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中的影像身体研究
在第6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中,电影《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获得金棕榈奖,这是泰国导演第一次获得戛纳电影节的最高奖项,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无疑是泰国乃至全世界最被瞩目的导演之一,并备受法国《电影手册》的推崇。影片讲述了一个垂...
作者:黄维鹏,王亚静来源:《视听》日期:2020-01-15人气:1582
|
中产阶级自我想象下的爱与革命 ——电影《罗马》的文本分析及意识形态批评
阿方索·卡隆,这位来自于墨西哥的好莱坞导演秉持着爱与革命的童年记忆,力图在电影《罗马》中用影像来描述1968-1971年墨西哥革命对自己生命的刻画与改写。这种讲述目前来看是大获成功的,诸多国际奖项接踵而至,众多媒体也是好...
作者:游盼来源:《视听》日期:2020-01-16人气:1951
|
奥斯卡获奖短片《口吃》视听语言分析
短片《口吃》视角独特,情感细腻动人,视听语言颇为丰富。视听语言一般分为画面和声音两部分。在影视剧当中,声音和画面并不是孤立地发挥作用,而是相互配合,形成一种相得益彰的声画关系和“完整的视听结合的表述系统,”①并通过蒙太奇...
作者:袁倩倩来源:《视听》日期:2020-01-19人气:13030
|
烤出人生百味 ——探析纪录片《人生一串》的成功之道
“没了烟火气,人生就像一场孤独的旅程。借鉴《舌尖1》的成功范式,各类新媒体、影视制作公司在美食这一方面进行了深度探索,“舌尖热”带来的不仅仅是对饮食的热议,同时也为美食纪录片市场注入新的力量。一部以“烧烤”为题材的美食纪...
作者:周末,周慧卉,牛思颖,王宇来源:《视听》日期:2020-01-19人气:6414
|
纪录片《我从新疆来》的叙事研究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新世纪的新疆,既地处“一带一路”与“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又是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大片区。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利用多种媒介讲好新疆故事,传递新...
作者:邢亚丽来源:《视听》日期:2020-01-19人气:1512
|
全球传播时代科幻电影的创作要素 ——以电影《头号玩家》为例
1902年,乔治·梅里爱拍摄《月球旅行记》,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影视作品的诞生打开了科幻电影的大门。从无声的科幻电影《弗兰肯斯坦》(1910)、《大都会》(1926)到充满宇宙幻想色彩的《星球大战》(1977)、《E·T》(...
作者:陈雷来源:《视听》日期:2020-01-19人气:2241
|
从《红海行动》看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创新与突破
电影《红海行动》作为2018年最具话题性的军事动作电影,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开创了中国军事类主旋律电影的新篇章。通过分析《红海行动》在创作方面的创新与突破,有助于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主旋律电影的发展。 一、新世纪中国...
作者:郭燕飞,张倩倩来源:《视听》日期:2020-01-20人气:2508
|
暴雨藏真相,阴郁终将逝 ——从电影符号学浅谈《暴雪将至》
法国学者克利斯蒂安·麦茨的《电影语言——电影符号学导论》在书中提出了:“电影不是‘对现实为人们提供的感知整体的摹写’,而是具有约定性的符号系统”,电影符号学既是符号学的产物,也在电影的创作中拓宽了符号所携带意义的范围。电...
作者:姜雨昕来源:《视听》日期:2020-01-20人气:1868
|
论大女主题材电视剧的价值意蕴与艺术表达 ——以《那年花开月正圆》为例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女性地位从最初的男尊女卑逐渐改变为男女平等,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以大女主为题材的电视剧逐年增多,近两年来更是风靡一时。通过对大女主题材电视剧现状的分析,以《那年花开月正圆》为例探究其...
作者:郑媛之,高洁来源:《视听》日期:2020-01-20人气:2196
|
改编的面向:与历史、经典的回溯式对话——以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2015》为例
对昔日经典的改编意味着什么?于创作者与评论家而言,这意味着一种与文本的对话:对经典的再理解和历史的当下化。然而,更重要的是他们希翼借助电影,这一大众媒介,将自己的体悟和理解传达给观众,并与之分享、交流与再对话。如此说来,...
作者:王瑶来源:《视听》日期:2020-01-21人气: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