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审美意蕴
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艺术形式。诗歌诞生于其他艺术形式之先,是人类语言艺术的最初形式。自古以来,诗歌又以其本质特征——诗意美渗透于各类艺术形式之中,一直被视为文学艺术领域的最高形式,各类艺术形式中莫不以诗的境界...
作者:王思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7-06-19人气:7357
|
《夜访吸血鬼》中吸血鬼形象文化意蕴及人性演变
一提到吸血鬼,人们总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恐怖和血腥,它们没有情感,也没有人性,以杀人为乐,让人不寒而栗,然而安妮笔下的吸血鬼却是让人爱恨交加。它们以吸血为生,却也渴望着与人类为伍;它们苦苦地追寻自我,追求美好,却始终找不到...
作者:谢欣欣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7-06-19人气:3379
|
论《灰蒙蒙的天》中所蕴含的精神分析原理
一、引言 欧内斯特·J·盖恩斯(Ernest J Gaines 1933-)是当代著名的非裔美国作家。1933年,盖恩斯出生于路易斯安那州伯恩特库佩教区。就像这篇短篇故事《灰蒙蒙的天》中的主人公小詹姆斯那样,盖恩斯本人也...
作者:张金涛 蔡奂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7-06-19人气:867
|
浅析陆游诗歌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是国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生死与共的情怀。我国诗歌一直有着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早在先秦楚国之时,面对楚国复兴无望时,诗人屈原吟咏“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而选择“虽...
作者:胡琳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7-06-19人气:5672
|
论李长之“反功利”的批评态度
在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批评领域里,李长之的文学批评理论可谓独树一帜,他在长期的批评实践中始终秉承对批评本身的“反功利”态度。他认为批评需要时刻保持清醒,应该为了批评本身而批评,而非其他。这种“反功利”的批评态度可分...
作者:朴晓琳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7-06-19人气:956
|
从伍尔芙的文学创作谈文化环境与文学的关系
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作为现代英国文学家,一生著述颇丰,出版了9篇长篇小说、350篇批评散文和2部女权主义理论著作。在小说创作和文学评论两方面都有卓越的贡献,是世界三大意识流作家之一,女权主义运动的先驱人...
作者:武玉冰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7-06-19人气:1384
|
谈古代诗歌中物情与人情乖离的现象
一、“迁怒”于大自然中风物的永恒不变,突显物情与人情的乖离,从而表现人物内心深处因“物是人非”所引发的万千愁思。 如:唐代诗人岑参的《山房春事》,“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两三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梁园为...
作者:金来群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7-06-19人气:931
|
中外遥相共振——《睡谷的传说》与《桃花源记》之相似性解读
作为一门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的学科,比较文学不仅显示了各国文学独有的民族风格,更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学审美过程、方式及结晶物的遥相呼应与和谐共振。这些文学现象可能是同一时期发生的,也可能因地域、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差异而存在年...
作者:刘莎莎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7-06-19人气:4003
|
《西游记》与明代民间宗教的信仰生活
在《孙悟空形象原型及其宗教精神考释》中,我提出:百回本《西游记》的创作受到嘉靖万历间民间秘密宗教的深刻影响,小说中唐僧师徒的形象塑造亦都是以当时活跃于市井间的民间宗教家为原型的。孙悟空的奇幻历程正是这种宗教生活的艺术表达...
作者:赵雨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7-06-20人气:3190
|
《纯真年代》中女主人公——梅·韦兰的希伯来主义寓意
一、拥护家族元老的监督 基督教过去式犹太教的一个分支,经历了很长且很曲折的发展过程,最终才发展成一个新的独立宗教。“西方文化的另一个主要根源,就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古希伯来人”。(阿尔伯特,1992:147)希伯来基督教...
作者:张芬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7-06-20人气:2951
|