有知识积累,换句话说,影响它下一次推荐的是用户这一次的点击内容。目前,移动新闻客户端的使用者已经占据了我国网民的80%以上,基于使用者数量巨大和使用者个体之间的差异,尽管个性化推荐功能方便使用者获取信息,然而同时,它却加剧了“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
三、个性化推荐带来“新数字鸿沟”
移动新闻客户端拥有强大的信息源和丰富的新闻题材,但它推送的各类信息却又是碎片化的。因年龄、教育、经济、社交等方面存在差异,受众会分层选择信息,比如年轻的用户会更多醉心于娱乐新闻,而年长的用户则可能更多关注财经社会等新闻。个性化推荐功能虽然依托技术但根源是从个人的喜好出发,因此助长了信息流向的不均衡,进而形成“新数字鸿沟”。
如果说信息技术获得层面的数字鸿沟更强调外部条件,“新数字鸿沟”则更强调使用者的素质与能力等内部条件。事实上,按照我国互联网用户的实际情况,“新数字鸿沟”确实在因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呈现扩大趋势,据CNNIC 第39次调查显示,移动互联网新增网民年龄呈现两极化趋势,19岁以下、40岁以上人群占比分别为45.8%和40.5%,互联网向低龄和高龄渗透明显,而这两类人群无论是受教育程度、对新媒体技术的使用、个人的社会关系等都有明显差异,而个性化推荐的存在更加剧了这样的差异,最后呈现在获取信息上的不平等。例如40岁以上的人比19岁以下的人显然更关心财经类新闻,那么,经由个性化推荐,40岁的人看到的财经新闻远远要多于19岁以下,两个年龄层之间在某类特定信息上会产生信息沟,显然,因为社会关系的不同,40岁以上的人涉猎领域要大于19岁以上的,整体在知识的保有程度上也会产生差异。从社会宏观角度来看,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客户端个性化推荐功能还助长了传播的分化。
根据CNNIC第39次调查显示我国现有的网民中农村网民仅占比27.4%,未来,网民的主要增长空间还在农村地区。而我国教育在东、西部之间,城市与农
村之间目前来看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这就导致尽管互联网的初衷是促进信息共享,新媒体技术的迭代依然会造成使用者实际的差异,产生新的鸿沟。新媒体时代,原有的“知沟”演变成“数字鸿沟”,主要突出体现在因人而异的第二道鸿沟,尤其个体受教育程度、传播技能、选择性使用(接受和存储)信息三方面的差异是形成鸿沟的主要原因。
四、结束语
目前,一方面,个性化推荐的功能不仅在移动新闻客户端被广泛认可和使用,而且已经扩展到其他应用上,例如各种“短视频”平台,以“抖音”为例,其日活用户已经突破1.5亿。另一方面,我国网民仍然呈现出低年龄、低学历、低收入水平的特点,当这些人参与到个性化推荐客户端的制作中后,很容易造成内容浅薄化、娱乐化,且越是低年龄段和低学历的使用者往往更愿意沉溺其中。在移动社交时代,人们的生活与各种移动客户端注定捆绑在一起。笔者认为,“数字鸿沟”之外,是否个性化推荐普遍应用会加剧社会的分层,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